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人寿受罚对股票的影响
Ⅰ 保监会叫停前海人寿万能险影响几何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周末的野蛮人、妖精、害人精、强盗等刺向疯狂举牌公司利剑般的讲话引起市场、业界较大震动。周一A股较大幅度收跌与此不无关系。
刘士余周末狠话一出,笔者当即判断不是代表其个人观点,或是涉及举牌收购各方面监管层已经达成共识—整治疯狂加杠杆、用来路不正的资金举牌收购现象。紧接着,新华社立即跟进,发表明显力挺刘士余讲话的报道,并罕见直接点出加杠杆举牌的七大保险系。预计后续相关部门将会采取措施,向七大系险资开刀。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保监会本周一立即出手。
12月5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针对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同时,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并在3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
同时,保监会点名对恒大人寿进行检查。新华社文章点名的七大保险系两个被监管部门采取了措施。行动如此之快市场各界没有想到。相信,此后对疯狂举牌的险资的监管措施将会一一到位。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场洗礼与巨变。
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股权不是不可以,而是要用合法或者说规定范围内的阳光资金来源举牌,当然,作为股权投资一般要求是自有资金。机构包括险资投资股市,要做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
在险资举牌上有两个方面应该是底线。一是不能拿大量负债性资金,即借款或者在规定以外的公开筹集资金,需要偿还本息的资金用来投资股市或者举牌,谋求股权。二是绝对不能资金加杠杆举牌,即利用险资第一次举牌后,接着将股权抵押贷款融资,并开始链条无限伸展性融资借款举牌收购。这两种情况的危害性一个比一个大。
目前一些人寿保险公司最习惯于发放万能险筹集资金。万能险的一个特点是购买者续存与提取非常灵活方便。这就决定了对寿险公司的流动性要求较高。而把这部分资金用于举牌收购的长期股权投资,明显存在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此次宝能收购万科大量使用的是万能险资金,这种险资被扭曲成为短期理财产品,将其用于企业股权收购的合理性有待商榷且蕴藏极大风险;而前海人寿被实际控制人宝能所利用,成为了大股东的融资平台,其合理性也值得进一步商榷。被新华社点名的七大保险系,绝大多数都是万能险占比例过高。
加杠杆举牌收购风险之大毋需赘述。疯狂加杠杆是所有金融风险的原罪。在股市加杠杆举牌更是在玩火。去年的罕见股灾的根源就是疯狂加杠杆。险资疯狂加杠杆举牌正在把中国股市推向另一个更大股灾边沿。刘士余在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是完全正确的。
对险资系疯狂举牌收购进行规范与整治是完全必要的。对中国A股虽然造成短期压力,但长期绝对是利好。通过整治捍卫了上市公司的正常治理结构,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使得投资者可以公平地在股海里遨游。这就是长期利好所在。
对于前海人寿等险资投资来说最大的风险来自流动性风险。根据保监会数据,今年1月至10月,前海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8.14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到721.42亿元,这意味着,目前前海人寿超过80%的保费收入都来自于万能险、投连险类型的产品。大量负债性举牌收购公司的资金来源往往依靠发新产品筹资,应对到期产品支付。一旦万能险被叫停,只有依靠出售股票筹资应对到期产品支付。作为大举购买股票的公司,一旦出售股票,对股价影响非常之大,股价大跌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或给险资带来巨大风险。
叫停只是权宜之计,根本出路在于尽快建立和完善监管部门协同协作的机制,金融大部门监管思路应该付诸行动了。
同时,必须恢复保险资金的本质属性,即保险资金的主要用途、第一位的作用是保险,一切保险产品都要围绕给公民提供各种保险而设计。绝不能搞成目前成为实际控制人的大股东的融资平台。
Ⅱ 保监会将降低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怎么看待险资入市(一)
监管言论持续发酵,昨日晚间,消息传出,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人寿、恒大人寿。一时间,市场谈“险”变色,处于“黄金发展期”的保险业被“标签化”。
市场哗然,保险业内却格外冷静。“理性看待保险资金,切忌一棒子打死”,业内普遍认为,险资之所以被推向风口浪尖,仅因个别激进险企,“总体来看,保险资金运用仍以‘长线’‘稳健’的价值投资为主”,险资举牌无可厚非。而如何走出谈“险”变色困局,业内支招,“险资要做价值投资者”。
险资入市双面看:直击“散户市”痛点
先从国内的融资环境来看,一直以来,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直接融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社会融资总量中,直接融资所占比重由2006年末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3左右,其中股票市场融资由06年末约3.6%上升到目前约7.5%的水平,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升。
尽管股票市场融资在社会融资中所占的比重大幅提升,但结构上仍然是一个散户为主的市场。据统计,截至2016年2月份,我国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账户数量占比99.71%,机构投资者账户占比仅为0.29%。
近年,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保险产品作为居民风险管理和投资理财的载体越发重要,保险资金规模的扩大以及保监会对保险资金投资范围的放宽,使得保险资金作为股票市场上的专业机构投资者重要性不断增强。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最新保险业经营数据,截止2016年10月末,保险资金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资产规模达到1.86万亿元,占同期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
“其实,保险资金对于‘散户市’向机构主导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对蓝鲸保险表示,在其看来,散户主导的股票市场相对情绪化,易导致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不够准确,这不仅加大了市场波动,也使上市公司的股价与业绩基本面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这对投资者保护和股市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丁当表示,由于传统寿险资金久期长,对资产安全性要求高,往往坚持价值指引下的逆周期投资,是股票市场波动的平滑者和公司价值的发现者。未来随着保险资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将对“散户市”向机构主导的转变发挥更大的作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Ⅲ 姚振华被禁入就能规范保险资本吗
一个姚振华被禁入,还有千千万万个姚振华站起来,所以还是弥补这些漏洞才好!
