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美国国债对股票影响
① 2020年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对股市行情有影响吗
我觉得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对股市有一定的影响
② 增持美国国债对于中国的利弊 。
[经济学论文]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利弊分析国债, 美国, 中国, 利弊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摘要:近年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未减持。这和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结构、去杠杆化、人民币国际化、中美关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国国债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抑制了美国大量印制美元,但却带来很多风险,包括美元贬值风险、国债缩水风险、债务偿还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风险的建议。关键词:金融危机,美国国债,美元贬值,外汇储备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现状(一)持有量暴增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此后中国逐渐开始购买美国国债。从1972年到1999年底,由于缺少外汇,不熟悉美国金融市场等原因,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额较少,而且基本上没有形成较大的持有量。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大量持有是在2000年以后,2000年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仅仅600亿美元,但是从2001年开始这个数额开始了迅猛增长,到2009年5月已经达到了8015亿美元。(二)金融危机后加速持有美国国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不仅没有减持美国国债,反而加速持有美国国债。2008年9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43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债权国。2009年5月中国又增持了380亿美元美国国债,总量达到8015亿美元。从2007年底到2008年底的单年增加持有量达2498亿美元,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单年增持纪录。2009年1月和2月中国外汇储备分别减少326亿美元和14亿美元,但是中国在这两个月分别增持了122亿和4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三)逐步调整美国国债持有结构目前中国依然在持续购买美国长期国债,但净增持规模在2008年的第4季度明显下降。2008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分别为242亿、361亿、42亿美元;增持美国短期国债分别为-110亿、470亿、1050亿美元。2009年5月,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40.3亿美元,增持短期国债339.7亿美元,这表明中国5月所购入国债以短期国债为主。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原因剖析(一)资金来源—改革开放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将我国长期以来的外汇储备情况和美国国债持有量结合起来分析可知,中国外汇储备越多,持有的美国国债越多,即中国使用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是购买美国国债。2001-2008年,中国每年稳定的有40%左右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所以长期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持有美国国债量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导致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快速增长,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就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二)购买对象—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金融危机导致美元的强势地位陷入危机。但是欧元、英镑、日元的表现却更弱,所以这些货币目前还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在全球都面临金融危机时,中国意识到美国国债是相对保险的投资产品。美国国债容量大、需求强劲、交易活跃、流动性强、收益较高,如果减持美元资产,来增持其他币种资产,也只能导致外汇储备市场价值出现较大账面损失。(三)储备结构—不能大部分购买黄金、石油等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不仅含有外商来华投资的款项和中国所欠的外债,还包含国际游资和贸易顺差。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不全是国内企业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跨国企业。2001-2006年,超过50万家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出口总额已连续5年占据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外汇储备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所以中国不能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黄金、石油和矿产等实物。(四)去杠杆化—大量资本重新流入美国金融危机下,去杠杆化已经成为一个热词,现在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都已启动去杠杆化进程,引起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回美国。另外,由于美国国债仍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所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入美国投资于美国国债。这一方面会引起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会引起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国国债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五)结售汇制—政府控制跨境资本流动强制结售汇条件下,企业必须把所得外汇卖给指定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在外汇市场上将超过头寸限额的外汇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增加相应数量的本币发行。可以说,外汇是央行通过增加货币发行从企业和个人手中取得的,因而外汇储备成为央行的资产。