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退市影响 » 刚上市的大盘股票影响指数嘛

刚上市的大盘股票影响指数嘛

发布时间: 2021-12-22 00:22:28

① 刚上市发行的新股计算入上证指数吗

首先搞清概念: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深证指数的前身为深证综合指数,即“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于1991年4月4日开始编制公布,后被深圳成分指数取代。1995年2月20日开始实施发布的深圳成分指数的基准日定为1994年7月20日,基数为1000点。由于深圳成分股指数所选择的股票经过几年的调整,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实际情况,故有些部门仍然依据深综指来分析深市涨跌情况。

② 新上市的股票,会计入上证或深证指数吗

楼主说的过去的做法,现在已经修改了。 新股上市首日不再计入上证指数(2007-01-06) 为进一步完善指数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宣布,自即日起,新股于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开始计入上证综合、新综指、及相应上证A股、上证B股、上证分类指数。 资料显示,上证所新股上市后何时计入指数的规定经历了一个由长到短的过程。在浦发银行1999年11月10日上市之前,上证所实行上市新股自上市满一个月后计入指数的方式;1999年11月8日,上证所作出决定,上市新股自上市后第二日起计入指数计算。而自2002年9月23日起,新股上市当日即纳入指数计算。 此次,上证所考虑到未来沪市会承载大量的优质蓝筹公司,故及时对新股上市的指数计算方法做了调整。尤其是在新股上市首日后累计十个交易日才将其计入综合指数,此时的股票价格已基本趋于平衡。可见,这一调整不仅让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指数的投资标尺作用。 所以说楼主的顾虑已不存在了。

采纳哦

③ 新股上市肯定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大盘指数上升吗

主要看新股盘子大不大 比如中国神华的表现就直接影响到 大盘指数
还有马上要上市的几个超级大盘股 中石油 中国移动 。

④ 在股票市场中新股首日上市交易,该股是否影响大盘指数

新股第一天上市、不记点数,不会影响大盘。

⑤ 在股票市场中新股首日上市交易,该新股是否影响大盘指数

不一定.
1.要看该新股有没有被编进股票指数.
2.要看该新股的总股本和价位是多少.(如以前的深发展,对大盘指数就有很大的影响.)
3.大盘的整体走势对该新股也有一定的影响.

⑥ 一只股票影响大盘指数跟什么有关

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之间的比较,可以认识到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则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当作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到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则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Pn)/n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10+16+24+30)/4=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即: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1)相对法: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代入数字得:股价指数=(8+12+14+18)/(5+8+10+15)=52/38=136.8%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当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⑦ 新股发行对大盘指数的影响。

首先,你的新股上市后的大盘指数公式是从哪里找的,我从来没听谁说过,我只见过第一个公式。新股显然在基期(90年代)没有发行,所以他对分母应该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分母是常数;其次,新股上市会导致分子变大,假定其他股票价格不变,那么指数变大,但实际上,新股上市会分流一部分资金,导致其他股票抛盘增加,股价下降,所以总体指数并不会有太大变化。

⑧ 新股上市几天后会计入大盘指数

新股上市,在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纳入指数计算。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深证指数的前身为深证综合指数,即“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于1991年4月4日开始编制公布,后被深圳成分指数取代。1995年2月20日开始实施发布的深圳成分指数的基准日定为1994年7月20日,基数为1000点。由于深圳成分股指数所选择的股票经过几年的调整,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实际情况,故有些部门仍然依据深综指来分析深市涨跌情况。

⑨ 新股上市上证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指数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 新上市。对综合指数(上证综指和新上证综指)和分类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和行业分类指数),凡有成份证券新上市,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4.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7.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⑩ 上市公司的多少对大盘指数的影响。

几乎没有影响。
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之间的比较,可以认识到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则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当作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到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则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Pn)/n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10+16+24+30)/4=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即: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1)相对法: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代入数字得:股价指数=(8+12+14+18)/(5+8+10+15)=52/38=136.8%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当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热点内容
基金主升浪涨幅有多少 发布:2025-07-12 14:56:47 浏览:440
股权转让实际缴纳出资是什么意义 发布:2025-07-12 14:55:58 浏览:707
理财三板斧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2 14:45:29 浏览:846
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买了什么股票 发布:2025-07-12 14:42:23 浏览:892
敦煌种业股票历史行情中心 发布:2025-07-12 14:40:09 浏览:660
关于眼科的基金会有哪些 发布:2025-07-12 14:31:14 浏览:486
cci怎么看股市 发布:2025-07-12 13:55:04 浏览:334
如何看待货币超发现象 发布:2025-07-12 13:36:55 浏览:424
好的公司股权都在什么地方交易 发布:2025-07-12 13:31:45 浏览:687
股权冻结对股民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7-12 13:30:53 浏览: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