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退市影响 » 朝鲜核问题对中国股票影响

朝鲜核问题对中国股票影响

发布时间: 2021-10-07 23:51:12

A. 朝鲜发展核武对中国有影响吗

我认为有影响,但最怕朝鲜核武器的是日本及韩国,现在朝鲜的运载火箭能飞几千公里了,美国也是惴惴不安呀。
至于中国嘛,从本人的观点认为朝鲜还是不要拥有核武,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加之朝鲜的经济一直久发达,国内民生问题解决的不是很好,一旦出现动乱,核武的控制问题就不好说了.
在战略空间上来说,朝鲜一直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带,中国一直在充当着朝鲜的保护国。对于中国来讲,朝鲜还是最好别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只要关注自己国内的问题并将自己的问题解决好就行了。

B. 朝鲜核问题对中国发展安全有何影响那么朝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影响很大,朝鲜核问题对中国发展安全的坏影响甚至要超过美国!
1.从军事上: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能威胁讹诈美日,也能威胁讹诈中国;能打到日本,更能打到北京,在这一点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理空间。只要朝鲜有核武器,就是对北京、对中国的威胁,是实质性的威胁,中国就必须要防范。
2.从经济上:当中国发展进入瓶颈阶段的关键时期被迫在对朝鲜的防御上付出巨大的成本。
3.从外交上:朝鲜在面对国家存亡与否,面对美国等的包括核打击在内的外部打击时,可以通过对中国动用核武器,迫使中国对美国等国家进行核反击以遏制美国等国家对朝鲜的打击,从而实现核捆绑,也将中国陷入极其被动的地步。
4.从后续上:朝鲜已经有了核武器,那么日本韩国也就有了理由拥有核武器(虽然一般认为日本已经拥有,但那毕竟还见不得光),这样就使中国周围的不安定因素大大增加.现在中国已经抱着2颗炸弹在睡觉,如果在加2课会怎么样?虽然因为中国因为有实力使这些炸弹拥有者不敢轻举妄动,但谁能保证这个拥有者不会走火?
目的:有了核武器,任何国家要对付朝鲜都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C. 朝鲜核试验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即正面影响、负面影响。不能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那样就带有偏见了。

从正面影响:朝鲜必须更加依符中国,对中国来说,朝鲜这颗棋子份量又加重了。特别是在美国处心积虑围堵中国的情况下,使美日韩精力分散。

从负面影响:养虎为患。

D. 朝鲜造核武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影响,不看还真不知道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受害国,其国民一直对核武器有着极其厌恶的情绪。所以早在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的佐藤荣作就因势利导在国会提出著名的“无核三原则”,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1974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在2011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以后,日本国民对涉核问题更为敏感,炒作“来自外国的核威胁”将会刺痛日本国民本已高度紧张的神经。而日本每年的《防卫白皮书》却恰恰营造出一种日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外国核威胁的气氛。通观全文,《防卫白皮书》指名道姓地指出,核威胁主要来自两个国家,朝鲜和中国。
比如在朝鲜部分,《防卫白皮书》就称:“朝鲜将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的覆灭归咎于没能保有必要的核威慑力以作为和西方国家谈条件的资本,因此朝鲜为了维持现行体制必将进一步推动核武器的开发。”对此《防卫白皮书》指出:“朝鲜对核武器的开发及作为核武器载体的导弹技术的进步,将对我国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这种有可能危害东北亚和平的行为是日本所绝对不能允许的。”

E. 分析朝核问题的发展与走向及对中国安全有什么样的影响

2006年10月9号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震惊了整个世界。经过几天的沉默之后,朝鲜宣布愿于近期重返六方会谈的谈判桌同样让世界瞠目:中国的沉默外交效率惊人!中国为六方会谈所进行的成功努力赢得了全世界的赞同。同时这一会谈又涉及到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几个国家的关系。涉及到当今时代最敏感的核武器问题。所以应当关注。

相关材料1:朝鲜核危机
(1) 2006年10月9日,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朝中社报道说,这次核试验是“百分之百”依靠自己的技术进行的。报道称,这次核试验是“安全、成功的”,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像核辐射泄漏这样的危险。报道没有透露核试验的时间、地点和爆炸当量。

