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丝路投资股票怎么样
❶ 怎样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些情况说明,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成效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了两个变数。一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今年以来,我们已经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广义货币增速趋近调控目标,但成果需要巩固和加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没有改变。一是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在低位,银行体系流动性与正常水平和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二是结售汇顺差处于较高水平,造成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加上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购规模较大,仍存在对冲流动性压力。三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仍然较强。因此,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一是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同时,要着力优化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例,防止短贷长用、挤占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营运资金紧张。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二是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是第一位的。当然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三、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去年以来,我国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特别是四季度后物价上涨较快,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对通胀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们就提出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去年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从一季度情况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比较复杂,许多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加剧趋势,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加大。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价格并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涨幅加大。今年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可低估。
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仍然处于可控区间。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翘尾因素比新涨价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新涨价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结构性上涨。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当前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口增速较快,稳定物价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我们要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信心。
国务院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对稳定物价总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及时发现导致价格波动的异常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要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强化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加强春播科技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种足种好春播作物,突出抓好早稻等粮食生产,搞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加强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保障,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供应,保障春耕备耕物资充足供应,努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中央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继续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市场供应。二是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三是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要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降低流通环节成本,促进产供销良性循环,避免对生产和供应形成抑制。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努力稳定市场预期。[!--empirenews.page--]
四、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
当前,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这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应该看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场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这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是正确的。也要看到,当前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财政为此拿出1030亿元,但光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并优先保证用地供应。要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避免寻租和暗箱操作,促进这一制度长期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住房建设进度,如期推出全部房源并明码标价上市销售,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是保持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并始终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要切实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衔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