这就满足了政府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政府手中集中的过多的外汇储备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场,美国国债是相对合适的投资产品,因此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六)其他目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仍然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现阶段的国际信誉还是建立在庞大外汇储备和巨额美国国债持有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大量持有美元国债来维持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迈进一大步。(七)中美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可以维持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可以维持美国超前消费。中国停止购买或者抛售美国国债,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增和价格暴跌,从而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账面损失。一旦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美国就会印刷更多的美元进行救市,于是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中国就会进一步减持美国国债,如此下去中国便陷入了恶性循环。(八)政治因素—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不仅有经济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历史表明,全球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都会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次金融危机后,不论欧洲、中国还是日本,都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取代美国的角色。中美两国制度不同,近年中国迅速崛起,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挑战和威胁,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徘徊不定。这时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从旁协助美国救市,就占据了道德优势,中美两国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关系,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风险(一)国债缩水风险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增发国债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最主要融资方式。2007年美国国债的净发行额为5490亿美元,2008年上升至1.47万亿美元。一旦新增国债供给量超过其市场需求量,则新增国债的收益率将会显著上升,而存量国债市场价值缩水。(二)美元贬值风险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增加了美国长期内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迅猛增长。由于美联储的资本金并没有变动,所以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就意味着其在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旦美国经济有所回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高,流动性将加速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这时美联储不能及时从货币市场抽回流动性,那么通胀将随之而来,美元就会贬值。(三)债务偿还风险近年来,美国一直依靠发行国债来弥补其巨大的融资缺口。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大规模救市的展开,美国的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白宫预算管理处预测2010财年美财政赤字1.26万亿美元,比之前预期提高870亿美元,占GDP的8.5%。美国的净资产在急剧下降,而债务数额却快速上升,由此可见美国已不具高额债务的偿还能力。(四)本币汇率风险中国M2/GDP的比例现在高居世界之最,说明央行投放的货币并没有转化为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么资金是在虚拟经济如资本市场内循环,要么说明货币的投放已超出实体经济的合理要求。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用更多的美元外汇增持美国国债,于是美联储就将这些货币投入到本国的货币市场增加本国的流动性,于是支撑起美国企业的融资和对外投资,这些企业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这样大量的货币以外汇和投资的形式再次流入中国,按国内的换汇机制会引起人民币的再一次增发,长期看必然引起本币的贬值。(五)货币政策风险巨额美国国债的存在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形成障碍。对于大量的美国国债,需要以美元的价值投放相应的人民币数量,但是大量美国国债造成外汇的沉淀,短期内美元贬值的趋势必然给国内货币政策造成干扰。一旦美元贬值,前期投放的人民币过剩,国内流动性过剩,从而进一步诱发通胀。另外,对应大量美国国债的人民币增发要求央行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国内的流动性泛滥,但是提高利率会诱发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套利,使得央行紧缩措施收效并不明显。相关政策建议(一)促进外汇投资结构多元化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汇储备中占据较大比例的美元资产开始成为一种隐忧,因此外储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潜在投资机会。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向186个成员及其央行发债的方案框架,将发行1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定价的IMF债券,而中国的购买目标将高达500亿美元之多。其次,全球能源、金属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目前处于至少10年来的低位。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建立资源储备的必要性,进口能源与大宗商品。再次,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目前处于多年来的低位,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二)藏汇于民的外汇管理模式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增发相应数量的人民币,这就会引起通过膨胀。在这种结汇制度下,国家统一安排外汇投资,不利于风险分散。因此,政府应该允许企业和个人拥有外汇,扩大企业对所创外汇的自由支配度。这样,国家不能对外汇集中投资,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根据经济形式进行自主的投资,这就分散了外汇投资单一化的风险,同时也改变了国家集中投资目标大、渠道单一的弊端。