(2)2006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3)2006年10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对于朝鲜核问题,刘建超指出: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这一立场没有改变。昨天的外交部声明已经明确阐述了中国政府对朝鲜进行核试验的严正立场,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的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和平解决有关问题。中方将继续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中方也正在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做各方的工作,以使朝鲜半岛核问题尽快回到六方会谈轨道上来。我们希望有关各方能够积极行动,推动形势向缓和的方向发展。在朝鲜半岛无核化这个问题上,中朝之间出现了重大分歧,我们对朝方所采取的政策表示坚决反对。我们也呼吁朝鲜方面能够切实履行关于无核化的承诺,停止采取使局势进一步恶化的任何行动,尽快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朝鲜方面进行核试验给中朝关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发展同朝鲜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一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没有变化。我们在处理同朝鲜的关系的时候,遵循两个原则:第一,符合中朝双方的共同利益;第二,有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我们将继续本着这样的原则处理中朝关系。现在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在就如何应对目前的局势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中方一直并且将继续关注形势的发展。中方将继续同有关各方,包括安理会的成员国就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交换意见。我们采取的所有努力,第一要有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第二要有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第三要有利于六方会谈能够尽早恢复,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

(4)2006年10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朝鲜进行核试验问题发表声明。安南说,对朝鲜不顾全世界反复要求不要进行核试验的要求,朝鲜仍进行核试验表示极为关切,这个行动违反了国际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准则,也违反了目前国际禁止核试验公约,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危害了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的安全。安南呼吁有关各方对朝鲜的这一严重挑战,给予建设性的反应。安南还呼吁有关方面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立即恢复严肃的对话和谈判。安南认为,朝鲜这次不顾世界劝阻仍进行核试验说明,国际社会有必要共同努力,重新加强并使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得到实施,使国际社会在裁军和禁止核试验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5)2006年10月14日,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同时,决议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应严格履行义务,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争取尽早恢复六方会谈。决议排除了授权使用武力的可能,未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将视朝鲜遵守决议情况调整、暂停或取消对朝制裁措施。

材料2:中国政府对第五轮六方会谈的推动
(1)中国外交部31日宣布,中朝美六方会谈团长在北京举行非正式会晤,就继续推进六方会谈进程坦率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三方一致同意在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方便的近期举行六方会谈。这一消息即刻受到包括与会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外电认为,一旦这项共识得以实现,那将是六方会谈的一次重大突破。美国总统布什则对中国为重启六方会谈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

(2)朝鲜宣布将重返六方会谈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1月1日在平壤宣布,朝鲜将重返六方会谈,但前提条件是朝鲜和美国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讨论解除金融制裁问题。据英国媒体报道,朝鲜官方11月1日表示,朝鲜将重返六方会谈。以下是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对此的报道全文:“对于朝中社11月1日提出的有关在北京举行的双边和多边接触,尤其是朝美之间接触的问题,朝鲜外务省一名发言人做出如下回答:针对美国日益增长的核威胁及金融制裁压力,朝鲜近日采取了自卫的防范性措施。10月31日,朝鲜在北京与有关国家进行了双边和多边接触,尤其是与美国之间进行了接触。朝鲜与有关国家讨论了重开六方会谈的方法。朝鲜与美国将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对取消金融制裁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予以解决,在这一前提下,朝鲜决定重返六方会谈。”

(3)布什感谢中国为重启六方会谈所作的努力 美国总统布什对中朝美三方同意于近期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欢迎。美国总统布什对媒体发表讲话说,他对中国、朝鲜和美国三方同意于近期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欢迎,对朝核问题取得进展感到非常高兴。布什还为此感谢中方,他认为,很明显这是因为朝鲜听取了中国和其他方面发出的信息。

(4)联合国秘书长安南31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中国、朝鲜和美国三方同意于近期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欢迎。正在华盛顿访问的安南在声明中说,希望六方会谈能够尽早恢复,并希望会谈能够产生积极成果以缓解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5)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31日发表评论说,韩国政府希望尽快重开六方会谈,并通过会谈就如何履行《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达成协议,以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评论还说,韩国今后将同六方会谈参加国进行紧密协商,为解决朝核问题以及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作出外交努力。

