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60岁投资股票
㈠ 不同年龄段如何理财
不同年龄段的父亲们因为工作和生活重心的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财要点与投保技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之际,为父亲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保险理财计划,“财富与健康”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祝福。
30岁:投资股票 不忘保险
30岁左右初为人父,事业上处于打基础的起步阶段,面临房贷压力,同时要抚养子女……生活的压力袭来。
案例:周先生,33岁,月薪6000元;周太太月收入4000元;儿子2岁。周先生家的财产主要是8万元存款和近3万元的国债。自从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基本生活开销逐渐看涨,孩子的教育投入也将逐年增加。还有20万元的房贷需要偿还。
理财建议:
周先生的家庭正处于成长期,风险承受能力属中等偏上。金融资产投资组合比例建议为:保障类寿险10%、组合存款和债券30%、股票基金及理财保险60%。
在保险方面首先要考虑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健康保险的保障。其次,为了防止意外,还可选择保费便宜,消费型的定期寿险。
40岁:子女教育和养老
进入40岁的父亲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日益增加:孩子要上中学和大学、父母看病的花销逐年递增……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应走低,投资应相对保守。
案例:王先生,45岁,企业经理,月收入1.2万元;王太太月收入6000元,儿子12岁。现有15万元定期存款和5万元活期存款、15万元国债和市值20万元左右的股票。家庭月支出6000元左右。
理财建议:
在日常理财时,考虑到风险因素,高风险投资所占比例不要超过家庭总资产的15%。
银行存款中,应急准备金3万元可存为通知存款,随时可支用;定期存款7万元用于儿子每年教育支出,其中,3万元存一年期,4万元存三年期。
3年期国债5万元作教育基金;5年期国债10万元作为养老金准备。
股票投资减为10万元,作为有风险的收益增长点。套现的10万元用来投资基金,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配置型基金作为教育金;养老金因期限较长,风险承受能力稍强,可在配置型基金之外搭配部分股票型基金。
每年投入2万元左右的保费支出。选择健康险产品时,王先生可考虑终身保障型险种,这类险种既有保障作用,还具有长期投资回报、可灵活支配的特点。
50岁:投资求稳 重在医保
五十岁年龄段的父亲们事业有成,收入也大幅增长。由于风险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寻求降低投资风险,积累养老资金,规划有质量的退休生活。
案例:何先生54岁,何太太现已退休,女儿24岁已工作,三人合计月收入约1.4万元。每月生活开销为4000元左右。全家现有定期存款6万元,活期存款3万元,国债10万元,保本基金5万元。
理财建议:
首先要保持较充足的流动资金作为基本储备。同时,在日后的工资收入和投资收益方面也应该以储蓄为主,维持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资金急需。
何先生可以投保一份可附加重大疾病的组合险,将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补贴保险和意外伤害险等适合的保险产品纳入养老计划中,每年的保费支出控制在万元以内。
另外,如果希望在退休后达到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可适当拓宽投资领域,如成长型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但对于高风险投资项目要相当谨慎。
㈡ 股票投资者有多少是老年人
没有进入股市的中老年人,应慎重考虑能否承受投资市场的风险。如果有心脏病或高血压、身体不太允许就不适合入市;心态不稳定、家庭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不太适合入市。不要光想赚钱,一旦赔了能否承受,能承受多少,这些都要考虑在前头。”50-60岁之间的老年人
㈢ 假如有六十万银行存款,有两套商品房,无房贷,现在50岁,应该投资什么最安全项目
现在50岁有两套商品房,这已经很好了
那60万块钱再投资房产比较好一点,再买两间房子出租外去
你永远不会亏本的,相对来说如果投资其他的方面当然是风险越大,收益越高,成正比的。
㈣ 理财一个月资产增值多少算高点
理财就是管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收入像一条河,财富是你的水库,花钱如流水。理财就是管好水库,开源节流。二、理财的三个环节1、攒钱: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很多人说做不到。那么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资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个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个方案。那么你给自己做个强制储蓄,发下钱后直接将10%的钱存入银行,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钱花。2、生钱:基金、股票、债券、不动产3、护钱: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所以要给自己买保险,保险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钱就像打一口井,为你的水库注入源源不断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还不够,要为水库修个堤坝——意外、住院、大病。因为开车撞人倾家荡产的例子。坐飞机的例子:一个月我有时需要坐十次飞机,每次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我都会双手合十,我并不是信什么东西,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为在天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每次坐飞机我都买了88元保50万的意外险,这是给家人的爱心和责任,这50万够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两年,两年时间她可以改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以管钱为中心,攒钱为起点,生钱为重点,护钱为保障。三、多少钱可以开始理?不在乎多少,一个月省下100元买基金,从20岁存到60岁,是637800元;30岁存到60岁,是22万;40岁起存,7万;50岁,2万。钱生钱是长跑冠军,理财一定要从年轻时开始。钱的秉性:你不爱我,我不爱你。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四、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个人的水库应该分成三份。第一份:应急的钱,6个月至一年的生活费。存银行,活期、定期,或者货币市场基金。第二份:保命的钱,三至五年生活费,定存、国债、商业养老保险。应该是保本不赔,只会多不会少的东西。第三份:闲钱,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钱,只有这种钱才可以买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或者跟朋友合伙一起开个什么生意,去做这种投资,那么必须是闲钱。