日本限制向韩国出口对股票影响
1. 日本限制供应半导体给韩国,对韩国有什么影响
可以说日本限制供应半导体给韩国,对韩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首先日本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总产量占全球90%,世界上使用半导体的企业,70%的氟化氢是从日本进口,其中韩国的的企业三星电子、LG和SK等,所需的氟聚酰亚胺和高纯度氟化氢大多数也是从日本进口的。如果韩国不能找到替代进口这些原料的国家,日本的这个举动将对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产生重大的打击。
不过不得不说,日本限制半导体出口韩国这一招,的确会对韩国有不小的影响。安倍晋三有可能也是想通过这个手段来“敲打一下韩国”,来提高自己的支持率,这些都是不无可能的。
2. 韩国正式将日本移出出口白名单
韩国正式将日本移出出口白名单,此举是在韩国就日本限贸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后采取的一项应对措施。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8日正式公布实施《战略货品进出口告示修订案》,对韩国的贸易伙伴分类进行了调整,从甲、乙两类改为甲1、甲2、乙三类。
根据修订案,原先29个甲类国家被分为待遇不变的甲1类和待遇下降的甲2类,日本被列入新增的甲2类。在出口管制力度方面,韩国对甲2类国家与乙类国家大致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豁免个别申报所需的部分材料和战略物资的中介贸易审查制度。
新规实施后,韩国对日本出口时,相关手续将会增加,审批时间将由5天延长至15天,企业还必须单项逐一申请审批,每项需向政府递交的证明材料由原先的3份增至5份。
为缓解修订案对韩国企业的影响,韩国产业部表示将为民间对日贸易及时提供出口许可,还将向中小企业分配专职审查人员,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间。此外,韩国产业部还将密切关注出口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全力落实透明的出口管制制度,为相关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韩国产业部强调,此次修订旨在加强出口管理并改善制度,针对运行有悖于国际和平和地区安全的国际出口管控体系基本原则的出口管控制度、难以进行国际合作的国家,加以另行分类。
据亿恩网了解,韩国政府上月12日决定将日本从本国“白名单”中移出,此举被视为韩国对日本向韩国限贸措施的回应。日本产业省本月初曾提出,韩国若在不明确回复具体依据和细节内容的情况下推进实施该修订案,将属于“任意的报复措施”。此前,日本于8月28日正式将韩国移出出口白名单,韩国是日本首个取消优惠待遇的国家。
3. 日本断供韩国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迎历史性机遇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将于7月1日宣布限制三种日产半导体材料的对韩出口,此举是日方对韩国“强征劳工”案的反制措施之一。三种材料分别是用于电视和智能手机面板上使用的氟聚酰亚胺、半导体制作过程中的核心材料光刻胶和高纯度半导体用氟化氢。
日本占全球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总产量的90%,全球半导体企业70%的氟化氢需从日本进口。日本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后,韩国半导体企业和面板企业三星和LG等公司将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国产光刻胶有望迎来机会。
相关公司方面,据选股宝主题库(xuangubao.cn)光刻机板块显示,
晶瑞股份:参股公司苏州瑞红是国内光刻胶龙头之一;公司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光刻胶的企业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目前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大量使用的核心光刻胶的量产
南大光电:参股公司北京科华开发的248nm光刻胶目前已通过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部分客户的认证
强力新材:公司从事半导体KrF光刻胶用光酸、光酸中间体以及聚合物用单体的生产及销售,光酸中间体已商业化量产,光酸及单体已向主要KrF光刻胶企业认证,销售。
更多公司见光刻机板块显示,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4. 韩被删除出日本白名单将如何影响半导体行业
中新网8月5日电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日本日前将韩国删除出出口优待国家“白名单”,韩国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危机感进一步高涨。
日本从7月开始将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制造新一代主力产品——程序处理器(AP)或LSI系统半导体所用的193纳米以下光刻胶列入出口限制对象,这次又打算将两家公司现在的主力产品——D-RAM和NAND闪存半导体生产使用的245纳米以下光掩膜设备与线路板列入限制对象。
因此,韩国半导体业界纷纷担心,“日本的出口限制旨在扼杀韩国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而这次的措施则是要扼杀韩国半导体行业现在的生产”。
