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退市影响 » 全球芯片缺货对股票的影响

全球芯片缺货对股票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4-17 17:32:23

A. 芯片缺货导致涨价潮持续上涨,芯片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空缺

芯片缺货导致半导体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芯片突然出现了这么大的缺口,因为生产这些芯片或者半导体材料的厂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制造能力大大衰落,因为手机和汽车制造这两个行业现在都需要更多的半导体材料,需要更多的芯片来管控机器的运行,但是现在芯片的供应却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关于半导体材料芯片这方面的东西应该是一个热点,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的风口,但是说有投资风口不意味着就能赚钱,去年医疗行业那么大的热度,也不是所有的医疗股都能赚钱啊,还是得看个人的眼光,半导体材料,芯片等行业的缺货会导致这些有关的产业,股票大可能性上涨,但是不是所有。

B. 芯片缺货潮无缓解迹象,对于相关股票有没有影响

芯片的短缺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在手机行业,甚至在汽车制造行业都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在相关行业它们的售价正在不断的提升。甚至有人预测,如果芯片不能给我恢复生产的话,可能会导致出现货物短缺的现象。所以现在很多的跟芯片有关的行业都在制定新的生产计划,希望能够在未来芯片短缺的情况下保证一定的产量。毕竟如果芯片短缺的情况持续时间是很长的话。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产量是不能够被恢复的,这个时候生产的产品规格就成为了一个重点考虑的地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会不会对其相关股票造成影响。

第三,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在我看来,芯片短缺只能是一个暂时性的影响,随着疫情的解决,芯片的产量肯定是会逐渐恢复的。所以现在来看的话,如果市面上出现价格比较昂贵的同类型产品,可以观望一段时间再选择购买。毕竟这些产品对于我们本身来说其实并不是必需品。不过目前来看的话,科技行业或者说芯片行业的股票飞速增长。可能会导致这个行业存在着很多的泡沫,一旦疫情结束,那么这些泡沫将会破灭。

C. 芯片行业的缺货潮造成了什么影响

2020年以来,疫情加上产能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的芯片缺货涨价潮此起彼伏,进入2021年,仍没有减缓迹象。就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芯片涨价抢购已波及到上游的晶圆制造。

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生产的摄影机需要主控制芯片、储存芯片、WiFi芯片等零件,目前除了订货难以外,不少芯片价格还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由于难以订到货,今年的扩产计划也大幅缩水。

报道指出,在缺货潮中,不少终端企业甚至按以往几倍的采购量恐慌性下单,而在终端企业抢芯片的同时,芯片制造企业也忙着从他们的上游抢购用于制造芯片的原材料晶圆。

深圳市一家晶圆制造业负责人说,在疫情期间,来自消费电子、工业市场和汽车需求猛增,这些大多需要用到8英寸晶圆。需求激增导致市场上的8英寸晶圆产能持续紧张。

大陆多家知名的车规级IGBT芯片设计企业表示,由于8英寸晶圆供应紧张,导致目前IGBT芯片供应也非常紧张,甚至部分产品处于缺货状态,只要一有货就会被相关下游企业抢购一空,过去几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现象。

受汽车芯片缺货影响,目前已有多家汽车生产商发出减产停产通知。中国汽车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近日坦言,芯片短缺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对今年第一季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有可能会对第二季产生影响。

(3)全球芯片缺货对股票的影响扩展阅读

芯片缺货和涨价的原因

总的来说,缺货和涨价的最主要原因,即是大幅增长的订单需求和芯片产能无法快速提升之间的矛盾。

从供给端来看,8英寸晶圆芯片为当前最紧俏产品。这种芯片广泛应用在消费类电子、汽车等终端上,原本产能并不紧张,包括台积电联电、格芯、中芯国际等都有8英寸晶圆产线,但正是由于产能够用,扩产的成本效益相对较低,近期产能扩充有限。