对工薪族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一旦有了理财的本钱,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应逐步提高理财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及早开始理财,就有机会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面这个“理财方程式”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理财方程式=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50%稳守 首先,把一半积蓄放在银行存款或国债上,这些钱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让财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风险下。 除存款和国债之外,还可以关注一下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如人民币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这些理财产品本金较安全,虽然给出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收益率,没有绝对的保证,但实际上收益率波动范围并不大。 25%稳攻 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一些波动度较小、报酬较稳健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过,在投资前要做一些功课,选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时还需有投资组合的概念,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25%强攻 至于强攻部分,就是投资理财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长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货等,既有机会让人一个月赚10%,也有可能一个月赔掉10%。投资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必须有相当高的知识与经验门槛,对于不擅长投资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稳攻方式进行,在得到一些投资心得、功力较深厚之后,再加入强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财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灵活调整的,这主要取决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如果能够承受一定风险且短期内无较大资金支出计划,可提高强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议该部分比重不要超过50%。对于保守型的投资人,则可增加稳守的比例,减少强攻的比例
㈤ 20岁理财计划
一、什么是理财?
理财就是管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收入像一条河,财富是你的水库,花钱如流水。理财就是管好水库,开源节流。
二、理财的三个环节
1、攒钱: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很多人说做不到。那么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资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个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个方案。那么你给自己做个强制储蓄,发下钱后直接将10%的钱存入银行,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钱花。
2、生钱:基金、股票、债券、不动产
3、护钱: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所以要给自己买保险,保险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钱就像打一口井,为你的水库注入源源不断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还不够,要为水库修个堤坝——意外、住院、大病。因为开车撞人倾家荡产的例子。坐飞机的例子:一个月我有时需要坐十次飞机,每次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我都会双手合十,我并不是信什么东西,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为在天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每次坐飞机我都买了88元保50万的意外险,这是给家人的爱心和责任,这50万够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两年,两年时间她可以改嫁。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以管钱为中心,攒钱为起点,生钱为重点,护钱为保障。
三、多少钱可以开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个月省下100元买基金,从20岁存到60岁,是637800元;30岁存到60岁,是22万;40岁起存,7万;50岁,2万。钱生钱是长跑冠军,理财一定要从年轻时开始。钱的秉性:你不爱我,我不爱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四、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个人的水库应该分成三份。
第一份:应急的钱,6个月至一年的生活费。存银行,活期、定期,或者货币市场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钱,三至五年生活费,定存、国债、商业养老保险。应该是保本不赔,只会多不会少的东西。
第三份: 闲钱,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钱,只有这种钱才可以买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或者跟朋友合伙一起开个什么生意,去做这种投资,那么必须是闲钱。
㈥ 60岁就不让开股票账户吗
应该是60岁不能手机开,柜面开户需要多填几份单子,可以多问问几家券商,但是对于高龄投资者确实都有限制
㈦ 问几个理财相关问题
