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人故事
⑴ 股市你我他,股市故事
股市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市场,股价的高与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高与低,低位固然能降低风险,但却无法完全回避。更何况A股是一个投机氛围很浓的市场。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时刻进场,的确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但也不是万能的。赛场上谁不想争第一,考试中谁不想取得最好的成绩?股市上谁不想多挣点。若完全为了规避风险,大家也就不必来这个市场了。不断的操作不断的争取机会就是这种心理的反应。利润与风险总是如影相伴。无论多聪明的人进入这个市场也有迷失方向的时候。轮船远航于大海,小汽车飞驰于高速路,若颠倒位置它们就好无用武之地。海陆空没有万能的交通工具。股市中无论哪种打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行之有效,就是好的。
⑵ 华尔街人物故事
1、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岁(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经历了美国1929年股灾仍能积累几千万美元财富的大投资家
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一位曾经征服了华尔街,后又征服了华盛顿的最著名、最受人敬慕的人物。1897年以300美元做风险投资起家,32岁积累了320万元的财富,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仍能积累起几千万美元的财富。巴鲁克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位“既赚了钱又保存了胜利果实的大炒家”。
据估计,巴鲁克1929年财产最高值可能在2200万元至2500万美元之间。1931年11的财产清单显示巴鲁克那时的总资产是1600万美元,其中现金870万美元,股票369万美元,债券306万美元,借贷55万元。巴鲁克留下来的物业价值超过了1400万美元,一生对各项事业的捐款将近2000万美元。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巴鲁克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也是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说:“巴鲁克是能最好把握时机的投资者,他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他从不等待最高点或最低点。他在弱市中买,在强市中卖。他提倡早买早卖。”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
巴鲁克的一个经典小故事:有一天,他在华尔街上擦鞋,擦鞋童向他提供了股票赚钱的秘诀。巴鲁克一回到办公室就把所有的股票全部抛出去了。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来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人们常常惊异巴鲁克的判断力,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经典名著《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探讨群体的病态心理现象,作者是Charles Mackay,第一版写于1841年。该书是巴鲁克最喜欢的一本书。该书目前享有的声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位赫赫有名的金融家。巴鲁克曾经鼓励、促成了该书在1932年的再版发行,并且为之撰写了一篇序言。巴鲁克称赞这本书为研究自于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提供了启示。
2.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享年63岁(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者
Livermore在15岁的时候开始股票交易,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者。他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四起四落,惊心动魄的战史,以及他表现出来的惊人意志力和智慧,至今仍令人们十分敬佩。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Livermore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1940年11月28日,Livermore因为严重的抑郁症开枪自杀身亡。死时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一生是个失败。
●《股票作手回忆录》是各方公认的经典投资书籍
无论是投机者,还是价值投资者,都认为以Livermore生平为背景的一本书《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股票作手回忆录)》是一本投资经典书籍。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因为价值投资者认为的好书,投机者往往不屑一顾,反之亦然。
如果只选10本最经典的投资书籍,相信《股票作手回忆录》定能入选。
●Jesse Livermore的交易策略
Livermore这位隐逸天才的那些富有革命性的交易策略,今天的人们仍然在使用。Livermore的交易策略是在自己多年的股票交易经历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策略,我总结概述如下:
