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税收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壹』 美对进口钢铁加税对大钢不锈股票有影响吗
影响有限,我国出口美国的
不锈钢产品
主要是
太钢不锈
,
包钢股份
等,每年不过几十万多吨,美国增加25%关税将会使得这一部分市场降低了竞争力,但对于总体
市场格局
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贰』 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税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表面上看我国的钢、铝不是美国的重要供应商,所以,影响不大!
其实,贸易战与军事战争是一个理。美国打了第一枪,接下来就要看中国采用什么样 的方式来以牙还牙了。
这场贸易战又恰逢美国加息,两个原因叠加在一块估计对全球股市都是凶多吉少了,下跌是不可避免了!!!
不过,理性的讲贸易战才开头还很难做出宏观上的判断。需要等等看,如果双方都不计成本的开打,哈~~~后果就严重了!!!
『叁』 提高税收对股市会有什么影响
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快于GDP的增速,数字显示,上半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共完成837亿元,同比增长34.2%;而上半年股市跌5成 ,2008年4月24日: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下调为1‰2007年5月30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上调为3‰,因而在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印花税收入却出现了较大的上升。据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A、B股合计成交11371.81亿股,同比减少了48.6%;成交金额169405.46亿元,同比减少了28.6%。而同期印花税收入却同比上升30.5%。中国股市世界跌幅最大,印花税增长幅度最高在。股民已经亏损的没多少钱了,还谈收了800多亿印花税,应该减税直到取消,国家的税负太高了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它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制的设置可以调节和制约企业的税负水平,还可以根据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同对象设置税种或在同一税种中实行差别税率,以控制社会需求数量和调节经济供求结构。
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节证券投资和实际投资规模,抑制社会投资总需求膨胀或补偿有效投资需求的不足;而对证券交易者的投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则直接影响着交易者的税后实际收入水平,从而起到鼓励或抑制交易的作用。比如,对于股息所得,我国征收所得税;对于证券交易,我国实行印花税;对于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买卖基金的差价收入,我国征收营业税等。在股市低迷或高涨的时候,通过调整或减少这些税收的科目和比例,就能增加或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刺激股市上扬或导致股市下跌,使交易者看清政府的调控意图。我国历年来多次提高或减少印花税,就是专门针对股市的一种财政政策。
此外,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缴纳的税赋越多,企业的税后利润就会越少,用于发放股利的盈余资金就更少。当所有的股票股息均低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息时,股票就失去了长期投资的价值,证券市场就会丧失投资的本源。可见,高税率会对股市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低税率或适当的减免税,则可以扩大企业生产能力,增加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水平,从而刺激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
还有,国家降低或减免部分税赋,等于就是替企业节余利润和现金,这将直接导致流通市场和资本市场里的货币增加,刺激股市上扬,当然也可能会提升通货膨胀率;反之,则将导致流通市场和资本市场里的货币减少,限制股市上涨,抑制已有的通货膨胀率。
税收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实现其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参予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节证券投资和实际投资规模,抑制社会投资总需求膨胀或者补偿有效投资需求的不足。
运用税收杠杆可对证券投资者进行调节。对证券投资者之投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将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税后实际收入水平,从而起到鼓励、支持或抑制的作用。一般来说,企业从事证券投资所得收益的税率应高于个人证券投资收益的税率,这样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实际投资即生产性投资。税收对股票种类选择也有影响。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客户,纳税级别高的投资者愿意持有较多的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纳税级别低和免税的投资者则愿意持有较多的收益率高的股票。