从前海人寿激进经营现象,亟待反思的还有保险业的制度漏洞。2015年2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万能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万能险费率改革全面实施,取消了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不得超过2.5%的限制,将定价权让渡于险企。险企为吸引投资者纷纷调高其最低保底收益,而要为投资者获取较高收益,又“逼迫”前海人寿等在股市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投资,尽管其投资标的选择的是蓝筹股,但股价过度拉高也饱含风险,一旦险企自身风控能力不足,就可能发生损失,而最后可能还是由保险投资者来承担。某种程度上说,这相当于非法集资再去豪赌,早已远离发展保险业的初衷,保险业姓保,理应回归正道。
对于前海人寿所投资的诸多上市公司股票,该如何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这个问题也值得关注。比如,万科面临董事会换届,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等持有大量万科股票,它拥有的股票投票权是行使还是放弃,如果行使又该如何行使。
就此前前海人寿入主的南玻公司治理来看,公司前职业高管被赶走,接盘的保险公司如何管好这个实业摊子,这是众多市场人士担心的。具体到万科本身,人们显然不愿意南玻现象重现,在目前制度空白情况下,剥夺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董事提名权似乎还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只能靠监管引导,或者前海人寿的自律。
保险业、证券投资基金业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份,它们的资金来源是广大中小投资者,资金管理者需要维护投资者利益,就需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形成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又不能走过头,如果保险业、基金业管理人利用这种治理权,寻求自己个体利益,就会产生副作用;况且隔行如隔山,如果保险资金等提名自己管理人员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这真可能把中国实业败个底朝天,对此理应尽快从制度关上查漏补缺,确保保险业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Ⅳ 前海人寿被保监会处罚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喊话“绝不容许保险公司被金融大鳄借道和藏身”两天后,因宝万之争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于2月24日收到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止进入保险业10年的顶格罚单,成为首位被禁入保险业的险企董事长,亦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发布以来首位受罚的险企高管。相关情况:今年1月,保监会以“主席令”形式发布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保监会及派出机构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共有12项,而禁入保险业是最高一级的处罚。《财经》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今年下半年保监会财会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将联合保监会稽查局,对“偿二代”数据真实性开展大检查,其中市场反映问题较多的重点公司,以及投资和经营激进、增资频繁且金额较大的公司,将列为检查重点。据了解,保监会派驻前海人寿的检查组于春节前结束了相关检查。与前海人寿同天派驻了检查组的恒大人寿,亦将于近日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1.增资来源虚假去年12月,保监会检查组分别进驻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其中,进驻前海人寿的检查组由发展改革部牵头,进驻恒大人寿的工作组由资金运用监管部牵头。保监会2月24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书,即是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措施。2.投资违法在资金运用方面,前海人寿在2015年和2016年的权益类投资超过30%的比例后投资了多支非蓝筹股。2015年7月8日,作为救市的临时举措,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符合“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投资蓝筹股票的余额不低于股票投资余额的60%”这两个要求的保险公司,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提至10%,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达到30%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不超过40%。此外,保监会的行政处罚书显示,2014年至2016年,前海人寿在某银行办理T+0结构性存款业务。据了解,结构性存款指由银行提供的与国际市场利率或汇率等挂钩的外币存款产品。结构性存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银行具有提前终止权,银行在约定期限内可以单方面决定终止协议。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客户要求提前终止协议的情况下银行保证支付本金的结构性存款,另一种是在客户要求提前终止协议的情况下银行不保证支付本金的结构性存款,其中,第二种结构性存款存在一定的变现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再投资风险。3.双罚追责根据保监会的双罚制即“罚人罚机构”。在处罚机构方面,前海人寿因编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被罚款50万元,因违规运用保险资金被罚30万元。不过,保监会经复核后认为,前海人寿编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事实清楚,情节严重,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对直接责任人姚振华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和行业禁入处罚,符合《保险法》的规定,且相关责任人没有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的情形。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依法合规、积极稳妥推进前海人寿股权、公司治理等问题的后续处置工作。同时,将密切跟踪监测公司运营情况,督促公司采取有效措施维持正常经营秩序,确保公司稳定运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Ⅳ 保监会顶格处罚前海人寿的背后有什么深义
2月24日,在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那句“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一旦挑战监管底线,坚决将其驱逐出保险行业”话音落地的第三天,保监会便祭出了中国保险业史上堪称最严厉的顶格处罚——身为前海人寿掌舵人的姚振华,董事长任职资格被撤销的同时,还被禁入保险业10年。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保监罚〔2017〕13号)
当事人: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人寿)
住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临海路59号招商海运中心9楼909-918房
法定代表人:姚振华
当事人:姚振华
身份证号:44052419700215XXXX
职务:时任前海人寿董事长
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莲花园
当事人:李明
身份证号:12010319720130XXXX
职务:时任前海人寿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
住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