(6)俄罗斯副外长阿列克谢耶夫31日也对此表示欢迎。他说,俄方认为,中朝美同意尽快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极为积极”的现象。阿列克谢耶夫感谢中方为促成中朝美三方代表团团长的会晤所做的大量工作,并表示他将率俄方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六方会谈。

(7)日本官房长官盐崎恭久当日晚间就中、朝、美三国同意重开六方会谈一事表示“六方会谈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好框架,对重开六方会谈表示欢迎”。

(8)中新网巴黎11月1日电 法国外长杜斯特布拉奇10月31日发表声明,积极评价了中国在美朝间的斡旋作用。该声明认为,中、朝、美就重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达成一致“是一个积极的征兆”,声明对“对中国所起的作用表示敬意”。

相关材料3:朝核问题谈判的演变及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
1. 六方会谈缘起

(1)美国和朝鲜的军力不平衡及美对朝的军事威胁。美国从1958年开始,在朝鲜半岛及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2600件核武器。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导弹、核炮弹等,其针对朝鲜的目的很明确。美国还对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这种态势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朝鲜在安全上更倾向于发展战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赖与苏联或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其次,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安全上给朝鲜的承诺不包括核领域,因此,两国对朝鲜核武器发展政策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2)美国政策的转化。1991年9月27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撤除美国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战术核武器。这是当时东西方全球战略互动的一部分,它在事实上大体满足了朝鲜要求美国撤出驻韩国核武器的呼吁,客观上推动了朝鲜核问题的积极转变。

1991年底,朝鲜北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韩国政府宣布韩国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国已经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朝韩双方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1992年1月底,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进行了第一次视察。但是,1992年下半年,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鲜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

1993年3月12日,朝鲜第一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在朝鲜的宣布生效之前,美国和朝鲜进行了副部长级的谈判,并于1993年6月11日达成一个联合声明。原则上,这次核危机得以解决,实际上,双方仍有很多争执。到1994年上半年,问题再次严重起来。美国前总统卡特于当年6月中旬对朝鲜的访问改变了问题发展的方向。朝鲜同意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同意恢复双边高级会谈。

1994年10月21日,美国和朝鲜就朝鲜核问题达成一个《框架协议》,同意就彻底解决朝鲜核问题采取逐步的互利措施。但是,在协议达成之后一段时间之后,协议的履行变得越来越艰难。

布什政府上台后,表现出强硬的对朝鲜姿态,并于2002年初将朝鲜与伊朗、伊拉克一起称为“邪恶轴心”,媒体披露的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也将朝鲜列为使用核武器的对象之一。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态势和军事行动可能加重了朝鲜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担心。朝鲜也对美国表现了非常强硬的姿态。在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期间,朝鲜承认其拥有浓缩铀计划。美国方面以朝鲜破坏《框架协议》为理由停止重油供应。朝鲜随后中断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核设施的安全保障。2003年1月10日,朝鲜再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2.六方会谈的基本历程

(1)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国、朝鲜、美国三国在北京举行了朝核问题三方会谈。

(2)2003年8月27日至29日,第一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形成六点共识是:第一、各方都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开创半岛的持久和平;第二、各方都主张半岛应无核化,同时认识到,也应考虑解决朝方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第三、各方原则上赞同按照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式,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第四、各方同意在会谈、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措施;第五、各方都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第六、各方同意继续六方会谈的进程,并尽快通过外交渠道确定下一轮会谈的时间和地点。

(3)2004年2月25日至28日,第二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三个议题”和“五个进展”。“三个议题”是:一是解决核问题的目标是弃核。二是解决核问题第一阶段的措施问题。三是持续和谈进程的问题,各方一致同意把和谈进程继续下去,不晚于2004年6月底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并成立工作组。 “五个进展”是:一、成功推进了实质问题的讨论;二、明确了采取协调一致步骤解决问题的方式;三、发表了启动和谈进程以来首份文件;四、确定了第三轮会谈地点和时间;五、同意建立工作组推进会谈机制化。

