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利好
A. 中国股市里有哪些是利好消息
利好消息分很多种。
国家政策利好,整体股市里利好,行业利好,公司利好。国家政策利好:
这是对整个股市影响力最大的。也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消息,杀伤力往往大的可怕。前期的一个AH股互换,导致股市大跌调整了好几天。整体股市利好:
各大公司回归A股,是看好中国内地股市的发展。是对整个股市的肯定。行业利好: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航空类公司,都是利好消息。但是国际原油上涨,也是对航空类公司的利空消息。当然还包括 金属价格的涨跌等等。都跟行业密切相关。公司的利好:
有其他机构或者基金介入,或者有海外投资机构长期投资。或者有境外合作意向。这都是公司的发展利好。
长期和短期的问题,要看这些消息的来源和对公司股票的影响力了。比如人民币升值,他是一个必须的,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不会今天升了,明天就不升了,他会慢慢升,但是肯定会升。这就属于长期利好。
B.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业绩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判断上市公司公告中的价值
上市公司公告是指公司董事会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购重组等所有对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事项的公开正式披露的报告。由于上市公司对公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性负有法律责任,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总体来说,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会存在明显的虚假、误导或遗漏。
非正式公告是指没有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进行披露的消息,或者指小道消息、传闻,由于非正式公告不是上市公司依法通过正规途径或渠道披露的信息,其真实可靠性没有保障,一些消息甚至成为庄家用以欺骗散户、操纵股价的工具。
因此,投资者应把上市公司公告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加以仔细阅读和分析。那么,投资者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公告呢?
一、“三步法”读公告
第一步,初步浏览公告内容。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告。如重大投资、合作、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股权转让公告、经营业绩增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重大诉讼、分红方案、股票状态变化等等,投资者大体对公告的内容属利好、利平还是利空大致有个判断。
第二步,详细分析公告细节。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详细分析:
1、公告说明事项的具体情况,该事项的背景等。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吗?
2、该事项的进展情况,真实性如何?是已发生的,还是意向性的,其执行是否有其它前置条件或不确定性?
3、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发生影响的时间是现在还是未来?如果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那么当时发生了多大影响?
4、是否有承诺事项,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承诺事项有保证措施吗?
5、澄清了哪些传闻、研究报告、媒体报道等?
6、该事项存在哪些风险?
第三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投资者可查阅上市公司最近的年报、半年报、季报,一方面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分红方案、业绩预告等信息,另外还要关注3个问题:“资金从哪来?货往哪销?谁在管理?”
普通投资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信息往往集中在年报的会计资料和业务资料、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三部分。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提供了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的诸如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基本的财务数据和指标。
董事会报告陈述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分红方案、投资情况、业绩预告等基本信息。
财务报告则包括审计报告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报表等内容。
抓住了这些要点,投资者就可对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较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
二、判断公告信息的影响
普通投资者往往希望获取公告信息后直接来判断股价的走势。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公告中
“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部分的描述,这是公司对此事项的“官方”认识,但有些公告并没有披露“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投资者就要经常有意识地去分析,以便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者公司的风险。
1、财务影响和非财务影响。财务影响是能新增多少收入和利润、提高多少净资产等等。非财务影响比如会计师更换、管理层的变更、大股东的变动、公司获得国家部门认证等等。非财务影响是无形的,经常被投资者忽视。
2、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投资者不但要分析短期影响,还要兼顾长期影响。如A公司卖出一个子公司70%股权获利2亿元,而这个子公司是其主要经营性资产,短期来说,卖股权获利是好事,但长期来看,A公司失去了主要经营性资产,如果没有新增利润点,那么公司相当于卖掉了“生蛋母鸡”,不见得是好事。
