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收益率影响实证
㈠ 收益率的影响
计量方法对估算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指测量方法的缺陷造成的估计的值偏离真实值。其依据是,由于基本的明瑟收入函数是用OLS估计的,这样,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解释变量的复杂性和样本的选择问题而造成的偏差(bias)都会削弱这一估计方法的有效性,这会使得估计的收益率与真实值有较大的差距。
对中国的研究绝大部分使用了该方法,这样,OLS估计本身的问题和较低的估计值使得一些研究者从计量方法上考察对收益率估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收益率之所以出现较低的值,可能是方法上的原因造成的。
计量方法对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与样本选择有关的样本偏差问题,第二类是与明瑟收入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关,第三类是变量的测量误差。
1.样本偏差
样本偏差包括样本缺乏代表性以及截取样本(CensoredSample)问题。没有代表性的样本会使收入和收益率之间的测量关系变得更为模糊(Brauw&Rozelle,2002)。
这在许多文献中都出现了这一问题,如一些研究的样本仅限于经济中某个部门(如,Meng,1996;Gregory&Meng,1995;Hoetal.,2001),这显然是没有代表性的。Becker(1964)曾警告说,如果仅仅是用一特定的样本估计收益率的收益率,其值将会是比较低的。
截取样本主要是指一些样本的被解释变量的信息无法被观测到,这部分样本在估计时被简单的排除在外。比如我们研究城镇个体的收益率,我们知道的是那些有工作个体的实际工资,但是不知道没有工作的个体的工资(“保留工资”)。
这一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农村收益率的估计上。由于农村个体的生产活动方式有多种选择,他/她们的“保留工资”更难以观测到,而大部分研究使用的是仅有工资收入(或劳务收入)的样本。
在这两个例子中,因变量(工资收入)是被截取的:没有这部分样本的因变量的信息。样本选择偏差会使估计模型是有偏的。而且,截取样本偏差更可能高估收益率的收益率。这一点也成为解释女性收益率高于男性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通常采用Heckman(1979)提出的标准步骤来纠正这一偏差。
2.明瑟收入函数的缺点
明瑟收入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多种,这些缺点多是忽略了模型中的一些变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主要包括能力因素和学校质量因素。
在估计模型中忽略能力因素而造成的有偏估计称为能力偏差(abilitybias)。一般认为,个体的能力往往是天生的,天生能力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受收益率水平的不同,两者的关系是,能力越强,则收益率水平越高,因而传统的方法从理论上会高估收益率的收益率。
忽略学校质量因素对个体收益率水平的影响也会造成有偏的估计。这里的关系是,学校质量与个体收益率水平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那些进入质量比较高的学校的个体的收益率水平要高于质量低的学校的个体,因而,忽略学校质量因素也会高估收益率的收益率。
此外,传统的明瑟收入函数还忽略了收益率与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如果某级收益率(如初中)后的收益率高于该级收益率以前的收益率,那么结果会被低估。
克服能力偏差的影响的方法是在模型中直接加入能力的代理变量(ProxyVariable)或在计量模型上用工具变量法(IV),这些变量通常是些家庭背景变量,如父母收益率、兄弟姐妹的收益率等。
3.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会低估收益率的收益率。它首先表现在对因变量的测量上。传统的明瑟收入函数中的因变量是指个体的收入,然而,它却未指明收入的衡量单位。一般认为,对收入的衡量根据时间单位可分为小时工资率、日工资、月收入和年收入。
由于精确度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衡量单位会得到不同估计结果。特别是一些研究认为,收益率程度低的人比收益率程度高的人每天以小时计的工作的时间可能更长,这样,相对于小时工资率而言,因变量中采用日工资、月收入或年收入都会低估收益率,原因是小时工资不会受个体每天或每月中决定工作多少小时的影响。此外,由于中国的经验比较复杂,个体的收入由于有多种来源,如正式收入、非正式收入、实物等,这都会对测量个体收入的精确性产生影响,从而会影响收益率的估计值。
测量误差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收益率变量的测量上。在多数研究使用的数据中,收益率年数是根据个体报告的收益率程度结合中国的学制进行估计的,而并没有准确的报告受过多少年收益率的数据,这样由于相同收益率程度的个体,收益率年限可能会不同,因而就会产生测量误差问题。文献中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准确的解决这一问题。
4.研究结果
究竟上述各类测量偏差对估计收益率的真实值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近几年来的一些文献对此做了实证检验。
前面提到,对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用Heckman提供的标准步骤,即首先用probit模型估计一个劳动参与方程,然后计算出逆Mills比率,最后将这一比率纳入到收入方程中。
Zhang等人(2002)把这一方法应用到估计农村个体的收入方程中,结果发现,收益率的系数变得不显著且为负值,不过他们的模型中还加入了收益率年限的平方。朱农(2003)的研究方法与此相类似,但是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收益率年限在参与方程和收入方程中都取得比较高的值。
Brauw&Rozelle(2002)对标准的明瑟函数做了一些修改,他们首先在收入方程中使用了Mills比率,因变量采用小时工资率,结果得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收益率(6.4%),这一结果在所有应用农村样本估算的收益率中值是最高的。