(1)赚大钱不是靠个股价起伏,而是靠主要波动,也就是说不靠解盘,而靠评估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能够同时判断正确又坚持不动的人很罕见,Livermore发现这是最难学习的一件事情。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确实了解这一点之后,他才能够赚大钱。
(2)Livermore的交易系统的精华,是以研究大盘趋势为基础。一定要等到大盘上涨时,才开始买进,或者在大盘下跌时,才开始放空。Livermore说世界上最强、最真实的朋友,那就是大盘趋势。当市场犹疑不决或是上下振荡的时候,Livermore总是呆在场外。Livermore不遗余力地一再重复这些原则:一厢情愿的想法必须彻底消除;假如你不放过每一个交易日,天天投机,你就不可能成功;每年仅有廖廖可数的几次机会,可能只有四五次,只有这些时机,才可以允许自己下场开立头寸;在上述时机之外的空当里,你应该让市场逐步酝酿下一场大幅运动。
(3)操作时一定要追随领头羊,其他股票何去何从用不着考虑。你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那些领头行业和强势行业中的领头股票。领头羊股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破阻力区域、率先创造新的最高价格。要保持思想的灵活性,记住,今天的领头羊也许不是两年之后的领头羊。正如妇女的衣服、帽子、人造珠宝的时尚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股票市场也不断抛弃过去的领头羊,新领头羊取代了旧领头羊的位置。以前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很难成为新的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经济和商业情况的变化将产生更大预期利润的新的交易机会。
(4)坚决执行止损规则。Livermore把自己的首次损失控制在10%以内。Livermore说,确保投机事业持续下去的惟一抉择是,小心守护自己的资本帐户,决不允许亏损大到足以威胁未来操作的程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坚决执行向上的金字塔买入原则。请记住,股票永远不会太高,高到让你不能开始买进,也不会低到不能开始卖出。但是在第一笔交易后,除非第一笔出现利润,否则别做第二笔。Livermore说,如果你的头笔交易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就绝不要继续跟时,绝不要摊低亏损的头寸。一定要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刻在你的脑子里。只有当股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才继续购买更多的股份。如果是向下放空,只有股价符合预计向下走时,才一路加码。Livermore喜欢做空那些价格创新低的股票。
(6)避免购买那些低价的股票。大笔的利润是在大的价格起伏中获得的,它通常不会来自那些低价的股票。
3、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岁(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之父
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格雷厄姆被喻为“华尔街院长”和“证券分析之父”。作为投资界最重要的思想家,对投资界的最大贡献就是将明确的逻辑和理性带到了微观基本分析之中,并成为巴菲特等许多成功投资家的启蒙宗师。与戴维•多德(David Dodd)所著的《Security Analysis(证券分析)》直到目前一直是投资界最经典和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926年,格雷厄姆联手杰罗姆•纽曼创建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并重回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授课直至1956年退休。虽然格雷厄姆的个人资产在1929年的股灾遭受重创,但幸运的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却幸存下来,并且开始不断成长。到1956年结束时,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7%。
格雷厄姆1948年创立的基金(GEICO)到1972年的24年里增长了超过80倍以上,年均复利增长在20%以上。他取得的成就来自于他与生俱来的能力及终生与人为善的信念。
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评出了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 ”,排名第四。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就是依据价值分析法在股票长期处于低价时买进,而在价格合适时卖出,“让别人去赚多余的利润”。
格雷厄姆创造了“安全边际”一词来解释他的常识性选股法则,既挑选那些暂时股价跌落,但是长期来看基本面牢靠的公司股票。任何投资的安全边际产生于其购买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两者差别越大(购入价低于实际价值),就越值得投资,无论从安全还是回报角度来看都是如此。投资界通常将这些情况称为低估值(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倍数股票。
●格雷厄姆的投资要点
人们经常记得股神巴菲特说过这样的话:“第一,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其实,这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本人总结的投资要点。
格雷厄姆创造的“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安全边际”为格雷厄姆的投资要点“第一,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
4.杰拉尔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岁?(1899年-1975年?)
