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公允下降影响递延所得税
❶ 合并报表时,公允价值增值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目的是什么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控股合并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
只有在吸收合并情况下才会涉及到递延所得税问题,因为吸收合并直接把对方的全部资产、负债拿过来,入账价值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计税基础还是原来的账面价值,只有存在差额的时候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而且必须要满足的是免税吸收合并。
❷ 股票采用成本与实价疏低,那么今年公允价值上涨了要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吗
股票公允价值上涨,则计税基础小于账面价值,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❸ 哪些事项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不计入利润表所得税费用
一、与金融资产有关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差额的所得税影响
交易性金融资产 期末公允价值 初始成本 公允价值上升,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公允价值下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期末摊余成本 与账面价值相等 无递延所得税
(国债投资、未减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期末公允价值 初始成本 公允价值上升,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未减值) 公允价值下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对应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所得税影响
bbs.xuekuaiji.com
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存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由此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
三、长期股权投资
若没有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计划,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涉及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同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和净残值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
若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额大于税法折旧额,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若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额小于税法折旧额,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2、因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五、投资性房地产
1、采用成本模式后续计量(同固定资产的处理)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算计税基础不要忘了应该为初始成本-税法计提折旧)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非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上升,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公允价值下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六、或有事项
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经营合同违约确认的预计负债
因债务担保确认的预计负债 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七、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未行权前)
计税基础为0,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八、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前多确认的事项,要冲减已确认事项;未确认的,要补充确认)
九、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前多确认的事项,要冲减已确认事项;未确认的,要补充确认)
十、合并财务报表
1、因抵消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或未分配利润--年初)
2、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非同一控制合并下,将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
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为例
借:固定资产--原价
贷:资本公积--年初
借:资本公积--年初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十一、其他
递延所得税若涉及转回税率与当初确认税率不一致,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为:
990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96为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500为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20为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3%为当初确认递延所得税税率,25%为转回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990 / 33% + 500)* 25% -990= -115
递延所得税资产= (396 / 33% +120)*25% -396 = -66
❹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与市价孰低转公允,为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不是递延资产呢
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损益在处置时确认应税收入,所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确认确认为所得税收入,行程会计与税法收入差异。公允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形成应纳税差异,也就是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是公允价值低于计税基础,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不会…能做假账的…呵呵…
❻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的变动如何确认递延所得税
计税基础就是历史成本不变:
账面价值会随着公允价值变动
按这个思路去理解
❼ 请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那么处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税基础=期初取得的成本
1、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借:所得税费用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例题
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确认了1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2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甲公司当期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15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2011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 140)万元。
本题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4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
借:其他综合收益 2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对应的是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所得税费用。
(7)股票公允下降影响递延所得税扩展阅读: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处置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在此科目核算。
❽ 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计提减值为什么
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暴跌或连续性下跌,应计提减值。
在持有期间的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上升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公允价值下跌则分为两种情况处理:
1、如果公允价值正常下跌,其公允价值变动冲减其他综合收益。
2、如果公允价值发生暴跌或连续性下跌,则应计提减值,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减值是出于谨慎性考虑,目的是通过计提减值减少利润,避免在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遭到重大损失情况下多分利润。
(8)股票公允下降影响递延所得税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期末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般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以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对于权益工具投资,如果综合相关因素判断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下跌是严重的或非暂时性下跌时,则表明该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
❾ 公允价值的下跌是计入递延所得税不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可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产生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反之,则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
资产的公允价值下跌,就会导致资产的会计账面价值下降,而对于依税法计算的资产计税基础则是不会包括公允价值下跌的,所以就形成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从而最终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有疑问,可通过“hi”进行探讨!!!
❿ 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什么时候算做递延所得税费中,什么时候不算。为什么谢谢~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于时间性差异导致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所得税费用小于应纳所得税额,需要在以后年度转回。
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时间性差异导致的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的应纳税额小于所得税费用,需要在以后年度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