1、攒钱: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很多人说做不到。那么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资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个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个方案。那么你给自己做个强制储蓄,发下钱后直接将10%的钱存入银行,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钱花。 2、生钱:基金、股票、债券、不动产 3、护钱: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所以要给自己买保险,保险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钱就像打一口井,为你的水库注入源源不断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还不够,要为水库修个堤坝——意外、住院、大病。因为开车撞人倾家荡产的例子。坐飞机的例子:一个月我有时需要坐十次飞机,每次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我都会双手合十,我并不是信什么东西,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为在天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每次坐飞机我都买了88元保50万的意外险,这是给家人的爱心和责任,这50万够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两年,两年时间她可以改嫁。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以管钱为中心,攒钱为起点,生钱为重点,护钱为保障。 三、多少钱可以开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个月省下100元买基金,从20岁存到60岁,是637800元;30岁存到60岁,是22万;40岁起存,7万;50岁,2万。钱生钱是长跑冠军,理财一定要从年轻时开始。钱的秉性:你不爱我,我不爱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四、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个人的水库应该分成三份。 第一份:应急的钱,6个月至一年的生活费。存银行,活期、定期,或者货币市场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钱,三至五年生活费,定存、国债、商业养老保险。应该是保本不赔,只会多不会少的东西。 第三份:闲钱,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钱,只有这种钱才可以买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或者跟朋友合伙一起开个什么生意,去做这种投资,那么必须是闲钱。 对工薪族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一旦有了理财的本钱,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应逐步提高理财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及早开始理财,就有机会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面这个“理财方程式”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理财方程式=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50%稳守 首先,把一半积蓄放在银行存款或国债上,这些钱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让财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风险下。 除存款和国债之外,还可以关注一下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如人民币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这些理财产品本金较安全,虽然给出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收益率,没有绝对的保证,但实际上收益率波动范围并不大。 25%稳攻 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一些波动度较小、报酬较稳健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过,在投资前要做一些功课,选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时还需有投资组合的概念,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25%强攻 至于强攻部分,就是投资理财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长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货等,既有机会让人一个月赚10%,也有可能一个月赔掉10%。投资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必须有相当高的知识与经验门槛,对于不擅长投资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稳攻方式进行,在得到一些投资心得、功力较深厚之后,再加入强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财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灵活调整的,这主要取决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如果能够承受一定风险且短期内无较大资金支出计划,可提高强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议该部分比重不要超过50%。对于保守型的投资人,则可增加稳守的比例,减少强攻的比例 。
记得采纳啊
㈧ 60岁以上能当股东吗
股东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看有没有股票,打个比方,60岁以上的人可以继续买股票就意味着他可以当股东
㈨ 对于各年龄层的人来说股票基金多少合适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风险承受能力逐步降低,需调整激进型理财工具(如股票基金)和稳健型理财工具(如债券基金、超短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比例。对于60岁以内的工薪族来说,100减自己的年龄,是投资股票基金的参考比例,其余资金可投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及混合型基金;对于60岁以上、接近或已经退休的年长人士,不妨以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为主进行投资,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最好不要长期超过20%。以上是一种速算方法。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马尔基尔考察了80年代末的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后,向不同年龄的人提出了除不动产之外的财产投资建议:20-30岁时,生活节奏快,富进取心,有稳定的收入,风险承受力相当高。投资比例:现金5%、债券或储蓄25%、股票(主要指股票基金)70%。30-40岁面临中年危机。对无孩子的双职工而言,风险承受能力仍很高。投资比例:现金5%、债券40%、股票基金55%。40-60岁,该年龄组的人开始考虑退休计划,以及收入保护的需要。投资比例:现金5%、债券或储蓄45%、股票(选择风险较前两者为小的股票基金)50%。60岁以上的生活方式是:享受闲暇活动,同时积攒大笔健康保护成本。无风险承受力或几乎没有。投资比例:现金10%、债券或储蓄60%、股票30%。伯顿·马尔基尔的建议对中国人来说只是一个参考与借鉴,但是对于各年龄层的人来说应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为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网易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