为了进行对比,他们还分别采用其他一些研究使用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重新估计,并与他们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收益率平均为3.8%,而后者平均为6%,这为计量方法对收益率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此外,Brauw&Rozelle还选择了35岁以下的样本,把学校质量因素和能力的代理变量纳入收入方程(能力偏差),结果发现,没有这些变量的方程中收益率的系数要比有这些变量的系数高1个百分点,说明能力偏差可能有微弱的影响。
此外,为了考察收益率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他们还把样本分成小学程度以上和以下两类,结果发现小学程度以下样本的收益率要低于小学以下。在Maurer-Fazio&Dinh(2002)研究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说明若忽略收益率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会低估收益率的收益率。
Li&Luo(2002)的研究重点考察了测量误差和能力偏差的影响,并对两者的效应做了对比。
他们应用的方法是工具变量法,结果发现,用OLS估计的明瑟收益率要显著的低于用工具变量估计的收益率,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测量误差(会低估收益率)的影响要大于能力偏差(会高估收益率)的影响。
在Li(2003)的研究中,以年收入为因变量的收益率比以小时为因变量的约低1个百分点左右。
然而,在Li&Urmanbetova(2002)研究中,却没有发现以上这些偏差对估计农村收益率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对计量方法对收益率的研究的影响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从以上研究来看,测量误差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中国农村收益率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经济转型与收益率
从事经济转型与收益率收益之间关系研究的学者关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收益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收益率的收益率是否会提高?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对这一关系研究的基本假设来自于Nee(1989,1991,1996)的市场转型理论,Nee指出,经济转型过程基本的变化既包括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从再分配者(政府)向生产者的转移,也包括机会结构和激励机制的变化,同时,不断强大的私营和混合经济部门与企业家创造了新的机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经济活动逐渐的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控制则逐渐弱化。
在收益率与收入关系上,这一理论一个流行的假设是,市场改革越深入,人力资本(收益率和经验)就越重要,同样,越直接地参与市场经济,人力资本也就越重要(Bian&Logan,1996)。Xie&Hannum(1996)以及Zhao&Zhou(2001)根据转型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一假设概况成以下四个有待验证的基本
经济转型一方面是一个制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基于此,许多研究者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Xie&Hannum(1996)的研究首先发现了相反的情况。通过建立地区异质性模型,他们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地区的收益率,结果发现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里,并没有发现较高的收益率,对此的解释是中国城市地区还缺乏真正的劳动力市场。
然而,他们数据的年份是1988年,因而这一结论推论到以后还有一定的限制。事实上,就如上文中对收益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描述中那样,此后的多数研究都验证了转型理论的基本假设。
Meng(1995)的研究就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变革,收益率在决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因而决定工资差异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Wei等人(1999)研究结果支持了市场化改革程度较深的地区的收益率越高,收益率与收入的关系越强的假设。
Zhao&Zhou(2001)详细的分析了制度变迁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改革期间,收益率确实在稳步的提高,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作用更强的非国有经济部门收益率的收益率更高。Li(2003)把样本分为三类,分别是1980年以前参加工作者、1980-87年参加工作者、1988-95年参加工作者,结果发现这三类样本的收益率依次递增,说明了中国转型过程中收益率在不断的提高。
应用农村样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转型理论的假设。Li&Zhang(1998)的研究说明了制度特点对收益率的影响。他们应用1978年和1990年两个省农村的数据,分析了农村改革前生产队制度下与改革后的农村收益率的差异,结果发现,改革后的收益率要高于生产队制度下的收益率,对此他们的解释是,由于1977年和1990年样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相似,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背景也相似,因而,收益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制度改革而不是技术革新造成的。
Yang(2000)的研究认为,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收益率在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家庭中收益率程度高的成员能把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到非农活动,更善于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而且可以应用更多的技能以充分发挥收益率的生产力效应,这些都对家庭收入的增加起到积极的作用。