●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
Gerald M. Loeb于1899年出生于旧金山,1921年开始证券投资,他几乎终身都在E.F. Hutton工作,后来终于成为这家券商的副总裁。
Loeb是一位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他发现1929年股市实际上在9月3日就达到了最高点,这比大崩盘开始几乎要早了整整2个月。
1935年,Loeb出版的《投资生存战》(The Battle for Investment Survival)是这样描述的:我预见到1929年股市见顶,并及时抛空了股票。我能回忆起来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所有的股票并不是同时达到最高价位。在那年,我不仅不断变换着手中交易的股票种类,而且股票的数量也在减少。当手中一只只的股票开始“表现”不佳时,我就转向其他表现尚佳的股票。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我完全退出了股市。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Gerald M. Loeb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
Loeb进入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可能与我个人的投资偏好与投资哲学有关系。我个人认为,影响股价波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心理因素。而Loeb在1935年就出版的《投资存亡战》里就已经明确指出:在日趋成型的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
Loeb说:“形成证券市场形态的唯一的但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众心理。”心理状况驱使人们在某种条件下以40倍及以上PE购买一只股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拒绝以10倍及以下PE购买同一只股票。有时,股票的价值持续几年被大众高估,人们一直给出一个比理论估价高出许多的价格。同样,理论上的价格低估往往也会持续多年。无论自己怎么想都不重要,因为市场将自己得出股票价值到底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的结论。
我个人的感悟:A股2006-2007年的暴涨与2008年的暴跌,从基本面和技术面,都很难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很难得出股市走势正常的结论。如果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看,市场走势则显得十分正常了。2006-2007年,股票新开户人数急剧增加,投资者疯狂地购买股票,如果只根据基本面来分析,历史估价模型并不支持过高的价格,投资者就会过早退出市场(赵XX同志在3000点即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就是这样投资者的代表,当然我并不认为赵同志的操作有什么不对)。2008年的下跌趋势形成后,投资者视股票如毒品,疯狂卖出股票,资金连续大规模地从股市中撤退而流回银行(2008年各月的定期存款增长率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以至于大盘跌到历史最低市盈率时,大家似乎仍不愿意入场,似乎仍看到不到大盘最终的底部在哪里。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大众心理。
5.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岁(1903年7月21日-1999年)
●最伟大的赢利记录:68年的投资生涯,没有一年赔过钱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在68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一年赔过钱。我个人的感觉:这一历史恐怕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能够打破。巴菲特过去51年的投资生涯中,也有一年是亏损的。
美国“保护者共同基金公司”的伊始人,是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是美国开放式基金之父。1929年初涉华尔街,是美国唯一一个同时在华尔街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崩溃的投资家,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灾中取得了骄人收益。
纽伯格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上过商业学校,被业内人士称为世纪长寿炒股赢家。他的成功不仅是拥有巨大的财富,还有长寿和美满的家庭。
●罗伊•纽伯格的成功投资十原则
纽伯格从几百件实际教训中归纳了十条最重要的法则。在近70年的投资和交易中,他一直遵守安,这十条法则使他受益匪浅。
一、了解自己
纽伯格说:我认为我本身的素质适合在华尔街工作。当我还是B.奥特曼的买家时,我把所有的股票转换成现金,又把现金转换股票。对我来讲,交易更多出于本能、天分和当机立断。它不像长期投资需要耐心。在分析过各种纷乱交织的因素后,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决定,那么,你就是那种适合入市的人。测试一下你的性情、脾气。你是否有投机心理?对于风险你是否会感到不安?你要百分之百地、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断时应该是冷静的、沉着的,沉着并不意味着迟钝。有时一次行动是相当迅速的。沉着的意思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审慎的判断。如果你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好,当机立断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你觉得错了,赶快退出来,股市不像房地产那样需要很长时间办理手续,才能改正。你是随时可以从中逃出来的。你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对数字快速反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识。你应该对你做的事情有兴趣。最初我对这个市场感兴趣,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我不想输,我想赢。投资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专业投资,如果你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对公司及细节进行分析,你最好还是离它远点。
