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影响股票吗
㈠ 利好还是利空
该公司从事各种药用玻璃包装产品的制造、销售。和降低药价没有直接关系,没有影响
㈡ 抗癌药零关税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关于进口抗癌药,各国关税税率都不同,据了解,抗癌类药物的美国进口税率为4%,印度进口税率为2.8%,中国目前进口药实际关税税率约5%至6%。别看只高了一两个百分点,要知道中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其中进口约占三分之一,约400亿元,零关税后可以减少中国肿瘤患者20亿元的开销。
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对国内创新药市场短期影响有限,长期看会倒逼国内加速创新,利于国产创新药的发展。
㈢ 医改对医药板块的影响
2006年,由于政策面因素影响,我国医药行业陷入低谷。与此相对应,在股市上,医药板块的表现也是乏善可陈;2007年,经历了阵痛的医药行业,其经营情况开始逐步好转。资本市场上,医药板块在上半年也出现了一轮补涨行情。近期以来,随着新一轮医改大幕的徐徐拉开,医药板块再次成为资金追捧的目标,新一轮行情蓄势待发。
利空出尽是利好
2006年,医药行业经历了政策寒流的侵袭,如反对医药购销贿赂、药品多次降价、严格新药审批、整顿药品市场秩序、挂网招标采购等等,政策出台的力度和频度远远大于往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制药业步入了十年来历史增长的最低点、成本压力加大、企业亏损面上升、亏损额加大。
所谓利空出尽是利好。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医药行业整体的收入和净利润得到了强劲的反弹,医药行业景气度开始走上上升通道。根据WIND预测,医药行业2006年至2008年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4%,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四,远高于整体A股市场39.6%的增长速度。
近期公布的中报,显示了医药板块经营情况不断走强:受益于原料药价格快速上涨,鑫富药业(14.00,-0.53,-3.65%)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472%、广济药业(14.89,-0.21,-1.39%)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98%;双鹭药业(22.45,-1.35,-5.67%)、国药股份(26.62,-0.48,-1.77%)、金陵药业(5.63,-0.05,-0.88%)、白云山等公司的净利润涨幅超过50%。
平安证券分析师倪文昊指出,由于医药板块去年跑输大盘,成为估值洼地,有补涨的要求。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17日),生物医药类板块的走势非常强劲,整体涨幅为157.74%,在23个大行业中排名第11,涨幅强于大盘。
三四月份,医药行业跑赢大盘,领涨个股主要有如下几类:一为券商概念股,吉林敖东(31.07,-1.72,-5.25%)等;二为季报业绩大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的,如丽珠集团(15.30,-0.84,-5.20%)、马应龙(18.64,-0.46,-2.41%)、华邦制药(10.90,-0.39,-3.45%)等;三为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短期业绩预期暴增的,鑫富药业、广济药业等;还有一类为研发产品临床推进或获得批文的,长春高新、岳阳兴长等。
“5·30”之后补涨欲望强烈
“5·30”之后,医药板块整体进入调整状态,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压力加大,出现选股困难的现象。7月底以来,股市高歌猛进,股指不断创出新高,但医药板块并没有在这轮行情中有何突出表现。
平安证券分析师倪文昊指出,鸡犬升天和泥沙俱下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从“5·30”以后,大盘调整了近两个月,前期那些有故事的题材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两个月,医药板块跑输大盘。
由于医药板块本轮牛市走势相对滞后于大盘,补涨欲望强烈。两个月的调整,也为医药板块的上攻积蓄了能量。而近期众多医药企业中报纷纷亮相,不少公司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进一步增强了医药板块的上行动力。
进入8月中旬以来,随着大盘蓝筹股行情暂时告一段落,“二八”现象得到了扭转,个股又开始活跃起来,此前落后于大盘的医药板块开始跃跃欲试。到8月16日,浙江医药(20.33,-0.38,-1.83%)连续3天涨停,康缘药业(19.57,0.01,0.05%)、达安基因(7.67,-0.20,-2.54%)、东北制药(14.46,-0.54,-3.60%)、白云山A(8.88,-0.06,-0.67%)、天药股份(7.39,-0.46,-5.86%)、上实医药等医药股都开始发力上行。
不过,从相对估值来看,目前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PE(市盈率)在所有行业中排第7(算术法计算),达到50-60倍,很多公司2008年的市盈率高达40-45倍,相对估值已经不便宜,相对于其它行业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医改孕育大行情
