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股票投资失败的大师
『壹』 请问巴菲特有没有投资失败的经历
巴菲特犯下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纵横市场近四十年,战果辉煌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也曾遭遇难堪的挫败。根据纪录,
他历年来在柏克夏海瑟威公司股东会上总共承认做下六项错误的投资决策。不过尽管如此,他仍庆幸自己不曾犯下他最担心的错误
:声誉的受损。
巴菲特的六大错误投资是:一、投资不具长期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企业。一九六五年他买下柏克夏海瑟威纺织公司,
然而因为来自海外竞争压力庞大,他于二十年后关闭纺织工厂。
二、投资不景气的产业。巴菲特一九八九年以三亿五千八百万美元投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然而随着航空业景气一路下滑,
他的投资也告大减。他为此一投资懊恼不已。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发明飞机的怀特兄弟的看法,他回答应该有人把他们打下来。
三、以股票代替现金进行投资。一九九三年巴菲特以四亿二千万美元买下制鞋公司Dexter,不过他是以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票来代替现金,
而随着该公司股价上涨,如今他购买这家制鞋公司的股票价值二十亿美元。
四、太快卖出。一九六四年巴菲特以一千三百万美元买下当时陷入丑闻的美国运通五%股权,后来以二千万美元卖出,若他肯坚持到今天,
他的美国运通股票价值高达二十亿美元。
五、虽然看到投资价值,却是没有行动。巴菲特承认他虽然看好零售业前景,但是却没有加码投资沃尔玛。
他此一错误使得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东平均一年损失八十亿美元。
六、现金太多。巴菲特的错误都是来自有太多现金。而要克服此一问题,巴菲特认为必须耐心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
巴菲特表示自这六项错误的投资行动中学得不少教训。然而他也指出,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错误。他最怕的是会犯下损及他声誉的错误。
巴菲特2008年对康菲石油公司股票的投资就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最大背叛。巴菲特所说的最大的错误,指的就是他在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位的时候,大量增持了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股票。2007年底,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持有1750万股康菲石油公司股票,而截止去年年底,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持有的康菲股票达到了8490万股。这导致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贰』 深度好文,为什么股票投资是世界上最难成功的行业
『投资理财』实际上应该是两件事:投资+理财。
所谓投资,本质上是追求资本的机会效益最大化。
比方说手上有一万元,你可以拿这一万元来换手机,或是旅游吃喝花掉。但如果你拿这一万元来投资,那自然是期望能获得超越拿去买东西的『价值』。也就是说:一万元拿去花叫一万元,一万元拿去投资则必然期望它超过一万元。
至于理财,则是不同的事情。
理财,就是管理财富。这边的『财富』是一种立体的概念。
所以管理财富,本质上是平衡资产与负债,穿透时间的艺术。
投资的定律之一就是:股价有涨就有跌。这是市场的铁律,谁都没能力改变它。但是选择不让自己的心情、生活质量受到股市波动影响,则是投资理财的艺术。当股市下跌时能做到心情愉悦,逢低建仓。这种操作反倒是能比较好地用较高的远期资产预期,换取同样比较好的当期心态平和。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
所以股票投资,本也是一种修行。
『叁』 为什么历史上许多股票大师看起来并不是很厉害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获得了巨大成功以后才被称为股票大师啊。失败的大师更多,谁还理他们?