笔者的感悟: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股市是按照人性的弱点来设计的,人性的弱点是很难改变的。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才能战胜自我,才有可能成为股市中10%的赢利者。
二、向成功的投资者学习
纽伯格说: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很明显,他们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他们的路都通成功。你可以学习成功的投资者的经验,但不要盲目追随他们。因为你的个性,你的需要与别人不同。你可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适合你本身、适合周围环境的东西。纽伯格推荐的成功的投资者前几位是: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和吉米•罗杰斯。
笔者的感悟:我最重要的投资感悟的第一条是“想成为佼佼者,先向佼佼者学习”,第三条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各种方法都有可能赚钱”,别人成功的方法,不见得适合自己。最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羊市”思维
纽伯格说:个人投资者对一支股票的影响,有时会让它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但那只是一瞬间,一般是一天,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这种市场即非牛市也非熊市。我称这样的市场为“羊市”。有时羊群会遭到杀戮,有时会被剪掉一身羊毛。有时可以幸运地逃脱,保住羊毛。“羊市”与时装业有些类似。时装大师设计新款时装,二流设计师仿制它,千千万成的人追赶它,所以裙子忽短忽长。不要低估心理学在股票中的作用,买股票的比卖股票的还要紧张,反之亦然。除去经济统计学和证券分析因素外,许多因素影响买卖双方的判断,一次头痛这样的小事就会造成一次错误的买卖。在羊市中,人们会尽可能去想多数人会怎样做。他们相信大多数人一定会排除困难找到一个有利的方案。这样想是危险的,这样做是会错过机会的。设想大多数人是一机构群体,有时他们会互相牵累成为他们自己的牺牲品。
笔者的感悟:我认为心理因素是影响股价波动最重要的因素,投资者的心理波动制造了90%的行情。
6.巴菲特
7.索罗斯
耳熟能详的就不说了
他们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们可以拿钱去烤火,而在于它们对于这个世界伟大的爱
⑶ 关于股市起源的故事
关于股市起源的故事如下:
中古世纪末期,意大利几个城邦开始发行可以交易的政府证券。威尼斯从 13 世纪中叶就开始在里亚托买卖政府证券。投机风潮也应运而生:1351年,有关当局通过法令,禁止散布谣言,打压政府基金价格;1390年、1404年及1410年分别都有人试图禁止政府出售债券期货;共和国总督及公爵议会也试图禁绝“内线交易”。佛罗伦斯、比萨、维伦纳及热那亚 14 世纪时也都出现过政府债券的交易市场。意大利城邦把收税的权力外包给蒙提(Monti),这些公司的股本被分割成可以买卖的股票(Luoghi)。这些早期的股份公司和罗马时代的公会极为类似。
由于宗教战争、荷兰判乱及多起城邦破产的事件,法国及法兰德斯资本市场的发展在 16 世纪下半叶停滞不前。里昂155北欧的定期交易会源自于古罗马时代的论坛(fora)及酒神节庆典,只有这个时候,可以抛弃许多中古世纪对交易及金融的限制。事实上,它们就是股票市场的雏型。15 世纪的勒普齐格(Leipzig)交易会中,可以买卖德国矿场的股票;在巴黎附近举行的圣日耳曼(Saint Germain)交易会,在四旬斋后开市,场内也可买卖市政公债、存单及彩券。安特卫普的春季及秋季交易会会期都很长,再加上全年开放自由交易,更被称为“经年累月的交易会”。 16 世纪中叶安特卫普正式成立结算所(bourse),以此为名的原因是,这群交易商人都聚集在布拉吉斯(Bruges)附近的伯斯旅馆。
从 16 世纪中叶,描述投机市场情形的详细证据愈来愈多。金融市场已经发展出信用观念,债券价格反映的是未来事件的预期心理,例如无法偿债。1530 年代开始出现操纵市场的行径,由都西组成的一个集团,故意压制里昂市场的股价(如今称为空头打压)。1550 年代中期,安特卫普及里昂市场又掀起一股炒作皇室债券的热潮,结果法国国王享利二世1557年宣布停止偿债,这股热潮才突然中断。 西班牙军队1585年攻占安特卫普,后者的结算所从此走下坡。阿姆斯特丹乘机崛起,因为成千上万的清教徒和犹太难民逃离西班牙,携带资金及交易技巧抵达荷兰。这些移民带给荷兰的震撼,被历史学家称为荷兰在1590 年代的“经济奇迹”。到了 17 世纪初,荷兰共和国是欧洲最发达、最有活力的经济体。 虽然包括银行、借贷两方的记帐制、合资公司、存单及股票市场这些资本主义的金融制度并不是荷兰人发明的,不过,荷兰人却在一个以赚钱为目的的重商经济体系内,于稳定的基础上整合及建立这些制度。联合东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这是第一家获得政府特许权的合资公司,可独享和东方世界的贸易。19 年后,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旨在拓展美洲地区的商机。欧洲第一家中央银行是阿姆斯特丹的威索尔银行(Wisselbank),成立于1609 年,前身是热那亚的Casa San Giorgio。
