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估值模型与股票投资价值
A. 股票的估值与债卷的估值有什么不同 (专业的)
债券是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理论上用现金流贴现的方法就可以评估
而股票很多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估值的理论有很多,有用红利贴现的,也有用自由现金流贴现的,还有相对估值法比如市盈率
债券的理论价格和实际不会差很多,股票就会差十万八千里了
还有一点就是债券估值模型很多参数都是死的,但股票估值模型中很多参数是人为设定的,估值者本身的喜好就影响理论估值结果
B.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到底对股票投资有多少帮助
股票价格受很多影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只能从理论上分析风险与报酬率的关系。所谓风险也就是股价偏离期望值的大小和程度。也就是说这种模型从计算系统风险开始即采用概率论观点计算方差,进而求出股票的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这种模型根据的是股票市价的期望值和偏离期望值的程度,而并非一个确定的价格。
此外,根据公式求解出的投资者要求必要报酬率在实际中也不一定准确,因为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必要报酬率和风险并非完全匹配。
就算上述因素都排除,根据股权现金流和必要报酬率折现的股票价值也存在很大误差,这是因为股票的未来现金流量估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其次,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导致股票市价并不能反映其价值。
所以,财务管理研究的资本市场定价模型、股利增长模型等都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股票价值的变动,而且是并不十分准确的假设作出的,只具有有限的参考价值。
C. 股票价值评估的模型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股票价值评估分以下几种模型:
1.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股利折现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1)FCFE ( 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模型
(2)FCFF模型( 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firm /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
DDM模型
V代表普通股的内在价值, Dt为普通股第t期支付的股息或红利,r为贴现率
对股息增长率的不同假定,股息贴现模型可以分为
: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高顿增长模型)、二阶段股利增长模型(H模型)、三阶段股利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等形式。
最为基础的模型;红利折现是内在价值最严格的定义; DCF法大量借鉴了DDM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基于同样的假设/相同的限制)。
1. DDM DDM模型模型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股利折现模型股利折现模型)
DDM模型
2. DDM DDM模型的适用分红多且稳定的公司,非周期性行业;
3. DDM DDM模型的不适用分红很少或者不稳定公司,周期性行业;
DDM模型在大陆基本不适用;
大陆股市的行业结构及上市公司资金饥渴决定,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难以对股利增长率做出预测。
DCF 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DCF估值法为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则上该模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
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更科学、不易受人为影响。
当全部股权自由现金流用于股息支付时, FCFE模型与DDM模型并无区别;但总体而言,股息不等同于股权自由现金流,时高时低,原因有四:
稳定性要求(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未来投资的需要(预计未来资本支出/融资的不便与昂贵);
税收因素(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较高时);
信号特征(股息上升/前景看好;股息下降/前景看淡)
DCF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比其他常用的建议评价模型涵盖更完整的评价模型,框架最严谨但相对较复杂的评价模型。需要的信息量更多,角度更全面, 考虑公司发展的长期性。较为详细,预测时间较长,而且考虑较多的变数,如获利成长、资金成本等,能够提供适当思考的模型。
缺点: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须对公司的营运情形与产业特性有深入的了解。考量公司的未来获利、成长与风险的完整评价模型,但是其数据估算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复杂的模型,可能因数据估算不易而无法采用,即使勉强进行估算,错误的数据套入完美的模型中,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小变化在输入上可能导致大变化在公司的价值上。该模型的准确性受输入值的影响很大(可作敏感性分析补救)。
D. 股票估值模型:如何选择投资标地
