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退市影响 » 非典爆发对股票的影响

非典爆发对股票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12-17 11:36:51

A. 为什么非典令股市大跌

股市对经济的反应有提前性,如果经济预期良好,则股市上涨,反之下跌。
非典时期,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导致经济预期变坏,因此股市下跌。

B. 2003年的非典什么股票最受益

任何一次流行病爆发,当然是医药类股票最受益,当时非典期间涨得最好的股票有海王生物、天坛生物、白云山等。

C. 疫情对股市的走势有什么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增长,一些人在目前的岗位上赚取的薪水已经无法支撑日常生活,为了让全家能有更好的生活,许多人还是另辟新路,炒股就是许多人选择的致富之法。许多人通过炒股确实赚到了钱,但是也有很多人赔了很多钱,股市的行情风云变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国家的政策、自然灾害、企业的变化等,其中疫情对股市的走势影响深刻。

虽然疫情会给股市带来动荡,但是我们也要抓住有利时机,在疫情期间,购买一些特需类的股票,这样不仅不会赔钱,还会大赚一笔。

D. 恐怖袭击对股市的影响,股票涨跌都受什么因素影响

大盘指数在股票市场运行的判断中,有着最重要的参考作用.一方面,因为它是所有股票涨跌的综合表现.另一方面,它的状态又反过来对大多数股票起着决定作用.根据大盘状态操作股票,其出错的机率是比较小的.所以,研究大盘指数涨跌的成因,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http://www.lqz.cn/

因为大盘指数反映的是整个股票涨跌的综合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就反映了或预期了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从而发挥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这一功能.毫无疑义,大盘指数的形成,是从个股出发的.个股的涨跌因素,实际上就决定了大盘涨跌的状况.但是,个股在某个区域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个股在何种情况下的异动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

个股的涨跌的原因十分简单.即是:利多,上涨;利空,下跌,无消息.横盘.

那么,哪些是影响个股利多利空的因素呢?主要是以下两类

第一行业景气程度变化(包括需求价格成本资金等)

第二公司管理运行状况(包括业绩收购重组融资技术革新改造等)

第一类因素引起的股票价格波动,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它不仅影响同类上市公司,也会向上下游传导,从而影响其它行业和公司的股价波动.

第二类因素根据其因素的性质,其影响力则各不相同.

比如重组,对同行业影响有限,对其它行业基本没有影响.比如融资,对本身有利,而对整个市场有一定的利空.比如业绩,如果是主业经营所致,则可能对同行业有传导性,对上下游也有传导性.如果与主业无关,则影响有限.

总之,从大盘的涨跌的角度来看,第一类原因是个股影响大盘的主要因素.第二类则次之.

第一类原因有哪些呢?

从宏观到微观依次可搜罗如下一些:

1资金,包括社会投资总量货币政策社会资金流动性存贷款利率等

2价格变化 即CPIPMI等指数的走势

3汇率与税收政策,

4其它针对行业的政策

总之,第一类因素概括为政策面,第二类因素概括为基本面.有人还提出了第三面为消息面.其实第一面和第二面都是消息面,只不过是指确定了的消息面.而不确定性的一面被称为第三面:消息面.消息面是决定股价运行的根本因素.长期消息决定长期走势,短期消息决定短期走势.

所以我们在确认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同时,也要及时捕捉第三面,即消息面的变化.根据消息面的变化进行股票的适当调整.

确定的政策面和基本面是否在个股的走势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是我们研究个股价值的重要考量工具.如果股价有着过度与不及的反应,我们即可以判断我们的操作方向,决定是卖出还是买进.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影响股价走势的第四个方面:技术面.实际上,不存在所谓的技术面,这种技术面即是股票市场的情绪面.情绪面往往是过度的,要么是过于消极,要么是过于亢奋,这种情绪就影响着股价超前或滞后的走势.

给短期市场提供机会.