近期医药板块开始抬头,固然有补涨之需求,但更大的动力,显然是来自政策层面。
来自多个渠道的信息显示,新一轮医改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医改的启动,对医药行业是个巨大的利好,在5到10年内对医药行业都将起着积极重要的影响。
从城镇看,今年7月23日至24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中选择2到3个城市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
从农村看,国家在《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纲要》指出,医改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此举意味着政府将加大公共卫生支出。
随着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和政策的不断完善,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医改对医药行业将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使药品的有效需求长期增长,可能在未来的5-10年内促进中国医药行业的增长。
倪文昊表示,“若医改政策出台,医改方向明朗,相关的上市公司将从中大大受益,尤其是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将在医改中受益匪浅,医药板块短期的走势可能会领先大盘。不管怎么样,医药行业2007年拐点的信号已经基本确立。”
近期牛股
浙江医药:
因公司与瑞士诺华公司签订了关于瑞士诺华公司购买浙江医药本芴醇产品的重大合同,合同总金额达2966.1万美元,产品交付期为2007年9月~2008年6月。2008年7月~2008年12月的苯芴醇供应合同尚在商谈中。7月12日,浙江医药以7.02元开盘,收于7.62元,接近涨停。此后一个月时间,浙江医药暂停交易,到8月15日恢复交易,以8.35元封于涨停板,16日又以9.19元封于涨停位置。连着三个涨停板,使得浙江医药的股价上升了32%。
鑫富药业:
鑫富药业全球第一的D-泛酸钙厂商,其核心技术“微生物酶法制备D-泛解酸内酯”已获得发明专利。2007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为33429.22万元,同比增长92.68%;实现净利润8803.01万元,同比增长1325.90%,每股收益0.92元。受益于原料药价格快速上涨,在7月份医药板块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形势下,鑫富药业却大肆上攻,从6月29日的42元收盘价,一直上涨到8月22日以90元高价收盘。一个月时间,股价上涨近一倍,成为医药板块最耀眼的明星。
广济药业:
广济药业的核黄素产量由世界第三做到世界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约45%,把巴斯夫、罗氏药厂等强劲对手打败后,前几个月公司大幅提价四成,业绩从第一季度的0.018元/股开始突飞猛进,,2007年中报显示广济药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64007亿元,同比增长35.96%,净利润为2.8240亿元,同比增长298.28%。广济药业股价从年初到8月上旬已经涨了11倍,从年初开盘的3.33元,涨到8月22日的41.8元的高位。
操作建议
医药板块今后的大行情,必然与医改密切相关,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医改动向,来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我国新医改的主要定位是“低水平、广覆盖”,希望实现“全民医保”,基层医疗的需求和供给都将十分庞大,这将导致医疗机构对器械和诊断试剂的需求增加。与此同时,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力度加大,患者对疫苗的需求将出现大幅增长。因此在操作上对于与基层医疗相关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企业以及疫苗企业可予以重点关注。
此外,由于国家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将对以出口为主的化学原料药企业构成冲击,建议暂时规避化学原料药企业,投资行业龙头公司或者品牌中药。
重点推荐
平安证券分析师倪文昊
建议关注未来可能受益医改的公司:
(1)产品以基础用药(如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具有品牌,价格相对便宜,产品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如华北制药(7.15,0.09,1.27%)、白云山A、双鹤药业(25.94,-0.41,-1.56%)、鲁抗医药(4.36,0.05,1.16%)、S三九(16.75,0.14,0.84%)、丽珠集团、哈药集团等。这类企业的产品在全民医保的发展趋势下,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2)产品独特,在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业。如华东医药(11.91,-0.29,-2.38%)。
(3)国家采购可能涉及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类公司。如万东医疗(5.13,-0.02,-0.39%)、新华医疗(7.14,-0.17,-2.33%)、科华生物(22.69,0.49,2.21%)、山东药玻(7.40,-0.10,-1.33%)等。之所以要关注这类企业,也是因为随着医改进程的加快,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类有着巨大需求。