『肆』 世界有几个炒股大王
炒股大王的定义不知道,但是全世界公认炒股好的大师还是有几个:
巴菲特是基本面派的大师,善于长线持股
索罗斯是技术面派的大势,善于投机
罗杰斯也是目前还在活跃并且在公众视野的人物;
香港股神曹明成,香港美女股神王雅媛,千和资本王亚伟,泽西投资 徐翔 (当然他们距离炒股大王貌似还有段距离)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也祝愿您投资顺利,心想事成
『伍』 在中国投资失败的国际投资大师是谁
狙击香港
1997年7月中旬,港币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港币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已跌至1美元兑7.7500港币的心理关口附近;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各大银行门前挤满了挤兑的人群,港币开始多年来的首度告急。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立即入市,强行干预入场,大量买入港币以使港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7.7500港元的心理关口之上。
刚开始的一周时间里,确实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不久,港厅兑美元汇率就跌破了7.7500港元的关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再次动用外汇储备,全面干预市场,将港币汇率重又拉升至7.7500港元之上,显示了强大的金融实力(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5])。索罗斯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有力防守中失败了。
索罗斯在中国
这时候的索罗斯刚刚打完一场漂亮的“扫荡战”,扫荡了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这次出手甚至波及到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但是索罗斯绝不是那种肯轻易罢休的人,他开始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但这次索罗斯的决策可算不上英明,因为他也许忘了考虑香港背后的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达2000多亿美元,加上台湾和澳门,外汇储备不少于3740亿美元,如此强大的实力,可不是英格兰、泰国等国所可比拟的。此番袭击港币,胜算的把握并不大。
对于香港而言,维护固定汇率制是维护人们信心的保证,一旦固定汇率制在索罗斯等率领的国际游资的冲击下失守,人们将会对香港失去信心,进而毁掉香港的繁荣,所以,保卫香港货币稳定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战。香港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反击对港币的任何挑战。
1997年7月21日,索罗斯开始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当日,美元兑港币3个月远期升水250点,港币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从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于次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香港政府通过发行大笔政府债券,抬高港币利率,进而推动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扬。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两家涉嫌投机港币的银行提出了口头警告,使一些港币投机商战战兢兢,最后选择退出港币投机队伍,这无疑将削弱索罗斯的投机力量。当港币又开始出现投机性抛售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接着香港恒生指数从16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点,跌去60%,而索罗斯事前大量做空恒指,个中利害请大家理性判断。
『陆』 世界顶尖的炒外汇大师有哪位他们如何成功的
伯纳德·奥佩蒂特
你必须对自己非常非常诚实。千万不可欺骗自己。不论仓位承担巨额德损失或累积重大德获利,你都必须诚实面对自己。欺骗自己也是人们在市场上发生亏损德主要理由。
对于一位优秀的交易员,如何控制“心”的能力,其重要性远超过如何运用“脑”。情绪是最棘手的部分,即使一个部位可能让你一败涂地或者赚进数百万,你都必须保持完全客观的立场。
恐惧是一种情绪,经常干扰判断;同样的道理,陶醉的心情也会影响判断。你必须保持绝对中性的立场。
面对新的价格,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你还没有建立仓位,是否愿意在这个价格买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应该卖出。
如果预期中的事件没有发生,我就出场。至于出场究竟是获利还是亏损,完全不重要。一旦发现自己判断的情节出现错误,立即出场。还有一种类似而比较容易处理的情况,如果我预期发生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也应该获利了解。这两种情况都相对容易应付,但事态的发展介于两个极端之间,那就比较麻烦了。
必须以客观的心态处理未平仓部位,这就是伯纳德·奥佩蒂特强调的重点。这意味着你必须专心留意某些症结而忽略另一些问题。你必须留意的重点是:1、预期的情况是否已经发生?2、面对目前的价格,你想买进还是放空?3、建立仓位当初所预期的行情发展,目前的实现几率是否仍然相同?