疫情突袭后,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居家办公设备出货量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呈显著增长,造成产能进一步吃紧。

此外,华为遭美国制裁,让前者在9月15日禁令生效前,在芯片市场上大量扫货。在华为生产受限后,小米、OV等国内厂商为争夺华为空出的市场份额,亦开始大量囤货。

在嗅到产能紧缺的味道后,大大小小的厂商也不得不加大囤货量,向晶圆厂追加订单以“锁住产能”。相比“挤兑”带来的需求剧烈增长,芯片尤其是晶圆扩产需要漫长的周期,产线从投入到建成再到形成量产能力,周期往往要三年以上。

最终产能紧缺的影响从晶圆代工传导至封测、模组供应商、下游终端厂商等。整个产业链集体涨价。

D. 缺货和股价有什么关系

缺货就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到,就比谁钱多了,然后商品涨价了,企业赚钱了,股票当然跟着涨

E. 工信部回应芯片行业缺货潮,缺货的原因是什么

科技进步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方面,会出现短板。

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变化的速度还是异常迅速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智能产品的需求增多以及疫情的影响,导致智能设备不可缺少的芯片,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缺货潮。对此工信部也是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同时国内也是实施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积极的提高集成电路的生产供给能力。

不过是无接触办公,还是无接触社交,都需要更多的智能设备。而芯片就是智能设备的“心脏”。在智能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芯片的供应能力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就集成电路行业而言,本身的技术水平就很高,在短期内产能的提升有限。这样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才导致芯片缺货潮的发生。

各位,对于芯片行业缺货潮的发生,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F. 全球多家行业发出警告芯片严重短缺,这会对哪些行业造成影响

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则更为明显,这种短缺也导致当前半导体行业的剧变,英特尔在产品延期后解雇了首席执行官鲍勃·斯万,而手机芯片巨头高通也加入了并购的热潮。动力半导体及智能传感器制造商华润微发邮件称,为争取生产线资源,尽量满足供应需求,华润微对产品价格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幅度视品种而定。

受新冠名风波影响,5G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需求猛增,汽车销售反弹进一步挤压了半导体厂商的产能。产业分析公司VLSIresearch的总裁RistoPuhakka表示:“在整个半导体行业,闲置产能很少,而且需求持续增长。

台积电表示,由于需求激增,其今年的投资至少增加了47%,并表示,将把解决汽车芯片短缺作为“首要任务”。

ElsieNeoh是FusionWorldwide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商品经理,他说,整个行业的交付时间已经从新冠名爆发之前的8-10周增加到6个月。

这种短缺也导致当前半导体行业BA033SFP-E2的剧变,英特尔在产品延期后解雇了首席执行官鲍勃·斯万,而手机芯片巨头高通也加入了并购的热潮。

那么,造成全球电子行业芯片荒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产能下降。

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由于国际疫情迟迟无法彻底控制,病毒传播风险一直存在,防控力度小,防控措施滞后,导致芯片生产厂商无法全负荷生产,生产效率下降。再者,由于芯片本身制造工艺流程复杂,高端芯片不同生产环节更是由全球不同厂商来完成,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运作,整个芯片制造流程便会陷入停滞,造成整体的产能下降,芯片源头供应量减少,但市场需求量依旧在递增,此消彼长,自然就造成了全球电子行业芯片短缺。

二、美国断供,加剧了芯片短缺状况。

美国将华为、中芯国际列入实体名单,禁止向其供应半导体元件与材料,意图通过彻底断供来遏制头部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自身对市场的掌控力,本就短缺芯片的年景加上刻意的针对,加剧了国内芯片短缺的状况。作为科技领域新兴的人工智能行业,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又会面临怎样的影响?未来又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可以用“短期无虞,长期影响较大”来说明芯片荒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产品的核心是智能算法,算法是决定产品“智能化”的内核因素,而算法要落地到实际应用中,依旧需要芯片来承载;国内人工智能行业依旧处于展露头角的阶段,许多基础的智能算法对芯片性能并没有过于极端的要求,而28nm制程的芯片足以满足多数智能产品需求,目前在28nm制程的芯片上,我国是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国内芯片厂商目前的能力可以保证这个水准的芯片供应。

