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壹』 股票交易市场对经济发展到底有什么意义
投资者通过股票发行市场购买股票提供资金给上市公司提供资金,其意义就是集合社会上闲散的资金用于生产
----如果这部分人急着用钱,不想要股票,你说应该怎么办?
『贰』 股票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
我觉得股票的投资很像保险。就是把大家的钱集中到一起,来进行钱生钱的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的利益也就和股票的发行人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当股票的价值因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提升时,投资人的收益也就会随之提高。
不过股市是存在风险的。要小心~~~~~
『叁』 股市的存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底有何现实意义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大幅下跌表明经济的下滑,不利于经济发展。使得失业率上升,使人民生活负担加重,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全球股市下跌坏处:1经济危机(企业得不到融资支持发展,就业岗位减少,失业);2实体经济受冲击,内需消费不足,多家营业倒闭;3国民经济和投资者财富及国有资产迅速非正常大规模缩水;4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逐渐失去,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全球股市下跌好处:但同时股市下跌也能发现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能使金融体系得到改善。对中国会是对外贸易减缓,减缓GDP的增长。总的来说,股市大幅下跌不利于中国发展。参考云掌财经
『肆』 股市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好处,对国民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
对於出现股票市场,给人民买卖股票的投资机会,或说成炒卖股票。
人们可以有很多角度去看炒股。
股票市场的存在,通过炒卖股票,可以提高社会资金的流动性,资金透过股票市场系统,资源得到重新分配,股民用自已的眼光,将资源分配给经营好,有效律的企业。企业向社会民众提供良好产品及服务,民众生活因此得到改善。投资者透过投资企业的股票可以分享到企业成长的回报。
从以上可以看到,通过股票市场,股民买卖股票投资或投机炒卖,最终是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将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机制。这样比单纯通过政府、行政机构等长官意志去分配社会资源来得更有效律。
『伍』 股票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
股价并不是特定股票强弱的唯一指标。当市场分析师寻找具有反弹潜力的股票时,他们会特别关注股票价格与交易量之间的关系。
『陆』 什么是股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你好,中国最专业基金导购平台——金基网理财师给您意见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股票代表着其持有人(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每一股同类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权”。股票可以公开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也是投资和投机的对象。对股票的某些投机炒作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以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
股票的作用
对于发行者说,股票的基本作用有四点:
1.股票是筹集资金的有效手段。股票的最原始作用就是筹集资金。通过发行股票,
股份公司可广泛地吸引社会暂时闲置的资金,在短时间内把社会上分散的资金集中成为
巨大的生产资本,组成一个“社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而通过二级市场的流通,
又能将短期资金通过股票转让的形式衔接为长期资金。正是基于这个特点,现今世界上
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来组织股份有限公司,以
经营工业、农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中的一些大企业。我国一些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
主要目的也是筹集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
2.通过发行股票来分散投资风险。发行股票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分散投资风险。无论
是那一类企业,总会有经营风险存在,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由于产品的市场前景
不明朗,技术工艺尚待成熟和稳定,在经营过程中,其风险就更大。对这一些前景难以
预测的企业,当发起人难以或不愿承担所面临的风险时,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地将风险转
嫁或分摊与他人,而通过发行股票来组成股份公司就是分散投资风险的一个好方法。即
使投资失败,各个股东所承受的损失也就非常有限。
3.通过发行股票来实现创业资本的增值。在股票发行市场上,股票的发行价总是和
企业的经营业绩相联系的。当一家业绩优良的企业发行股票时,其发行价都要高出其每
股净资产的许多,若遇到二级市场的火爆行情,其溢价往往能达到每股净资产的2~3倍
或者更多,而股票的溢价发行又使股份公司发起人的创业资本得到增值。如我国上市公
司中国家股都是由等量的净资产折价入股的,其一元面值的股票对应的就是其原来一元
的净资产。而通过高溢价发行股票后,股份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就能提高30%甚至更多。
4.通过股票的发行上市起到广告宣传作用。由于有众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股票投资,股市就成为舆论宣传的一个热点,各种媒介每天都在反复传播股市信息,无形之中就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起到了宣传广告作用。
而对于股票的购买者来说,股票的基本作用有如下三点:
1.由于股票具有收益性,股票投资就成为大众投资的一种工具。人们总是希望钱能生钱,而除了银行存款、购买债券及亲自创办经济实体以外,通过购买股票也可取得收益,实现资本的增值。
2.通过购买股票来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通过购买股票,投资者可非常方便地实现
参股投资或控股及购买、兼并股份公司的目的,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以提高企业
的经营效益。如美国和日本的大型企业,通过购买我国江西的江铃汽车股票、北京的北
旅汽车股票来参与这两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引进这两家企业,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3.通过购买股票进行赌博或投机。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具有较强的波
动性,因而人们可通过股票来进行投机活动,从买进卖出中赚取股票的价差,这也是股 票市场吸引众多投资者的原因之一。而又由于股票价格特别是其短期趋势较难预测,股 民投资股市时并不作基本的分析研究,就是进行详细的分析也不一定能把握胜机,所以 许多股民往往都抱着一睹而决胜负的心理进行股票投资,故股票有时也成为某些股民变 相赌博的一种工具。
『柒』 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怎样的作用为什么
投资是一种需求,在支出法GDP计算中,它是排于消费需求之后的第二项内容。
计算公式是:Y=C+I+G+(A-M)。即: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加政府支出加净出口。
该式说明,投资“I”本身就是GDP的一部分。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自发投资会引致一种乘数效应。假如增加了一份投资,乘数为4,那么GDP将会增加4份。道理是:由于中间产业投资增加,会拉(推)动其上、下游产业扩大生产,由此,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均增加了投入,即,投资需求增加了。由于投资的增加,生产的扩大,就业量也同步增加,这样,就拉动了消费需求也大幅增加,从而,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房地产如果在有效监控和有理性的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运行,它会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它自身产能的扩大,会将与它相关的钢铁、水泥、玻璃、建材、建筑、安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等一长串行业带动起来。同时,房产交易后,又引来家具、家电、装饰材料、装修施工等等一系列消费需求。所以房地产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
『捌』 证券市场的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作用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体系中居重要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从监管缺位到监管逐步完善,从初具规模到发展壮大,证券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库券开始发行。1986年9月26日,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办理由其代理发行的延中实业和飞乐音响两家股票的代购、代销业务,这是新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1990年12月,新中国第一家经批准成立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4月,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沪深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其发展历程。
2、第二阶段:全国统一监管市场的形成