(4)医药商业的龙头公司。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国药股份、上海医药(6.51,-0.22,-3.27%)等。
(5)同时品牌中药如东阿阿胶、同仁堂(18.88,-1.03,-5.17%)、云南白药(26.97,-0.12,-0.44%)、片仔癀(24.09,0.22,0.92%)、千金药业(18.05,-0.08,-0.44%)、康缘药业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㈣ 医药行业的股票这段大跌以来为何没有表现出以前的防御性
一 前期涨幅过大,调整是正常的,
二 大环境变了,不利医药股的业绩成长,比如去年到今年连续几次全国药品调价让医药公司很受伤,
三 市场主力机构追逐的热点,和爱好 变了,大家都在抛出。
就是你看到的这种结果拉。
㈤ 1医药没有受到政策影响的个股 2有哪些上市公司是稳增长的 3在弱市之中应该怎样找到好的股票了,求解帮助
送给每一位在产业中拼搏的企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过去二十年,中国医药市场低基数、高成长、粗放式发展:1990-2011 年中国卫生费用复合增长率17.6%,略高于名义GDP 复合增速16.6%,实现了低基数上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供给端看,企业粗放式发展,内资药企收入占比73%,国产仿制药发展到极致,低质高价仿制药成为产 业链灰色地带的受益者,多数企业低层次竞争,没有创新,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即便如此,仍成长出一批有远见的药企,化学药中的恒瑞医药,中药里的云南白 药、康美药业、东阿阿胶和天士力都是医药板块过去十年涨幅居前十的股票。
当前发展模式积累了深层次矛盾:医药产品患者认知壁垒高、医疗服务定价过低和支付方监管缺位,医院运行成为一个黑箱,医药产业链形成了一条灰色 利益链,导致上游制造业无法集中;渠道分销商无法以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参与竞争,无法集中;医生定价过低,医患矛盾急剧上升,挫伤了医生从业前景;医院依 赖药品、器
械和耗材盈利,医保资金难以长期维系。
大变革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变革的核心是医院市场化,打破医院运行黑箱,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还医生自由之身、探索医药分开,以真正切断和上游渠 道的利益链;以此同时,行业监管多管齐下,围绕生产方的质量和环保、渠道方的药品差价管理正在推进中,支付方的市场化运营也在探索中,大变革已是大势所 趋。
大转型势在必行:在这场变革中,企业必须顺势而为,谋求转型。生产企业将从无序竞争走向创新+差异化,或低成本+规模化。渠道方面,底价代理模 式必须转型,底价代理商或向上游延伸进入制造业;或转型为专业销售商;或彻底退出行业;医药流通商在变革中从价差盈利模式转向服务盈利模式。医院从"以药 养医"、"以械养医"转型为"以医养医"。医保从后付费转向预付费,从按项目付费转向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转型将会带来更加持续和丰富的投资机会,流 通行业加速集中;制药企业差异化经营;医院门诊药房剥离,零售药房取而代之;单体医院走向医院管理集团;随着时间推移,电子商务、集中采购、健康保险和第 三方检测等服务
组织将获得蓬勃发展。
下一个十年,最具投资潜力的行业:未来十年,中国医保从"广覆盖"走向"高保障";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但因为尚在老龄化初期,卫生费用支出压 力不会很大;在这场大变革和大转型中,医院端的诱导消费转向刚性消费。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卫生费用复合增速13.6%,药品市场复合增速13.5%,高于名 义GDP 复合增速10.3%,医药板块相对市场溢价将维持;由于未来十年是资源加速向大企业集中的十年,优势企业相对过去十年不会减速,其相对板块溢价也将维持。 回顾美国和日本市场,卫生保健是市场涨幅第一和第二的行业,其后得益于制药业增速长期高于其他制造业,美国卫生保健在两个阶段获得了超额收 益,1981-1991 年卫生保健指数大幅跑赢
市场,制药个股均大幅上涨,1994-2002 年卫生保健指数小幅跑赢市场,医药个股分化,表现出强者恒强特征,而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作为新型业务生力军带动小公司股价上涨;日本卫生保健在 1975-1986 年和1990-1998年获得超额收益,体现在强者恒强。反观A 股市场,2009 年医药板块才开始跑赢市场,我们认为医药板块的上涨之旅还会持续很长,第一个五年,大变革和大转型,医药消费模式渐进变化中,大企业冒头,小企业仍有跟风 机会;第二个五年,分化急剧加速,盈利模式彻底改变,投资机会将集中在强者恒强或新型业务模式。
最有投资机会的领域:医药流通行业:十年的行业,5-6 年内先看流通环节控价带来的分销集中,我们预计有3-5 倍成长空间;第5-10 年再看医药分开给零售药房带来的机会。处方药:创新将是大机会,仿制仍有空间。
药用消费品:不受医保限制,能获得显著增长。而小企业的机会:将会集中在中高端医疗器械,其进口替代处于药品90 年代初;同时独辟蹊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盈利模式创新的小企业,也有望获得成长。
