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对股票企业的影响
❶ 股票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不属于利好消息,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
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1)资产减值对股票企业的影响扩展阅读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
同时,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预计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这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对规范市场信息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❷ 资产减值业务对企业财务状况有何影响
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就是资产不能多计,负债不能少计,资产减值是一个预估值,比如,应收帐款要提坏帐准备,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存货要做减值准备,目的是为了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比如,3年以上帐龄的应收帐款,且与对方单位3年内无交易,这个时候也许对方单位已经资不抵债,或者破产了,你的应收帐款就收不回来了,对诸如此类不确定事项,也许这项资产就有可能会减少,所以要对应收帐款提减值准备,也就是坏帐准备。固定资产会有折旧,存货也有可能因为同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落后,导致历史成本与可变现净额之间会有差异。
但是现在上市公司会用减值来调节公司利润,躲避连续3年亏损被拿下
❸ 资产减值对企业股票什么影响
不一定,看你减值是什么情况,占这家企业资产比例是多少。
另外如果这家企业有利好情况,比如说重组,他就是减值很多,也一样飞涨。
❹ 资产减值业务对企业业绩有何影响
你提取了一笔存货跌价准备,那么你的费用科目里面就会增加一笔,你的当期利润就会减少一笔。对小公司而言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大公司而言,动不动上亿的减值准备一提,不得了啊!
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06年上市公司的年报,由于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很多上市公司赶末班车把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全部冲回(新准则明确表示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后不到处置该资产的时候不得转回),因此很多公司的业绩因此突然上升了一个台阶,理由就是减值准备对应的费用科目发生额一下子变小而企业利润突然上升。
❺ 股票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是利空的,资产减值,一般都是呆坏账计提,或者企业遇到突发事件导致的亏损了,或者是以前的财务灌水,现在要济水份了。才会出现这类情况的,都是利空了。
❻ 资产减值对哪个行业影响大
资产减值对股票的影响是资产总额减少,费用增加,利润减少,股东权益总额减少,相应的每股净资产及每股净收益减少, 股价会随之下跌。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❼ 求关于“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将对上市公司的短期利润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原会计准则中计提“八项准备”是一次夯实资产的举措,挤去按过去会计制度“合法”存在的水分。但是,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将资产减值准备作为利润调节的一个工具,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和会计核算造成巨大的影响。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新准则的实施,将结束这一游戏,并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产生较大影响。
一、新旧准则对资产减值规定的比较
(一)新准则发布的背景
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计提 8 项减值准备,并且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当减值因素消失时可以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减值准备。某些上市公司正是利用这一规定大玩“减值冲回”游戏,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尤其是近几年,上市公司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十分严重,“准”ST公司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避免被ST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将被证监会特别处理,即被戴上“ST”的帽子。所以上市公司在第一年亏损后,往往在第二年大甩包袱——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其中不乏滥用谨慎性原则,多提减值准备的现象),导致第二年巨亏,第三年又以各种理由转回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造成盈利假象,从而保住公司不被ST。除此之外,业绩好的公司也利用减值准备来平滑各年间的利润。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整治上市公司滥用减值准备的现象,财政部专门制定了此项《资产减值》准则。
(二)新旧准则对资产减值规定的比较
旧准则体系中没有单独的资产减值准则,只是在各项具体资产准则如《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准则中对资产减值作了相关规定。而此次全面修改准则体系时则单设了一个《资产减值》准则,主要用来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二、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例。在过去的会计制度中,无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多高,即使固定资产价值已大幅下跌,只要固定资产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并按规定计提了折旧,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固定资产余额远远异于现在的价值也是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如果计提减值准备,公司应预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出来,计入营业外支出,这样,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余额更能反映其现在的状况。
(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表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都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不同资产项目的减值准备,在提取时所计入的损益类科目各不相同。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管理费用是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投资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也可能提供一些并不能实现的损益,使利润表项目出现另一种失真。
三、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新准则体系已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以后逐步向其它企业推广。新会计准则中重要条款的变化不但将对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有些甚至会提前影响到2005年和2006年的年报。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条新规定截断了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的一大途径。因此,上市公司利用计提手法调节利润将越来越难。一些“隐藏利润”的行业和相关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突击冲回,使2006年利润“一飞冲天”。否则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再也没有机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