(4)2004年6月23日至26日,第三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五个成果”:首先,各方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朝方表示愿意以透明的方式放弃核武器计划,强调核冻结是弃核的第一阶段,愿意为此接受核查。第二,各方就弃核的第一阶段达成共识,各方均认同实施核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弃核的第一阶段。第三,各方同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寻求核问题的和平解决。第四,各方审议通过了工作组的概念文件,确定了工作组的职责和运作方式,有利于工作组今后更为有效、规范和务实地开展工作。第五,各方原则确定了第四轮六方会谈的会期,并发表了第二份《主席声明》。这标志着会谈进程将继续下去。

3.中国政府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

(1)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2)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分歧;

(3)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命题视角点拨】

本题的考核角度可能有:大国关系的调整;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基本原则;中国的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睦邻、安邻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等等。

F. 请教吧友)朝鲜拥有核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傻子才会认为中国会给他核技术。
朝鲜有了核武器,对中国是什么结果?
朝鲜将不再需要中国提供和安全保护,从此做事不再顾及中国的感受,甚至不惜损害中国利益。
而且,这会造成半岛局势紧张,中国正在经济大发展时期,任何战争威胁都会导致流动资本出逃!
给朝鲜核技术是自毁长城!
这是最浅显的战略常识。
真正需要朝鲜拥核的是谁?是美国!
朝鲜拥核,半岛局势才能严重紧张,只有半岛局势紧张美国才能部署萨德,才能围堵中俄的战略导弹。

G. 朝核问题对中国会产生影响吗

我国外交政策:我国积极促成关系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及针对朝核问题中国所进行的劝和促谈的频繁外交活动 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 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地位的独特和重要,不仅因为它是六方会谈的东道国,而在于别国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力。 观察家们饶有兴趣地注意到,美国务卿赖斯此次亚洲之行首访中国,也是她就任国务卿以后4个月之内第二次访华。以往美国政府的高官出访东亚,一般都是首先访问盟国,然后再到中国,这次赖斯首访中国,然后再去泰国、韩国、日本等国,这一行程安排颇让人回味。 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认为,赖斯此次亚洲之行首访中国,这不仅仅表明在布什政府内部“与中国继续交往”的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美国重视对华关系,还在于赖斯此行的重点之一事关六方会谈,首访中国的含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报道美国务卿赖斯此次访华的成果:最令人感兴趣的成果恐怕是她在离开北京前举行的记者会上“赞赏”中国的这句话:中国为推动重启六方会谈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朝核问题在美朝严峻对峙的背景下,经过中国的大力斡旋,实现了从三方会谈到六方会谈的正式转换,朝鲜半岛和平出现曙光。朝美双方作为危机中的两大主角,它们矛盾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双方争执的焦点是怎样不断转化的? 去年10月,美朝矛盾因朝鲜承认核计划而激化。美国坚持朝鲜放弃核计划是和平谈判的前提,朝鲜则坚持朝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才能放弃核计划;朝鲜主张进行美朝双边谈判,美国则坚持多边谈判的方针。 经过中国积极的劝解和斡旋,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举行了北京三方会谈和六方会谈,各方对以分阶段、并行对待的原则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达成共识,朝美矛盾转向以什么样的交换形式实现朝鲜弃核。朝鲜强调朝鲜核危机由美国引起,先决条件是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并提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揽子”计划,表示只要美国放弃敌视朝鲜,在法律上保证朝鲜安全,朝鲜便可以放弃核计划;美国则表示美国无意入侵朝鲜,无意改变朝鲜现政权,但强调朝鲜必须以可以明确验证的办法完全、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重回核不扩散条约。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核心交换条件上,美朝双方没有找到契合点。 第一次六方会谈后,中国政府和各方继续努力。10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表示愿意向朝鲜提供书面安全保证,朝鲜外务省回应愿意有条件考虑美方提出的对朝安全保证问题,为第二次六方会谈奠定了基础。但美朝分歧依然存在,其一是安全保证文件形式,朝鲜坚持“2+4”形式,即美朝为主要契约国,其他4国予以承认,美国则坚持美、中、俄、日、韩以对等立场在文件上签字;其二,朝鲜表示在完全放弃核计划到实际放弃之前,美国要事实上答应给朝鲜安全保证,并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恢复对朝鲜的重油和电力供应等,美国坚持要求朝鲜“接受核查彻底放弃核计划”,在此之前绝不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也不会采取其他相应措施。第二次六方会谈为此而迟迟不能确定日期。