房地产调控要真正见到成效,关键要抓落实。目前市场正在观望,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流于形式,就很难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很难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老百姓也很难建立起信心,我们的调控就会功亏一篑,最终,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各级政府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强化责任,确保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察。要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
五、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一季度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口增速比出口快,出现10.2亿美元的逆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当然,这种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顺差减少,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市场总体上趋于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是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影响出口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持续大幅上涨,将不同程度挤占外贸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
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一方面,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扩大出口的带动作用,特别注重改善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条件,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研发设计、自主品牌和境外营销渠道,争创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继续积极推进,同时要注重防范风险、提高效益。
六、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年是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认真做好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要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不放松。“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抓紧把目标任务分解下去。我国能源资源短缺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当前节能减排形势有反复苗头,对此决不可忽视,放任自流。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二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抓紧制定标准,细化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三要抓紧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随着部分刺激消费政策到期,今年一季度名义和实际消费增速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改善民生,改善消费环境,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四要正确处理内需外需关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继续用好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❷ 私募大佬排名
一、 葛卫东 江湖人称“葛老大”的葛卫东,2000年开始投资股市,数次破仓,一度有自杀倾向。2004年,他阅读了大量巴菲特的书籍,使他明白了投资的真谛,交易能力迅速提高。在过去的六年里,他的年均回报率为120%,被华尔街称为“东条英机”。现在拥有150亿资产,在胡润财富排行榜上排名第216位。
二、 王亚伟 曾经的“公募之弟”王亚伟,带领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生了74890%的总回报,成为了业界的神话。他以低调和犀利的操作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大胆的操作风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现令人尴尬,王亚伟从神坛上摔了下来。但现在他重生了,带着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巅峰。
三、傅海棠 农民傅海棠养猪六年,种棉花大蒜。2000年投资期货,2009年至2010年,18个月投资从5万增加到12亿,成为期货“第一散户”,原“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做任何技术分析,拥有“农民哲学家”称号。
四、蒋菲 历史上“最佳散户投资者”蒋菲,25岁时通过炒股赚了4亿元,一夜成名。她的背景很神秘,又是个低调的人,所以她的财富来源是有争议的。但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她是典型的“浙派”短线游资,出手果断,资产管理严格,交易体系独特。
五、赵丹阳 赵丹阳于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并于1996年回到国内市场。2007年和2014年两次攻击a股,震惊股票圈。他擅长研究基本面,能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做出准确的判断。李大霄曾将自己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和索罗斯相提并论。
六、林广袤 2010年以600万元持有3万多手棉花赚了220倍到13亿,2011年以1亿元持有1万手空棉花赚了7亿,被称为棉花人。2012年,他重新入市,亏损7亿。之后,他暂时退出期货,在华山行医。
七、张磊 一级市场“投资狂人”章雷是高淳资本的创始人,管理的资产达300亿美元。他的投资项目包括腾讯、JDCOM、mobike和滴滴,他倡导的投资理念是“存正用奇”、“捞一把”。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表现最好的股票管理基金。
八、裘国根 邱国根,净资产70亿,学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办重阳投资掌舵。我们可以在股票,期货和债券市场看到他。他最擅长投资组合,他的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大陆投资者视他为“港股之神”。1969年,他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用5000港元买下了股票。40年后,他拥有资产42亿人民币,创造了“40年增值4万倍”的神话。他倡导“炒股不投机市场”的理念,对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不幸的是,他在2014年患有淋巴瘤,并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前“私募哥”徐翔,被誉为“宁波每日极限敢死队”首席舵手。17岁时,他拿着3万元入市投机到40亿元,一度管理数百亿资产“鹤立鸡群”。不幸的是,2015年,一代投资神话在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而被捕后宣告终结
民间股神林园从8千块赚到几佰亿,他用什么方法做到的?
片仔癀股价从去年11月最低98元飙涨到了近期的300元,不到一年翻了三倍,拳打泸州老窖,脚踢海天味业,成为消费大白马里的涨幅老大哥。