当事人:游海
身份证号:51010219701114XXXX
职务:时任前海人寿资产管理中心总监
住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香木林路
当事人:程靖刚
身份证号:41032419810916XXXX
职务:时任前海人寿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住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望海路
当事人:李济伟
身份证号:34212919741115XXXX
职务:时任前海人寿资产管理中心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
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
当事人:黄皓
身份证号:51340119820922XXXX
职务:时任前海人寿资产管理中心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紫竹七路
当事人:孙磊
身份证号:21072419800426XXXX
职务:时任前海人寿资产管理中心副总监
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安托山九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我会对前海人寿涉嫌违法一案进行了调查、审理,并依法向当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前海人寿、姚振华、程靖刚、李济伟、黄皓、孙磊提出了陈述申辩,我会对陈述申辩意见进行了复核。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查,前海人寿存在以下违法行为,违法事实具体如下:
一、编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
前海人寿在就2015年11月增资活动提交的相关报告中,作出股东增资资金性质为自有资金等陈述。经查,相关增资资金情况与报告陈述不符。
时任董事长姚振华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二、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的行为
一是权益类投资比例超过总资产30%后投资非蓝筹股票。2015年和2016年,前海人寿在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超过总资产30%后,投资了多支非蓝筹股。
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明,时任资产管理中心总监游海,时任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程靖刚,时任资产管理中心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黄皓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二是办理T+0结构性存款业务。2014年至2016年,前海人寿在某银行办理T+0结构性存款业务。
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明,时任资产管理中心总监游海,时任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程靖刚,时任资产管理中心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李济伟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三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资质不符合监管要求。2015年至2016年,前海人寿以间接投资股权方式,认购深圳某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只基金份额,上述基金的管理人在注册资本、管理资产等方面,未达到我会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资质要求。
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明,时任资产管理中心总监游海,时任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程靖刚,时任资产管理中心副总监孙磊,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四是未按规定披露基金管理人资质情况。2015年至2016年,前海人寿向我会提交的相关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项目材料报告,未按规定披露基金管理人的资质情况。
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明,时任资产管理中心总监游海,时任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程靖刚,时任资产管理中心副总监孙磊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五是部分项目公司借款未提供担保。前海人寿投资的某文化金融中心项目、某度假酒店项目等项目,项目公司均向前海人寿股东进行了借款,但未按照规定提供担保。
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明,时任资产管理中心总监游海,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程靖刚,时任资产管理中心副总监孙磊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上述违法行为有相关事实确认书、公司报告、银行流水记录、相关人员调查笔录及任职文件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
前海人寿、姚振华、程靖刚、李济伟、黄皓、孙磊提出了陈述申辩。前海人寿及姚振华提出向我会提交相关资料的行为属于“重大遗漏”,姚振华对该行为负有领导责任,非直接责任,该行为并非情节严重,请求减轻处罚,且撤销任职资格和行业禁入并用属于重复处罚等申辩意见。程靖刚、李济伟、黄皓、孙磊均提出,其主观上不存在违法违规的故意,请求免予处罚。
我会经复核认为:前海人寿编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事实清楚,情节严重,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对直接责任人姚振华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和行业禁入处罚,符合《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且相关责任人没有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的情形。
综上,我会对前海人寿、姚振华、程靖刚、李济伟、黄皓、孙磊的陈述申辩意见不予采纳,决定作出如下处罚:
一、前海人寿向我会编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违反了《保险法》第八十六条。根据该法第一百七十条,对前海人寿罚款50万元;根据该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七条,给予姚振华撤销任职资格并禁止进入保险业10年的处罚。
二、前海人寿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的行为,违反了《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及《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根据《保险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对前海人寿罚款30万元;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对李明警告并罚款8万元,对游海警告并罚款8万元,对程靖刚警告并罚款10万元,对李济伟警告并罚款10万元,对黄皓警告并罚款10万元,对孙磊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当事人应当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持缴款码到财政部指定的12家代理银行中的任一银行进行同行缴款。逾期,将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缴款码将在处罚决定书送达时告知).
当事人如对本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期间,上述决定不停止执行。
中国保监会
2017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