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退市股票一览表
⑴ 美股如何退市
美国股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投资市场。其中,“大进大出”是美国股市优胜劣汰机制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体现。
在IPO发审制度上,美国股市采用了以诚信和法制为双重约束的“注册制”。
在退市标准上,美国股市同时采用了财务退市标准和市场化退市标准。
正因如此,美国股市吞吐自如、大浪淘沙;正因如此,美国股市培育出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伟大企业,例如,微软、因特尔、苹果及IBM等。
众所周知,美国股市的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是大体对称的。比方,上市标准包括财务标准(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与市场化标准(如股东人数、股价、市值、公众持股)两大系列;同样地,退市标准也对称地设计为财务标准与市场化标准两大系列。
根据7000多家退市公司的不同情况分析,退市原因大体可区分为三类:
一是因并购或私有化原因自动、自主退市;
二是因达不到持续挂牌的财务标准或市场化标准而被迫、被动退市;
三是因法人过失或违法行为导致退市。
此外,美股退市还可以分类为两大类,一是因并购或私有化而发生的主动退市,二是被交易所摘牌而发生的强制退市。
十分巧合的是,在纳斯达克每年退市的公司中,恰好有一半是自动、自主退市,而另一半则是被迫、被动退市(含违法犯罪)。
然而,在纽约交易所每年退市的公司中,自动退市与被动退市的比例大约为3:1。
在被动、被迫退市中,纽交所公司退市的前三位最主要原因是:市值退市、股价退市、破产退市。
与纽交所有所不同的是,纳斯达克被动、被迫退市的前三位最主要原因是:股价退市、净资产或净利润退市、破产退市。
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股市的市场化程度极高,股价变化能够充分反映投资者“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的结果,因此,股价退市标准和市值退市标准成为美国股市退市制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美国退市制度的最大特色。
美国股市的具体退市机制
纽约交易所的退市规定:
有以下情形者将被摘牌:
1.公众股东数量达不到交易所规定的标准;
2.股票交易量极度萎缩,低于交易所规定的最低标准;
3.因资产处置、冻结等因素而失去持续经营能力;
4.法院宣布该公司破产清算;
5.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欠佳;
6.不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违反法律;
8.违反上市协议。
比如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最大的两家非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设立于1938年,属于由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盘活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把银行的按揭贷款买过来,再春正羡转卖给其他投资者,跟美联储的作用差不多。然而,在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中,两房 在楼市泡沫破裂后出现了巨大的亏损和风险敞口,股价一路暴跌。随后,FHFA命令 “两房”从主板退市,原因是它们股价最近一直徘徊在1美元附近,而1美元是纽交所对上市公司股价的最低要求。
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规则:
上市公司如果达不到这些持续上市要求,将无法保留其上市资格。
1.有形净资产不得低于200万美元;
2.市值不得低于3500万美元;
3.净收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中的两年不得低于50万美元;
4.公众持股量不得低于50万股;
5.公众持股市值不得低于100万美元;
6.最低报买价不得低于1美元;
7.做市商数不得少于2个;
8.股东人数不得少于300个。
比如2020年,在线旅游服务供应商途牛发布公告称,公司在5月18日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通知函,指公司过去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纳斯达克规定最低买入价1美元,但该通知函并不会立即导致公司直接退市。
根据公司解释,纳斯达克规定,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日低于1美元的公司只要在之后180历日内连续10个交易日达到1美元,即视为重新取得合规。另外,由于疫情影响,纳斯达克已决清闷定将合规观察期的开始时间延后至6月30日,并持续至今年12月28日为止。若12月28日仍未取得合规,公司还将再获得180历日的合规观察期。扒拍
小结
应该说,一套严格的退市制度,是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登记制的必要补充。唯有这样优胜劣汰,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证券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也能使股市规模保持在与流动性相协调的合理水平上。
