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置业000667股票会退市吗
A. 美好集团 属于哪个板块
美好置业(000667);曾用简称:美好集团,所属板块如下:
B. 请问美好集团000667是专业什么的,我想买股份,了解下
主营房地产
C. 000667美好集团股票何时能复牌
你好。从公告上来看,公司并没有说复牌的具体日期,但公司承诺在十个交易日内复牌。复牌时间等公司发复牌公告吧。
股票简称:美好集团 股票代码:000667 公告编号:2015-30
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重大事项停牌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筹划再融资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于2015年7月8日(星期三)开市起停牌,公司争取在十个交易日内披露相关事项后复牌。
停牌期间,公司将根据该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因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5年7月8日
望采纳,谢谢!
D. 请问《名流置业 000667》这个股票是国企股票吗容易退市吗
短期内不会退市。它属于是国企股,控股股东为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企概念股。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
1、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中国概念股就是外资因为看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也有称中国概念股是“就是为了使人相信其谎言而编造的一切谎言”。
2、概念股是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
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
其有具体的名称,事物题材等,例如金融股,地产股,资产重组股,券商股,奥运题材股,保险股,期货概念等都称之为概念股。简单来说概念股就是对股票所在的行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提前炒作。
E. 000667美好集团这支股票怎么样明天还能买吗
可以
F. 股票美好集团怎么样
你好,美好集团。000667.该股以目前的走势来说。不是很理想。
G. 000667美好集团哪年上市时间
000667美好集团是1996年上市。
000667美好集团的上市日期是:1996年12月5日。
简介:
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名流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成立,2014年2月28日经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及深交所审核通过,正式更名。)是一家全国性的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股票简称为“美好集团”,股票代码:000667(SZ),集团已由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转型为美好生活集成商。
美好集团目前布局武汉、北京、沈阳、重庆、西安、昆明、合肥、芜湖、深圳、惠州、东莞等全国大中城市。截止2014年底公司总资产已逾200亿,土地储备近1000万方。2011至2014年,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并获得“中国房地产百强之星”称号,蝉联“2014中国中部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称号。
H. 小公司亏损大公司暴雷 地产正在加速出清
华夏幸福(600340)的债务违约,让房地产潜藏的冰山再一次浮现至世人面前。
从泰禾集团(000732)至华夏幸福,大而不倒的神话破灭,预示着行业水大鱼大蒙眼狂奔终成往事,未来将不得不修复昔日无序扩张留下的后遗症,越来越多市场参与者也将被残酷淘汰出局。
日前,云南城投(600239)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5亿元-23亿元,扣非后亏损36.3亿元-31.8亿元。同一日,美好置业(000667)也发布业绩预警,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亏损4.3-5.5亿元。
小公司暴雷尚在意料之中,大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更让市场忧虑。比如去年合同销售涨幅领跑的中国金茂(000817.HK),以“2020年公司净利润将录得40%-50%的下降”震惊各界;而保利发展(600048)则以个位数的业绩增长让资本市场大失所望。
分析人士称,目前是房地产最黑暗的时刻,因这两年结转资源多数为17、18年的高地价项目,行业利润率整体偏低,与此同时,此前扩张累积的债务也都在这两年集中到期,“三道红线”卡住企业再融资咽喉,洗牌在所难免。
大潮退去,亏损与暴雷逐渐浮出水面,房地产还是那个光鲜亮丽的行业吗?