一般来讲,税征得越多,企业用于发展生产和发放股利的盈余资金越少,投资者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也越少,因而高税率会对股票投资产生消极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也会下降。他们常会这么想,“与其挣的钱让国家拿走,还不如不挣”。相反,低税率或适当的减免税则可以扩大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水平,从而刺激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
『肆』 国家对钢铁出口退税减到5%,对股票钢铁板块有多大影响。
出口退税调整将导致我国钢材出口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将受此波及
我国自2004年以来,共进行四次钢材出口退税率调整,从历史规律来看(如图一),每次出口退税率的下调,都导致我国钢材出口价格的突然上涨。2004年1月,我国将钢材出口退税调整为13%,两个月内,出口均价上涨了100美元。2005年5月,钢材出口退税下调到11%时,四个月内,出口均价上涨了100美元。2006年9月,钢材出口退税下调到8%,但由于本次调整以签订的出口合同为准,所以实际起效是从12月份,而就在07年1月,我国钢材出口价格出现了30美元的上涨。
但这种价格上涨并非长期起效,更长期的出口价格走势完全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
2007年,对于国际市场来讲,仍然被大部分人看好,就在CRU最新公布的全球价格指数显示,3月份全球价格指数较1月份上涨了近11.6个基点,上涨幅度达到7.78%。在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以及出口退税降低的双重影响下,我们可以预期,2007年二季度,我国钢材出口价格将继续保持稳步上涨的走势。
本次我国再次下调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率,可以预期,这势必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供应的紧张程度,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价格。而在国际市场高价格的拉动下,国内市场价格将得到非常有力的支撑,短期来看,出口退税调整或取消,有利于我国国内价格的稳定。当然,我们在看到数据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市场人士是否会由于出口退税的降低和取消而产生大范围的抛货心态,从而产生价格下跌惯性。
总之,从历史规律来看,尽管我国之前已陆续进行了三次钢材出口退税调整,但每次调整均在短期内起到了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当然,这是基于每次只有2到3个百分点的下调,而本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幅度之大,影响力是前三次无法比拟的。
另外,我们由图二看出,前三次出口退税调整,本身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钢材出口量小,对国际钢材市场的供求形势影响有限。
而随着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量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钢材出口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市场供求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本次下调出口退税,短期内必将加剧国际市场的供求紧张程度,从而导致国际价格的上涨。
六、出口退税调整短期内将导致出口量下降,但很难从根本上限制我国钢材出口
每次出口退税调整,均会在2~5个月内导致出口量下滑,但很快将会出现出口量的反弹。
综上所述,本次国家下调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率,短期来看仍难改变我国钢材出口量的增加。而就市场影响来看,由于管材未在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之列,所以影响有限;对棒线材产品来讲,由于国内外价差明显,出口量依然难以下降,所以对国内市场的价格影响有限;对板材来讲,本次下调幅度较大,可能会带来出口量的下降,而由于国内产能释放的压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国内资源量的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跌,而随着价格的下跌,必然再次扩大国内外价差,从而再次通过出口的方式来消化国内资源的供应压力。
『伍』 国家提高钢铁的出口关税,会对钢铁类的股票有何种影响
还是抛出吧,自己何必承担那么大风险。还有那么多好股票选择。。。
80多种钢铁产品被加征出口关税 钢铁股再闻调控声
2007年05月23日 08:01:27 中财网
6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在被加征出口关税的142项商品中,有80多种钢铁产品将被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以及其它钢材产品。同时,去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也由10%提高至15%。
分析人士认为,新税率将对出口比例大的钢铁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中长期可能冲击国内钢材价格。昨日,钢铁股涨跌互现,武钢、鞍钢和宝钢下跌,而邯郸钢铁、韶钢松山上涨。
此次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能源、资源类产品、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这也是去年8月份以来第三次对钢铁产品采取调控措施,预计今后仍有调整部分产品进出口关税的可能。
研究员表示,此次征收出口关税率涉及的钢材品种出口量只占总出口量的约40%,而且多为低端品种,可见这种政策主要限制钢铁低端产品的出口,而对于高端产品影响不是特别大,将促进我国钢材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东方证券杨宝峰认为,新政策肯定对钢铁股不利,但短期影响有限,因为钢铁企业可能突击出口,部分企业可通过提高出口价格来弥补损失。考虑到目前国内外钢材价差已比去年缩小,加征关税后7月后钢铁出口数量可能下降,而变相增加国内的市场供给,对钢材的价格会造成一定波动。