经常有人会提到,美国股市有这么长的历史,至今才几千家上市公司,觉得它扩容太慢,新股上市少。
其实,美国股市扩容并不慢,股票IPO也很活跃。而正因为有了严格的退市制度,逼迫那些不符合条件的公司退市,使得其市场规模不至于过度膨胀,保持着相应的活力,有足够的余力接纳新公司。
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主要有两种形式退市,强制退市和自愿退市:
1.强制退市
上市公司无法达到持续挂牌的财物标准或市场化标准,或者违反了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就会被强制退市。比如股本股东数不够、股价市值不达标、违反交易规定、破产或清算等等,每个交易所标准略有不同。这样做既是维护交易场所的公平和效率(和声誉),也是对投资者的负责。
2.自愿退市
这种情况完全是上市公司出于经营发展、结构变化的决策,有多种原因会让公司选择退市,比如认为价值被低估(当年的奇虎360)、交易量过低未能实现融资目标、公司收购重组、私有化退市等等。
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上市成本也可能是退市原因。尤其当公司表现不理想时,维持上市的成本在公司利润中占比过高,将会加重公司经济负担。除此之外上市公司还必须接受极其严格的监管,继续维持上市地位可能对公司发展贡献甚微,主动退市反而能够减少负担。
⑵ 历史十大股灾
美国历史上的10大股灾(幅度超40%)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之一:
开始日:1901年6月17日
结束日:1903年11月9日
熊市历经:875 天左右(29 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57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31
百分比跌幅:-46%
这是指数纪录最早的数据,因为在1900年之前道琼斯指数是没有纪录和使用的。因此,我们恰如其分地称之为最古老的股市大崩盘毫不为过。这个二十世纪初,指数创建后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熊市,是100年前金融市场上的绞肉机,当时位于纽约的投机客不少来自于英国和欧洲。如果不计算跌到底部的时间,从最低点到进入正式反弹区域的确认新上升通道,消耗3个月的时间,整个熊市从高位到新牛市确认,消耗了32 个月。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仔细看看当时发生了一些什么事,这些包括:
1、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是47 岁。
2、只有14%的家庭有一个浴缸。
3、大多数城市内的最高车速限制是10 英里。
4、平均工资是每小时0.22 美元,年薪在300美元。
5、95%的婴儿是在自己家里出生。
6、只有6%的人口是高中毕业文化程度。
7、 当时位列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流行性感冒和肺炎。
8、美国国旗上有45颗星。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二:
开始日:1906年1月19日
结束日:1907年11月15日
熊市历经:665 天左右(23 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76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39
百分比跌幅:-49%
这场股灾被历史称之为:“1907年大恐慌”,当时百年美股第一人的李佛莫尔时年整三十岁,靠恐慌前空头部位大量做空“太平洋联合铁路”股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美元,他名扬资本市场30年从那时开始了。大恐慌发生后,华尔街上根本看不到现金,股价不是跌停,而是无论跌到什么价位都没人愿意用现金来买。JP摩根是美国金融业的巨子和勇者,勇者就是在暴风雨后第一位敢于站出来以个人力量挽救金融资本市场,避免了纽约证券交易差点关门歇业。1907年的大恐慌,最终以美国财政部买入3,600 万美元的政府债券,为市场注入现金流动性而结束了股灾。这也是美国政府第一次直接出面以现金注入救市,也就是我们今天一旦进入下跌后。经济学家立马上媒体就要津津乐道的“政府应该有责任直接救市”的原始来源(不过他们不懂政府从来只能救急,而无法救穷的)。不计算跌到底部的时间,从最低点到进入正式反弹区域的确认新上升通道,消耗3个月的时间,整个熊市从高位到新牛市确认,消耗了25个月。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之三:
开始日:1916年11月21日
结束日:1917年12月19日
熊市历经:393天左右(13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110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66
百分比跌幅:-40%
如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听上去是一个很远时代的故事,那我们还要再看看的1917年,这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夕。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当时道指的跌幅高达40%,如果1916年你买入1,000美元单位的指数基金,到1917年它只有600美元了。而如果你继续持守这个部位的话,要等指数上涨67%,才能回本到1,000美元。不计算跌到底部的时间,从最低点到进入正式反弹区域的确认新上升通道,消耗3个月的时间,整个熊市从高位到新牛市确认,消耗了13个月。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之四:
开始日:1919年11月3日
结束日:1921年8月24日
熊市历经:660天左右(23 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120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64
百分比跌幅:-47%
这场熊市起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战时需求大幅度降低,战后繁荣让美股着实火了一把,股价平均上升了51%。但是,一战结束后美国国内企业盈利成长性开始放慢和下滑,导致随后的2年熊市。不计算跌到底部的时间,从最低点到进入正式反弹区域的确认新上升通道,消耗3个月的时间,整个熊市从高位到新牛市确认,消耗了26个月。而1921年第四季开始,美股竟然由当时的新科技成长产业领军进入了史无前例的8年大牛市,让美国经济在整个二十年代突飞猛进,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新超级大国。这就是我们称之为金融主导产业实体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轰鸣二十”,这点与七十年后美国的网络信息科技产业革命和中国1998-2007年高速发展很类似。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之五:
开始日:1929年9月3日
结束日:1929年11月13日
熊市历经:71天左右(2.5 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381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199
百分比跌幅:-47%
虽然这是目前我们看到急速下跌式熊市中最短的崩盘股灾(无独有偶的2000年3月-5月,纳斯达克指数也出现了为期三个月,不到40%的跌幅),但这样的走势是一种足以让众多利用杠杆透资交易的股神们多次破产和致命的暴跌,当时华尔街盛行的是自杀风。纽约华尔街当时三位最成功的金融大亨均为独立操作的独行侠:李佛莫尔、巴鲁其和老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也是美国第一届证监会主席和美国证券法制定者)全是空头仓位的大熊(还不计算他们在轰鸣二十这黄金十年中牛市做多部分的盈利),单是做空股票就让“伟大的李佛莫尔”赚到超过一亿美元的利润(有报道说是五千万,但我们的研究发现最少一亿美元在两半月的空头部位中被赚到),将他的人生推到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最高位置。这位躲在位于纽约最豪华写字楼五大道735号皇冠大厦顶层操盘室的独行侠,以电话指挥超过50家券商为他分仓下单交易,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几乎有一半的钱消失在短短的两个月急速下跌中。如果是杠杆式交易法则,瞬息的损失可以是本金几倍以上的负资产,而资金断裂的连锁性停损卖单轻而易举地把几乎当时所有的炒作集团在几天内打倒破产。这种崩盘的后果往往是最能摧毁大多数人们的信心。这次股灾从现在来说,就是我们知道 “1929大萧条”的开始。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第六:
开始日:1930年4月17日
结束日:1932年7月8日
熊市历经:813天左右(27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294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41
百分比跌幅:-86%
这是一场曾经让我们祖父辈们失去一切资产的大股灾,当时90%以上的华尔街银行家永久性的彻底破产。在这个历时813天的下跌绞肉机中,投资者平均最少损失了86%的资产,这个崩盘是1929年9 月的接续,补跌造成了随之而来的大萧条,前期没有下跌被扛住的“蓝筹股”,快速巨幅补跌。抄底者迅速被市场掀翻在地,变成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如果你当时年满22 岁,在1929年9月3日有1,000美元的股票资产,到1932年7月8日股灾结束日那天,它就只剩下108 美元了。想要恢复到1,000美元的资产吗?当然可以,你得耐心地等待25年,那可是1954年的故事了,或许你的头发已经等白了三分之一,而你儿子的儿子也出世了。因为指数要努力地爬升9.5倍或上涨950%,才能让你解套,我们还不计算25年中的物价上升带来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损失喔!这仅仅是你22岁时候错误的选择在47岁时候能够收回的成本。谁也不能保证你在1929-1932年间买入的套牢股票长期持有25年后它们是否还是伟大的企业,谁在乎呢?江山代有人才出,资本市场一样。大崩盘后脱颖而出的都是1929年前鲜为人知的新企业,产品和技术市场占有率高速发展,股票在过去的熊市中没有压力下的套牢盘,这些都中型企业成为推动市场领导板块中的领导股。