你必须忽略:1、仓位目前已经承担多少损失?2、仓位目前已经累积多少获利?3、建立仓位的成本?4、期待行情肯能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交易的艺术成分远远超过科学。当交易员拟定一项决策,他绝对不可能完全了解该项决策背后的每项立论根据。你必须日夜思考行情的可能发展与交易的对策,但到达某个节骨眼上,就必须扣动扳机。许多因素都存在于潜意识的层面。你不确定哪项因素促使你扣动扳机。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的成分超过科学,因为你没有办法充分说明行为的动机。
优秀交易员会等待胜算最高的机会——换言之,有利走势发生的机率最高而不利走势发生的机率最低。另外,不同于业余的交易者,优秀的专业交易员了解一点,风险与报酬之间并不必然维持正向的线性关系。某些情况下,你可以发现风险极低而报酬极高的交易机会。
重点是你必须从理性的角度处理风险,而且还要一些想象力。你不需承担重大的风险,就足以赢取重大的获利。许多交易机会蕴含着可观的获利,但风险并不特别高。
你必须设定严谨的资金管理制度。绝对不允许自己越陷越深。你可以采用某种最大连续损失的规定,或设定某个风险值。你也可以采用某种操作法则,例如:“损失不可超过某个限度”。你必须具备这类的心理规范,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承担设定范围之外的风险。你必须确定自己不会被三震出局,这点很重要。情况很容易失控,必须有明确的规范。
设计资金管理的制度,你可以考虑下面几点:
1、 何单笔交易中,我能够承担的最大风险金额是多少?换言之,每笔交易最多能够承担多少损失?请注意,一系列的交易可能连续发生损失,为了保留交易实力,每笔交易我最多能够允许多少金额的损失。
2、 一旦交易部位建立之后,我最多准备承担多大百分比的损失?某些人利用风险值(value at risk)的观念拟定这项决策,这时根据所有未平仓部位可能结果的机率分配而计算的数值,代表部位承担的风险总金额。
最重要而最经常欠缺的特质是对于市场的热忱态度与执着精神。
在相当大的程度内,人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希望失败。基于某种理由,他们希望惩罚自己。在潜意识里,很多人不希望获胜。我不认为他们自己知道这点。他们往往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但实际上是态度的问题,完全与运气无关。
必须有相当大的勇气才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必须有相当大的勇气才能够面对自己的损失,不会怨天尤人。必须有相当大的勇气才能自行承担错误的责任。一位顶尖的交易员也要有安然扮演少数分子的勇气。其他人可能认为你很愚蠢,但你必须对自己有信心,而且对自己说:“这就是我想做的,我相信自己的看法。”最佳的交易机会必定无法获得普遍的认同。必要的情况下,你需要有勇气投下庞大的赌注,因为这可能代表一种转折点,你知道这是一个不容错失的机会。总之,某种机会一旦出现,你必须投下庞大的赌注,这需要勇气。
如同交易新手一样,伯纳德·奥佩蒂特进行一些“如果……就……”的情节分析;换言之,如果某种情况发生,他怎么反应,如果另一种情况发生,又怎么反应。这类的计划涉及明智的止损。
比尔·利普舒茨
事实上,如果交易员能够减少50%的交易次数,通常都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务必了解“场外观望”的效益,如果没有适当的行情,如果没有胜算高的机会,就不要勉强进场。整个交易游戏的关键就是持续掌握优势。赌注必须押在胜算高的机会上。始终把握这个原则,你就可以领先,当然毁灭性危险也必须足够低,不至于因为三、两笔连续亏损而被三震出局。
如果交易的动机在于金钱,方向显然错了。一位真正成功的交易员必须融入交易之中,金钱只是附带的议题。主要的动机不是成功的荣耀。成功带来的财富通常只是副产品——总之,“游戏本身才是关键”。为了踏上交易的顶尖境界,你必须具备一种疯狂的热忱。疯狂的热忱,是一种罕见的素质,很少人了解,更少人具备。正因为如此,当某人展现这方面的能力时,可能成为众人的笑柄。非凡的成功必须支付代价,许多人都不准备支付这个代价。对于那些疯狂投入的人,他们几乎不需支付代价——他们原本就热爱工作。