也有分析师认为,由于国内钢铁企业主要市场在国内,加收关税对其盈利有影响,但今年钢材平均价格肯定高于2006年。如果国内攀升的钢材价格因为宏观调控而平稳运行,不出现大起大落,可能延期其景气周期。因而这一负面因素可能蕴含着买入机会。
几只钢铁股中,鞍钢的出口比例较大。莱钢、华菱管线等二线钢铁股中出口比重也较大,新政策影响相对大。宝钢以生产高端钢材替代进口为主,影响较小。公司有关负责人称,去年公司出口占14%,征收关税对公司有影响,但具体多大短期还估计不出。(记者 曹西京)
[相关链接]
最近,钢铁股面临的负面消息不少。5月初,国际市场传闻,全球最大的矿业集团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可能出价逾1000亿美元收购该国另一矿业巨头力拓,一旦成功将提高其与钢铁厂商的议价能力。
此后,印度议会终于颁布了出口铁矿石征税的具体条例,目前中国方面进口印矿一年大约7000万吨,仅关税一项将多支付成本约4亿美元。
此外,自5月20日起,商务部和国家海关开始对部分钢材出口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主要针对热轧材和附加值较低的窄钢带等产品,而此前,钢铁业出口退税率已降为零。
『陆』 税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税收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实现其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参予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节证券投资和实际投资规模,抑制社会投资总需求膨胀或者补偿有效投资需求的不足。
随着入世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相继出台或将要出台一些税收调整政策。这些政策对证券市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这些影响正日益显现。
税收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国家运用税收杠杆可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进行调节。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的投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将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税后实际收入水平,从而起到鼓励、支持或抑制的作用。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征收的税种主要是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曾是我国税收收入中最强劲的增长点。1991-2000年的10年间,沪深股市提供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总额达1461.58亿元,年均递增210.39%。此外,证券交易印花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0.13%提高到2000年的3.78%,是前5年该税总量的5倍。财政部决定,从2001年11月16日起,A、B股交易印花税税率分别由4‰和3‰统一降为2‰。这一政策出台,其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印花税税率下调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其次,印花税税率下调符合国际趋势,有利于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竞争力,从全球范围内吸引投资。
中国股民感受最直观的恐怕还是印花税对证券市场的调控作用,而国际上亦如此。部分国家仅对卖方征收印花税或交易税,而对买方免征;同时,部分国家按证券持有期限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税率,对持有期限较长的投资者课征较低税率。当市场低迷时,适当降低税率可以活跃市场交易,而当市场的非理性行为骤增时,适度提高税率又可以抑止过度投机。这样,证券市场的非正常波动受到抑制。
不过,在经济全球化和增强本国证券市场竞争力的压力下,税赋从轻是近年全球证券市场税制的总体趋势。有关专家认为,征税其实是证券市场的一种资金净流出,因此过高税率会在证券市场中产生一个巨大的资金漏斗,影响市场的良性发展;其次,征税提高了资金的交易成本,导致资金回报率下降,抑制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进而影响一级市场的发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如法国与德国,高企的证券交易税曾使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企业筹资困难。于是从1983年开始,法国对证券投资实行优惠税收,德国也于80年代取消了证券交易税,两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迅速增加,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与巴黎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竞争力也迅速提高。新加坡从2000年6月30日起取消原征收的0.2%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尽管政府预计因此会少收税约7000万新加坡元;香港也拟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0.25%下调至0.225%。这一系列的下调,并不一定因为税率过高引起,但税收的比较优势会影响全球的资金流向。
印花税税率下调只是证券税制改革的第一步,随后可能进行的改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将是复杂的。目前我国的证券税制结构比较单一,以印花税为主,且比重偏大,不利于实现对证券投资收益的调节。因此,为实现税负公平,就要建立完整、系统的证券交易税制体系。一方面,应拓展税基,证券交易税种应不再实质性地限定在流通股的转让方面;另一方面,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实行差别税率,或是开征资本利得税取代印花税。当然,在推行这些改革措施时,会对证券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力。