个股的情绪在一定周期内会得到有效的纠正,使其符合政策面与基本面的情况.这就是底部或顶部的来临期.所以每一个棋盘震荡期,都有可能是市场的顶部或底部.方向,即是市场情绪的开始.横盘,则是市场情绪与理智的一个平衡点,是重新认识的一个起点.

总之,决定大盘涨跌的因素来自个股,个股就其形成涨跌的原因对大盘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个股涨跌的因素有四个:第一政策面;第二基本面;第三消息面的变化;第四市场情绪形成的技术面.

由这四个因素来决定大盘的涨跌.通过分析这种四个因素的情况,可以决定我们对股票市场形势的认识.

当我们确定政策面将不断向好,基本面将不断改进的情况下,而股票市场的情绪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逆情绪而操作,进行买入.当政策面将趋于平缓稳定,基本面也没有多大改观情况下,而市场的情绪仍然在不断的高涨,我们也应逆情绪而操作,进行卖出.其余的情况,我们则应该顺应市场的情绪,进行持有或空仓观望.

E. 病毒对股票市场有影响吗

目前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成为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该疫情不能有效遏制,成为历史“非典”疫情重演的话,会对股市构成冲击。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证券交易,但会引起居民消费下降预期,打击经济复苏走势,从而间接对股市构成利空影响。

医药生物行业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医药生物板块反应强烈,涨幅居行业首位(1月20日至22日)。

1月20日至22日的三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0%的医药生物板块上市公司达12家,主要涵盖诊断试剂、抗生素、口罩概念股等。

F. 疫情对股市哪些板块影响最大

疫情对股市的影响很大。包括消费、医疗以及生物疫苗的影响是最大的!疫情初期,医疗设备如口罩暴涨,中期炒作疫苗概念,后期就利好出尽了!消费由于受到货币宽松,也就是加大资金投放,流动性充足,鼓励消费等,出现大量白马抱团股大涨!