比尔·利普舒茨认为,运气在交易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谓运气,通常是指个人控制范围之外,能够导致有利结果的成分。因为运气一部分是来自于缺乏控制,比尔·利普舒茨尽可能强化控制——换言之,提高成功的机率。提高成功的机率,加强这个事件的控制能力,这相当于降低所需要的运气成分。身为成功的交易员,关键在于持续累积有利的机率和胜算。你越能够稳定地累积这类的机率,就越可能获得长期的成功。市场上又许多无能为力或无可奈何的事情,完全超出交易员的控制范围。交易员能够控制的仅限于明智地分析与明智地下注。所谓明智,就是掌握胜算或提高有利结果的发生机率。显然,如果你希望幸运降临你的头上,你必须处身在幸运最可能发生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你通常比较可能赢得幸运的照顾。这个“尽可能尝试累积胜算”的另一种说法。
根据比尔·利普舒茨的观点,不论你对于技术分析的评价如何,都至少必须了解其中的相关结论,因为这会影响你的部位结果。我个人始终采用基本分析方法,观察可能发生、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总体经济与政治事件,考虑它们对于汇率的影响。我不采用技术分析或图形分析,我不相信这套,也不打算利用这些技巧。可是,某些技术分析交易员相当成功,所以其中可能也有一些名堂。不论你是哪一类型的交易员,你都必须了解市场的感受,必须掌握那些可能影响行情的参与者的行为。如果很多人相信技术分析,基于某些理由——月亮位置、占星学或天知道什么理由——而认定某个价位很重要,那你也必须知道这点。因为这个价位可能引起许多市场参与者采取行动,所以你必须了解,评估自己的部位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因此,没有所谓的好方法或蠢方法,也没有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方法。只要有特定数量的市场参与者产生某种感受,行情就会变动。在这个范围内,我希望了解技术分析的重要价位,尝试把这些结论考虑在内。
架构一笔交易,必须提升获利的机率与潜能,减少损失的可能性。这就是交易游戏的精髓,不断从事这类的决策。对于任何一笔交易,获利潜能都应该数倍于潜在损失。可是,两者之间的比率究竟应该如何呢?一般来说,短线交易——换言之,准备在48小时之内结束的交易——的比率应该是3:1。对于长线的交易,尤其是策略中涉及许多选择权部位而必须动用资本,我设定的报酬损失比率至少是5:1、交易者经常理由选择权来防范不利的价格走势。我个人觉得,专业交易员把选择权视为保险工具,似乎不太恰当。惟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如果部位规模实在太大而可能显著影响行情,我才会考虑采用选择权作为保险工具。
帕特·阿伯
输赢的关键兆月最初如何建立一笔交易。不论买进还是放空都是如此。关键在于部位建立之后,你如何管理。如果你的判断错误,是否有出场的策略?如果行情朝不利的方向发展,你怎么办?大多数情况下,交易员总是采取错误的行动。只要行情开始朝不利方向发展最好立即考虑出场或替代策略。你通常都没有太多的反应事件,动作必须很快。有一件事绝对不能做:加码摊平。一旦部分发生亏损,首要原则就是“不能加码”。惟有当行情反转,回到当初的进场价位,而且部位已经获利,这个时候才可以考虑加码,绝对不能让亏损部位越陷越深。最初的损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损失,正确的做法或许应该直接出场。
不进行交易是一种自律精神——非常重要的规范。很多人不了解这点。很多人认为你必须整天站在那里,永远都必须留在场内。某些情况下,行情非常沉闷,流动性欠佳,你就不应该交易。另一些情况下,行情波动非常剧烈,完全没有道理而言,你也不应该交易。
认赔的难处不完全是金钱损失,还包括自尊的伤害。你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月让自尊妨碍你及早认赔。
如果你打算从事交易,就必须投入全部的时间。业余交易者很难赚钱。不要受到市场引诱而以为交易很简单。
如果你想成为专业交易员,你有强烈的竞争欲望,手-眼-心的协调必须很好。
乔恩·纳贾里安
交易员需要自律精神,关键是要能够认赔。认赔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损失扩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交易心态受到扭曲。换言之,一个部位的损失可能带领其他部位陷入损失,或坐失获利机会。认赔相当于抛弃痛苦,使你得以继续交易。
顶尖交易员对于风险的性质都有深刻体会,最显著的特色或许是:他们都讨厌风险,他们都防范错误的可能性。建立任何部位都必须让自己明天能够继续交易。这点非常重要。保留明天的交易实力,其重要性超过今天不能获利。交易不是生死一搏的赌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了继续留在场内,今天就不能输掉所有得筹码。如同我说的,我不在意你今天赚多少钱,我要你明天继续保持赚钱的能力。