H. 朝鲜核问题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中国的态度影响国家关系 国际合作 吸引外资受到影响 随着谈判的进行和朝鲜的一意孤行 中国不管是高高挂起还是偏向朝鲜 都会导致中韩两国的关系紧张 加上经济危机已导致韩企在中国大规模甚至偷偷撤资
个人认为国际关系不稳定都不利于中国发展经济特别是国民经济 就像书记说的稳定压倒一切
军事上的获利一般人也不知道 邻国的核武器可不是好玩的

I. 朝鲜核爆对中国的影响

其一,中国关切朝鲜半岛的稳定。一旦朝鲜出现乱局,整个半岛甚至整个东亚都会出现乱局。中东乱局已经让相关大国陷入困境,中国自然不想看到美国在东亚再制造一个中东乱局。一旦东北亚出现乱局,作为最大国家的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被卷入,很难估量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其二,一旦半岛发生乱局,中国本身也会受到波及,尤其是规模巨大的难民潮。其三,中国对统一的朝鲜半岛所带来的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如果朝鲜解体而半岛统一,中国就要面临强大的韩国,在东北亚形成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三国鼎立,再加上美国的因素,对中国的安全局势会有一个全新但很不确定的外在环境。
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迄今为止的行为。第一,中国不会自己去做一些不利于朝鲜半岛稳定的事情。因此,即使中国对朝鲜的核试验非常不满意,甚至下决心制裁朝鲜,但制裁总是有限的,以不会导致朝鲜变局为前提。当然,中国更不会像美国那样去搞政权变更。第二,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会行使自己的权力,否决被视为是不利于半岛稳定的决议。第三,中国对美国、韩国和日本可能攻击朝鲜的行为保持战略模糊性,既不明确反对,也不说支持。这种模糊性促成本来就抱有左右逢源态度的美国,很难对朝鲜采取断然的行动。
不过,也有很多方面的中国行为被视为是不可以理解的,非理性的。
第一,为什么中国总是把朝鲜问题视为是美国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这里追溯朝鲜问题的历史起源已经毫无意义。的确,朝鲜要发展核武器针对的是美国,因为美国对朝鲜构成了国家安全的威胁,甚至是对朝鲜领导人个人人身安全的威胁。也是美国经常作梗,使得局势很难真正缓解,是美国和朝鲜之间缺乏任何意义上的信任,而经常导致局势的恶化。因此,问题如果要得到和平的解决,取决于朝鲜和美国之间关系的改善。
但问题在于,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结果需要中国来承担,而不是美国。朝鲜多次在靠近中国边界的地方进行核试验,已经对中国境内的居民构成威胁。韩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已经决定引入美国萨德系统。美韩一旦完成部署,大半个中国的国家安全就没有了。
不管中国如何抗议或者采取反制措施,只要朝鲜继续发展核武器,美韩会继续朝这个方向发展,而他们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国际政治中,每一个国家都是根据自己对国家安全的定义行动,韩国也是如此。
第二,为什么中国如此漠视朝鲜发展核武器,对自己的国家安全所能构成的最大威胁?从长远来说,朝鲜一旦发展出核武器,中国就没有任何国家安全了。朝鲜一旦有了核武器,韩国必然会发展,日本也必然会发展。对这两个国家来说,发展核武器只是时间而非技术问题。这样,中国成为了唯一被核武器所包围的国家。周边的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等已经拥有核武器。
尽管从眼前来看,这些国家(包括朝鲜)发展核武器针对的不是中国,而是其他国家,但是谁能保证今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这些国家的核武器不是针对中国呢?从和朝鲜和越南的关系演变来看,这些国家很难成为中国的朋友,而更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敌人。
一个大国很难搞好和周边小国的关系,中国不是特例。所以,除了中国,所有大国是绝对不会容许周边小国发展核武器的。这是美国处理古巴导弹危机的理由,也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抗的根源。在这一点上,为什么中国对自己的国家的未来安全或者下一代的安全如此漠然?