投资策略:大变革和大转型背景下的大机会。在这场变革和转型中,我们该买什么?我们当然应该买市场空间、买定价能力、买中国特色。中国市场已经 诞生了很大的单产品,2011 年诺和诺德胰岛素销售规模超过60 亿人民币,那么未来的市场空间在哪里?药用消费品、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精神类、麻醉类等等。我们的定价能力在哪里?品牌产品和专利药。中国特色又是 哪些?中医药在未病、在消费有巨大成长空间;中国原料药的优势会持续,其制剂走向国际市场,在全球制药产业链不可分割的地位,同样具有投资机会,只是需要 我们更好地去把握其业务波动规律。
投资组合:中长期标的
强者恒强:市值过千亿,有市场空间、有定价能力
创新:恒瑞医药,从仿制到仿创再到创新,在肿瘤领域继续锻造优势
创新:天士力,心脑血管领域的独家品种
药用消费品:云南白药,中国特色的日化
药用消费品:康美药业,发挥中药材在未病领域的优势
药用消费品:东阿阿胶,中国特色的保健品
医药流通:国药控股(A 股就是国药股份),在中国药品分销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第二梯队的领军企业将从这些公司中产生
处方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华东医药
药用消费品:广州药业、同仁堂、片仔癀为代表的传统中药企业,但要做大,企业还需进一步改变机制;华润三九、江中药业、仁和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企业。
医药流通:上海医药、九州通,前者是解决管理问题,后者是要不断抓住产业变革的机会。
医疗器械:鱼跃医疗,期待公司管理上台阶。
投资组合:下半年渐进投资
短期买入:康美药业、东富龙、国药一致、仁和药业、华润三九,估值偏低
股价回落,就应增配:恒瑞医药、天士力、云南白药、国药股份、人福医药、华海药业
下半年战略性买入:东阿阿胶、海正药业、江中药业,明年投资机会很大
大型普药企业仍会有阶段性投资机会:华润双鹤、科伦药业。
㈥ 国家政策是怎么影响股票的涨跌
这种例子太多了,比如说:降低印花税、将来改为T+0交易了,这些正面消息都会使股价上涨。
但任何利好或利空消息都是会对股价有影响的,但这种影响只是短期的,我把它理解为对股价走势的一种修正,而不能长期影响股价走势的。价格走势就如花开花落(人为只能延长花开期,但不能使花开不败)、四季交替,是无法人为改变的。
与股价有关的一切消息都已经反映在走势图上,包括该股的所有利好与利空因素。万千的盈利预测或公司发展的前景,在股价走势图面前都一览无余。(这需要一定的看图水平)。
当你看懂价格走势变化之后,你就不会在意消息对价格的影响了,因为你从K线图中已经看出了股价即将下跌或上涨了,你还会在意消息吗?且股价即将下跌或上涨的雏形出现,也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人对股价走势的一种反应。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㈦ 影响股票市场的有哪几种情况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 看来你是新手吧。
我可以告诉你 股票市场是按照自己本身的自然规律运行的 也许你不信。但是没办法。你可以慢慢悟。 我可以提示你 在任何外力的情况下(例如 消息面、加息或者降息 业绩提高 或者下降) 技术面 (例如 暴跌洗盘,甚至看似破位)
其实 都是股市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走。只不过它会把这些小外力 包含在它的大一级别的浪下。
但是你记住,股市是人在里面做游戏。所以股市本身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 而人是上天创造的,所以人必须遵守自然法则。。。所以人在外力干扰股市的时候 也是无形当中和股市的自身规律相重合的。
你明白么
如果想本质的看清股市涨跌 最好的办法就是 找规律,,历史都是重复的 记住。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规律等待人类的发现,也许你会发现属于你的技术(规律)
㈧ 医药板块走势较强是受什么影响呢
受到周边市场不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昨日A股市场出现跳水。但盘口显示,医药板块出现了较为强硬的走势,恒瑞医药、华兰生物、国药股份、华北制药、双鹤医药等品种逆势飘红,似乎表明有机构资金利用大盘急挫的契机积极配置医药板块。
股票板块指的是这样一些股票组成的群体,这些股票因为有某一共同特征而被人为地归类在一起,而这一特征往往是被所谓股市庄家用来进行炒作的题材。
股票板块的特征有的可能是地理上的,例如“江苏板块”、“浦东板块”;有的可能是业绩上的,如“绩优板块”;有的可能是上市公司经营行为方面的,如“购并板块”;还有的是行业分类方面的,如“钢铁板块”、“科技板块”、“金融板块”、“房地产板块”等,不一而足。总之,几乎什么都可以冠以板块的名称,只要这一名称能成为股市炒作的题材。
㈨ 股票受什么影响
归根结底是受资金影响,股价上升都是资金堆出来的,下跌都是资金砸出来的
但影响资金的流向还是有很多因素的,比如国家的政策
㈩ 发改委: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 .为什么说医药股票不行了
没有说医药股票不行吧,长期的看,医改都是政府的长期性工作,所以长期看都有行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作为国务院的职能机构,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 国家发改委的前身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于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