对于断供的尖端7nm以及5nm制程的高端芯片,除了高端智能手机应用外,其他智能产品短时间内不会应用如此尖端的芯片。其次,尖端芯片供应是整个行业都在短缺,供不应求是行业常态。我国人工智能企业通常会选择在核心算法上进行优化以匹配现有的硬件水平,且人工智能产品的商业化应用程度对硬件需求也不高,市场处于培养成长阶段,从成本方面来看,高端芯片也并非主流配置。

最后,芯片短缺对人工智能行业长期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主流市场可能需求不大,但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算法实验依旧需要尖端芯片进行落地应用,尖端芯片如果长期断供,对核心算法的升级会造成影像,也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尖端技术的进步。

G.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全球芯片短缺的困境

一、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产能下降。

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由于国际疫情迟迟无法彻底控制,病毒传播风险一直存在,防控力度小,防控措施滞后,导致芯片生产厂商无法全负荷生产,生产效率下降。

再者,由于芯片本身制造工艺流程复杂,高端芯片不同生产环节更是由全球不同厂商来完成,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运作,整个芯片制造流程便会陷入停滞,造成整体的产能下降,芯片源头供应量减少,但市场需求量依旧在递增,此消彼长,自然就造成了全球电子行业芯片短缺。

二、美国断供,加剧了芯片短缺状况。

美国将华为、中芯国际列入实体名单,禁止向其供应半导体元件与材料,意图通过彻底断供来遏制头部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自身对市场的掌控力,本就短缺芯片的年景加上刻意的针对,加剧了国内芯片短缺的状况。

作为科技领域新兴的人工智能行业,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又会面临怎样的影响?未来又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可以用“短期无虞,长期影响较大”来说明芯片荒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产品的核心是智能算法,算法是决定产品“智能化”的内核因素,而算法要落地到实际应用中,依旧需要芯片来承载;国内人工智能行业依旧处于展露头角的阶段,许多基础的智能算法对芯片性能并没有过于极端的要求,而28nm制程的芯片足以满足多数智能产品需求,目前在28nm制程的芯片上,我国是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国内芯片厂商目前的能力可以保证这个水准的芯片供应。

对于断供的尖端7nm以及5nm制程的高端芯片,除了高端智能手机应用外,其他智能产品短时间内不会应用如此尖端的芯片。

其次,尖端芯片供应是整个行业都在短缺,供不应求是行业常态。我国人工智能企业通常会选择在核心算法上进行优化以匹配现有的硬件水平,且人工智能产品的商业化应用程度对硬件需求也不高,市场处于培养成长阶段,从成本方面来看,高端芯片也并非主流配置。

最后,芯片短缺对人工智能行业长期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主流市场可能需求不大,但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算法实验依旧需要尖端芯片进行落地应用,尖端芯片如果长期断供,对核心算法的升级会造成影像,也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尖端技术的进步。

H. 芯片缺货涨价大潮仍在持续,导致缺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MCU、PMIC(电源管理芯片)、显示驱动IC到MOSFET,从车用芯片、家电芯片到可穿戴设备所需的蓝牙、触控芯片……今年下半年以来,产能吃紧逐渐从晶圆端传导到下游芯片厂商,多种芯片品类面临供货压力。本轮供应吃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设计、晶圆代工及IDM厂商如何看待本次“缺货潮”,又将采取何种对策?