Zhang等人(2002)也认为,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收益率的回报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一般是在改革的初期,收益率对农村家庭收入的作用可能影响不大,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作用会逐渐提高。
然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如Li(2001)以及Li&Urmanbetova(2002)就认为经济转型的对收益率与收入关系影响最大是城镇地区,而在农村,由于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形成,转型过程对农村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大。
农村收益率低于城镇的现实也表明,制度变革对农村中收益率对收入的作用影响程度可能要低于城镇地区。看来中国的农民不仅在其他方面,而且在收益率投资的收益上也要低于城镇居民。
㈡ 债券和股票两者的收益率相互影响 ,为什么这个句话是对的
他们的相互影响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有两个特色,一是投机性,另一个是避险性,当股市出现牛市行情的时候资本的逐利性就充分体现出来,大量资金涌入股市,这时候由于资金进去股市,债券市场无人问津,债券供大于求,债券就会降价销售,债券销售收益减少,当股市进入熊市,避险需求释放,大量资金开始追捧债券,以求避险,债券就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债券销售收益也就增大。
㈢ 股票收益率为什么要用对数收益率,请问各位大侠,对数收益率有什么优势
因为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的模型,都要求随机变量是二阶矩平稳,很明显价格序列通常是I(1)过程,或者是广义维纳过程。这一类过程二阶矩不平稳,很多模型不适用,所以要进行对数转换,变成平稳的序列。
对数收益率的时序可加性能够使用另外两个利器:中心极限定理和大数定律。假设初始资金 X_0(假设等于 1),ln(X_T) = ln(X_T/X_0) 就是整个T期的对数收益率。对数收益率的最大好处是可加性,把单期的对数收益率相加就得到整体的对数收益率。
(3)股票收益率影响实证扩展阅读:
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
1、企业分配政策:由于不同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经营效率不同,现金流量状况不同及规模扩张动力大小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分配政策。这会直接影响红利分配的数量及红利分配的形式,也对资本增值收益产生间接影响。
2、企业所处行业特征:通常企业所处行业若为成长性行业、高科技行业,由于这些行业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广阔而被市场看好,因此市场预期趋同使这类股票受到追捧,从而有较高的市场价或存在着较高的价格上升潜力。反之处于传统产业甚至夕阳产业的企业,股票价格表现一般不会很好,从而投资难以获得差价收入。
3、宏观经济状况:宏观经济状况是股价变化的重要外部因素,具体包括经济增长周期、经济政策及经济指标变化特征等。宏观经济状况好,企业业绩增长外部环境好,股价容易上涨。
㈣ 如何理解某一股票收益率(历史上)的波动性与贝塔系数之间的关系
股票的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不断地上下波动的。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的经营因素。
㈤ CPI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
可以用协整模型、VECM、GARCH模型来做,股市变量可以选股票市场市值或股指收益率等,物价可以选CPI或RPI等,看哪个做出来的模型更理想就用哪个。此外,模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变量,如GDP、利率r等。但这个具体的模型构建是需要你自己去学了,不过做的过程都是通过软件的,只要懂得原理,很容易做出来,这种回归性质的模型EVIEWS都能做的,个人感觉Eviews应该是最好操作的。
数据我这里有一些,你进www.yeah.net,帐号米码都是finance_,里面的网易网盘中有一些相关数据。
㈥ 怎样分析股票从本金,收益率,时间这三个因素分别他们,对最终收益的影响
时间短收益高 是股票的特点,本金小收益高,这三点可以做折线图比较一目了然。风险并存
㈦ capm实证分析里单个股票的月收益率是怎么算的
您好
月收益率和30日收益率是两种计算方式:
月收益率——每个自然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和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变化值与第一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的比。
公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 - 月第一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月第一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 = 月收益率
30日收益率——今天和之前第29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变化值与之前第29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的比。
公式:(今天的单位净值 - 之前第29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之前第29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 = 30日收益率
下面是我原创的网络经验一共十六期,您的所有问题都在里面了。
http://jingyan..com/article/066074d67e1651c3c21cb0cd.html
http://jingyan..com/magazine/4329
http://jingyan..com/magazine/5582
http://jingyan..com/magazine/6277
http://jingyan..com/magazine/7499
http://jingyan..com/magazine/7440
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