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票投资怎么学
『壹』 我想学习股票投资,请问应该从哪儿开始学
一、学习
1、 了解股市知识:看《炒股必读》、《股市理论》。
2、 掌握炒股理论: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电脑炒股入门》、《精典技术图例》、《分析家筹码实战技法》、《陈浩先生筹码分布讲义》。
3、 看一看分析逻辑:如:《投资智慧》、《投资顾问》、《证券分析逻辑》。
4、 看看股市小说,培养心态:《大赢家》、《股民日记》、《风云人生》。
5、 阅读大师书籍:如:黄家坚的《股市倍增术》;唐能通的《短线是银》之一、之二、之三、之四;陈浩、杨新宇先生的《股市博奕论》、《无招胜有招》。
6、 看实战案例:推荐陈浩的《炒股一招先》百集VCD、唐能通的《破译股价密码》12集。
二、研究
1、 最少熟悉一种分析软件。推荐使用《分析家》或《指南针》。
2、 用时空隧道(分析家、指南针都有)运用技术指标分析历史,进行实战演习判段。
三、实战
1、 少量资金介入
2、 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炒股方略
网上炒股,首先要开户,然后根据券商要求下载交易软件,就可以进行网上交易了。
『贰』 想要学习股票投资,新手小白该怎么学
个人觉得首先还是需要学习,主要还是在学习中怎么少走弯路。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曾经刚开始不懂就直接开户买卖股票,亏钱了,最后意识到还是必须学习,但是学习中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曾经刚开始炒股的时候用均线买卖股票和MACD。现在基本上不用了。当然不是说没有用。还是要懂这些指标的意思。但是不能作为股票买卖。我觉得买卖股票就跟武道一样。前面学习理论然后慢慢实践领悟。到最后创建自己的交易体系。比如我现在做股票就只用自创的集合竞价高量主战法。可以加我VX
『叁』 投资股票怎么去学习
投资股票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学习投资策略,建仓策略,解套策略;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行业分析,价值投资大趋势;公司分析、财务分析,技术分析,如何买上升市中的股票,价值投资,股市心理学、资产配置,实盘操作等等 。
『肆』 股票怎么学
股票入门到精通需要怎么做?做股票赚钱是一回事,入门到精通又是另外一回事,只有靠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
投资者想学习股票知识,一,多看书,二,多实践,三,多交流,一分投入一分收获。每个投资者都抱着财富美梦走进股市,但大多数人最后收获的是一个噩梦。要想美梦成真,确定一个自己的操作策略、经济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心态控制、对冲策略这五大原则一个都不能少。
建议最好从两方面入手,基本面和技术面。基本面是宏观和微观经济;技术面是指股票的技术分析。可以多看书,多上网站学习,多和其他人交流。
投资股票,首先应对股票知识进行一些了解,并进行些学习。然后,再去选择一只股票,选择时至少应该考虑到以下一些方面:
1、首先确定自己的操作是短线,还是中长线操作。
2、先从行业的情况看,是否有政策支持,是否有发展空间,目前可暂时回避制造业。
3、然后看股票的趋势如何,回避下跌途中的,尽量选择上升趋势或上升过程中整理的股票。
4、看成交量是否活跃,资金有没有关注的。
5、再看看财务报表的资产、利润、现金流、产品、管理团队的情况。
6、再看一下一些技术指标的当前情况如何,K线图形是否有利一些。
7、同时也可以考虑一下当前的大盘走势情况,结合个股的判断。
。。。。。。
等等,这样的选择,长短适宜,可以长线保护短线,然后可以考虑买卖的操作计划,并根据操作的时间长短付诸实施。
长期的实践,不断的总结,精通只是时间问题!
『伍』 想学习股票投资啊,怎么入门
你好,新手入门买股票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需要到正规的证券公司开设一个账户,需要提供开户人的身份证原件及银行卡信息。如不方便前往,可以预约其工作人员上门开户,审核通过就行。或许下载券商的开户软件,在券商的开户软件上直接线上申请账户。如国海证券的开户软件“国海金探号”,下载好了打开首页找到“开户”按照流程申请即可,同理,其他券商一样。
第二步:下载股票软件,可以在电脑上也可以安装在手机上。按照之前提供的账户,输入设置的密码,还有输入页面上弹出来的口令数字,点击登录,就可以进去操作了。
第三步:需要往股票账户上充值,保证里面有钱才可以交易。进入系统后,在交易-股票-银证业务-银证转帐,会出现一个界面,选择银行转证券(转入),输入密码和金额,点击右下角的转账,就可以了。
第四步:买入股票。选择好了哪只股票,只需要将它的股票代码输入即可,再输入需要买进的股数,最少是100股,中间有现在该股票的当前交易价格。系统会根据您账户上的资金,匹配可买最大股数,超过了是买进不了的。最后买入确定,这样,我们手里就真正持有一只股份了。
第五步:卖出股票。看到交易的价格合适,可以将股票抛出,也就是卖出股票,可以在股票,卖出,输入股票代码和股数,股数只能小于等于买入数量。
第六步:退出软件系统,点击最右上角的图标,退出,确定。交易就这样完成了。
新手入市在实战之前最好是先用模拟盘去练习,学习并了解股市规则,股票术语,以及看盘技巧等知识。
『陆』 怎么学习股票投资
可选美股(如Scottrade)个人觉得美股比较简单。
用少量资金,买一些试试。
尽量先不买新上市的股。
可以从资产(asset),earnings 和 分红(dividend)来筛选。
同时读一读像《聪明的投资人》一类的书。
尽个人意见
『柒』 我是如何学习股票投资的
一.海量的阅读。 这些年来阅读的与股市有关的书籍不下百余部。 1.关于投资的书:《97股票基础知识》《我也能当股评家》《走进赢家》《跟着庄家走炒股更轻松》《短线是银》《南征北战》《短线之王》《K线战法》《股市投资理念》《短线英雄》《日本蜡烛图技术》《道氏理论》《期货技术分析》《江恩理论》《波浪理论》《笑傲股市》《亚当理论》《股票作手回忆录》《交易生涯不是梦》《专业投机原理》《高明的波段交易》《混沌操做法》《系统交易法》《独自徘徊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汇市圣经》《炒金炒汇100击》《股市晴雨表》《金融炼金术》《幽灵的礼物》《通向金融王国自由之路》等等,不再列举太多,但这只是一部分。 2.了解投资大师 3.心理学的书:《股市大众心理》《性格解析》《金融心理学》《乌合之众》《逆向心理》《赢家心态》 4.经济学的书:《资本论》《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曼昆》《富国论》《兰德思维》《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 5.哲学的书:《康德的哲学》《道德经》《科学发现的逻辑》《历史决定贫困》(索罗斯的老师)《战争论》《思维决策》 1.遍读股市,期货,外汇论坛,找所有能找到的网站论坛,学习那些成功者的经验体会,吸取,汲取教训。 2.遇到不懂的问题,向网络求教,搜索答案。凡是能想到的问题,都在网络里试试。 3.仅仅阅读是不够的,必须大量记忆,经典的内容必须背会记住,记不住就谈不上应用。 4.做笔记,写学习笔记,交易笔记,记录自己学习交易的体会。 5.学着分析,用自己学的全部知识去分析,以金属铜为例,先要知道世界铜矿的分布,主要在智利,俄罗斯,美国,赞比亚。主要消费国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消费的主要行业是:电气,机械,建筑,冶金等,铜的季节性规律,受经济的影响等 都要了解,更主要的是分析当前。 7.向市场学习,中国股市20年的走势,是一部最大最好的书,其中包含许多秘密,20年来,多少底和顶,与当时经济的关系多大,这些是永远学不完的。 三.练习实战 1.实战中磨练自己:必须有大量的实战交易经验,通过实战锻炼自己,从实战中检验自己的学习,凡是不能盈利,都是自己学习不够。 2.总结自己的交易经验,失败和教训都要写在交易笔记上,找出失败原因和成功的经验。 四.抛开书本1. 2.找到一套适应自己的盈利方法,是最终的目的。当你找到这套方法时,你就成功了,可以在这个市场驰骋纵横了。 五.学无止境,学习不可停止,新技术,新事物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市场的理解,自己投机的思想境界。
『捌』 想学习股票投资,怎么学