近年来,"民间股神"林园也曾多次表达对于片仔癀投资价值的看好。根据片仔癀2020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中,"林园投资21号、29号和101号"持股比例分别为065%、042%和039%。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心生疑问,林园到底看中了片仔癀什么?
一、经济特许权思想
林园秉承价值投资理念,追求长期稳健增值,投资标的都是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垄断企业。他曾表示 片仔癀的优势在于天然麝香是被国家批准使用的,这不仅是垄断,更是绝无仅有的定价权! 这与巴菲特最经典的投资理念—— 经济特许权思想 不谋而合。
何为经济特许权?
1、被人需要——治疗肝病、疗效独特
片仔癀系列产品包括片仔癀、片仔癀胶囊等肝病用药,适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等,医用和保健功能都具备。目前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达125%-354%,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类疾病,而片仔癀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疗效。
近日,片仔癀的PZH2111片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这是片仔癀首个取得临床批件的1类新药,适应症是 肝内胆管细胞癌、尿路上皮细胞癌等晚期实体肿瘤。 此外,片仔癀的另一个1类新药PZH2109胶囊完成了临床前研究,目前临床申报正在受理当中,该药品主要用于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2、不可复制——绝密配方构建护城河
片仔癀最关键的原料就是麝香,其是从麝类动物成熟的雄性香囊中提取出来的干燥分泌物。而麝被列入一类野生保护动物,并且麝香的使用由国家统一审批和分配。 天然麝香极为珍贵,2015年,国家就停止了天然麝香的配额供应,其中片仔癀属于国家许可的少有允许使用天然麝香的企业。
经过500年的传承创新,片仔癀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处方及工艺受国家保护,属于国家绝密级配方,且永久保密期限,这是其他中药企业难以复制的,也是其拥有的绝对"护城河"。
3、定价权
纵观A股,除了茅台以外,也只有片仔癀股票(600436)能同时满足以上几点了。
二、片仔癀半年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片仔癀2020年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246亿元,同比增长1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增长1584%。林园在回答投资者提问的"能不能再分享一下片仔癀的逻辑?"时,也建议大家看年报,下面我们就看一下片仔癀的半年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4053%
半年报显示,片仔癀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47亿,同比减少4053%,公司解释原因:(1)报告期支付各项税费的现金流出增加;(2) 报告期末公司定期存款增加,不作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列示。
再查看片仔癀的主要资产受限情况和附注可知情况属实。另外片仔癀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209亿,收现比为9910%接近1,这说明该公司销货收到的现金与本期的销售收入基本一致,销货没有形成挂账,资金周转相对良好。
2、上半年存货增加639%
截至2020年6月30日,片仔癀存货余额2231亿,2019年底存货余额2097亿,上半年存货增加639%,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19年上半年3037天缩减至2709天,所以并不存在产品积压难卖的问题。
存货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上游珍贵药材(麝香、蛇胆)从长期看存在一定瓶颈,而且近年来价格不断上涨,因此片仔癀股票(600436)提前战略布局,对上游珍贵药材进行战略存储,这从年报中也能得到验证。
3、片仔癀近十年加权ROE均大于15%
对于大消费类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是必须关注的指标,片仔癀2010—2019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均保持在15%以上,十年平均加权ROE高达2127%,在A股市场上仅有极少数龙头企业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
一直与片仔癀争做"药中茅台"的云南白药近十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就略显尴尬,2010年加权ROE2307%上升至2013年2894%,好景不长,2014年开始直线下降,2019年加权ROE仅有1031%。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云南白药上半年加权ROE624%,而片仔癀则高达1225%,几乎是云南白药的两倍!
三、片仔癀未来靠什么成长?
企业的未来掌握在管理层手中,我们看一下片仔癀管理层的战略有哪些?
1、"一核两翼"战略,扩展并购做大做强
2014 年刘建顺董事长上任以来,公司积极实施"一核两翼"发展战略, 在夯实医药制造业的基础上,加强化妆品、日化产品及保健品、保健食品两翼,并同时拓展医药流通业为补充。 半年报中片仔癀股票(600436)公司强调,增加的203亿元销售收入中,化妆品、日化行业贡献了150亿元。业务种类增加,这就避免未来发生"吃老本"的现象,毕竟东阿阿胶主营业务过于单一很快就暴了雷。
另外片仔癀通过并购持有龙晖药业51%股权,龙晖药业拥有的中西药品批准文号 115 个,特别是安宫牛黄丸(双天然)及西黄丸(双天然)等传统经典中成药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出资控股龙晖药业有利于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对公司布局传统中药名方起到积极作用。
2、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麝香原料十分珍贵,而且近年来天然麝香价格缓慢上升,管理层为解决原材料瓶颈问题,持续推进 "公司+基地+科研+养殖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做好麝香原料战略储备的同时,积极布局养麝事业。目前,公司已在陕西和四川投资设立两家养麝公司,建立多家养麝基地,并发展农户养麝。
3、建设片仔癀体验馆,宣扬"中国符号"概念
由于片仔癀在东南区域知名度较高,而在北方则有种"锁在深闺人未识"的意境,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2015年,片仔癀开始在全国大部分省会和主要地级市的机场、动车站、风景名胜区等人流密集处,布局建设片仔癀体验馆。截至 2019 年底,全国片仔癀体验馆总数超过 200 家。在海外也积极推广体验馆模式,大力宣扬"海丝路上的中国符号"概念。
四、总结
2020年迄今,贵州茅台涨幅大约50%,片仔癀轻轻松松就达到了它的两倍。无论是"一年期",还是"三年期"的股价走势,片仔癀均大幅跑赢贵州茅台。一般来说,当市场渗透率达到15%左右,企业业绩会迎来井喷式增长。目前片仔癀渗透率远在15%以下,所以从投资角度来说仍然存在增长空间。
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认为片仔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国家绝密配方",这个配方就像可口可乐一样,其他中医药企业无法复制、无可比拟! 另外片仔癀管理层积极作为,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并发展业务种类,未来依然具备成长性。(ty015)
在中国民间有这样一个牛逼的人,用凑来的8000块钱开始炒股,炒到现在身价已经上千亿了,创造了亿万倍的惊人回报,被民间誉为股神,为股民津津乐道,他就是人们常说的民间股神林园。
在A股成立30年来,许多所谓的股神常常是坛花一现,而真正能做到几十年屹立不倒的大师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而林园在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成功投资人士。堪称东方的巴菲特,中国的股神。在私募界他也是一名数一数二的人物。
那么林园是如何做到的呢?