G. 列举20内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对股市的影响

给你我几年来整理的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看看那几件符合你的需要!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全流通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国 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第一天成交安达 股票8000股,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沪市的首个交易日以96.05点开盘,并以当日最高价99.98点报收,当日成交金额49万4千元人民币。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1992年5月21日,当天取消部分个股涨跌价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家停牌企业。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万人冒雨来买认购抽签表,最后发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1992年11月,我国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简称淄博基金)正式设立。该基金为公司型封闭式基金,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挂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飞乐音响等内部职工股挂牌,这是股份制企业内部职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区沪市行情传输中断一个多小时,而未中断地区照常营业,引起轩然大波。
1993年9月30日,中国大陆发生首起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延中实业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宝安上海公司声明持有延中实业发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
1994年1月14日,财政部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登记发行10亿美元全球债券。这是中国政府发行的第一笔全球债券,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证券营业部因“红马甲”电脑操作失误,以20元一股的天价买入广船股票80多万股(当日广船正常价格在6.50元左右)。一笔交易亏损达1000万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数月无抵抗的熊途中,上证指数最低到达325.89点时,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沪深股市交易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327品种成交金额占去期市成交额近80%。对此,上交所发布紧急通知称,当日16:20以后的国债期货327品种的交易存在严重蓄意违规行为,故该部分成交不纳入计算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称之为“3•27国债期货事件”。
1995年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因期货资金涌入,5月18日股市井喷,沪市单日股指涨幅达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通过协议购买法人股的形式,成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东。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东。
1996年5月29日,道• 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拟选择市场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编制“上证30指数”,并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随后在30指数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波大级别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沪市上涨20.5点,收于1010.83点,在阔别千点大关两年后重新站上1000 点。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场不理会管理层十二道金牌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股市出现过度投机,要求进一步规范。上证综指自12月11日算起历时13天,跌幅达31%,单日跌停个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第二天两市众多股票跌停低开几分钟内被拉起到涨停报收,后历时3个月,指数上涨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摆上了拍卖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万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开拍卖,开我国股票拍卖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1998年4月,沪深交易所决定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施股票交易特别处理。4月28日沈阳物质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被列为首家特别处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金泰,基金开元发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一律不再发行公司职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停止发行公司职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8日,发生美军“误炸”我驻南大使馆事件,上证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十天后引发一场大级别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 规范发展》“5•19”行情进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开始正式实施。
2000年2月14日证监会宣布改革股票发行方式: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受利好刺激,大盘涨幅超过9%。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发行转债开先例,虹桥机场发行13.5亿元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
2000年7月19日,上证综指以2000.33点开盘,首次站上2000点关口,当日成交量达149.6亿元。
2000年10月30日,新华社播发《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纷纷就“郑百文现象”发表看法。并引起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2000年11月2日,吴敬琏针对针对《财经》杂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发表文章《证券市场不能黑》,引发“股市大辩论”。
2000年12月16日上证所推出包括调整B股交易结算费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内的系列举措,以提高B股市场运行效率。此后B股指数不断上涨,12月25日沪市B股指数创出三年来新高,以 88.95点报收。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2001年4月23日,第一只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6月14日,沪市大盘见顶2245.42点,此后一路走低,开始绵绵数载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9月21日,中国内地首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成功实现了首次募集目标50亿份,正式宣告成立。
2001年10月23,证监会宣布停止执行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利好引发大幅反弹,沪深股市接近涨停报收。
2001年11月16日,证券印花税下调,上证指数开于1725.45点,跳空高开104.1点,但当天收出长阴,收于1646.76点,仅上涨1.57%。
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上证指数跳空高开,全天涨幅高达9.25%,上涨144.59点,收于1707.31点。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于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计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后股指的计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
2002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沪深交易所计对封闭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规定封闭式基金最小报价单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实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银华宝申请QFII资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受此消息影响,上证指数当日大涨33.71点,收于1398.01点,单日涨幅达2.47%。
2004年2月2日,国九条出台,同年4月为落实国九条,证监会成立六个工作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新股不败神话在中国股市正式宣告终结。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新股不败神话在中国股市正式宣告终结。
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005年6月6日,沪市大盘见底998.23点,从而结束了长达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发布关于资金申购上网定价公开发行股票的实施办法。沪市新办法将申购上限放宽到当次上网发行总量或9999.9万股,深市规定申购上限为不得超过本次上网定价发行数量,且不 超过9999.995万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划断后的第一只新股中工国际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这标志着终止一年多的IPO恢复,由于是一年多以来的首次IPO,该股首日受到市场资金的疯狂追捧,首日涨幅达到332.03%,最大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沪指报收2505.70点,当日成交额457.9亿元,首次站上了2500点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国内保险第一股“中国人寿”成功回归A股,成为首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这标志着保险公司登陆A股的序幕拉开。
2007年2月26日,沪市大盘首次突破3000点。120只股票达到10%涨停位,投资者企盼的春节后“开门红”成为现实。
2007年5月9日,大盘蓝筹股推动沪深两市大幅上涨,沪市大盘突破4000点,沪综指收报4013.08点。
2007年5月31日,调高股票印花税,单日震荡320点创15年纪录。
2007年8月23日,沪市大盘突破5000点.,盘中上摸5050.38点,报收5032.49点。
2007年9月28日,沪市大盘突破5500点,迎接58周年国庆节。
2007年10月16日,党的“十七”大召开,沪市突破6000点,最高到达6124.04点,成为了历史以来的最高点位。
2008年1月14日,证券论坛讨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要以全球视野, 5500不攻而破,沪市又进入了进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国内平安再融资,雪灾,大小非解禁和物价上涨等压力,以及美国次债进一步影响沪市直破4000点。
2008年4月16日,中国第一只以角为计价单位的股票紫金矿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上申购,申购价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层明确大小非减持的有关规定,上证指数高开低走,次日跌破3000点至2990点。
2008年4月24日,受证券交易印花税从0.3%降为0.1%影响,上证指数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时28分汶川八级大地震影响,股市低开后返身走好,一度广大投资者以不抛股票来支撑指数。
2008年8月8日,29届北京奥运会召开,大盘以“利好”出尽而大跌,次个交易日跌破2500点,收于2470.07点。
2008年9月16日,受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美国股市暴跌影响,以及央行下调银行准备金和贷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9月18日跌至1802.33点。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层允许汇金公司对工建中三大银行护盘等三大利好消息影响,大盘出现了几乎集体涨停的壮观。
2008年10月28日,随着全球证券市场全面杀跌,上证指数又走入下降通道,当日盘中最低到达1664 .93点,也是这次暴跌的最低点。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余年之久的创业板有望正式开启。
2009年4月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撤销宁波立立电子2008年7月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决定,同时要求立立电子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这在中国证券市场尚属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证监会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实施之后将随时向企业发审核批文。这意味着暂停8个多月的IPO重启。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机全面全面爆发以来全球最大一单IPO中国建筑在沪市登陆,上海证券市场发生了有史以来3031.75亿的最大单日成交量,并出现09年最大的跌幅,盘中连破3400,3300,3200点整数关,报收3266.43点。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创业板股票共计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陆,当日盘中受到爆炒而几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称为中国“证券业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营业部总经理杨彦明被执行死刑,但6500多万元赃款的去向仍是一个谜团。此案从一审、上诉、发回重审、再上诉,历时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证监会宣布,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交易。2月22日,期货公司获准受理股指期货开户。
2010年3月26日,证监会正式做出批复,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由于市场有了做空机制,股指开始了一轮大幅杀跌走势。

