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资本有股票投资吗
① 五矿集团的上市公司有哪些上市公司 五矿集团说有9家,不过我只会找到4家,也就是在境内上市的。
五矿系上市公司目前已发展至9家。
包括5家A股上市公司五矿发展(600058)、金瑞科技(600390)、*ST关铝(600051)、中钨高新(000657)、株冶集团(600961)。
3家H股上市公司五矿资源(01208.HK)、五矿建设(00230.HK)、湖南有色(02626.HK)。
和一家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爱博矿业(AII.AX)。
② 五矿资本是不是创投啊!
不是,但该股超跌,破净,当前上涨过程中。
③ 五矿资本是证券公司吗
答:不是
五矿资本的主营业务是锰系材料和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④ 五矿系概念股有哪些
五矿系概念一共有5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五矿系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2家五矿系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根据龙头挖掘机自动匹配,五矿系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株冶集团、五矿发展、五矿资本。
⑤ 五矿具有投资价值嘛
五矿的投资价值点梳理:
五矿作为五矿集团的改善产品,定位良乡大学城核心板块,区位优势明显:
1 央企品质,英伦风格,低密洋房,品质有保证!
2 定位良乡大学城卫星城。周边现有十二中、北理工、北工商、医药大、五色土等教育配套,规划建有龙湖熙悦天街商业、三甲医院总部等配套设施,并且中航、中核、国家环保总部、社科院等落户良乡大学城,高端产业和人文环境,锻造高端圈层属性,区域板块保值属性高。
3 项目临近良乡大学城地铁站,后期房山线北延至10号线首经贸站,同时穿过丽泽商务区,高端人才的置业需求将整体拉动房山线沿线的房产价值!规划在建的机场联络线S6也将西延到房山线,极有可能是五矿旁边的良乡大学城站,这无疑是一个巨大彩蛋,便捷的交通网络,承接高端客群的商业、教育、医疗、人文配套,将是五矿强有力的竞争力!
4 项目主力户型135平三居室,赠送25平左右,得房率超过100%,性价比非常高,居住体验也非常好。
⑥ 五矿资本 借壳st金瑞后股价为什么不涨
这种股票一般都是公布前很多有内幕的人都进去了,而且拉高很多了,等公布消息时就是他们出货之时,不会再大涨了,就所谓利好出尽是利空一样!
⑦ 五矿证券有001000110156这只股票吗
您好,深沪股票一般只有5位数,您提供的股票代码有12为数,不符合规范,深圳市场股票为0开头,上海市场股票为6开头,3为创业板,请核对后再查询。谢谢
⑧ 五矿信托靠谱吗
记得四年前跟一个朋友聊天,说到五矿,对方表示:还有名字这么奇怪的信托公司?
他可是理财师啊……可见五矿之低调。
但仅仅过了三年,情形就大有不同。就在5月底,五矿信托控股股东五矿资本(600390)公布了80亿元的优先股发行计划,准备对子公司五矿信托增资55亿。
同时,三大股东五矿资本、青海国资、西宁城投会进行同比例增资,这意味着三股东共同增资可达70.5亿。如果增资全部进入注册资本的话,五矿信托注册资本将达到130.5亿,位列行业第三。
五矿从低调神秘的央企选手到剑指前三的野心毕露,“扩张”是绕不开的主题。
增资不断,五矿系“现金牛”
五矿信托自2010年10月完成重组以来,注册资本共进行了4轮上调,从最早的 3.28亿增加到目前的60亿。前几轮主要由央企股东五矿资本进行。
五矿资本的频繁增资,原因估计还是在于信托这个牌照创收和盈利能力确实很强。
从年报来看,虽然信托业务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22.35%,但是57.7%的毛利润,使得信托创造了母公司一半以上的净利润。看表:
举个例子,五矿资本发1块钱给五矿信托,能收回来1.6元;发给证券公司,能拿回来1.1元;最惨的是期货,几乎不赚钱。
这一点,跟之前写过的爱建信托颇为类似,都是上市公司的利润扛把子选手。
2019年五矿信托净利润21.05亿,归属五矿资本部分利润为16.42亿。而2019年五矿资本合并报表中归母净利润为27.35亿亿,相当于五矿信托创造了母公司60%的净利润。
说是“现金牛,不为过吧。
四年六倍,五矿信托的快速扩张之路
我整理了2013年以来五矿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以及主动管理规模的数据。
如果忽略掉通道类,单纯从管理规模上来看,2016年之前,五矿的主动管理规模在1000亿上下浮动。从2017年就开启“扶摇直上”,从2016年末的969.33亿到2019年末6500.22亿,占比上升到近四分之三
2019年末,五矿信托以8849.76亿规模,位列行业第四,仅次于中信、建信和华润信托。
而在几年之前,五矿排名还在20名之后的中位水平,重点就在2016年。
2016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就在次年,五矿信托母公司——五矿资本借壳*ST金瑞上市了。作为上市公司旗下最主要的资产之一,上市后更开阔的资源和更紧迫的业绩压力,可能都促成了五矿规模上的迅速增长。
此外,从报表里看,五矿信托主动管理规模中,变化最大的是“融资类”:从 2016年的 729.6亿,到2019年5009.13亿,增长近6倍。光2019年当年,融资类就比前一年增加了3000多亿。
扩张好不好?
对于几年内快速登顶的信托公司,市场比较倾向于谨慎地看待它的扩张行为。原因也好理解,步子迈大了,路还能不能走好?
说白了就是:
你的管理能力跟不跟得上?
项目团队有没有搭建好?
市面上有没有这么多好资源被你拿到?
你又会不会为了迅速扩大规模而降低风控准入呢?
以史为鉴,曾经的几匹“黑马”,前几年的新华,近些年的中江和安信;最后都各自出了幺蛾子和烂摊子。
五矿信托针对个人投资者的业务目前没有公开违约信息;从年报披露中,其实可以看到诉讼信息,大部分是地产类和工商管理类。其实管理规模大了,涉诉倒也算正常,至少从年报里面的“坏账准备”(5亿)和“资产减值”上来看,占比还是很小的,目前算比较“稳”。
最后,一个迷思:尽管信托牌照是公认地尊贵,盈利能力也强;但似乎上了市的信托公司,正股股价表现都不太好……希望央企背景的五矿,能跳出这个“上市怪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