业绩红灯频亮
房地产企业的业绩预告不断透露出凛冽寒意。
保利发展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52.62亿元,同比增长3.93%;营业利润522.51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289.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7%和3.39%。对比2019年超过40%的利润增长,保利发展作为TOP5房企之一,交出的2020年答卷实在难以让市场满意。
同为五强房企之一的融创中国(01918.HK)在2月3日披露,公司去年录得净利润同比增长35%,虽维持了头部公司的体面,但这一增速仍是该公司过去四年来的最低数值。
大公司尚且不乐观,小公司就彻底撕掉了业绩的遮羞布。1月29日晚间,恒大系公司嘉凯城(000918)发布公告表示,预计2020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12.5亿元,扣非后亏损12.8亿元。同一日,大悦城(000031)公告表示2020年净利润亏损3.5亿元-4.5亿元,扣非后亏损4.5亿元-5.5亿元。
前一日的28日晚间,新华联(000620)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11亿元-13亿元,扣非后亏损11.5亿元-13.6亿元。同一日,恒隆地产(00101.HK)也发布公告称,2020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25.71亿港元。此外,还有包括天房发展、珠江实业等房企均发布业绩预亏公告。
如果说小房企的滑落是因为本身承压能力较弱,那么规模房企的业绩接连暴雷则引发了行业不小的震动。
1月20日,金隅集团(601992)公告称,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亿元-30.30亿元,同比降低18%-27%;22日,招商局置地(00978.HK)公告称,预期2020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0%;25日晚间,金茂公告称由于市场调控原因,将2020年度净利润做计提减值处理,导致当年净利润下滑40%-50%。
高地价魔咒
无论亏损亦或是利润下滑,各公司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以金茂和招商局置地为例,金茂表示计提减值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因素,导致项目售价不及预期”,招商局置地则表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该集团结转项目中低毛利项目占比较高,所以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
某券商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2020年房地产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或利润下滑是预料之中的事,其核心原因在于2020年的利润转结基本来自于2018年前后所拿地块,记得在2018年前后,全国土地市场火热,高价地频出,一些房企甚至在一年中多次拿到地王。
地价太贵,导致开发成本攀升,必然会出现毛利率、净利率的下降,从而引发亏损或利润的减少。
另一边,土地成本的上涨并没有带来终端市场上房价的普遍上涨,尤其在严格执行限价的热门城市,开发商所能运作的空间极为有限。深圳是限价的代表,2020年开始,深圳从严限价政策,官方明确提出,将通过“限价令”,避免部分楼盘价格过快上涨以及因结构性差异导致的价格波动而影响购房者预期。
在限价的作用下,一二手房倒挂明显,“打新”屡禁不止,这导致了很多新房“卖不上价”,或利润被大幅压缩,甚至有大量项目因为开发周期长,资本成本高,不得不面临亏损的事实。
以金茂为例,该集团凭借“金茂府”成功树立起豪宅标杆的品牌形象,在多个城市也敢于重金拿高价地。2016年,该集团以83亿夺得深圳龙华地王项目,土地成本高达5.6万/平方米,2019年项目开盘时尽管销售均价已超过10万/平方米,但高昂的土地成本、三年的财务成本,以及豪宅所必须的建安成本,几乎将项目利润吞噬殆尽。
不拿地难受三天,拿地难受三年,高地价的魔咒成为房地产企业无法突破的宿命。上述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最近两到三年或许是房企即将面临的一个漫长阵痛期,各家都需要苦练内功,尽早将2018年前后的高价地出手。
多位地产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坦言,房企并不喜欢高房价和高地价的现状,因为房价上涨会受到调控打压,但地价却不会相应下调,最终的结果让房企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遗憾的是,作为房地产最重的一块成本,土地价格并没有走低的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销售额17.36万亿,同比增长8.7%。同时,财政部公布202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共计8.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更为关键的是,2020年土地市场继续火热,不少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然跟不上地价涨幅。
洗牌阵痛期
当毛利率受制于土地成本之际,不少公司曾将业绩增长诉诸规模扩张来实现,加大杠杆、提高资金周转率,确保盈利空间。不过,随着“三道红线”融资新规的实施,规模增长的闸门已被关闭。
2020年9月,12家房企试点的“三道红线”融资新规,企业按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三个指标获得融资增量,如果同踩三条红线,即使公司总资产和权益扩大,但债务总额将不得同比例增加。2021年初,“三道红线”融资新规已普及至几乎所有规模房企。
一位第三方机构地产分析人士指出,三道红线的出台让房企利用加杠杆手段进行规模发展的路径被堵死,这将固化目前房企的排名,未来很难再有利用杠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与此同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趋严,使得资金开始变得谨慎,更倾向于流向财务盘面稳健的上市大型房企和杠杆比率较低的国有房企。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上的变化很明显,国有企业凭借畅通的融资渠道和相对更低的融资成本,敢于在土地市场上出手。”一家中型地产公司高层透露,前几年表现激进的民营企业变得谨慎,纷纷下调增长目标,毕竟保命比挣钱更为重要。
另一地产从业人士则向第一财经透露,其所在公司原本希望在最近两年冲进TOP10行列,现在即便内部没有彻底放弃,但已经不再公开提这个目标,战略上也不再定硬性指标了。“反正这两年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不过,在反复调控的地产江湖浸淫多年,资质优秀的房企并非只会坐以待毙,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家TOP20房企土地投资口的负责人称,正加紧与国资背景的公司合作,具体方式是由国资企业出面拿地并解决融资问题,此后便由运营能力强的民企去操盘,毕竟在效率上,优秀的民营房企还是具备优势的,而运营效率低下又往往是国资大公司的短板,双方取长补短。据透露,一家头部民营房企日前在江苏先后摘得三宗地块,便分别与三家国企合作开发。
回望2015年以来,民营资本凭借着杠杆资金的加持大肆扩张高速增长。彼时,一位央企地产公司负责人吐槽称,不是我们太慢,而是他们太快。5年之后,画风已转,新的洗牌已经开始,且愈演愈烈。
I. 美好集团股票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