到了 17 世纪初,欧洲各地蜂拥而来的资金纷纷投入荷兰各式各样的金融资产,从不动产到年金、市政公债、存单及中期贷款。阿姆斯特丹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转运港口,更是当时世界的金融首都。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1610 年成立新的交易所)内交易各式各样的金融商品及劳务:“大宗物资、外汇、股权、海上保险……(它是)一个货币市场、金融市场,(也)是一个股票市场。” 1792年,24名纽约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约定以后每天都在此进行股票等证券的交易。1817年,这一交易市场日渐活跃,于是参加者组成了纽约证券交易管理处。1863年,它正式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便是美国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与好友琼斯(Jones)在华尔街15号创办了道琼斯公司,并紧靠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开始尝试计算股票价格变动指数,当时采用样本均为铁路公司,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数(DJIA)。1889年,道亲手创办了华尔街日报。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计算并对外公布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当日指数为40.94。1929年,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数DJUA指数诞生。1992年,道琼斯综合平均数(DJCA)诞生。近年来,道琼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创设了相对独立的3000多个股价指数,统称为道琼斯全球指数(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琼斯股价指数中,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当今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因此,它既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一般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简称为道琼斯指数(以下简称“道指”),而且将1896年5月26日这一天确定为道琼斯指数的“生日 1720年,英国一些商人和贵族成立了一家南海公司。他们通过贿赂国会议员等非法手段,获得许多海外贸易和经销国债等方面的特权,致使该公司的股票价格由年初的每股228.5英镑,迅速上升到7月份的1000英镑。但好景不长,他们贿赂国会议员内幕很快被揭露,该公司的信誉及经营状况一落千丈,股票价格到年底已跌至每股125英镑。广大被愚弄与欺骗的投资公众遭受严重损失,有的甚至家破人亡;而那些公司内幕人士由于了解内幕及时地将股票出手,所以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发了横财。由于当时的英国并没有股票交易的相关法规,因而不能对上述内幕交易者绳之以法,使得越来越多投机者纷纷效法南海公司,通过种种手段巧取豪夺。大批股票投资者上当受骗、被盘剥一空,有的甚至倾家荡产,走投无路之下就去干起杀人越货、拦路抢劫的事情。股票市场的混乱不堪使得整个社会秩序也动荡不安。事态的发展使英国朝野大为震惊。英国下议院经过调查后指出:狂热的股票投机活动无异于变相的抢劫,必须对股票交易实行法治。于是,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法规----<肥皂泡法案>于1721年在英国诞生了。
以后在1812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证券交易条例>。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即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据文献记载,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买卖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即股票交易所 那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成立于1971年。是世界第一个电子股票市场。那斯达克飞速发展,成为世界资金容量第二大的股票交易市场。 股票和股票市场,在19世纪60年代的末期,跨跃重洋来到了中国。而它最先落脚的地方,正是这里,当年被世人誉为东方华尔街的上海。北京自来水厂,依然坐落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一条胡同里,人们今天走过它的门前,或许不会意识到,它就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之一。北京自来水公司发行股票的那一年,距离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间大约260年。
19世纪中叶,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一个洋人开办的证券交易组织首先在上海落户了。1869年,外国商人组织了“掮客公会”,专门交易外国公司的股票,就是这个组织1891年演变成了上海众业公所。今天,在上海图书馆存放的大量历史文献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早期股票市场的历史足迹。 上海众业公所,坐落在上海的外滩,作为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其交易的股票或企业债券却都来自洋人的公司。辛亥革命之后,洋人在中国股市上的反客为主,深深地剌激着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他来到上海,找到上海著名的富商虞洽卿先生。
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1920年11月,中国人自己的证券交易所,先后在北京、上海、汉口正式开业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就是其中的一家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的重新设立,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1956年,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否定和排斥证券市场。1958年以后,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从此,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1990年和1991年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设立以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更为迅速,用10年的时间走完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历史的大跨越。
⑷ 喜欢炒股,求股神巴菲特的传奇故事!