早年林园在读书时学得临床医学,后来到深圳干过一段时间的医生,在刚出道之前,可以说他是一个穷屌丝,最初炒股的8000块钱还是他从家里,东拼西凑而来的,或许他天生就是具有投资的天赋,他的投资生涯大致可以分为8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9年到1990年
那个时候的林园,也像我们现在的许多散户一样做短线 ,1989年他首次买入深发展,利用了信息差,因为市场信息不透明,当时深圳不同的营业厅股票有价差,他经过多次的低买高卖,反复收割,一年不到就获利近十几万元。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到1992年,当时在民间炒作的是原始股,嗅觉灵敏的林园再次发现了赚钱的机会,他不停地到全国各地,收购职工内部原始股,随着他持有的公司上市,这些原始股爆涨了几十倍,林园持有的股票市值一下就涨到1000多万元。
第三个阶段是1993-1994年,他回到家乡西安搞起了房地产,虽然赚得不多,但他却幸运逃顶避开了熊市,保住了胜利的果实。
第四个阶段是1995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正值牛市,他先后在低位买入深发展,四川长虹等公司实现了从一千万到一亿元资产的增值。
第五个阶段是2001到2003年,市场走熊,他转向海外股票的投资,资产从一个亿增长到3个亿。
第六个阶段是2003年到2005年,他投资茅台等优质蓝筹股,资产实现了4个亿的增长。
第七个阶段是2005年到2007年,他先后加杠杆买入黄山 旅游 ,上海机场,招行等进行可转债套利交易,在这两年中,他的资产又发生了质的飞跃,到2007年末,他持有的股票市值超过了20亿。
第八个阶段是2003年到2021年,他在2003年前后以20-40元买入的茅台一直持有到现在,据林园自己说,他目前持有约2%的茅台股份,换算一下,他持有茅台的市值大约为600亿元,因此他的投资收益大约翻了近300-500倍。
通过他的投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林园,凭借敏锐的观察力,进行短线的投机,后来当他的资产庞大时,继而选择长期持有绩优成长股,最终实现数以万倍的增值。
林园为自己总结了一套统一的投资方法论,只投资那些具有高护城河,加上成瘾性产品的公司,他把选择行业作为他投资的首选,他在过去30年的投资生涯中,主要围绕着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品种进行投资,这中间累计复合涨幅非常的可观。同时他在A股、亚太和欧美证券市场的,投资业绩和国内市场比较接近,他的投资方法论,具有普适的方法及思维优势。不受不同市场和环境的限制。
林园在投资时非常注重风险控制,减少投资上的失误,他先想到是会不会亏钱,在相全的基础上,再去考虑能不能赚钱。
他所投的公司都会亲自去上市公司进行调研,亲自了解管理层,公司在市场的地位,终端市场销售情况,弄明白公司财务报表,这也是我们散户,很少有人能做到的。林园曾以30元买入茅台后,跌到20元,他没有割肉,而是越跌越买,坚定持有,可能是他了解到茅台公司业绩非常的优秀,在遇到市场的波动时,而有坚定持有的信心,最终他赢得丰厚的回报。
另一面林园喜欢集中资金,重仓买入一个公司,长期持有,提高利润,他掌握了股市的规律,他说市场90%以上的时间,不是在震荡就是在下跌,仅有10%的时间在涨,他就坚持等待上涨的时刻到来,让利润飞奔。
我们从他的投资的轨迹中也可以发现,他很几乎不投看不懂的 科技 股,而投一些业务简单,主营业务强的,跟嘴巴有关系,成瘾性强,产品能反复销售的企业。因此他买的不是酒就是药,而消费和医药行业,在美国和中国 历史 上,都是能穿越牛熊且容易诞生大牛股的行业。同时他所投的企业兼具成长和价值,在低估时买进,耐心等待公司的发展。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