1932–1933年作为1929年美股超级牛市大崩盘触底后第一个实质性的反弹开始后的再次下跌,是熊市转牛后的一个恐慌,与其说是恐慌,还不如说是大萧条的后遗症在继续干扰大众的信心。当时道指由1932年的40点反弹到1933 年的80点,指数反弹了100%,只历经了3个月,再次大幅度下跌到50点左右回稳向上。1933年所构筑的底部的消耗了3个月,但是如果从1929-1932年这个大熊市来看,不算其下跌过程的时间,只采用到最低点后从新开始主升通道确认开始,也就是终极底部的构筑是消耗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道指才从新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安全区域内。如果以1929年终极顶点的熊市开始到结束,跌幅达近90%;耗时33个月,而最终确认牛市开始还要再等13个月。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之七:
开始日:1937年3月10日
结束日:1938年3月31日
熊市历经:386天左右(13 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194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99
百分比跌幅:-49%
投资者刚刚从1929大萧条的近八年股灾中恢复点信心,以为指数会继续努力地爬向早些年前创下的高点时,天有不测风云,市场传来的是欧洲陷入大规模战争,亚洲的日本挑起战火,屋漏偏逢多雨时,华尔街还不断传出丑闻,指数在短短的13个月内急跌到大萧条经济开始复苏后的一半,真是辛辛苦苦5-6年,一半回到牛市前。不计算跌到底部的时间,从最低点到进入正式反弹区域的确认新上升通道,消耗3个月的时间,整个熊市从高位到新牛市确认,消耗了15个月,但这个急速的下跌过程和底部并不扎实,所以新开始的牛市只维持了1年多左右,在1939年9月开始到1942年5月的长达2年半的宽幅振荡下跌熊市,指数从155点跌到93点。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之八:
开始日:1937年3月10日
结束日:1942 年4月28日
熊市历经:1,875天左右(61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196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93
百分比跌幅:-53%
这次大崩盘是十大股灾中最具杀伤力的一次。它用了5年的时间才恢复了新牛市的上升通道,来收复原有崩溃和损失,期间还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的珍珠港事件,当时整个亚洲和欧洲已经战火蔓延。我们可以看到美股的熊市起始于欧洲二战的开始,结束于美国正式参战后四个月。如果不计算跌到底部的时间,从最低点到进入正式反弹区域的确认新上升通道,消耗3-6个月的时间,整个熊市从高位到新牛市确认,消耗了65个月。这是个股灾里面套股灾,崩盘里面套崩盘,恐慌之中套恐慌,熊市里面套熊市的行情。这也是美国人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极乐到极悲的年代。大量不懂怎么卖出股票的投资者、银行家、做市商和投资机构,就在这样的金融绞肉机市场中破产出局,永无翻身的机会。这就是1929年超级大股灾发生后底部不可预测性和难以预测性的危险所在,估计现在你也已经彻底明白了大股灾后任何预测底部和近期走势都是异想天开的愚蠢之举。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之九:
开始日:1973年1月11日
结束日:1974年12月06日
熊市历经:694天左右(23个月)
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1052
道琼斯指数终极低点:578
百分比跌幅:-45%
这是另一个长时间的熊市,经历过那段艰难时间的投资者都还记得石油危机、水门事件和越南战争,这场恐怖的熊市持续了694天才结束,一大批当时的股市精英和抄底银行家被破产清出市场。如果不计算跌到底部的时间,从最低点到进入正式反弹区域的确认新上升通道,消耗3个月的时间,整个熊市从高位到新牛市确认,消耗了26个月。
美股历史大崩盘股灾之十
美股最近一次大崩盘:
开始日:2000年3月7日
结束日:2002年10月8日
熊市历经:950天左右(31个月)
纳斯达克指数终极顶点:5,133
纳斯达克指数终极低点:1,108
百分比跌幅:-78%
美国2000年大牛市最终结束转入大熊市,先倒下的是新科“股王”高通这个一年内上涨了45倍的高通;而最后倒下的就是连续成长了10年,涨幅度高达78,000倍的股圣“思科”,它从分股后1990年的0.01多美元每股计算,涨到2000年3月的82美元一股。而思科真正下跌,是在美股2000年大熊市启动后6个月才开始的。在我们公司的美股百年数据库中,每轮牛市结束后能够维持高价股龙头的概率连1000分之一都不到。过去20年中继续维持股价成长的股票几乎没有了,但这些股票代表的公司依然是大企业。这其中包括思科、微软、高通和英特尔,股价和2000年的时候比较,三分之一都不到,而雅虎连六分之一的股价都不到,还有不少过去的英雄公司,现在已经退市消失不见了。历史证明大熊市的特征就是没有股王和股圣,王和圣的头部就是熊市的标准。
经过对美国这个成熟资本市场120 年中所有的大小熊市分析后发现,只有0.1%概率的股票能够在连续几个牛熊交替的行情中依然创出新高,成为领导股中的成长之王。在过去108年中,道琼斯30指数中只有GE通用电气一直在榜,就是说108年,如果你的指数选股是买入不动,那选对的可能性也就只有3.3%的概率。
⑶ 达内科技面临真“退市”:5年财务造假6个亿,韩少云持股31%
IT职业培训达内科技宣布其董事会已收到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韩少云的初步收购提议,拟以每股A类普通股4美元的价格回购股票,若收购完成,达内科技将从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完成私有化。达内科技在过去的几个交易日内股价坐上“过山车”,12月8日上涨12.1%至3.52美元,但在12月9日收跌6.25%至3.30美元,12月10日再度收涨6.06%至3.50美元,总市值为1.9亿美元,较IPO时缩水61.1%,较最高点蒸发约84%。
