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投资股票
『壹』 投资、基地双双落定,蔚来李斌终于摆脱“悲惨命运”
在被爆出“吉利以3亿美元入股”之后不到十天的时间,蔚来汽车就再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据悉,在25日当天的签约仪式上,还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蔚来中国预计2020年营收148亿元(上市3款车型),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
从目前蔚来的处境来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依然压力不小,但在合肥市政府的帮助下,这个目标或许实现起来也并不会太难。当然,眼下对于李斌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未来能卖多少车,而是现在能不能“活下去”。既然找到了合肥这座大靠山,我们就乐观一些,希望他能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加李斌的微信炒股是真的吗
别信个人,去当地找你客服经理,他们有建讨论群,小心陌生人骗你深陷套牢你还没法找他
『叁』 蔚来汽车用股票抵薪水 员工是赔还是赚
蔚来用薪资换股票的“巧”办法,对于员工来说究竟是赔还是赚?
作者?|郭岩?????编辑?|王鑫
●?●?●
2月13日,有消息爆出蔚来汽车调整了内部员工的薪资发放日,并对员工提出用公司股票兑换员工十三薪的替换方案,该消息发出后立即引发媒体关注。
“钱包抵工资”成了当日舆论同情蔚来员工的一句玩笑话,只不过“钱包抵工资”是过去皮革厂员工的无奈之举,股票换薪水却是蔚来对内的一波主动操作。
那么此次薪水换股,蔚来员工是赔还是赚?
根据蔚来汽车提供的置换方案,员工需要出于自愿的基础上才可将十三薪全部或部分置换成股票;蔚来则在员工申请置换金额的基础上给出1.1系数的股票溢价。
根据该方案,假设A员工在蔚来的月薪为2万元,那么接受股票置换条件后将获得价值2.2万元的等价持股数。虽然从实际收益的角度看,员工短期内获得了超出薪资基础的溢价,但既得的利益将与蔚来接下来的经营情况直接挂钩。也就是说置换成股票的2万元薪资,“今天”还值2万元,但“明天”的实际价值是多少就不一定了!
汽车预言家对比此前使用过工资置换股票的案例后发现,大多数企业在股价波动大的时期,会以结算当月股票平均价或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作为参考价为员工进行结算并置换。兑换价格的选取方式不同主要由公司近期股价波动的幅度决定。由于近期蔚来汽车股价上涨势头弱,加之此前蔚来股价出现过1美元触底的情况,这成为蔚来员工对此次工资换股票的最大担心。
一位蔚来员工透露:蔚来股价在近一个月内都维持在3.7-5.1美元之间,前日的结算价也基本停在一个中位数的位置。所以从置换政策看,如果蔚来给出的限制性条件不严格,股票到手即抛,那所有参与换股的人都稳赚不赔,但如果限制条约规定太长的行权期,那对大家来说都有“摩托换单车”的风险。
相比员工对蔚来股票长线持股的存在风险,某证券公司汽车行业分析师有不同看法,他表示:“近期蔚来股票交易量较大,但价格波动小。尽管不排除有投资人套现的行为,但频繁的买入和卖出也证明了蔚来股票具备一定活力。”至于蔚来股票的投资价值,他认为散户中长期投资蔚来收益大于风险。
既然股票收益大于薪资价值,蔚来为什么还提出用股票换薪水?对蔚来前景始终持乐观态度的李斌又为什么默许薪水换股票的提议?该分析人士指出,蔚来资金吃紧是其选择这一薪资发放方式的主要原因。
采访中获悉,2019年底蔚来汽车曾因内部管理原因调整一次工资发放日期。如果根据蔚来此前三季度报中所表示在2019年底将人员压缩至7500人以内来计算,蔚来于3月6日待发放的人员薪酬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事实上,蔚来内部资金吃紧从去年发布的3季度报中就已经凸显。当时蔚来汽车的净亏损就达到25.217亿元(约合3.528亿美元),且蔚来汽车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制用途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19.607亿元(约合2.743亿美元)。
就在2月14日当天,蔚来又发布公告称已完成1亿美元可转债融资项目,但相比目前薪资发放情况看,有相关人士判断,蔚来薪资问题直接导致此次蔚来融资资金活力将被大大降低。虽然蔚来官方表示了“其他融资项目仍在进行”,但现金短缺仍是目前蔚来汽车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短期内能帮助企业减少开支且分摊资金压力的措施是蔚来汽车的现实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李斌身价暴增疑问,蔚来核心竞争力在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易车老总李斌给员工发100股票是真的吗
是真的有 但是配发的股票 三个月内不能卖
『陆』 被资本玩坏的李斌,上市续命的蔚来如何才能有“未来”
李斌作为一个“资本玩家”,在过去几年间投资案例无数,去年其刚刚解套了摩拜单车,这个被包装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商业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接盘者美团的亏损黑洞。而“李斌们”则成功套现离场。中国的汽车产业者们对这种资本玩家的进入与套路表示担忧。
但即便如此,上市,仍是蔚来不得不选择的唯一道路。蔚来上市更多是被资本推动。蔚来前期主要是财务投资人,从投资人的角度,对上市有约定,以便如期退出。也可以理解为,上市是被投资人倒逼的,也是蔚来的无奈之举。如果不上市,无法向投资人交代。
不过,无论蔚来是否有未来,对于新造车企业都不是什么好事。某新造车企高管感概:蔚来就像一颗“老鼠屎”,蔚来一下子圈走8家投行,如果表现好了,资金都向蔚来倾斜,对行业并无好处,表现差了,更是给业内造成新造车企业就是为了上市套现的的印象。
『柒』 客户李斌委托宏源证券公司当日卖出A股票,买入B股票。卖出A股票的成 交总额为250, 000元,买入口巴B股票的成
证券公司不办代人理财
上证:交易费=过户费+税费+佣金
深市:交易费=税费+佣金
上证过户费为每一千股收一元
不算过户费:550000*0.5%=2750元