讨厌风险与安全第一,正是优秀交易员的特色。我绝对接受较大的潜在风险。即使我认为股价非涨不可,也不可能为了取得5美元的获利而承担10美元的下档风险。这属于不可接受的风险。获利潜能必须远大于潜在损失,即使交易非常不可能发生损失也是如此。
纳贾里安相信,很多人看起来很倒霉,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失败。他们在潜意识中希望失败,反映在表面的就是一些倒霉的事情。我们来到这里,目的是为了赚钱。某些人对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存在最恶感——他们不清楚自己是否只得拥有这个,是否足够精明做那个。
纳贾里安建议,为了提升自己的运气,首先需要具备获胜的欲望。你是否基于某些理由而对于交易成功觉得不自在。其次,你必须预期某些事情可能出差错的原因。
从某个角度来说,交易成功只不过是掌握时效;换言之,进场与出场的时机。掌握时效是一种决策与判断:你如何知道什么时候是正确的时机。一部分仰赖经验,一部分是按计划行事。为了确保进场与出场的时机正确,你必须预先筹划,把它们纳入交易计划中,然后严格遵守。我们必须尽可能让优势站在自己这边,所以必须坚持自己的计划。当然,计划还是可能调整。
戴维·凯特
只有一种成功——按照自己的方法度过人生。
获利才是这场游戏的精髓所在。谁能够赚最多的钱,谁就是赢家。成就与伟大,只能由赚钱多寡来衡量。赚钱毕竟是交易的唯一目的。
顶尖交易员不会在意报纸上的新闻,因为报纸上都刊登昨天的新闻。你在这里,目的就是创造明天的新闻,那么为什么要在于昨天的新闻呢?如果报纸对于交易有任何帮助的话,我建议呢看《太阳报》,关键是第3页的封面女郎。另一个秘诀是看看晚上电视剧的内容,如果很精彩,代表明天的行情将上涨。
赢家处理失败的经验更丰富,因为他们总是能够站起来,不断克服失败。输家中输过一次,,这也是他们成为输家的理由——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再站起来。
如何处理获利的重要性更甚于如何处理亏损。再交易过程中,很多人都把资金流入视为薪水,几乎代表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你必须把获利当作亏损的准备金,这时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态度。我始终保持一种心态:没错,钱是在那里,但只要我还留在这里,这些钱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帮市场保管这笔钱而已。
菲尔·弗林
立即改善加以绩效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交易计划。如果没有计划,你可以把失败归咎于任何原因。没有计划,不需要承担责任,你没有必要对自己交代。这在心理层次上可能有不错的效果,但财务层次上可能很遭。
如同人生一样,交易的忧虑基本上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由于不知道将来的发展,所以我们感到忧虑。这也是计划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你不能控制未来的事件,但可以预先拟定对策。你可以控制你唯一能够控制的东西——你自己。
计划也是一种手段,一种交易规范,让你能够改善交易行为,防止你被疯狂的情绪吞噬。如果你摸不着头脑进行交易,结果也会让你摸不着头脑。所以,有一些计划总胜过全然没有计划。你必须抱持正确的心态:不管输赢,这都是一笔好交易,因为我即使被停损出场,即使我的判断错误,这仍然是一笔好交易。你永远不从事差劲的交易。惟有当你不遵循交易规范而让自己陷入麻烦中,这才是差劲的交易。
不管行情上涨或下跌,我都根据趋势线判断风险/报酬关系,所以,我在趋势线附近买进,即使价格穿越趋势线而把我停损出场,接着又突然回升,我也毫不犹豫再度进场。我尝试从长期的角度思考。绩效不会发生在一、两天之内。
一套理想的计划必须清晰显示进场与出场的时机。“清晰”是关键所在。如果讯号不够清晰,会变得模棱两可,失掉讯号的意义。其次,交易计划必须经过测试,显示它具备稳定的获利能力。交易计划还必须考虑风险与资金管理。
按照拟定的计划行事,这就属于自律精神。
交易成功很容易引发贪婪与傲慢——灾难发生之前必然出现的两种情绪。还有对于成功的内疚:“这么多钱,这么容易。”交易者与市场经常找到迂回的方法(例如:改变致胜的交易计划),把赏金物归原主。务必留意潜意识里“赚钱太容易”的念头。成功的代价是永远的戒心。