日本将韩国从“白名单”删除后,列出的出口限制产品清单多达1100余种,其中与半导体生产直接相关的主要有半导体设备、光掩膜设备、光掩膜、晶圆等四种。不过,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过去两三年半导体出口繁荣时期已经先行对半导体设备进行大量投资,具备了相关流水线,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但是,光掩膜的情况完全不同。光掩膜是承载半导体微型电路图透射的玻璃线路板,日本光学企业豪雅(HOYA)和信越集团(Shin-Etsu)几乎垄断了光掩膜的供应。尤其是245纳米以下光掩膜,是生产14纳米左右的D-RAM和NAND闪存半导体的必需用品。也就是说,日本如果限制245纳米光掩膜的对韩出口,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D-RAM和NAND闪存半导体生产将会受到影响。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去年在全球D-RAM市场占据了70%以上份额,其中三星电子销售额437.47亿美元(49.1万亿韩元,份额43.9%)、SK海力士销售额294.09亿美元(约33.1万亿韩元,份额29.5%)。在全球NAND闪存市场,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占据了46%的份额。
汽车 、化学行业预计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电动 汽车 使用的电池和碳素纤维行业,预计会立刻受到打击。碳素纤维是制造氢动力电动 汽车 氢燃料储存容器的核心材料,LG化学、三星SDI、SK Innovation等韩国企业在电动 汽车 电池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但核心材料却需要从日本进口。
5. “萨德”事件对韩经济影响有多严重
“萨德”事件对韩经济影响:
作为反制"萨德"入韩的措施之一,中国政府禁止本土旅行社销售韩国游产品。有预测认为,随着访韩中国游客大减,韩国免税店销售额一年将缩水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以上。
访韩中国游客中约40%为团队游客,此次中方采取措施后,除团体游产品外,中国旅行社销售的机票加酒店套餐也可能受影响。如此一来,中国游客减幅可能达50%左右。
中国禁韩令让韩国经济损失重大:禁韩令看起来只是娱乐圈事情,但其实中国的这个政策对韩国经济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
据了解,韩国文化产业出口的比例占到70%左右,其中一半是出口中国。而“限韩令”已令韩国股市连日下跌。有媒体调查表示,近三天JYP跌了5.4%,市值缩水97亿,SM跌了4.8%,市值缩水314亿,CJ E&M跌了8.99%,市值缩水2444亿,YG跌了11.98%,市值缩水760亿,CJ、SM、JYP、YG这四大公司总市值下降了3615亿韩元(21.5亿人民币)。
韩国出口盈余的大约40%来自中国,韩国产品风靡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它从中韩政治友好中得到的回报。既然韩国现在做得如此决绝,它就应当把那一部分好处吐出来。
中国与韩国的经济联系由来已久,中国是韩国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中国与韩国断交,必然在经济上进行封锁,形成对韩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娱乐业在韩国的经济低位众所周知,似乎除了三星等电子企业,支撑起韩国经济的就是娱乐业的对外输出了。目前,中韩经济进入僵持状态,若萨德真的部署成功,限韩令将继续发威,到时候不用中国紧逼,韩国经济怕是就支持不下去了。现在虽然限韩令名头在外,但是并未全面禁止,中国方面仍希望韩国最后时刻“悬崖勒马”。
其次便是“旅游业”。由韩流引起的韩国旅游,也为韩国经济做了巨大的贡献。2015年出境中国游客将近1.2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将增到2亿人次。显然,世界各地的旅游业者都想争夺如此庞大的红利。而事实上,近年来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受到大陆游客的青睐,也确实由此获利。
制造业,尤其是韩国化妆品。从韩国开始部署萨德之后,中国就在海关方面加强了检验,2016年,在出口化妆品中,就有28类化妆品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其中有19种为韩国产品。韩国化妆品业界表示,中国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强化了对进口化妆品成分的检查力度。
6. 为什么说日本对韩国出口原料的限制会直接影响到了三星等半导体厂商的产能
月日本宣布对出口至韩国的三种半导体材料加以管控,此举不仅将对韩国半导体产业造成冲击,并且可能会对三星的5G布局造成不利影响......
2017 年半导体光刻胶需求量达 216 万加仑,较 2016 年增长 8%,销售金额超过12 亿美元。未来一段时间内半导体光刻胶领域仍将实现增长:2016-2018 年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达到 19%,5G 技术的发展仍将催动半导体芯片更新换代,刺激 I 线光刻胶市场发展;精细化需求趋势将促进分辨率更高的光刻胶的应用,进而推动 KrF 光刻胶市场的增长。另外根据摩尔定律,每隔两年电子设备的性能就会翻一番,极紫外光刻胶的出现突破了 10nm 分辨率的瓶颈,但目前极紫外光刻胶实现产业化还需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内 ArF 光刻胶仍将为最先进制程节点的主流,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预计 2018-2022 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需求量增速为 6%-8%,至 2022 年需求量将达到 310 万加仑,市场规模将达到 18.5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