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政策对股票影响
㈠ 北极全球性问题将关系全社会的发展吗
据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说,在处理涉北极全球性问题方面,国际社会命运与共。
北极域外国家在北极不享有领土主权,但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在北冰洋公海等海域享有科研、航行、飞越、捕鱼、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权利,在国际海底区域享有资源勘探和开发等权利。此外,《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缔约国有权自由进出北极特定区域,并依法在该特定区域内平等享有开展科研以及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权利,包括狩猎、捕鱼、采矿等。
白皮书指出,一方面,北极冰雪融化不仅导致北极自然环境变化,而且可能引发气候变暖加速、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现象增多、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北极冰雪融化可能逐步改变北极开发利用的条件,为各国商业利用北极航道和开发北极资源提供机遇。
希望北极问题可以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㈡ 谈谈方大国北极战略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1000字
美国
近两年来,奥巴马政府加快了制定和实施美国北极战略的步伐。2013年5月,白宫发布奥巴马任内首份《美国北极地区战略》,紧接着又于2014年发布了《美国北极地区战略实施计划》,明确了美国旨在推进北极地区的安全和利益的立场。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海岸警卫队等涉北极事务的主管部门也先后推出自己的部门北极战略、路线图、行动计划。
2015年4月以来,美国接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这赋予了其在北极事务上的“领导地位”。美国正利用这一地位在航运、资源、渔业等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实际操作中扮演主导角色。
在北极地区管理方面,保护北极独特而脆弱的环境是美国北极政策的中心目标之一,强调依据可获取的最佳科学信息进行决策,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综合考量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价值等多重因素。
俄罗斯
俄罗斯北濒北冰洋,是沿北冰洋海岸线最长的国家,其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对北极主权和资源争夺的态度尤为积极。
2008年9月,俄罗斯政府出台《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国家政策原则及远景规划》,确定了俄罗斯联邦北极政策的主要目标、战略优先方向、基本任务和执行机制。该报告提出到2020年将北极建成俄罗斯“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
近年来,俄罗斯在北极多个岛屿上修建军事基础设施。俄北方舰队还在北极地区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以保护俄罗斯在北极的经济利益。俄罗斯在北极船舶研发及水文资料搜集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具备为北极等恶劣气候地区设计建造新型破冰船及配套设施的技术实力,并有能力建造高级破冰船、核动力破冰船等特殊船舶。
加拿大
加拿大是北极的另一重要国家,虽然在军事上还没有大的动作,但在其他方面实际行动频繁。2013年12月,加拿大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申请,谋求对12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时任总理哈珀表示不会在这一问题上让步。
为强化对北极资源的控制,加拿大启动了在北冰洋沿岸修筑全天候通行公路的计划,一期137公里的沙石路预计2018年建成,建成后将实现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以陆路相通的交通网。这将给北极地区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新公路还将方便英、美等石油公司在北极的作业。
日本
非北极国家中,日本是对北极开发最积极的。上世纪初,日本就涉足北极,但在北极之争中却是后来者。日本缺乏自然资源,看重北极理所当然。2013年5月,日本和中韩一同被接受为北极理事会的永久观察员,可以出席会议并推动本国的北极战略。
日本一方面避免挑战北极的主权体制,另一方面试图扩大在北极的存在。例如,频繁与北极国家展开双边会谈,加强彼此关系,在北极理事会增强影响力,特别是与俄罗斯加强关系,寻求在对抗中国时获得支持。
㈢ 《中国的北极政策》
The store on the left raised b
㈣ 中国为何要发布北极政策文件
据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首份北极政策文件。
北极问题不仅涉及北极国家,而且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中国作为北极域外国家,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北极的变化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希望白皮书对内有利于指导中国的北极活动与北极合作,提高中国公众对北极问题的认知,对外有利于与其他北极利益攸关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共创北极更加美好的未来。
㈤ 为何说中国是北极事务重要利益的攸关方
举报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6日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说,在处理涉北极全球性问题方面,国际社会命运与共。
中国的北极活动已由单纯的科学研究拓展至北极事务的诸多方面,涉及全球治理、区域合作、多边和双边机制等多个层面,涵盖科学研究、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经济开发和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
希望中国的加入可以有助于北极的治理!
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内容有哪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6日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就北极政策发表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9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北极的形势与变化、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政策主张。
白皮书指出,北极的未来关乎北极国家的利益,关乎北极域外国家和全人类的福祉,北极治理需要各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和贡献。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愿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与有关各方一道,抓住北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涉北极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㈦ 中国首次就北极政策发表白皮书都说了什么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并于当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和中国北极政策有关情况。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和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_。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在北极政策方面发表的首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北极问题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白皮书阐明了中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全面介绍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主张。 白皮书指出北极治理需要各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和贡献。中国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愿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与有关各方一道抓住北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涉北极的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全文约9千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组成。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新闻来源:法制日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出版物展开幕 1月2 9日,由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部海事局共同主办,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共同承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出版物展览”在京拉开帷幕,集中展示交通运输行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出版领域所取得成果。 据悉,近年来,部海事局与人民交通出版社密切合作,加快推进中国航海图书资料(CNP)编写出版,推出了以北极航路航海保障系列丛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海保障系列丛书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在航海主题数字化出版、航海保障系统开放应用、航海在线教育以及航海文化史志编纂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为促进航海文化交流,传播航行安全理念,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源:珠江水运
㈧ 中国将积极参与北极的治理吗
据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说,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坚持依据包括《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气候变化、环境等领域的国际条约以及国际海事组织有关规则在内的现有国际法框架,通过全球、区域、多边和双边机制应对各类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构建和维护公正、合理、有序的北极治理体系。对内,中国坚持依法规范和管理国内北极事务和活动,稳步增强认识、保护和利用北极的能力,积极参与北极事务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