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短期投资的收益
A. 股票是否可以短期投资收益,比如今天投10元10万股,第二天涨到10.5一股,能卖了直接收益么,违法么
晕
这就是超短线操作手法啊,不违法
B. 股市长期、短期投资回报有什么区别是不是说像把钱存银行时间长利息高一样
首先可以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从衰退到萧条到复苏到繁荣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呈现螺旋式上升的长期趋势。受此影响公司也必然经历这样的过程,营利水平呈现出非均衡性,反映到该公司的股价上也不例外 。因此,长期持有股票可以为避免股价波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收益。
其次是考虑到资本的时间价值,长期投资的时间价值必然超过短期的时间价值,从这个角度讲,如同存款时间愈长收益会愈高。
C. 短期投资
一、短期投资概述及其分类
(一)短期投资概念
短期投资是指地勘单位购入的各种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与长期投资相比,短期投资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获得一定的收益。地勘单位所拥有的资金主要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由于市场供需条件的变化、产品产量的调整、季节性停工等原因,有时会形成一些暂时闲置的资金,为了获得高于正常银行利息的收益,运用这笔资金购买营利性证券,不失为一种低风险的可行选择。
(2)持有期限不超过1年。地勘单位购买营利性证券只是为了短期持有,以充分保持财务弹性,一旦生产经营需要资金或出现更为有利的投资机会,随时可以将短期投资转化为现金。
(3)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短期投资的对象是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有价证券,随时可以买进卖出,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
(二)短期投资的分类
短期投资按期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其他短期投资(如基金)等。
1.短期债券投资
短期债券投资是指在债权性证券不超过1年的投资,包括国库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地勘单位购入债券的同时即拥有了对被投资者的债权,在债券规定的到期日可以收回本金和按规定利率收取一定的利息。在到期前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转让,但无权参与被投资者的经营管理,也无权分享其资本增值。所以,债券投资具有收益固定、风险较小等特点。
2.短期股票投资
股票投资是指在权益性证券上不超过1年的投资,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地勘单位购入了股票即拥有了对被投资者净资产的相应比例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股权比例参与股利分配和清算时剩余资产的分配。股票投资的收益同被投资者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经营情况好,可以多分股利,否则,可能少分或甚至分不到收益。因此,股票投资具有收益高,风险大的特点。股票投资不能撤回,但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转让。
3.其他短期投资
其他短期投资是指除上述两种投资以外的符合短期投资特征的其他投资,如购买基金。
(三)短期投资取得及计量
短期投资初始(取得时)计量的总体原则是按照投资成本计量。针对取得短期投资的不同方式,其投资成本确定方法分别为:
1.以现金购入的短期投资
以现金购入的短期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实际价款中,除短期投资的本身价款之外,还应包括为购入短期投资所支付的相关税费,包括有关税金、手续费等。其会计处理如下:
(1)购入首次发行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作为短期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
(2)购入股票作为短期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经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时,借记“短期投资——股票”、“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
(3)购入债券作为短期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经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时,借记“短期投资——债券”、“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
由于在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债券等不可能都是原始发行或者正好将应领取的股利、利息完全领取完毕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为取得短期投资而实际支付的价款中还包含有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是已经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它们并不构成短期投资本身的成本,而是在短期投资之上所赚取的收益。因此,对于购入短期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经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以及已经到了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作为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单独核算,而不应纳入短期投资的成本之中。
【例6-1】地勘单位购入某公司发行的债券1 000份作为短期投资,债券的面值为100元,年利率为8%,每半年付息一次。地勘单位购入这批债券的时间为7月15日,此时截至6月30日的半年应发放的利息尚未领取。地勘单位实际支付的总价款为110 000元。
本例中,我们首先需要计算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尚未领取的利息:
1 000×100×﹙8%/2﹚=4 000(元)
因此,这批债券的取得成本为:
110 000-4 000=106 000(元)
本例中,地勘单位应将这笔短期投资按照106 000的取得成本入账。而尚未领取的利息4 000元,应该作为“应收利息”单独入账核算。
上述业务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投资 106 000
应收利息 4 000
贷:银行存款 110 000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资金,是另一种指定了用途的特殊存款,先作为其他货币资金(即存出投资款)处理。待实际购入证券、取得投资之后,在按前述原则确认购入投资的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短期投资
投资者投入的短期投资,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短期投资的成本。地勘单位在接受投资者的短期投资时,投资各方会就短期投资的价值认定问题进行协商,协商后各方一致确认的价值就是该项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投资者投入短期投资业务,借记“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基金)”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3.接受抵债取得短期投资
地勘单位接受的债权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方式取得的短期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的短期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金额后的净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短期投资成本。