免征印花税、改征资本利得税,是全球证券交易税制演变的趋势。有人认为,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以资本利得税代替证券交易印花税,也是大势所趋。但矛盾和障碍很多。
首先是“利润确定”的困难性:是按当笔交易课征或是按当月累计交易所得课征,如果出现当期亏损是否可以抵扣,又如何进行抵扣等等,这都需要有具体的规定;同时,开征此税需要有先进的税务电子化系统和科学的稽查技术,这显然在目前我国还不完全具备。
其次,开征资本利得税必须充分估计到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力。我国曾于1994年底盛传将开征证券交易税和股票转让所得税,引起轩然大波,股指巨幅震荡。而同期台湾证券市场也因拟开征资本利得税而造成股指大幅滑落,以至于台湾证券管理当局不得不宣布无限期搁置对资本利得税的课征。因此在国内设立资本利得税应持相当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在目前印花税率本已较高的情况下,设立该税种可能会使投资者产生增税的印象,从而引发市场大幅振荡。
再次,开征资本利得税需要证券交易税制整体调整的配合。从全球税收制度与全球证券市场税收体系的变革上看,资本利得税只是税收制度的一个环节,其核心功效仅在于重新调整证券投资收益,若只开征此税也无法作到拓展税基、降低税负的效果,还需要有行为税等其他税种的配合,而我国在短期内大幅度调整税制的困难较大。
最后,即使开征资本利得税,也宜采取轻税、差别税率原则。如美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允许以证券投资利得弥补其纳税年度的经营亏损,未冲减的损失可以在限期结转至以后年度冲减;在日本,除被视为营业交易或营业分配的证券利得外,对出售证券的资本利得采取免税的政策,其课税的范围主要集中于大额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同时,各国对资本利得税一般采取差别税率,如法国以2年为界限区分长短期证券,长期证券交易的资本利得税只是短期证券交易资本利得税的60%。这种差别化的资本利得税制对投资者形成长期投资理念有重要推动作用。
显然目前我国不具备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基础,但从长远看,随着证券市场结构逐步完善、投资行为日趋理性化,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资本利得税很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
国家向上市公司开征的税收包括流转税和所得税。经过1993年的税制改革以来,流转税的税率以及征收管理模式基本是稳定的,而历年来,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所得税都是执行33%的名义税率,而实际上通过减免、返还等形式执行着15%的实际税率,造成这种状况除国家对某些行业或某些地区的政策性扶持给予的优惠政策外,还有大量的地方政府越权审批的情况存在。2000年1月11日,国务院下发国发(2000)2号文,规定各地区自行制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从2000年1月1日起一律停止执行,即由大多数公司实行名义上的33%、实际15%的所得税率,到必须从名义到实际都为33%。据统计,在2001年我国沪深两市的113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773家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占公司总数的68.2%。这其中包括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开发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司。而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公司占上述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公司总数的31.4%,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但是从这样的结构来看,受到财政部通知影响的上市公司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但另外500多家享受其他所得税优惠的上市公司,则不受此通知限制。因此,明年我国上市公司中仍会有一半以上可以继续享受税收优惠。而这一政策,对受到财政部通知影响的约20%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带来了影响可谓不小。此外,2001年第4季度公布的另一项政策,即从今年起,所得税由原先纯粹的地方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且明确中央与地方各得50%。如此以来,即便各地政府先按33%征税,但其中的16.5%被中央收走了,想要再像以前那样返给上市公司18%是不可能的。这对于一些没有足够思想准备的上市公司来说,影响可能出乎意料地大。
入世后,为履行承诺我国将会逐步降低关税,不断出台的税收政策将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及其股价和市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关税限制为0-65%,平均为5%;工业品的关税约束为0-47%,到2004年、最迟不得超过2010年将平均降为8.9%。这种关税约束对民族产业影响最大的当属农业和汽车工业。
另外,2001年末公布的另一项降低关税的举措是: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电子产品关税总水平由原来的16.2%降低到10.7%,降幅达33%。2003年大部分信息技术产品将实行零关税;2005年所有信息技术产品将全部实行零关税。这些政策对于因生产、组装或固定资产投资等需要进口此类产品的上市公司不啻为一个利好,而对于生产、研制或经营相似产品的上市公司则可能是一个打击。