『捌』 蔚来2019亏损114亿 李斌:年底实现两位数毛利率
对于造车新势力企业而言,动辄亏损上百亿的现象是“家常便饭”。不过,随着企业的不断成熟,亏损也会逐渐减小,实现盈利也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这个时间或许有点长。
从“教父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来看,从2003成立至今,仍然游走在“持续盈利”的边缘;而被业界认为最有希望比肩特斯拉的新势力车企蔚来汽车,也已走过6个春秋,但是根据其最新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业绩报告来看,2019年仍然亏损了114亿元。
不得不承认,亏损是有惯性的,不过这个惯性的作用力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小。毕竟,相比2018年亏损233.28亿元而言,蔚来2019年亏损还是减少了100多亿。
写在最后:毛利率转正的同时,蔚来的亏损也会相应地有所收窄。电话会上,李斌透露,尽管第一季度面临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是第一季度的亏损仍有望比2019年第四季度下降35%。此外,当被问及蔚来销量达到多少时毛利率可为两位数时,李斌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点,即“每个月4000辆是比较经济的点,在今年往后有机会达到这个数量。”这是否意味着,待蔚来实现年销4.8万辆之后,毛利率就可实现两位数。而待毛利率为两位数之后,也就意味着看到了盈利的曙光?
这一切只能交给时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李斌真的惨吗未必
绚烂灯光之下,到底是蔚来汽车的涅槃重生还是用户们的一场集体狂欢?
从蔚来汽车2017年第一个NIODay首次公布其量产车型ES8算起,至2019年12月28日,在深圳迎来的第三个蔚来NIODay,这似乎成为了蔚来汽车每年的“例行公事”。
如果不是李斌在现场亲自所说,很难想象这次在深圳春蚕体育馆内举办的NIODay近一万二的座次上有7,300余名蔚来车主。
在每一年的NIODay上,李斌都会公布蔚来在明年的车型规划以及公司布局前景。看似一场汽车发布会,却成为蔚来汽车发展进程中充满仪式感的“受冠之礼”。毕竟对于一家造车新势力车企而言,每一次的亮相都弥足珍贵。
但从李斌自己对于汽车市场的解读上,似乎就能明白,那些偏激解读蔚来的人根本不是他所需要的用户层。
“我对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转变的机会我是非常看好的,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机会。所以蔚来不会出特别便宜的车,但是我们会用Batteryasaservice来把拥有蔚来的门槛降下来一点。”
“蔚来不会做更便宜的电动车。一个品牌的带宽是有限的。在主流高端市场30~50万市场,这个市场没有中国品牌立住,这个事情不对,我们就来干这个事。从销量上看,蔚来可以有未来。”
这里的Batteryasaservice是指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圈层用户关系”里面的按需升级,蔚来是用户的,但根据用户关系,你们可以享受到不一样到蔚来,如同奢侈品营销中但手段一般,你可以拥有一个LV,但我们有更多限量版的款式,你想不想试一试。
这是一门生意且商机无限。所以李斌惨吗?一点都不。
文/五十六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拾』 李斌赢得靠山,蔚来迎来转折
所以,他们的握手并不难理解,当然,或许这也跟李斌是安徽人也有关系。今天,双方在合肥与地方政府签约的同时,蔚来第三款车EC6也宣布在合肥的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启动量产。
实际上,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很多从一开始就会找一个甚至多个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减小风险。例如威马与浙江温州、四川绵阳,爱驰与江西上饶、克拉玛依,合众与浙江桐乡,天际与浙江绍兴,拜腾与江苏南京,博郡与江苏南京,新特与重庆,奇点与安徽铜陵,小鹏与广东肇庆。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与造车新势力合作的地方,除了新特的重庆,其他都是汽车产业不发达地区,他们拥有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渴望与造车新势力的风险成正比,也与他们提供给入驻企业的支持政策成正比,这就是双方能达成合作的底层逻辑。
这其中比较异类的是出身互联网的蔚来与理想,都没有和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同样出身互联网的小鹏选择入乡随俗。其他所有出身传统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都清楚地知道此举的重要性,甚至美国企业特斯拉都深谙此道,落户中国前让多个地方政府博弈,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有接近蔚来的观察人士曾经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李斌过于相信市场的力量,不愿与地方政府走得太近。他更倾向于与用户拉近距离,这导致相比其他新势力,蔚来的融资渠道变窄。据说,这也是一些行内人士和投资者认为李斌“不懂汽车行业”的原因之一。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2018年中,上海某区为蔚来入驻提供了优厚条件,李斌在临近签约时犹豫再三提出延缓。而正是延缓期间特斯拉半路杀出落户上海,蔚来也彻底失去了在上海建厂的可能性。
汽车商业评论不去也没有必要判断此说的真伪,但显然,无论客观还是主观原因,蔚来现在可以说是最后一个和地方政府拥抱的车企。终于,李斌站在了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一个更有力量的蔚来将在合肥诞生。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