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评级对股票的影响
❶ 为什么机构评级好的股票不涨反而差评的股票涨的厉害
第一、机构是什么,他们也是一个盈利的团体,他们不是活雷锋。所有他们发布的信息真真假假,自有他们自己的利益考量在里面。
第二、股评人,你觉得股评人如果判断都对,他还会做股评人吗?你见过哪个炒股成功的人每天在这个媒体那个媒体上发表评估报告的?很多股评人的测评数据从哪来的,都是从网上抄来,拼凑在一起成了一遍文章。他就和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聊聊天喝喝茶,有的甚至连这个公司的大门什么样都没见过就能评估一个公司盈利与否。简直扯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主力和股评者的关系。
1、如果他们有勾连,或者说他们就是一家人,那根本没话说了,他们会出卖自己的利益?
2、如果股评不是他们发的。也得分几个阶段,比如主力吸筹阶段,他们肯定希望拿到价位低的筹码,他们不希望散户跟他们抢,希望持仓的散户把股票卖给他们。如果发布的是利好,他们就不拉股价,散户是最没耐心的,时间稍微长点就拿不住卖掉了。如果是利空,主力正好利用,散户一看利空不好都卖,如果没人买是不是跌停了呢,散户卖的股票都谁买走了呢。(这个说起来就复杂了,自己体会。)
第四、每天报纸网站上都有各种消息,这些消息有的甚至就是说明了,这则消息是传闻。有的煞有其事的好像官方消息,但连消息提供者的名字都没有。
资本市场就是这样,有实力的忽悠没实力的,不可以完全当真。
❷ 机构评级股票可以买入能相信吗到底会不会涨
我还没见过哪个散户看机构评级或者推荐买票赚钱的 股票要从土鸡里选凤凰 而不是从大众推荐里选多数人看好的票 股市7亏2平1赚 选人所弃 弃人所选
❸ 为什么股票评级四大机构很重要
按照国内各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上的债券评级业务量来衡量,应该是中诚信(中诚信国际+中诚信证评)、联合资信、大公、上海新世纪。
❹ 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评级如何排序
提问:经常看到机构对上市公司评级,其中有买入、增持、持有、推荐、强烈推荐、中性、强于大市等等,没有搞清排列顺序,哪个最高,哪个最低,麻烦帮忙解释。谢谢!一心答: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因此我们在阅读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对比可知,同样是给予一只股票“买入”的评级,申银万国的分析师理应比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对该股后市表现更为乐观。
与上面不同,国信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依据其定义,这里的“推荐”与申银万国的“买入”相类似,同样是指优于市场指数20%以上,不过,其“谨慎推荐”则是指优于市场指数10%-20%之间,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稍有差别。
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证券的评级体系中,“推荐”并非表示特别看好,只是“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10-20%之间”,其“强烈推荐”才是最为看好的评级层次,即“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20%以上”。从这里还可以发现,招商证券考虑的是股价的绝对涨幅,而非其他研究机构所指的相对涨幅。
此外,光大证券评级体系中的“最优”、“优势”大致与海通证券的“买入”与“增持”相对应。
综合来看,不同研究机构的评级体系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投资者在阅读研究报告时须留意各家机构对评级体系的具体定义,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❺ 简单分析投资咨询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评级对股票有何影响
没有什么影响。
中国很多的投资咨询公司都是机构的“托”,他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忽悠散户上当受骗。
在股市进行投资必须进行独立的研究,通过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你才能逐步成长为一个分析高手和投资高手,依靠任何人都是不现实的。
❻ 机构评级的股票是不是不好
看你怎么想了,,一般机构评级的股票都是根据基本面,也就是给出相应的市盈率,再估算它的业绩。如果业绩好就会给出比较好的评级。因此机构评级股票没有推荐买入的区间,一般他们推荐的时候已经涨了,所以很难把握的。
❼ 被机构评级买入的股票都能涨吗
这么说吧,机构也就是明面上的庄家,比私募资金多了一张遮羞单子,在股市上圈钱还要注意吃相不要太难看,但从总的立场上来说,他也是庄家大鳄鱼,吃的是散户,你相信他就是相信老虎告诉你它不吃肉一样,他评级的股票一般和市场是相反的。
❽ 各机构对股票评级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机构的评级都是基于现在的财务状况以及业务范围等对未来可达到高度的一种预测,他是预测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个未来可能很长比如五年,也可能很短比如一年。不管是多久他们都有一定道理,而且是长期的。你期待他短时间评级对股票有所影响或者作用本身就不现实。
❾ 一只股票,两年内没有机构对它进行评级,意味着什么比如泛海。
证券机构的潜规则是这样的,假如对该票趋势看好,会有不少机构给出每股盈利和市盈率预测,给予“买入”评级,一般不看好,则不会给予评价,除非特别不看好的股票,才会给予“卖出”评级(这种评级极少)。因此您说的已经“两年没有机构对它进行评级”,说明这支股票一般机构对它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❿ 机构评级对购买股票有用吗
有用不是在中国就有,中国和外国的模式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