这里所指的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金额之后的净额。例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就是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减去该项固定资产累计已提取的折旧以及已经为该项固定资产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之后的净额;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就是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减去该笔应收账款已经提取的坏账准备之后的净额,下同。
如果所接受的短期投资中含有已经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者已经到了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则应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作为短期投资的成本。其会计处理如下:
接受抵债取得短期投资时,按账面金额扣减包含的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加相关税费,借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科目,按包含的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按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应交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科目。
如果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涉及补价,则按以下原则确定受让取得的短期投资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短期投资成本。即按账面价值减补价加相关税费,借记“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基金)”科目,按收到的补价,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应交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科目。
(2)支付补价的,则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实际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短期投资成本。即按账面价值加补价加相关税费,借记“短期投资——(或债券、基金)”科目,按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支付的补价和应交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科目。
【例6-2】假如某地勘单位有一项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0 000元,该项应收账款已经提取的坏账准备为500元。因对方单位资金紧张难以及时偿还,经双方协商,同意对方以某公司股票10 000股抵债,该股票每股的现行市价为12元,该地勘单位同意支付给对方10 000元作为补价。未办理过户及相关手续,支付相关税费1 200元。该单位并不打算长期持有这笔股票。发行该股票的公司已宣布每股股利0.50元,但尚未正式发放。
该笔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
100 000-500=99 500(元)
由于换入的股票还包含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将这部分金额计算出来,以便扣除。其金额为:
10 000×0.50=5 000(元)
这样,换入的这笔股票的取得成本为:
99 500+10 000+1 200-5 000=105 700(元)
上述业务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投资 105 700
应收股利 5 000
坏账准备 500
贷:应收账款 100 000
银行存款 11 200
4.以非货币性交换取得的短期投资
所谓非货币性交换,指的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所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者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物易物、易货贸易就是典型的非货币性交换。
地勘单位以非货币性交换取得的短期投资,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短期投资入账成本。由于交换类型不同,其非货币性交换取得短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也有所差异,主要包括:
(1)以短期投资换入短期投资,按换入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借记“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基金)”科目,按换出短期投资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换出短期投资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基金)”科目,按应交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科目。
(2)以产品、库存商品换入短期投资,按换入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借记“短期投资——(或债券、基金)”科目,按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产成品(或库存商品)”科目。按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视同销售应交的增值税)。
(3)以原材料换入短期投资,按换入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借记“短期投资——(或债券、基金)”科目,按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材料”科目,按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4)以固定资产换入短期投资,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换出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该项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换入的短期投资账面价值,借记“短期投资——(或债券、基金)”,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科目。
(5)以无形资产换入短期投资,按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借记“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基金)”科目,按其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6)以长期投资换入短期投资,按换出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借记“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基金)”科目,按其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照换出长期投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交税金”科目。
如果在交易过程中涉及补价,应按照以下规定确定换入的短期投资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再减去所收到的补价之后的余额,作为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
