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涨成泡沫对何影响
① 什么是股市泡沫,出现会有什么后果
楼主知道现在的房价不,都知道高,但是还是有排着队的人愿意去花三代人的积蓄去付首付,一代人的未来去还贷. 为什么? 因为有相当的人知道,像我这样想法人的很多,我未来还可以卖得更高来博差价. 用的是少量自已的钱,大部分是银行的钱在买单. 所以如果一旦房价跌,亏得最大的不是他自已,而是银行,也就是国家. 大家都这样认为了,房价就会不断上涨,越来越背离他自身的价值.
所以泡沫就是一种思想: 大家都知道不值,但是都愿意为这个不值去买单,因为大家都在想,我可以转手. 后果就是,总有人接到最后一棒,然后崩溃,回归到最终的价值甚至低于本身的价值,可怕的是,买单的是国家.所以国家不会允许这种思想被无限的放大的.
② 股市泡沫破灭对于工商业的影响
给你说一下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的情况吧。
1929年10月29日
在这个被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里,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旋涡之中,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美国做了个噩梦
危机已经悄悄降临,人们却没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警醒。从1928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狂。事实上,在20年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了。
192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美国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经近在眼前。9月3日,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其实,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却只被人们当做笑谈,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千古留名。此话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他赶紧向新闻界发布讲话说:“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关的政府财政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跳楼的不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后10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纽约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救市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理查德·韦尼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至此,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1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198点,跌幅高达48%。
翌年,股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在1~3月大幅反弹。并于4月重新登上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与股灾前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闻股色变,投资心态长期不能恢复。股市危机、银行危机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是个相互推动的恶性循环,股市暴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欲望大减,商品积压更为严重。同时,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使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生产不景气,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纽约股市崩溃发生之后,美国参议院即对股市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严重的操纵、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1932年银行倒闭风潮,又暴露出金融界的诸多问题。在痛定思痛、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重树了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保证了证券市场此后数十年的平稳发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仿效。这样,以1929年大股灾为契机,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的和有效监管的金融体系在美国宣告诞生。经历了大混乱与大崩溃之后,美国股市终于开始迈向理性、公正和透明。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③ 股价上涨或下跌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④ 经济学的“泡沫”是指什么我国股市的泡沫是怎么形成的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泡沫简单讲就是指脱离了正常的发展,有些过热。
我国股市的泡沫由来已久,主要是因为股市的投机活动过多而导致股市严重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
最典型的影响:因为有很多人是借银行贷款进行投机,所以泡沫一旦坍陷,这些人将无力还贷,导致金融机构关闭,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而中国股市最近的跌落因为是震荡式,而且贷款入股的也不是非常多,所以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受到毁灭性的影响。
⑤ 股市泡沫是什么意思对股民产生什么影响
从个股来说,当价格高于价值很多的时候,就有了泡沫,价值一般用现金流贴现来计算,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市盈率法来测算