. 想要做股票,开户、准备资金自不必说了,资金多少都可以,最好不要低于5000元,但首先还应该了解需要学些什么,怎么去做:
想要做股票不是问题,但如果不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就等于往股市送钱,那不如不学。
投资者想学习股票知识,一,多看书,二,多实践,三,多交流,一分投入一分收获。每个投资者都抱着财富美梦走进股市,但大多数人最后收获的是一个噩梦。要想美梦成真,确定一个自己的操作策略、经济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心态控制、对冲策略这五大原则一个都不能少。
建议最好从两方面入手,基本面和技术面。基本面是宏观和微观经济,行业及公司分析,这个不急,时间长了会慢慢了解和把握的;技术面是指股票的技术分析,这可以多看各类的股票书籍,多上网站学习,多和其他人交流,并且在操作中逐步总结、进步。
建议找一些实战经验的高手系统学习炒股技术,要学技术建议跟有操盘经验的老师多少学习。可以上一些财经网,上面的高手专区有不少操盘手老师的视频技术。
投资股票,首先应对股票知识进行一些了解,并进行些学习。然后,可以先少量投入资金进行实际操作,积累经验;去选择一只股票,选择时至少应该考虑到以下一些方面:
1、首先确定自己的操作是短线,还是中长线操作;
2、先从行业的情况看,是否有政策支持,是否有发展空间,目前可暂时回避制造业
3、然后看股票的趋势如何,回避下跌途中的,尽量选择上升趋势或上升过程中整理的股票;
4、看成交量是否活跃,资金有没有关注的;
5、再看看财务报表的资产、利润、现金流、产品、管理团队的情况
6、再看一下一些技术指标的当前情况如何,K线图形是否有利一些
7、同时也可以考虑一下当前的大盘走势情况,结合个股的判断
.........................等等
这样的选择,长短适宜,可以长线保护短线,然后可以考虑买卖的操作计划,并根据操作的时间长短付诸实施。
长期的实践,不断的总结,精通只是时间问题!
『玖』 怎样学好长期股权投资
会计准则对长投的相关阐述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方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的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除外。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方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
在确定被投资单位是否为合营企业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
第三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以及本准则未予规范的其他权益性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
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1-2]
第二章 初始计量
第五条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六条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与发行权益行证券直接相关的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有关规定确定。
(三)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关规定确定。
(四)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确定。 [1-2]
第三章 后续计量
第七条
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第八条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第九条
投资方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条至第十三条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方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其中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无论以上主体是否对这部分投资具有重大影响,投资方都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对间接持有的该部分投资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并对其余部分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十条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一条
投资方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方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方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投资方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方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投资方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等。
第十二条
投资方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方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方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第十三条
投资方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方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收益。
投资方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的有关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
第十四条
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第十五条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第十六条
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全部或部分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对于未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剩余权益性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已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不再符合持有待售资产分类条件的,应当从被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之日起采用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分类为持有待售期间的财务报表应当作相应调整。
第十七条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第十八条
投资方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出现类似情况时,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章 衔接规定
第十九条
在本准则施行日之前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1-2]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