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投资不买股票

投资不买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4-11 12:15:40

1. 我想买点股票一直持有不炒股可以吗,长期持有股票应该注意什么

长期持有股票,就等于价值投资了。

关于价值投资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意思就是,要找寻股价低于公司价值的买进,并且长期持有。

2:以踏踏实实办事业的心态投资。投资者理性投资,必须远离那些垃圾股、题材股,更多关注绩优蓝筹股。价值投资本质是只投资熟悉的公司,股票多了以后,没有足够的精力顾得过来。例如我们要买一些真正的好公司,比如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我国大企业。

3:秉承价值投资有三大基本概念,也是价值投资的基石,即正确的态度、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也需要花时间研究,找寻业绩好的公司,持续增长的公司,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对国家对人民有益处的公司。远离空壳公司,垃圾公司,热点公司。最后持之以恒。认真学习。

这个世界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2. 股票帐户可以不买股票只做短线投资吗

你不买股票做短线,那你做空气?

3. 可以投资不可以买股票不

可以的,这个选择什么样的理财方式由你自身的情况来决定为好,而且建议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全放在一起,这样不是太安全。

4. 7月1日起投资者就不能买股票了吗

可以继续买股票
大家可以放心了:散户不能炒股是谣言!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赵敏26日公开表示,这些观点是误读。当前投资者可以买股票,新规后仍然可以买卖股票,投资交易不会受到限制。
7月1日即将施行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投资者分为专业和普通两类。
除了机构投资者,自然人成为专业投资者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二是具有2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等投资经历,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属于专业投资者的高级管理人员、会计师、律师等。
“专业投资者”之外均属于“普通投资者”

5.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股市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购买股票型基金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是购买股票型基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吧,目前A股的个人投资者有1.7亿,不过这1.7亿账户到底有多少资金在里面我们没有更详细的数据,如果人均1万 ,那么就是1.7万亿,如果人均10万元,那么就是17万元,而另一个数据就是我们的投资者中95%以上账户资金不足50万元,凭借这些数据我们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1、A股投资者相比买基金更愿意自己买股票是事实吗?再来看一个基金的数据,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7月末,私募管理基金总规模14.96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为3.09万亿,并且较6月份增加了0.44万亿。

不过这种情况在改变,尤其是最近一年,基金公司比以往更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2019年行情不错,基金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率,这为基金展示了非常好的信任。第二是因为2018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倒闭以及被取缔,导致这部分投资不仅没有收益,本金更是受损

当这部分资金脱离互联网金融后,能够寻找的下一个投资渠道大多就进入了基金和股票,但是又由于第一个原因,基金公司2019今年业绩大好,这给予了这些投资人信任和信心,所以最近 一年基金大卖,非常受投资人喜爱。从长期来看,散户是会被逐渐消灭的,从散户化到机构化和专业化是必然的过程,专业人做专业事。

6. 职业投资者为什么不愿意推荐股票

职业投资者都会面临一种困扰,那就是经常有人要他们推荐股票。但是职业投资者往往不喜欢也不愿意给人推荐股票。在他们看来给人荐股并不好。简单归纳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能力问题:

1. 自己只是有时正确,而绝非总是正确;

2. 只知道公司好坏,但不太知道股票好坏。因为公司容易了解,而股票却象疾风中的云彩一样捉摸不定;

3. 只知道股票长期的表现,却不太懂股票短期的波动;而人们往往希望立竿见影。

二,道德问题:

1. 总想遵循传统:“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而他们大多认为: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和理念,要比抓住某只好的股票重要得多。

2. 怕把观点强加于人,不尊重别人也应有的自由独立的思想。

3. 怕别人养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最终误人子弟。

三,效果问题:

1. 令人哭笑不得的历史证明,错误的意见往往被采纳,而高明的意见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当你强调要适当分散,同时推荐两个绝对价格相差很大的股票时,朋友们往往选择质差而价低的那个。他们认为一元钱的股票一定比一百元的便宜。

2. 历史经验还证明,好的股票人们往往赚一点就抛弃,而差的股票则一直停留在手中------朋友们似乎存心要销毁你成功的证据,而牢牢掌握着你出丑的把柄。

3. 情况总有变化,买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你管得了初一,管不了十五。

还有就是,因为以投资作为终生事业,职业投资者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一直处于买方,一旦股票大涨超出买入范围,也就意味着投资机会减少,而高确定性低估的投资标的较为稀少,涨一个少一个,还是埋头收藏更加实惠。

一位职业投资者这么说道,一般不向人推荐。曾有一朋友让我帮看他买的股票,其中有一只业绩特差,我说这只不行,还是卖了吧,结果人家给涨停了!在这个新手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年代,更不能动不动说自己的意见啊呵!

职业投资者不推荐股票,股票还是得买。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就必须最快的了解证券市场动态变动。如果你想获取最快的证券资讯,财联社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7. 今年炒股亏惨了。我想问一下,如果大小投资者都不购买股票,股价持续下跌,那这些上市公司会有什么影响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8. 购买股票属于投资与否

首先你的成本包括买卖需要支出的手续费和税,目前,一般证券公司的网络交易手续费会低一些,电话委托和柜台委托基本是一样的,目前0.2%,它是根据交易的成交金额计算的。
譬如:你买某股票,其成交价格是10元/股,你买到了1000股,那么你需要交的手续费是1000*10*0.2%=20元(注意不包括印花税);第二天股价上涨了,你以10.5元卖出,那么你要交的手续费为1000*10.5*0.2%=21元(同样不包括印花税)。
此外,交易时还要交印花税,目前是0.1%,计算方法同手续费。也就是说,你买入是实际交的总金额是10030元,而你卖时实际得到的总金额是10500-31.5=10468.5元,这样你的净收入就是438.5元。另外还有些小的成本,譬如上海每千股交易手1元的过户费等。

9. 投资股票什么叫三不卖三不买

意思是买东西时,卖方说真好真好快买吧,追赶着要卖给你,反而咱不买了,卖也一样,你非要买时说不定人家还不卖了。

热点内容
上海浦发理财怎么比建行的高 发布:2025-05-09 18:51:29 浏览:538
普通公司股权转让怎么操作 发布:2025-05-09 18:50:55 浏览:525
历史停牌核查股票 发布:2025-05-09 18:28:00 浏览:239
基金从哪里学好 发布:2025-05-09 18:17:50 浏览:140
期货乙二醇一个点盈利多少 发布:2025-05-09 18:04:34 浏览:995
海天味业股票历史股价 发布:2025-05-09 18:04:32 浏览:19
怎么计算股票退市时间 发布:2025-05-09 17:38:58 浏览:192
期货五日均线怎么看 发布:2025-05-09 17:28:13 浏览:531
合发全球股权是怎么回事 发布:2025-05-09 17:08:35 浏览:53
股价为什么代表股市行情 发布:2025-05-09 16:57:56 浏览: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