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减少对股票什么影响
① m1与m2增速剪刀差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两个原因造成了去年下半年以来M1和M2剪刀差迅速扩大:
(1)房地产销售上升造成居民定期存款减少。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历史数据显示在几乎所有指标中,M1和M2剪刀差与房地产销售增速相关性是最高的。
(2)地方债置换的影响。地方债发行后如果没有立刻偿还债务,就会形成企业活期存款。
M1和M2剪刀差在2010年以前与股市走势高度相关,而之后则几乎完全失效。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逻辑的关键点在于2010年以前房地产股票走势与房地产销售高度相关,而2010年以后房地产股票走势不再跟着地产销售走了,由于M1和M2剪刀差与地产销售的相关性仍在,从而就产生了上述情况。
② 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因此其流动性也很强,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必须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其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
③ 什么是m1,m2以及与股市的关系
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即流通中的现全加上企事业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
m1可以代表社会上的活钱,如果活钱比较多,那么股市自然可以获得投入的资本就更大。因此,股市向好了概率也就更大。
m2中计入了定期存款,所以,m2增速增大的话,那就说明人们趋向于把钱放入银行,流动性的钱在减少,对股市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④ 通俗点解释M2增加和减少是什么意思会有什么影响
M0=流通中的现金;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4)m2减少对股票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认为,新增加了两个指标,应该还不是此前央行公布正在研究的所谓M2+。但盛宏清则表示,将上述两类存款纳入M2之后,或许就是所谓的M2+。盛宏清表示,从银行的角度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即是同业存款。
一般来说,该比值越高,经济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业越发达;反之,则经济货币化程度越低,金融业越落后。根据国际经验,该比值在一国发展初期一半是增加的,到达一定程度后,货币化将被证券化所代替,表现为稳定或者下降的趋势。该比值最优为1.15:1,最高界限为2:1。
⑤ MI,M2与股市,经济的关系
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些经济数据都只是作为宏观经济形势的参考指标,跟股市涨跌没有直接关系,一般M1、M2数据量大意味着宏观面流动性较好,合理范围内的流动性有望造成人造牛市,但是股市好坏最主要的不是看绝对数据是多少而是看这个数据市场是怎么解读的,从国家经济形势来看,去杠杆肯定是未来大的趋势,所谓去杠杠外在表象也就是收缩这个数据
⑥ 货币的M0M1M2与股市走势有什么关系
货币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
通过对货币供应量、供应结构以及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阐述,我们认识到货币的增量变化一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具体指标是什么,程度又如何,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按经典的货币需求模型:M=PQ/V 其中M:货币供应量,P:物价,Q:全社会经济总量,V:全社会货币流通速度。证券市场的存在及规模的扩大,导致的货币需求量的增加(△M),是一个刚性的实际的需求,全社会货币需求量将等量增加△M,只是全社会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为V1,上述模型变化为:
M+ △M =(PQ+ △M) / V1
所以,V1=(PQ+ △M) / (M+ △M)
而V=PQ/M
所以,V1 / V = [ (PQ+△M) / (M+△M) ] / (PQ/M)=(1+△M/PQ) /(1+ △M/M)
由于用于支付结算的全社会货币流通速度肯定大于1,即
V = PQ / M> 1
所以,PQ >M
V1 / V = (1+△M/PQ) / (1+△M/M) < 1
即,V1 < V
这表明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其对全社会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使其减慢。而货币的实际需求量是以货币供应量与其流通速度的乘积为基准的。流通速度的降低客观上要求货币供应的绝对量增加,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按照理论来预期分析,随着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居民储蓄转用于购买股票的量应该增加,从而使得M2 减小,M1 增加。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发现了与股市波动息息相关的一个指标:即M1/M2 所谓货币的流动性指标。为了解析这一指标对股市的影响,我们考察了近十年来上证指数的月度波动与货币流动性的月度变化,以期揭示出其内在规律。
上证指数与货币流动性分月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货币的流动性领先于上证指数5 个月,这种相关性从时滞1 个月开始逐渐增强到6 个月时达到顶峰,从第7 个月开始又逐渐回落,考虑到数据量太大,为观察的直观,我们将不同时滞下分月的相关系数做了平均处理,其结果如下:
上证指数与不同时滞月份货币流动性相关程度表
时 滞 月 份 同期 一个月 两个月 三个月 四个月
货币流动性与上 0.02905 0.12716 0.393009 0.570249 0.67423
证相关系数均值
时 滞 月 份 五个月 六个月 七个月 八个月 九个月
货币流动性与上 0.683254 0.74798 0.60351 0.51321 0.43328
证相关系数均值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股市的火爆,导致证券营业部净吸收存款增加,但没有大幅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储蓄的减少,当证券营业部吸存净额下降甚至为负数时,并没有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储蓄的增加。前者与后两者呈较强的同步变化关系。在经济学的短期概念里随着股市的火爆,的确应存在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向股市转移,使得M2减少,M1 增加;当股市冷清时,可能出现股市资金向居民储蓄回流,导致M1 减少,M2 增加。但在经济学的长期概念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企业和居民投资于股市的资金的量虽在增加,但企业存款和储蓄同样在增加,其用于投资和用于储蓄的比例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居民储蓄倾向并未得到明显削弱,在利率一再降低的情况下,存在着流动性陷境的现象。单靠货币政策主要是利率政策并不能有效启动扩大企业和居民的投资,而应在多种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下,通过改变企业和居民的预期,影响其边际投资或储蓄倾向,从而有效地扩大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⑦ 散户减少对股票有何影响
散户减少说明股票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调整,筹码逐渐集中到机构手中,结合K线走势,散户减少的同时,K线出现连阳,说明主力已经开始进入正在收集筹码,待主力筹码收集的差不多了,就会洗盘,这个时候距离拉升就不远了。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