达内科技成立于2002年,曾获得IDG、集富亚洲、高盛集团、新东方等投资。2014年4月,达内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每股9.0美元,共发行1530万股ADS,总募资额约为1.38亿美元。达内科技的股价曾在2017年7月份达到历史最高值的21.7美元,此后一蹶不振,一度下滑至2019年10月31日的0.69美元,较2017年7月31日的21.7美元缩水96.8%。期间,达内科技还拖延发布了其2018年年报(20-F文件),纳斯达克已准许其延期提交年报至2019年10月28日。同年10月28日,因未及时提交年报,纳斯达克要求其听证会上进行听证,否则将会被退市。
达内科技的董事会独立审核委员会表示,达内科技涉嫌故意夸大收入,其学生账户、公司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中记录的状态、贷款数据不准确。调查结果还显示,达内科技内部存在腐败行为,公司与员工或其家属的组织进行商业交易,存在公司向第三方输送资金或其他利益的迹象。在独立审核委员会调查期间,一些员工甚至故意干涉公司财务报表的外部审计。直至2020年4月,达内科技公布了重新审计后的2014年至2018年业绩报告。对比发现,达内科技在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了约6.3亿元的营收。同时,其利润水平也有所夸大。此前的财报数据显示,达内科技2014年至2018年的营收分别为8.37亿元、11.78亿元、15.8亿元、19.7亿元、22.39亿元。经重新审计后,对应报告期内的营收则分别为7.12亿元、11亿元、15.2亿元、17.53亿元、20.85亿元。达内科技此前的财报显示,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79亿元、2.42亿元、1.85亿元以及亏损5.98亿元。经重新审计后,达内科技2014年至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67.9万元、1.58亿元、2.26亿元、-14.7万元、-5.9亿元。由此可见,达内科技在2017年就由盈转亏,亏损额度在2018年扩大至5.9亿元,同比飙升4000余倍。截至2018年末,达内科技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5.3亿元,总负债为13.06亿元。
达内科技的管理层也随之变更,其中,达内科技CFO一职自2020年3月起由杨余多更换为原完美世界CFO刘永基接替。今年4月9日,达内科技再次宣布,董事会已任命原公司独立董事孙永吉为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该任命即日生效。而其创始人韩少云在辞去CEO职务的同时,将继续在董事会任职。
达内科技业绩下滑,负债增加,韩少云在点评其2018年财报时曾表示,“2018年,我们与大学的合作在进一步加深,探索了一些针对大学生的特色项目,这将会成为我们未来成人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事实并非如此,达内科技出现了大幅滑坡。根据达内科技2019年财报,其2019年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下降1.6%;净亏损10.4亿元,同比扩大75.3%。2019年,达内科技的营销费用为11.2亿元,一般及行政费用为7.2亿元,研发费为1.33亿元。截至2019年末,达内科技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5.38亿元;总负债为29.15亿元,同比扩大一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达内科技的成人IT业务中心数由180个减少至130个中心。报告期内,其成人IT业务招生数为10.9万,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6.6%。但每中心招生人数提升到了840个,同比2018年的650个有所增加。2020年以来,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达内科技的处境更加艰难。2020年上半年,达内科技的净营收为6.268亿元,同比下降29%;净亏损为6.126亿元,2019同期净亏损为6.251亿元。达内科技新任CEO孙永吉表示,“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提高学习中心的运营效率,并实施有效的成本和费用控制。2020年6月,我们约有90%的学习中心已重新开放并恢复了正常业务。因此,我们希望公司的业绩能逐步提高。”今年11月13日,达内科技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报告期内的净收入为6.208亿元,同比下降5.8%;净亏损为6390万元,同比2019年同期的净亏损1.1亿元有所收窄。其中,成人教育业务的净营收为3.312亿元,同比下降38.8%,占总净营收的比重为53.4%;K12教育业务净营收为2.896亿元,同比增长146%,占总净营收的比重为46.6%。达内科技预计,2020年四季度收入在5.4亿-5.7亿元之间。据了解,其2019年第四季度的净营收为6.153亿元。这也意味着,达内科技预计的营收规模将继续保持下滑态势。股权方面,根据达内科技此前公布的2019年报,截至2020年5月31日,韩少云持有达内科技9,895,633股A类普通股和7,206,059股B类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1.2%,享有68.5%的投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