对于整个股市,有两种看法
1当大部分个股都高于其真实价值很多时,就可以说市场有泡沫
2 当市场指数己完全脱完宏观经济实际增长时就有了泡沫,也就是出现较严重的背离
分析时不可以绝对应用,至于大多少才算有泡沫,没有绝对的指标来衡量,要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
http://..com/question/1152527.html?fr=qrl3
⑥ 股市泡沫对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
么叫做泡沫,就是价格偏离价值,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已经离开了基本面了。
泡沫实际上是由两股力量形成的,一股力量呢叫做非理性预期,另外一个就是资金。
什么叫做非理性预期呢?就是说,我不看道琼斯指数股里边这个盈利的情况,我也不看美国的经济情况,我也不看世界的经济情况,我就是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原因,我认为它能涨20%,那你会怎么做呢?你赶快买进,但是当你一买进,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去买的时候,道琼斯还真就涨上去了。所以由这种非理性预期驱使的资金流入到股市里面把股市推高,这种推高反过来印证了非理性预期,反过来印证了非理性预期,所以呢就使得这种非理性预期变得好像理性化了。因此,它更坚信不疑了。他说还能涨,继续往里投,果然它就继续往上涨。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知道价格已经越来越偏离价值,越来越偏离价值了。那么这个时候泡沫就形成了。 泡沫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啊,就是说它的股价跟它基本面脱节,跟公司本身价值,公司价值是什么呢?就是它未来的盈利能力,这个未来的盈利能力怎么来算呢?很难算,很难判断。过度的泡沫会导致股灾,股灾又会使经济崩盘,股市历史周而复始地讲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于是,1933年至1934年间,《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在美国相继出台。它们作为股市的守护神,成了抑制股市泡沫最为有效的武器之一
⑦ 股市泡沫是怎么一回事,他对投资股票和投资基金的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泡沫会破灭,投资者会有损失
⑧ 日本股市泡沫后的表现及对日本国内的影响这场危机过后什么行业发展比较快
1989年5月,政府紧缩其货币政策以抑制诸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然而,更高的利率使股市螺旋向下。1990年底,东京股市已下跌了38%,300万亿日元(折合2.07万亿美元)股票市值瞬间消失,房地产价格从投机巅峰陡降下来,从而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之中。
(1)银行业受到严重打击。在日本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中,银行始终是充满激情,并推波助澜,且从中大为受益。然而,双泡沫破灭的同时,日本银行业也遭受了灭顶之灾的报复与打击。股市暴跌,上市银行再融资受阻;房地产泡沫破灭,不动产贷款成为呆帐;企业效益徒降,银行不良资产剧增。80年代的泡沫经济直接为90年代中期日本银行赤字风暴与金融危机埋下了历史隐患。
(2)证券业出现空前萧条。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日经225指数一路直线下跌,几乎毫无反抗之力。直到2000年底,当欧美股市及新兴股市均纷纷上涨至历史新高时,而日经225指数却低收至13785点。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萧条。 2003年4月28日,日本股市更是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7607点。2006年底,当大多数欧美及新兴股市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时,日经股市才终于缓过气来,便勉强收在了近五年来的新高点17225点,与历史最高点38916点相比,却相去甚远,大致相差约21700点。
(3)对企业与消费者的猛烈冲击。虚假的繁荣背后,其实是由企业和消费者来承受这一切后果的。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直接打击了本国企业和居民的信心,投资信心严重受挫,企业不良资产增加,银行不良贷款剧增,个人消费萎缩,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失业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1%,而且就连这1.1%的增长也是日本政府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才勉强获得的。由此可见,日本人要想再次见到80年代中后期平均5%的经济增长已是十分困难的了。
⑨ 股票的涨跌对经济的影响
你说的完全正确
首先:股票的泡沫是存在的,泡沫是融资的附属品,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泡沫过量的话,股市其实就是个合法的赌博机了,因为过高的股票价格对于上市公司的营运来说影响不大,只不过是股民手中的钱在转换。
其次:为什么说股市对于经济的影响很大。正如你说的,股票下跌,市值减少,这不过是股民的事,其他人民群众财产没有减少。但是,你要考虑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对于一个上市企业的影响有多大,如果股票上升,首先说明大环境很好,上市企业在决策的时候也就放的开一些,盈利就会变大,并且通过增股、配股、可转债等手段再次融资的资金量就更大,就更好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相反,股价跌的话,说明经济低迷,大家信心不足,公司的扩展和盈利必然受到影响了
金融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如果脉象微弱,你说说国家还有力气去发展吗?就是这么个道理,但你说的具体到小老百姓,那就无所谓了,股市一般波及不到他们,顶多就是有些公司破产了,他们失业了,所以只要国家不破产,他们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⑩ 为什么股票泡沫会破裂
股价和商品价格一样理解,价格高的股票一定有它的基础,但是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的话,就一定会有价格回归。特别是在我国股市,追涨杀跌,炒得过头了,那就风险随时会来临。也就是说股价有泡沫,随时会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