信仰可以移山填海,但期待不能移动行情。当你建立一个自认为必然正确的部位,然后全然不理会市场告诉你的一切,坚持做多。对于这类的交易者,最遭的结果可能是部位真的最后反败为胜,因为他往后一定会被狠狠打一巴掌。你必须了解这种陷阱。不要迷恋某种看法。永远保持错误的可能性。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有认赔的问题,那么只要开仓建立部位,就存在一种心态,“除非证明为正确,否则可能错误”,而不是“除非证明为错误,否则可能正确”。换言之,除非证明无辜,否则视为有罪。你是追逐财富的战士,不需对任何部位保持忠诚。
市场经常提供一些风险极低的机会,只要你耐心等待,这些就会就会出现。身为交易员,我不断提醒自己,永远有下一班车。耐心是风险管理的根本要素。错失机会的恐惧,不只发生在进场的时候,也发生在你准备出场的过程中。当你打算结束一个部位,你害怕太早出场。这时一种“我原本可以赚得更多”得症候。由于你忙着回顾自己错失的机会,结果没有发现前面的大坑。我想,避免患得患失的心理作祟,分批了解是最简单的办法。
马丁·伯顿
为了获得成功,交易员不仅必须正确地处理市场,还必须正确地处理自己。我必须对自己感觉很棒。我必须让自己处于一种协调地生理/心理韵律中。早上的感觉会影响我一整天的计划,这一切将决定我整天的心智状态。你必须确定自己处在最佳状态,因为这让你有更大的机会掌握优势。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你不能对自己说谎。不能只因为你想交易,就假装自己的感觉很好。如果你准备与市场作战,必须确定你的心理/生理状态没有任何弱点。
我具备非凡的不交易耐心。为了保持市场的感觉,小量交易没什么问题。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交易,只是为了与市场沟通。可是,如果交易涉及真正的大钱,就必须确定自己处于正常状态。如果读者自认为是交易员,而且对于自己有信心,那就需每天交易。我不认为你身为交易员就需要每天交易。你不能欺骗自己。如果你下注,赌注必须很小。你必须不断自省,真正下注的时候,务必确定自己处于健全状态。
交易市场没有可供躲藏之处。你必须面对自己。这里没有办法假装,你必须赤裸裸地站在自己面前。你不能欺骗自己。如果你相信的东西是被教导的,交易市场会让你怀疑这一切;反之,如果你原本就相信,那就没有怀疑的问题,因为这毕竟是你所相信的。关键是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交易。我认为,这是交易员的关键议题。我就是我,不能假装是另一个认,而且我愿意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交易。这点对我很重要。
交易系统就是交易计划,显示你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对于伟大交易员来说,只要他们采取应有的行动——换言之,遵照系统的指示采取行动——就可以把亏损视为某种形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任何遗憾。判断成败的基准在于你是否严格遵守交易系统,不要根据盈亏结果界定成败。事实上,如果我准备做什么事,结果没有做,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伟大交易员需要坚信自己的决策,但还需要保持重新评估的弹性。这非常不简单。你一方面需要有顽固的勇气,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智慧保持开放的心胸。惟有诚实面对自己,才能明智地判断。你必须问自己为什么如此做。如果你仍然相信自己地分析正确,就不能动摇信心。可是,你也必须定期根据新的资讯,重新评估整体的情况,确定你的部位仍然正确。
『柒』 世界上顶级的股票大师有哪些
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菲利普菲舍、彼得林奇等。
以上所举都是成功的实战家,除了巴菲特,他们都有自己的专著出版,而且实战成绩斐然。
如果要将所有的人列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解以上四位的投资思想,就足够你一生受益无穷。
『捌』 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炒股成功大师人物
最有名的是巴菲特
『玖』 全球最著名的股票投资大师都有哪些
很多的证券营业部都选用钱龙和大智慧炒股软件。比较优势明显。
『拾』 证券投资大师有那些,都是谁!