再比如,收购兼并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扩张方式,一个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或进入其他经营领域。这种重组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被收购兼并方生产及经营现状影响较大,磨合期较长,因而见效可能较慢。资产置换是另一种常见和见效较快的重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劣质”资产交换外部优质资产,由于是采取整体置换形式,因而公司资产质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见影。
3、一次影响和多次影响。投资者需分清一次影响还是多次影响。例如B公司2006年度收到政府补贴6000万元,公告里写的是“为支持公司发展,特给与公司一次性政府补贴6000万元”,再查查公司年报,发现公司2004年、2005年已连续两连亏,2006年的政府补贴很明显是保证公告不被暂停上市之举,是一次性行为,今后可能很难再得到政府补贴了。再如C公司收到2006年度政府技改项目补贴5000万元,它是今后几年都有的,显然是多次影响,利好程度就高得多。
4、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同一事项的直接影响比间接影响的力度要大很多。例如D公司参股E证券公司5%,E证券公司刚获得创新类券商资格。获得创新券商资格对E证券公司就是直接影响,对D公司就是间接影响了。
5、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
如果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投资者就可“以史鉴今”,分析以前类似事项的在当时的影响,就可大致推测出现实影响了。
需特别注意的是,事项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投资者自行判断的,与公司无关。公司也不会对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三、莫忽视风险因素
上市公司公告往往对披露事项作出风险提示,但可惜的是,许多投资者盲目追求利好效
应,“思涨心切”,有意、无意地忽视风险因素,甚至明知有风险,也不予理会。
例如 F公司公告了与某外国大公司合作投资的事项,被投资者视为重大利好。但很多投资者没有继续分析该事项的风险因素,如投资协议最后未经商务部批准导致合作失败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如果不象当初预期的那么好,而面临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法律方面风险等等。
再例如G公司公告了承接境外巨额的工程建设订单事项,仔细分析下,可以分析出其中蕴含的风险极大。如该订单是真实的吗?即使订单是真实的,订单可实现性有多大?最终订单带给公司的收益能有多少?收益稳定吗?收益实现了,能收到工程款吗?海外订单受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影响的风险有多大?以前有类似公司承接大单后续发生过风险吗?
四、谨慎使用各种研究报告,勿轻信传言。
一般而言,研究报告是分析师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加上分析师行业研究,实现上市公司价值发现、价值重估。遗憾的是,近期一种不良的风气正在一些研究报告中蔓延,过多的主观臆断和大胆猜测、甚至传言出现在报告中。
例如某券商对 H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公司主营产品VB2价格从240元/公斤上涨至340元/公斤的说法,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大胆猜测“公司2007年业绩为0.77元,至未来4个季度的业绩1.1元”,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另外,已经有证券分析师由于在网站上连续发布不实信息,导致相关公司股价大幅波动,被证监会立案查处。
对于各种传言、媒体上的不实报道,上市公司也会及时做出澄清,投资者应正面理解澄清公告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深市发布的针对股价异动公告的澄清公告共102份,而经上市公司承认部分属实的仅20余份,占比不到20%,也就是说,传言的真实性极低。所以,投资者不要根据传言进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测。
C. 股票对外投资股权是利好吗
是的,你要先了解股票是一个什么性质。
D. 通货膨胀对什么股票利好
你好,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的购买力大于产出的供给,从而导致货币贬值,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普遍上涨现象。而在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是影响股票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起到既能够刺激股票市场,又可以压抑股票市场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资源类、消费类、农业类的行业是最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从而成为股票市场的领涨板块,常见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1)在通货膨胀下,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将提升股票的投资价值,形成了通货膨胀概念股;
(2)消费品以及商业零售,其中包括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在通胀环境下,对其消费需求相对会大增;
(3)资产类股票,包括比如说是银行、保险、黄金类股票以及房地产类股票;
(4)关注成本控制能力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强的公司股票,尤其是公司的经营稳健有活力、经营业绩好,有发展的。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E. 战略性投资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
一般是利好,利好程度是战略投资者的实力以及后续想象空间而定。比如阿里和苏宁这次合作,各方面都属于重大利好。
F. 股票对国家有那些利好
1.股票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企业要扩大规模,而通过公开上市以后圈了老陌姓的钱,可以用来投资再生产,发展壮大,企业做大的同时还要给国家交不少的税收.