估值模型广泛使用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常用的估值模型有DCF、P/E和EV/EBITDA三种
三种主要估值模型的优点:
DCF优点:通过对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计算,反映了公司内在价值的本质,是最重要与最合理的估值方法。
P/E优点:简单易行,运用了近期的盈利估计,而近期的盈利估计一般比较准确。可以有广泛的参照比较。
EV/EBITDA优点:不仅是股票估值,而且是“企业价值”估值,与资本结构无关。接近于现实中私有企业的交易估值。而且,EBITDA加入了摊销折旧等非现金项目。
E. 金融学中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问题。为什么前后关于高估低估说法不一致,难道股票不是资产价值吗
股票真正的内含不是数字,是艺术,是人的心理
股票价值由,当前市场情绪,环境,最后才是公司价值来绝定的。
书本的上理论再牛,也只能证明过去有多么对,而不是未来
F. 股票的投资价值怎么计算
1、股票的价格可分为:面值、净值、清算价格、发行价及市价等五种。估计股票价值的公式是:股价=面值+净值+清算价格+发行价+市价。对于股份制公司来说,其每年的每股收益应全部以股利的形式返还给股票持有者,也就是股东,这就是所谓的分红。当然,在股东大会同意的情况下,收益可以转为资产的形式继续投资,这就有了所谓的配送股,或者,经股东大会决定,收益暂不做分红,即可以存在每股未分配收益(通常以该国的货币作为单位,如我国就以元作为单位)。
2、举个例子,假设某公司长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为1元,并且按照约定,全部作为股利给股东分红,则持有者每年都可以凭借手中股权获得每股1元的收益。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应该是个天文数字,因为一旦持有,这笔财富将是无限期享有的。但是,货币并不是黄金,更不是可以使用的实物,其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在现实中,货币总是通过与实物的不断交换而增值的。比如,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1块钱买了块铁矿(投资),花1年时间加工成刀片后以1.1元卖出(资产增值),一年后你就拥有了1.1元的货币,可以买1.1块的铁矿。也就是说,它仍只有1元,还是只能买1块的铁矿,实际上货币是贬值了。
3、对于股票也一样,虽然每年每股分红都是1元,假设社会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1年后分红的1元换算成当前的价值就是1/(1+10%),约为0.91元,而两年后分红的1元换算成当前的价值就是1/(1+10%)/(1+10%),约为0.83元,注意到,这个地方的每股分红的当前价值是个等比数列,按之前假设,公司长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为1元,这些分红的当前价值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和,这个和是收敛的,收敛于每股分红/(1+社会平均利润率)/(1-1/(1+社会平均利润率))=每股分红/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说每年如果分红1元,而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该股票的当前价值就是每股10元,不同的投资者就会以一直10元的价格不断交换手中的股权,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是不会变的。
G. 股票的投资价值和实际价值如何计算
实际价值看每股净资产,投资价值看市盈率,每股收益除以股价。市盈率为10倍为宜,越高说明越不具有投资价值。
H. 金融资产的主要估值方法是什么
现金流贴现模型(使用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来决定普通股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市盈率估价法(主要是利用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算出价格的)反正就我知道的,就这两种主要的。
I. 两类股票估值模型的优缺点对比(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和市盈率、市净率模型)
现金流贴现定价是一种绝对估值法,认为上市公司资产的价值等与未来所产生的所有现金流的现值总和。
由于该估值方法基于预期未来现金流和贴现率,在未来现金流为正、可以比较可靠的估计未来现金流发生时间,并且可以确定恰当的贴现率的情况下,该方法比较适合。在下列情况下,使用该方法得出的估值结果是不合适或者需要调整的,投资者在参考研究员估值定价时应当注意。
1、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
2、收益呈现强周期性的公司。
3、正在进行重组的公司。
4、拥有未被利用资产的公司。
市盈率、市净率估值属于相对估值,相对估值法简单易用,可以迅速获得被评估资产的价值,尤其是当金融市场上有大量“可比”资产在进行交易、且市场对这些资产的定价是正确的时候。但用该方法估值时容易产生偏见,主要原因是:“可比公司”的选择是个主观概念,世界上没有在风险和成长性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公司;同时,该方法通常忽略了决定资产最终价值的内在因素和假设前提;另外,该方法容易将市场对“可比公司”的错误定价(高估或低估)引入对目标股票的估值中。如果采用历史数据进行比较的话,也往往因为企业现状的改变而导致计算偏离。
J. 估值与投资价格相对应,每股的价格决定公司值多少钱对吗
公司估值与你投资价格不对应,公司价值最大化可以让公司股东收益最大化。因为公司的价值由馅饼模型可知V=S➕B,即负债的价值和权益的价值,又此也可以解答每股的价格对应的不过是权益的价值,负债的价值没有算入,具体想对公式价值股价有WACC.AVP.FET法等,区别有无杠杠公司对应计算。(讲的比较通俗,樱花,比较好懂,具体问题可以具体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