巴菲特说:“我们喜欢简单的企业”。在伯克希尔公司下属那些获取巨额利润的企业中,没有哪个企业是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关于简单企业的解释就是“我们公司生产浓缩糖浆,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制成饮料,我们把它卖给那些获得授权的批发商和少数零售商进行瓶装和罐装”。这就是可口可乐公司1999年年报中关于公司主营业务的解说词,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句解说词一直出现在它的每份年报当中。简单和永恒正是巴菲特从一家企业里挖掘出来并珍藏的东西。作为一名矢志不渝的公司收购者,巴菲特喜欢收购企业,不喜欢出售企业,对那些拥有大型工厂、技术变化很快的企业通常退避三舍。
巴菲特也不喜欢雇员跳槽。伯克希尔公司在过去的35年里很少有哪个企业的经理离职,除非他病故或者退休。同样地,巴菲特本人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衣食住行依然如故。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 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后袋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旧的,我的钱包是旧的,我的汽车也是旧的。1958年以来,我就一直住在这栋旧房子里,因此,我保有这些东西”。这位全球最富有的人在他的钱包里到底装了多少钱?“我来看看”,他一边说,一边打开钱包,大约数了8张100美元的钞票。他说:“我一般在钱包里放1000美元左右。”在2001年之前,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从未出现过负值,并且创造了一个29.5%的综合收益率。可是,这种年年好运因9·11恐怖分子的袭击而消失。公司大量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和美国运通股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亏损。公司自身的股票实际上只获得大约7%的收益,公司的账面价值下降了6.2%,但仍好于跌幅达11.9%的标准普尔指数。2001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开头这样写道:“200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损失达37.7亿美元,我们的A类股票和B类股票的每股价值双双下降6.2%”。
巴菲特通过一些重大而又成功的投资决策创造了伯克希尔公司。公司一半以上的净资产归功于10次左右的重大投资行动。巴菲特几乎总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企业,然后长期持有。在某些投资季报当中,长期是指截至下一季度收益的结算日或公布日。然而,巴菲特现在持有的许多投资品种时间长达数年、数十年,经历了经济景气和不景气时期,直至迎来辉煌灿烂的那一天。巴菲特是一位马拉松式的投资健将,投资机会来临时,他四处出击,力求收购到一个更大的企业。
⑸ 谁是炒股的投资天才
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奥玛哈。他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一直居住在奥玛哈,是当地的证券经纪人和共和党议员。
时值经济大萧条困扰全球,当然也波及了巴菲特的家乡。由于生不逢时,在他刚满周岁时,他的父亲,身为银行证券销售商的霍华德·巴菲特就失业了。全家迁移到了别处,父亲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快又陷入困境,巴菲特一家的生活变得有些艰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四年。这样的家境却使巴菲特从小就对钱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巴菲特后来回忆道,童年的那段艰难岁月使他当时就萌发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长大后一定要拥有大量财富。“总有一天,我的名字和照片会出现在传媒上。”
巴菲特在童年时代就对数字十分着迷,心算能力很强。他经常和伙伴们记录着街口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车牌号码,晚上展开《奥玛哈世界先驱报》,计算着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每当周日去教堂做礼拜,巴菲特被梳洗一番,坐在长老会教堂的长椅上时,他总是以计算宗教作曲家的生死年限来打发时间。他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金钱,他在“数着他想象中的财富”的过程中成长。
5岁时,沃伦·巴菲特开始在家门口摆上口香糖向过往行人出售。不久,他与朋友拉塞尔在闹市兜售柠檬汁。6岁时,在与家人去郊外度假时,他用25美分买了6听可乐,然后在湖边以5美分一听的价格卖给游人。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有时,巴菲特还从父亲的杂货店里买来苏打水,挨家挨户的销售。他想一点一点地挣到很多很多的钱。
巴菲特8岁时,便开始阅读他父亲的有关股票市场的书籍。1940年,10岁的巴菲特随父亲去了纽约。在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他被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的景象迷住了。他对父亲股票交易里的股票、债券单据怀有浓厚的兴趣,每天义务地为父亲供职的哈里斯·厄普汉姆公司做股价牌的记录。
11岁时,巴菲特就在他父亲担任经纪人的公司开户。之后,这个少年第一次进行股票投资,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了一种公用事业股票——市政服务公司优先股。不久,这只股票的价格上升到了40美元,巴菲特将股票抛出。除去1美元的佣金,沃伦·巴菲特第一次在股市上获得了5美元的纯利润。首次投资虽然赚得不多,但却给他带来了无比的喜悦。
父亲霍华德·巴菲特的朋友卡尔·福尔克家是巴菲特常去玩的地方。一天,他在福尔克家吃午餐,他一边喝着福尔克太太做的鸡面汤,一边宣布:他将在30岁以前成为一个百万富翁。福尔克太太问他为什么想赚那么多的钱?12岁的沃伦·巴菲特回答说:
“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正是基于这样的爱好和信念,才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儿时的巴菲特就像一个书虫,并且有着照相般的记忆力。只不过他读的不是童话故事,而是教人如何发财的“秘籍”,如《赚到一千美元的一千招》、《从十美元成为大富翁的故事》。一年又一年,巴菲特挣钱的点子也层出不穷。从组织一帮小孩为报社送报,到与朋友合伙经营出租弹子球机生意等等。他一点一点地积攒着自己的财富,坚定地沿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向前走。
⑹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炒股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炒股亏得血本无归,呵呵
1、 李清照… 股票被套 怎一个愁字了得
2、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股票长被套
3、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股有潮起潮落,此事古难全,但愿高增长,天天共赚钱
4、辛弃疾… 众里寻股千网络,蓦然回首,刚抛的股票,暴涨
5、孙子… 股票被套,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涨回来
6、曹操… 何以解愁 唯有涨停
7、杜甫… 安得特大利好千万个 大庇天下股民尽欢颜
8、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股票被跌停 桃红潭水深千尺 不及转势变涨停
9、文天详… 人生自古谁无死 买个好股在人间
10、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大盘红 多头势不可挡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1、周敦颐… 自李唐来 世人盛爱炒股票 予独爱被单边上涨势
12、布什… 先地毯式的轰炸,然后出动地面部队搜索整个大盘。
13、拉登… 这次上涨的效果比想象的要好。
14、拿破仑… 不想股票涨停的股民不是好股民
15、李白——选股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来股市十几年,那个王八能赚钱?