H. “猪流感”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墨西哥和美国近日惊传“猪流感”, 据法新社26日最新消息,墨西哥卫生部长称,可能已有81人死于猪流感,其中20人已被证实。此外,美国堪萨斯州证实又有两人死于猪流感,这使得美国因该病死亡的人数升至10人。 墨西哥全国死亡个案分布在最少4个地区,墨西哥城占绝大多数,而且患者都不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家和幼童,情况令人忧心。墨城决定学校停课,610万学生留家。市内一切由国家和市举办的文化活动暂停。

世卫发言人亚伯拉罕表示,猪流感似乎已经人传人,对此“非常、非常关注”,组织专家将开会讨论疫情。

经过紧急会议,世界卫生组织(WHO)25日晚间宣布墨西哥和美国的猪流感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依据国际卫生条例的定义,“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示疾病可能透过国际传播而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国际协调合作加以因应。

WHO秘书长陈冯富珍说,这一目前人类还所知极少的新疾病,“有造成大流行的潜在可能”。她并指目前情况严重,而且演变快速。

2003年国内爆发“非典”。而“非典”对股市的影响几乎渗透到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上证指数在9个交易日里从1649点一路跌落到2003年4月28日的最低1437点,大盘跌幅高达12.86%。

现在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受到极大冲击。而这次“猪流感”的爆发,对全球经济又会受到多大冲击,还是未知数。同时,股市又会受到多大冲击也没数,但是要防患于未然,小心使得万年船。

I. “非典”为什么对股市不足为虑

站着说话不腰疼。
非典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怎么可能对股市没有影响?

J. 非典时沪深股市表现怎么样

2003年非典的时候沪深股市表现非常的差,但是正因为差,也是买进的时机,过了以后那个股市就蹭蹭的往上涨。

热点内容
如何解读货币网的金融牌照 发布:2025-07-05 11:07:47 浏览:61
北大科技这只股票 发布:2025-07-05 10:59:43 浏览:925
期货市场如何控制回撤 发布:2025-07-05 10:54:51 浏览:939
引导金融活水的东西叫什么 发布:2025-07-05 10:54:51 浏览:58
外汇理财一股是多少钱 发布:2025-07-05 10:41:20 浏览:288
美国股市每年退市多少 发布:2025-07-05 10:40:45 浏览:647
回购股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发布:2025-07-05 10:20:12 浏览:618
哪些汽车厂家有金融政策 发布:2025-07-05 10:15:10 浏览:473
期货如何看懂库存量 发布:2025-07-05 09:58:04 浏览:978
期货一单赚十个点挣多少钱 发布:2025-07-05 09:56:45 浏览: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