1992年中国证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1993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此后又陆续出台若干法规和行政规章,初步构建了最基本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1993年以后,B股、H股发行出台,债券市场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债规模逐年递增。与此同时,证券中介机构在种类、数量和规模上迅速扩大。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并在全国设立了派出机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框架,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试验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依法治市和市场结构改革
1999年至2004年是证券市场依法治市和规范发展的过渡阶段。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基本的法律框架,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1年,证券业协会设立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这一阶段,证券监管机构制定了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法》(2003年)在内的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措施,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不断改革完善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促进了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对外开放。
4、第四阶段: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
2004年至2008年是改革深化发展和规范发展阶段,以券商综合治理和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事件。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政策,2004年8月,中国证监会在证券监管系统内全面部署和启动了综合治理工作,包括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发展机构投资者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变革由此展开。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是资本市场定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4年5月起深交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是证券市场制度创新的一大举措。
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股权分置改革后A股进入全流通时代,大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2006年1月,修订后的《证券法》、《公司法》正式施行。同月,中关村高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制企业开始进入代办转让系统挂牌交易。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批准成立,有力推进了中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完善了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结构。2007年7月,中国证监会下发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工作指引(试行)》和相关通知,这是对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的新举措。
5、第五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发展
2009年10月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建成。进入2010年,证券市场制度创新取得新的突破,2010年3月融资融券、4月股指期货的推出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双向交易机制,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的又一重大举措。2012年8月、2013年2月转融资、转融券业务陆续推出,有效的扩大了融资融券发展所需的资金和证券来源。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对金融领域的改革,将为证券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式启动。2013年12月,新三板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开,新三板市场正式扩容至全国。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化,新三板、股指期权等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推进,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提供投融资服务等功能将日益突出和体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从融资金额、投资者数量等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均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其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90年证券市场形成,截至2013年末,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A、B股)2,489家,总市值达到23.91万亿元,流通市值19.96万亿元。证券市场投资者规模日益壮大,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截至2013年末沪、深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达1.75亿户,基金投资账户0.465亿户。证券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末,中国共有证券公司115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89家。中国证券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转制、改善融资结构、加速经济发展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玖』 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有何关系
事实上,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投资者之所以会投资于股票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股票市场有财富效应,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财富增值的机会。投资者购买股票能够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分享高风险投资带来的高收益。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迅速筹集到大笔本是闲散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
而且,股票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投资决策、管理水平、经营业绩较为客观的评价,会对公司管理层产生一定的监督压力。朝阳产业、高科技产业的高市盈率会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同一产业内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差异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评估,公司的股票价格随着不尽如人意报表的公布而下跌,这些都是投资者迫使企业管理层改善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一种市场压力。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
由此,股票市场发展是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推动力量,是经济发展潜力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二)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股票市场的发展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为了调节固定投资规模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不可避免地将出台一些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些政策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股市走势构成影响。
2007年,为了遏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无论是央行、银监会还是政府相应的部门,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强制经济降温的调控措施。如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信贷;银监会则要求商业银行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没有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停发新的贷款;国务院则要求各地清理检查2003年以来的土地占用情况;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控制出台涨价项目等。这些政策推出后,不仅掀起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巨大波澜,而且很快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由此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股票市场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