芯片供应全线告急

“从半导体产业宏观结构上看,中国大陆产业的供应链依然是以国际为主。目前全球性的疫情还在发酵,产业链的物流依然处于不通畅状态,这加剧了供应的不足。”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向记者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供应吃紧中最为短缺的PMIC和MCU,普遍采用8英寸晶圆代工。但是,成本效益和缺乏设备等原因,导致8英寸产能逐渐落后于下游需求。当下游市场急剧反弹,8英寸代工产能紧缺的问题也更加凸显。

“由于半导体设备厂家主要生产12英寸的设备,导致8英寸缺乏新设备,扩产主要靠旧设备或者翻新设备,所以产能扩展比较受限。”顾文军指出。

厂商积极化解供应压力

在市场反弹、恐慌性备货、代工产能紧张等多重因素叠加下,Fabless、Foundry和IDM等主流模式的半导体厂商,都在采取相应对策,提升对下游客户的供应能力。

收购、扩产、加强上下游合作……作为IDM厂商,安森美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产能压力,包括购买了日本富士通位于会津若松的8英寸晶圆厂的大部分股权,以及收购了美国纽约州东菲什基尔12英寸晶圆厂。目前,两个工厂都在扩大产能,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我们有80%的元器件是由我们的工厂生产,如果用ATO(面向订单装配)角度来看,比例占70%。我们正在与制造以及封测合作伙伴协作,不断增加产能,提升供应能力。”Somo指出。

与此同时,主要Foundry厂商也在通过扩充产能和优化产能利用效率,为下游客户纾压。

“台积电将持续优化现存产能利用率,以积极应对客户需求。”台积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指出。

被问及“缺芯”问题时,中芯国际也在上证e互动回答中表示,会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产能扩充和平台拓展,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对于衔接晶圆代工和终端客户的Fabless厂商,与上游渠道供应链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并增强对下游市场的调研能力,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选择。

“我们会加强与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发挥本土供应链优势,与合作伙伴共渡难关。”黄继颇指出。

顾文军也表示,Fabless厂商要从供、需两端着手,应对产能危机。

“在需求端,认真做好市场预测、客户需求分析;从供应端,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主动给上游加价、锁定产能等多种方式,增强供应稳定性。”顾文军表示。

I. 芯片全线缺货,为何芯片如此缺货

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芯片已无货,到2021年,它变得越来越严重。不仅汽车芯片缺货,而且所有芯片都开始缺货,并且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实际上,自从芯片被发明以来,整个半导体行业已经运作了超过半个世纪,并且运作良好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尚未出现如此严重的货物短缺。那是什么原因呢?使半导体行业变得脆弱,导致2021年芯片严重短缺。

在这两件事的背后,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铸造厂已将其生产能力从8英寸晶圆缓慢地调整为12英寸晶圆,因为8英寸晶圆主要用于28nm及以上工艺。英寸主要用于14nm及以下工艺。对于铸造厂而言,12英寸晶圆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先进的技术。但这导致8英寸晶圆生产能力趋紧,许多汽车芯片和消费电子产品都基于8英寸晶圆。将这三个关键因素放在一起后,从汽车芯片到整个生产链的全球芯片都缺货了。这种情况将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才能缓解。毕竟,芯片的工艺非常严格。制造商不允许随意调整,而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首要要求。

热点内容
兄弟股权怎么分 发布:2025-07-04 04:39:00 浏览:982
2020年科技股业绩的股票有 发布:2025-07-04 04:36:02 浏览:673
巨人网市值多少 发布:2025-07-04 04:32:05 浏览:759
沪深两市股票交易制度 发布:2025-07-04 04:25:25 浏览:832
愚人节对股票有没有影响 发布:2025-07-04 04:24:42 浏览:610
如何查看股票历史集合竞价 发布:2025-07-04 04:14:57 浏览:344
姚振华的市值多少 发布:2025-07-04 04:10:40 浏览:946
股票交易出现严重异常波动情形后几个交易日 发布:2025-07-04 03:55:45 浏览:481
股权纠纷怎么举报二审诉讼 发布:2025-07-04 03:45:33 浏览:110
上海电影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7-04 03:29:22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