2.上市公司上市时股票的面值是1元.并不是说发行价是1元.各个股票的发行价都不一样,比如中石油的发行价是16.7元,上市首日开盘价是48元,我们如果申购成功以开盘价卖出,就可以赚取申购成功股票数额的近三倍.另外我们公众投资者只能按发行价来认购.之后进行摇号抽签决定是否中签.别看三倍多,像中石油这种比较高中签率的股票要中1000股要一百多万的资金.中到后1000股也就一万多块.涨到48也就赚二万多块.跟100多万资金去申购时相比也就2%的收益.
3..虽然上市公司不能直接从股价上涨中获利,但股票上涨对上市公司是有好处的.股票上涨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就变多了.在进行收购,并购,兼并的时候模规就比较大.如果是以换股的形式执行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较小,而上市公司只要符合证监会的增发条件,就可以再次向社会公众或特定投资行再一次发行股票,哪么股票价格越高,上市公司增发的时候所圈到的钱也就越多了.股市具有再融资的功能.以后就是全流通时代了,上市公司的法人股东的股票和我们也是一样的流通股,哪么股价越涨高,他就随时可以卖出获利.还有现在很多企业都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机制,就是达到了董事会的要求后进行奖励若干数量的股票,哪么股价越高,高管受奖励的价值也就越高了,对于高管来说,卖出以后可是真金白银啊.
分给我!
G. 【请问】上市公司利用可用自有闲置资金投资理财产品,是利好还是利空啊
是利好(即利多)还是利空需要根据上市公司投资的理财产品的市场行情具体而定。分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利好(即利多)时:对多头有利且能刺激股价上涨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对房地产板块就是利多。比如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次日地产股板块集体涨幅超1%。
利好(即利多)对多头有利,它能刺激股价行市上涨,利多的具体表现如公司利润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经营状况好转、利率降低等。
2、利空时:对空头有利,且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重大利空消息,导致13日沪指跌2.8%,深成指跌2.97%。
利空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7)股票投资利好扩展阅读:
利空与利多,从来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势不两立还不说,有时还真假难辨。市场人士一般把利空分为实质性的利空,例如调高印花税,就带有政策调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场传闻之类的利空,那就经不起考验了,晚间有关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开高走。
利多也具同样的道理,也有实质性和非实质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税,就带有政策鼓励的用意,股指便会一冲上天,但也有传说中的利多,一旦没有兑现,不用说,所涉及的个股便跌跌不休。这种真假利空利多“骚扰”股市的例子,举不胜举。
多头当然喜欢多出些利多,而空头唯恐利空少了;多头有时会利用利多出货,也利用利空来吸货;空头也会利用利多反手打压,真是一对股市中的活宝。
H. 为什么很多股票大利好却大跌
票消息的公布都存在着“市场预期”,属于利好还是利空大部分是根据主观自我判断的。很多所谓的利好消息实际上在消息公开后,仅仅是给机构和庄家的一个消息而已,对公司的利润增长影响非常有限,且大部分属于将来不可测的收益,并非现今的收入。
现在A股市场中很多股票的流通市值偏大,炒作难度大,且多数估值过高,因此主力不愿过多参与,高开低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投资者要谨慎判断利好的真实性,不要听风就是雨,被所谓的“利好消息”冲晕头脑,盲目入场。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添加关注,好运常伴!
I. 利好消息为什么会影响股票
股票价格短期是受供求关系决定。公司如果赔钱,但是很多人长期看好此公司,大量买入也会造成股价的上涨。当公司出现利好消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看好,就会买入,而会有更少的人卖出,那么供不应求,股价就会上涨。股票炒的是预期,未来公司价值,不是现在的公司价值,有利好消息,那么未来就会被看好,就会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