第三,为什么中国不能尽到大国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中国是崛起中的大国。尽管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俨然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国。不仅国际社会期望中国承担区域的和国际的责任,中国本身也希望承担责任,实际上也在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连“后院”的事情也解决不了
尽管在朝鲜半岛的核不扩散问题上,中国立场鲜明,但缺少有效的行动,所有行动都被视为是半心半意的。尤其是,朝鲜半岛属于中国的“后院”,如果连半岛的事情都解决不了,如何扮演大国角色?朝鲜半岛核不扩散这个考试通不过,中国很难崛起成为大国,很难被视为是大国。
第四,为什么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存在着如此深刻的恐美心态?很多观察家认为,中国之所以对朝鲜没有有效的决定,就是为了利用朝鲜来对付美国。当代中国对美国出现两个极端的立场。一方面,一些群体对美国的民族主义高涨,极其轻视鄙视美国,似乎对美国根本不在乎,更不用说害怕了。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群体(包括一些决策者)对美国表现出非常的恐惧。他们的恐惧也并非没有道理。在当代,唯有美国有能力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真正的威胁,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只有能力为中国制造麻烦。
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把中国视为“敌人”(或者潜在的“敌人”),利用一切手段来对付中国。同样道理,中国也要利用一切手段来反制美国。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朝鲜至少可以成为中美之间的缓冲地带,甚至是对付美国的一个手段。
尽管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行为并非不可理喻,但鉴于朝鲜离发展出核武器越来越近,中国迫切需要理性地权衡利弊,尽早采取果断的决定,以免最终卷入巨大危机,把灾难引向自己。朝鲜半岛的两个重大结局并不难预见,要不朝鲜最终发展成为核国家,要不美国联合韩国和日本等,对此进行政权更替,而被韩国统一。这两者都不仅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更会给中国构成灾难性的结局。
实际上,中国并非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是深刻的恐惧阻碍着中国这样去做。在和美国的关系中,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来化解来自美国的威胁,而无需朝鲜这一因素。无论双边还是区域多边或者在全球层面,中美两国有太多的共同利益,需要合作;不合作,双方各自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并且,中国本身就是核大国,可以对美国构成足够的威慑。
对朝鲜问题的解决方案,无非是国际政治上通行的、并且是始终有效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现在,中国“大棒”硬不起来,既断不掉对朝鲜的经济支持,更不想认同美国(和韩国)的做法。就能力来说,中国本身或者和俄国合作,可以向朝鲜提供核保护,正如美国向韩国和日本提供核保护那样。
中国可以制约美国,保障朝鲜的政权安全,甚至是领导人的个人安全,但中国必须要求朝鲜进行内部改革开放,成为正常国家。中国所不能接受的是朝鲜政权牵着中国的鼻子,一步步地把中国拖入灾难。如果中国不施加巨大的压力,朝鲜不会做任何的改变,直至灾难的发生。

J. 论朝核问题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

就像美国揪着台湾一样,只是拿来作牵制对手战略部署的棋子, 如果把其作用太过夸大则本目倒置了

热点内容
中美金融如何挂钩 发布:2025-07-01 15:05:19 浏览:145
当老公只想炒股不想上班怎么办 发布:2025-07-01 15:04:27 浏览:600
里拉大跌为什么新兴货币贬值 发布:2025-07-01 14:56:35 浏览:991
普通人什么水平炒股 发布:2025-07-01 14:48:55 浏览:21
建设银行股票历史交易 发布:2025-07-01 14:48:51 浏览:388
风车理财怎么下载 发布:2025-07-01 14:46:23 浏览:726
股票交易暗语18 发布:2025-07-01 14:06:23 浏览:794
金融资金比对怎么操作 发布:2025-07-01 13:58:28 浏览:263
金融银行存款利率多少 发布:2025-07-01 13:55:53 浏览:836
股票交易不要求保证金 发布:2025-07-01 13:50:45 浏览: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