(三)加强对话促中美达成共识为降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风险,中美之间应该加强对话达成共识。央行应该要求美国政府提供可信的保证来作为是否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条件。首先,要求美国政府将其国债的收益率与通胀指数挂钩,以防范通胀风险。其次,即使美元贬值,美国政府也必须保证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汇率和最初购买美国国债时的汇率相同,以防范美元贬值风险。或者是美国政府可以直接对中国持有其国债的损失给予补偿,如果不行,那么在其他方面应该建立具体可行的补偿机制。(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充足,币种和品种齐全,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体系急切期待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货币加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来,人民币无疑是众望所归。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增强中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同时有利于逐步摆脱美元的控制。参考文献:1.宋国友。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来源、收益与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赵娟。增持美国国债之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2008(35)3.张明。中国不应无条件增持美国国债[J]。世界知识,2009(6)4.李彬。中国持美债规模首超8000亿[N]。第一财经日报,2009-7-17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论文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06287&page=1
③ 购买美国国债对我国的股市影响有多大为什么还要购买
这个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影响。把自己的钱都给别人花了,自己当然没钱消费了,股市好不了。为什么还要购买,这个也比较复杂,简单的说,百万裸官的妻女都在国外,如果不听话,把你贪污的事都曝光,看你还怎么在中国继续捞钱。
④ 增持美国国债有什么好处
我觉得金融问题不能单纯的从政治上看,其实金融问题从市场上看更为直观,你想想,在中国这种汇率制度下,存在庞大的贸易顺差以及大量热钱流入,这些钱都属于中国的外汇,如果拿着这些美元不用肯定不行,通货膨胀会让这些钱越来越不值钱,投资股市等风险较大的项目如果产生亏损是这类资金所不能容忍的,为了保值或者增值,只有购买那些相对稳定的国债,美国国债虽然爆发了信用危机,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国债而言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这么庞大的外汇不买美国国债又能干什么
当然 我认为要摆脱这种局面,必须取消外汇管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因为只有人民币国际化,取消外汇管制,才能避免中国对外贸易的美元结算,减少持有的外汇数量,同时也能避免因庞大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国际纠纷。
⑤ 针对美国的国债问题对股市的影响
短期有影响的,比较美国是世界大国,华尔街也在美国,人家高举国债,我们的股市呢,跟着崩盘了~~
⑥ 国家增持美国国债对中国有什么好处还是有什么目的啊
美元是全世界通用货币,美国国债是美元资产。当国家持有过多的美元货币,就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而美国国债是由美国国家担保的债券,相对其他国家债券风险较低,变现能力较强,收益较高,而且增持美国国债还可以增强两国的经济联系和促进贸易往来。
⑦ 日本连续两月大幅增持美国国债,对美国的经济都有哪些影响
自己的小弟日本这两个月像发了疯的一样增持美国的国债,将让美国人既高兴又担忧。毕竟日本大幅度的增持美国国债对美国自身的经济体系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美国日后的经济政策肯定会更加的关注日本政府的意见。
如果日本不继续购买美国国债,那么为了把新发国债推销出去,美国政府的自然反应是大幅提高新发国债的收益率,这将导致日本持有的存量国债价值更加猛烈的缩水。美国债券的净买入额占到全部的一半左右,远超去年同期20%-30%的水平。农林中央金库也增加了对美国中短期国溃的投资。生命保险公司等企业也在积极投资美国国债。因此,通过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来帮助美国金融市场尽快恢复稳定,从整体上而言有助于最小化外汇储备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
⑧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有什么作用
这是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的最好的选择。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的国家,强制结汇,企业不得存留,要用时再申请。长期以往,中国政府积累了近二万亿的外汇储备,那么管理这庞大的外汇储备又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除买美国国债外,中国政府的外汇投资全军尽墨,投资美国黑石损失近10亿,投资美国两大房(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中国政府损失数千亿美元。
根据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中国总共持有美国国债6529亿美元,较9月份增长11.2%。这个数字意味着,美国每10美元国债中,就欠中国1美元。相当于近四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的16.2%,而我们政府2007年的教育投入不到GDP的4%,医疗投入不足3%,住房更是不足1%,由于购汇印发的钞票太多,国内正承受着高物价,高楼价,高油价。我们的汽油比美国的还贵,2008年12月22日,全美普通汽油平均价格本周降至每加仑1.66美元,即每升约2.99元人民币。这一价格,还不到北京汽油价格的一半!
至于为什么中国政府拿那么多钱买资本主义的美国国债,支援美国建设,而不用于国内的建设,就跟我们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外资在中国投资设厂可减免税收)是用来打击我们民族企业(高达33%的所得税,没倒闭已是万幸,就因为在中国大地上,你是用的人民币投资而不是用美金投资!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一样,令人无话可说。
⑨ 美国股市的涨跌,美国国债的涨跌对美元升值或贬值的关系
贬值是多方因素造成的:美元的涨跌与美元的需求供给相关。对美元需求量上升时,美元就会涨。反之降,预期美国政府会发行新国债,就要购买,购买需要美元,对美元需求上升。危机导致,国债发行受阻,从而减弱对美元购买国债的预期,抛售美元,美元贬值。
同时因为美元资产看贬,大量避险资金会从美元资产转移,流入黄金或者其它货币,造成美元贬值。
量化宽松是因为,商品供给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增加。造成美元结算的商品价格上涨,使美元购买力下降,就贬值了。
股市上涨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量化宽松提供的货币,可以给美国上市公司提供充足现金流,提高其经营能力,预期股权收益率上升,人们就愿意买股票,股票就会上涨。二是,一部分资金量化宽松的资金不看好实体经济,寻求避险,就流入了股市,股票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