个人观点:
证券市场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如果要说证券投资的大师,中国有吗?有,但是与国外发达证券市场上的大鳄比较起来,中国的精英们却要逊色很多。
本人给出几个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师:
1.杰西.利佛摩尔。(《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杰西·利佛莫尔被公认为美国交易史上最伟大的投机者之一。他初中毕业,为了追随和验证自己对数字的感觉,从14岁时开始做股票。他说人生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证明自己头脑正确。因为常胜不败,他曾经遭到全波士顿和纽约地区的投机交易行的全面禁入。190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当此之际,大银行家摩根开始介入,力挽狂澜。他的举措之一就是以个人身份请利佛莫尔停止做空。因为他在恐慌期间一天就赚300万,这是国家无法承受的。 30岁的利佛莫尔这年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巨熊”。1919年,威尔森总统邀请他到白宫,请他把自己的棉花期货平仓以救国急。1929年股市崩溃前,他开始做空。当大萧条来临,他带着10亿美元入市。他一生中三起三落,从不负人,每次东山再起后,都对破产时受到他牵累的人进行全面赔偿。 他在纽约第五大道上有豪华的办公室。纽约证券交易所提前15分钟把行情报给他。为了隐藏和消化他巨大的交易量,他的每次行动要通过50至100名经纪人来完成。他拥有过好几座宫殿般的房子,专用的铁路,和带着许多水手的游艇。他英俊高大,喜欢美丽的女人,有过三个妻子,两个儿子。每次破产时他都两袖清风,穷困潦倒,他最后只剩下了500万资产。 他终生忍受着忧郁症的困扰。1940年11月28日,他自杀了。死时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一生是个失败
2.伯纳德.巴鲁克(《大崩盘前抛出的人》)
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一位曾经征服了华尔街,后又征服了华盛顿的最著名、最受人敬慕的人物。1897年以300美元做风险投资起家,32岁积累了320万元的财富,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仍能积累起几千万美元的财富。巴鲁克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位“既赚了钱又保存了胜利果实的大炒家”
3.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大投机家的证券心理学》)
科斯托拉尼,德国最负盛名的投资大师,在德国投资界的地位,有如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科斯托拉尼少年时即被父亲送到巴黎学习股票投资技巧,在股海纵横70余年,业绩骄人。通过各种金融投资所获得的财富使得他在35岁时就可以过上帝王般的退休生活。科斯托拉尼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股票见证人”和“本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
4.吉姆.罗杰斯(《水晶球》)
吉姆·罗杰斯――一个真正的大师,具有传奇般的投资经历,连沃伦-巴菲特都赞他把握趋势无人能敌,值得景仰。他早年同索罗斯一起创办量子基金,奇迹般的业绩使两人一起成为全球金融投资界最耀眼的双子星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正是罗杰斯一生的追求与向往。罗杰斯作为唯一有"环球世界"经历的对冲基金经理而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作为外汇世界杯全明星阵容中的中场队员之一,罗杰斯畅游世界的"体力",对全球投资品种大趋势的准确把握,令人为之惊叹的"长线组织进攻能力",无一不让场内的投资者、场外的球迷纷纷叫好
5.杰森·凯利(《股市获利倍增术》)
6.巴顿•比格斯《对冲基金风云录》
7.第一财经日报 周末版 财商 最后一页常常会有厉害的投资高手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