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股票有退市
❶ 哪些情况股票会退市
2、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主动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据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注销《许可证》,一般有如下原因: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定不再延续;股东会决定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破产;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结构、布局。被动性退市是指期货机构被监管部门强行吊销《许可证》,一般因为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风险等原因。
3、但凡退市就要有一个退市标准问题,目前上市公司退市采用单一标准:三年连续亏损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该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经营。而期货机构退市则由存在变成消亡,这也是退市制度迟迟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我们考虑采用多标准比较妥当一些,如有下列行为之一且经整顿不合格的期货机构将被进入退市程序:
(1)未通过年检;
(2)未达到开业时监管部门制订的标准;
(3)未严格执行“四统一”且情况严重者;
(4)承包、出租、合资、联营经营;
(5)客户不能正常出入资金的;
(6)有透支行为并出现穿仓的。
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期货机构应立即退市:
(1)挪用客户保证金;
(2)设立非法网点;
(3)穿仓金额巨大;
(4)对机构高管人员一年内谈话提醒三次、警告两次或在约定期限内两次拒绝谈话的;
(5)期货机构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风险隐患的;
(6)期货公司被中国证监会吊销《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
❷ 为什么有点股票退市了不打ST
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加上st 就是给股民一个警告,该股票存在投资风险,一个警告作用,但这种股票风险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么就是该股票有退市风险,希望警惕的意思,具体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证监会交的财务报表,连续3年亏损,就有退市的风险。
st意即“特别处理”。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由于“特别处理”,在简称前冠以“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
❸ 股票有退市的吗
你好,A股市场是有退市机制的,如果是你这公司被ST之后长期亏损,那么这个公司就有可能会退市
或者是因为欺诈造假等上市公司被查到的,都会被退市,并且重罚
❹ 为什么600553的股票会退市
这家企业亏损严重已经不具备上市公司的资格。坑了不少股民,唉……
❺ 为何有的股票不是ST就直接退市了
这是不可能的,证券交易所是会严格把关的,有的股票停牌一年半载的倒是常事。证券交易所会实时揭示风险的,资本主义中家尚有保障机制,何况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呢?因此,不必为此担心。权证就不同了,到期不行权就是废纸。
❻ 退市的股票为什么还有人买
股票有上市就有退市,上市需要经过审核流程,同样退市也需要经历从ST到*ST变化的过程才能够正式退市。
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三十年的时间,从最初的8只股票到现在市场当中三千多只股票,可以看到增长数量是很明显的但是相对来说很少有真正退市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市成为了许多企业证明企业价值的方法,但是却更多的沦为资本的工具,企业圈钱的工具。
因此,众多企业都在上市的企业队伍中等候,而退市股票的借壳上市则成为了唯一的插队工具。
1、借壳上市会冲淡企业的股权。
2、被借壳公司本身情况较为复杂。由于壳资源相对缺乏,市场上的信息不够全面,但是可以知晓的是近两年公司的营收情况都不是很好,所以如果要选定一家公司的风险相对来说较大。
3、由于走了捷径,支持了退市企业的资本,那么相比IPO排队上市增加了其上市的成本。
创业板注册制来了,这一切都成了历史。
❼ 股票有退市的吗有那些要什么条件
1.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
主动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据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注销《许可证》,一般有如下原因: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定不再延续;股东会决定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破产;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结构、布局。
被动性退市是指期货机构被监管部门强行吊销《许可证》,一般因为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风险等原因。
2.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必须退市:
⑴股东少于600个,持有100股以上的股东少于400个;
⑵社会公众持有股票少于20万股,或其总值少于100万美元;
⑶过去的5年经营亏损;
⑷总资产少于400万美元且过去4年每年亏损;
⑸总资产少于200万美元且过去2年每年亏损;
⑹连续5年不分红利。
❽ 一个企业的股票退市的原因有几种
目前上市公司退市采用单一标准:三年连续亏损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该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经营。而期货机构退市则由存在变成消亡,这也是退市制度迟迟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我们考虑采用多标准比较妥当一些,如有下列行为之一且经整顿不合格的期货机构将被进入退市程序:
(1)未通过年检;
(2)未达到开业时监管部门制订的标准;
(3)未严格执行“四统一”且情况严重者;
(4)承包、出租、合资、联营经营;
(5)客户不能正常出入资金的;
(6)有透支行为并出现穿仓的。
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期货机构应立即退市:
(1)挪用客户保证金;
(2)设立非法网点;
(3)穿仓金额巨大;
(4)对机构高管人员一年内谈话提醒三次、警告两次或在约定期限内两次拒绝谈话的;
(5)期货机构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风险隐患的;
(6)期货公司被中国证监会吊销《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
❾ 股票为什么有退市整理期,对投资者有什么好处
7月7日晚间,退市海润(600401.SH)、华泽退(000693.SZ)和众和退(002070.SZ)均发布公告称,7月8日为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也意味着,7月8日之后,又有3家公司将正式告别A股。
截至7月8日收盘,退市海润、华泽退分别下跌6.25%和7.50%,收于0.15元、0.37元。而众和退则大涨9.23%,收于0.71元。实际上,这种临退市却大涨的现象并不罕见,业内人士认为,在已经明确退市的前提下,一些资金还参与“撬板”,是试图最后“赌一把”。
40万股东踩雷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即将退市的股票,为何还有投资者“博傻”买入?
7月8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退市整理期的股票打开跌停甚至涨停,一般都是游资在“击鼓传花”,是一种短线投机行为,目的是短线获利。当然也有一些是投资者是豪赌这些股票能够“咸鱼翻身”,以后可以重新上市,但这样的风险巨大,“随着退市新规的严格实施,未来会有更多绩差股和问题股退市,投资者对此应保持谨慎,不要火中取栗、盲目炒作垃圾股,否则有可能血本无归。”
退市常态化
事实上,随着退市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A股退市公司逐渐增多。
2018年11月16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了新修订后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传递了三大监管信号:一是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出一家,退一家”;二是退市制度改革仍将随着市场发展持续完善;三是退市常态化将成为大趋势。
5月1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公开指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促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及时出清。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A股今年同时迎来“退市大年”与“IPO大年”,这一现象非常正常,符合当前资本市场重要任务在于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逻辑。“IPO大年”是要服务资本市场正常的融资功能,让更多优质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退市大年”的出现,则保证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清理那些不规范、存在经营问题、已不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未来,A股“退市大年”与“IPO大年”并存的现象将会延续,国内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流动性将不断加强。
中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未来随着监管趋严,退市机制逐渐完善,绩差股的投资风险将大大增加,市场投资风格将逐步回归价值投资。
7月8日,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告诉财联社记者,从长期来看,加强退市监管,让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新陈代谢,有利于一个更高质量的资本市场的形成,利大于弊。
在陈嘉宁看来,退市监管趋严对于投资者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不仅提升了违规成本,对于问题企业能够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而且能使得不良企业和问题企业被出清,资源更多的向有竞争力的优质公司聚集,对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积极的意义。此外问题企业被打上“*ST”的标记、市场优胜劣汰、市场环境日益优化,对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原标题:3家公司告别A股时异动,哪些人还在“刀口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