此外,为迎接入世挑战,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条件,还会有一系列税制改革措施出台。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官员透露,我国将在如下几个方面推进税制改革: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并用产业导向性的优惠税收政策替代目前的外资企业普遍优惠税收制度;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调整消费税税目,同时相机出台一些新的税种。另外,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卫生、环保等产品将实行差别性进口税收政策,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这些税收政策从总体上对国内上市公司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出口产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是比较有利的,有助于它们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柒』 税收收入同比增长对股市的影响
税收收入对股市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利空或者利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在经济上升阶段,税收收入增加说明宏观经济进一步向好,经济繁荣即将到来。这样上市公司利润增多,反映上资本市场上就是股市向上。
2.国家财政收入不足,加税。这种情况下税收也会增加,但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而加税必然影响上市公司利润,从而对股市靠成压力。
3.经济结构调整下的税收政策。因为国家会利用税收政策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譬如为了抑制某些行业(如高能源产业)的发展,会对这些业课以重税,又如房产税等等。这种情况下税收也会增加,但对股市影响复杂。一方面相应的行业肯定会受到影响,股价下跌;但另一方面,国家增加的税用来扶持新兴行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这样新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从而股价上升。
以上所述只是一个初步的论述,要详细研究税收对股市的影响,可以做一个模型,进行数量分析。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不同的经济周期下对股市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捌』 全球钢铁价格增加对我国钢铁企业的股票有什么影响
影响肯定是有的,虽然中国现在没有钢铁期货,但是国内的现货市场还是会受到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而且钢铁期货的推出估计也快了
单纯的钢价上涨当然可以对钢铁企业的业绩得到提升,但是目前铁矿石的涨价也很严重,目前的钢价的上涨基本上也就是刚刚覆盖铁矿石的上涨,所以目前的钢价上涨对钢铁企业没什么明显的提振
『玖』 铁矿石涨价,对钢铁类股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铁矿石是钢铁企业的原材料,铁矿石涨价会使钢铁企业利润下降,股价可能会随之下跌。
但是,如果该企业拥有自己的铁矿资源,那么同其它只能购买铁矿的企业相比,它就有了优势,它的股价不跌反而会涨。
例如工资的增加又使得个人消费再度增加。企业投资的增加和个人可支配收人增加,使实物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不断上升,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刺激。
当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开始缩小生产规模,社会上对资金需求减少,产品价格回落,经济进入低迷状态。
(9)钢铁税收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扩展阅读:
股价变化因素对股价的影响: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对个股股价变动有影响,主要可以用作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而且市场对场外的一般因素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敏感。
这是因为场外的任何因素要么利好市场,要么利空市场,这就意味着股价的涨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的判断来自于影响整个市场的诸多因素。
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拾』 简述税收对于市场活动和买卖双方的影响
税收是“政府利用税收手段所筹集的公共项目款项”,税收还起着市场调节的作用,在一个自由的无管制的市场总是能够提供使得市场达到均衡量的效益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满意这一现状,当决策者认为市场对买卖双方任意一方不公时就会进行市场调控(譬如价格调控),当然税收就是调控这一现状的手段之一; 税收抑制市场活动打乱原有秩序重新调控新的市场秩序,当某物品被征收税额时该产品的销售量减少,税额由买卖双方均摊;税收也是政府的调控手段之一,税收可谓是一举多得维持了市场的平衡收支为公共基建筹措款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税收还有一个关节点就是税收归宿;税收归宿就是关于谁承担税收负担,收税一律是买者的购买价提高,买者的收益价缩减,虽然税收表面看起来是有买卖双方均摊的,但短期内由于弹性价格的不同和物品属性的不同,导致不同税收的承担程度不同;当供给富有弹性而需求缺乏弹性时,买方对价格变动缺乏敏感度卖方对价格变动持有高度敏感,若对商品征税则卖者实际的收益缩减很小,买者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承担绝大部分税收额度;同理当供给缺乏弹性而需求富有弹性时,卖方对于价格变动缺乏敏感性实际得到的收益缩减较大承担绝大部分税收,而买方对价格的变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实际支付的价格上涨幅度小承担一小部分的税收额度;由此得出“无论向哪一方征税,供求双方缺少价格弹性的一方将承担将承担更多的负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