16、杜甫——君不见,大盘里,千股跌停哭喊声。
17、陶潜——归去来兮,股票被套胡不归,大跌9天不反弹,身家性命全抛完。
18、屈原——股慢慢其被套兮,吾将寻机而抛盘。
19、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吾股之被套。
20、王之涣——欲翻几倍钱,更买中石油。
21、王之涣——股民何须怨大盘?政府调控看不见。
22、王维——劝君更买高价股,翻倍之后再买难。
23、孟浩然——股民不知晓,处处有深套,一日盘跌停,赔钱知多少?
24、张若虚——不知大盘何时涨,单见k线处处绿。
25、李白——天生我股必有涨,千金散尽还复来。
26、李白——股来散户皆赔本,唯有庄家赚大钱。
27、李白——中石油、深发展,股民被套也要抛。
28、李白——股市难,股市难,多跌停,今被套?大盘早晚要反弹,翻倍发财少不了。
29、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股市里,到处都跌停。
30、杜甫——股票跌,基金赔,股民基民泪满襟,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31、李商隐——君问涨期未有期,大盘一日铺天绿,何当我股再涨停,却话政府慈悲时。
32、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股小。
33、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股民被套青衫湿
⑺ 求一个故事'说一个搞股票的投资者'在路上听见乞丐都在议论股票'他就当日把手上的股票全部
没听过呢,估计应该是28定律什么的,赚钱的永远是少数,07年那么好的行情还有很多赔钱的呢!做股票时要学会逆向思维,别人都觉得好的不一定是好!
⑻ 求个人投资股票失败的故事
无意看到这个问题,本来失败的事 就不想多说,但是希望自己的小小经历 能给你一点小小帮助!
我对股票一直有关注,就在去年,做生意赚了10万余元。正式开户进入股市,本人今年23,年轻气盛,做股票也一样 ,喜欢追高,短短的一个月 亏了百分之60,后来决定 在多多了解,我是这样告诉自己的,失败没关系,只要知道自己哪里不足 如何失败的,我相信不久将来 我一定在股市做的很好,虽然现在不操作,但是每天开盘我都会密切关注我自己选的股票!
我做股票自认为还行,就是心态不好,沉不住气, 要是让我选3支票 一个礼拜 以后肯定会有一支在7点以上的,但是毕竟做股票 是实在!!
现在的想法就是。 做股票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再就是有丰富的经验, 需要长时间密切关注,追高就不易做长线,,,,抄底就要适可而止!看公司的行业,市场价值 ,以及前景。 老农民不知道怎么表达。需要交流再联系
⑼ 你听过哪些股市有关的传奇故事
我曾经也是一个资深的微投资玩家!!各位微型小投资基本都参与过,二十几年了,各种压力我都经历过,从日入过万到一夜亏空等等遭遇,债务爆发,后来遇到了他,是他把我带了上来(昵称能找到他),教了我很多方法和技巧!!希望他能帮到你们,不要在这里寻求安慰了,其实困难不可怕,怕的是自己害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