其中,应确认的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这样,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后的金额,作为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用外购材料物资换入的短期投资,如果该项材料物资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可抵扣,则换入的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中还应当加上这部分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此外,按照我国现行税法的规定,换出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均应视同销售,应计算、交纳增值税、消费税;换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均应视同转让不动产、无形资产,计算交纳营业税。而且,这些税金应该计入换入资产的取得成本。这一点在所有的非货币性交易中,都应该注意。
【例6-3】某地勘单位用原材料换入一笔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0 000元,假定市场价格也是50 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项原材料已提取存货跌价准备300元。交换业务所发生的其他相关税费800元。换入的股票中包含有已经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 000元。该地勘单位收到对方的补价2 000元。
在本例中,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50 000-300=49 700(元)
应确认的收益为:
2 000-(2 000/50 000)×49 700=12(元)
换出原材料应交纳的增值税为:
50 000×17%=8 500(元)
因此,换入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为:
49 700+8 500+12-1 000-2 000=56 012(元)
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投资 56 012
应收股利 1 000
300存货跌价准备
银行存款 2 000
贷:原材料 5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应交税金等科目(其他相关税费) 800
营业外收入 12
(四)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利息的会计处理
短期股票投资的现金股利、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应该在实际收到时,直接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经计入“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由于短期投资的持有时间较短,持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卖而获利,因而对于持有期内实现的收益,不必再在“投资收益”科目中体现;只有在最终出售、转让时,才确认相应的投资损益。
【例6-4】地勘单位收到短期股票投资在购入时已经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 000元。
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应收股利 1 000
【例6-5】地勘单位收到短期债券投资在持有期的利息3 000元。
借:银行存款 3 000
贷:短期投资 3 000
(五)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为了体现谨慎性原则,地勘单位应当在期末对短期投资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如果市价高于成本,则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地勘单位计提的短期投资准备应当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按照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提取的跌价准备之后的净额(即账面价值)反映。
【例6-6】例6-3中换入的股票,在年末其市场价值为55 000元。由于市价低于成本,应该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应提取的跌价准备金额为:
56 012-55 000=1 012(元)
此笔业务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 012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 012
年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短期投资项目(假设该单位只有这一项短期投资)应填列的金额为:
账面余额-已提取的跌价准备=56 012-1 012=55 000(元)
(六)处置短期投资
地勘单位处置(出售、转让、换出)短期投资时,应将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减去提取的跌价准备之后的净额)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收益(损失)。
【例6-7】某地勘单位于次年1月份将例6-4中所述的股票出售,实际取得的价款为58 000元。其投资收益为:
58 000-(56 012-1 012)=3 000(元)
此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58 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 000
贷:短期投资 56 000
投资收益 3 000
D. 有6万元现金,想做短期投资,请问哪种投资收益快谢谢
6万元,短期投资的话:
1.可以去银行找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7天,21天,等等。
优点:可以保证不会有损失。
缺点:利润太少,就是赚不到钱,最多保底。大多妈妈们会选这样的方式。
2.投资股票。最近情况一般,如果遇上07年大牛市就稳赚,但普通情况的话就不好说。
优点:收益不错。
缺点:需要承担风险。
我自己拿2万左右,短线买买卖卖3个月左右吧,没赚没赔。可能技术不好。
基金和股票其实差不多,现在形势不太好,这些钱亏了放在里面没拿出来。
3.投资期货。风险大收益也大。
期货强调日线交易,日买日买,就是持有时间越短越好。
优点:收益大
缺点:风险也大。
只是模拟操作过,赚的还行,但不清楚真的入资会如何。
如果有更多想交流的话,可以邮件联络。[email protected]
E. 短期投资股票是否可取,收益如何
如果想玩刺激肯定是短期好玩些。不过资金少的话,手续费也吃不消呀。很多金融上的专家也建议投资者倾向于短期投资,这样的做法要比多年后投资项成熟获得的收益更大,而且资金投入门槛低,适合刚进行投资的新手。要在投资达到高点的时候离开,不要等待涨到更高。因为短期投资的收益虽然可观,但是风险也是并存的,任何一个不好的消息都有可能导致价格下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观察市场变化,并且定期跟踪买卖策略,保护你的资金收益,做到及时止损。
F. 短期投资的计算
1、购入股票(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 000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0 000
支付手续费
借:投资收益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2、股票跌了
股票跌了=(20-18)*10 000=20 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000
3、股票涨了
股票涨了=(19.8—18)*10 000=18 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8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8 000
4、卖出股票
借:银行存款 210 000(21*10 000=210 000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 000(20 000-18 000=2 000元)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 000
投资收益 30 000(借贷平衡原则算出)
借:投资收益 2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000
表明:卖出该笔股票,公司共得赢利=30 000—2 000=28 000元
G. 股票的投资收益包括哪些
股票收益有以下内容:
1、红利和股票市价的升值部分。公司发放红利,大致有三种形式,现金红利,股份红利、财产红利。一般大多数公司都是发放现金股利的,不发放现金红利的主要是那些正在迅速成长的公司,它们为了公司的扩展。
2、股票收益是股票股息和因拥有股票所有权而获得的超出股票实际购买价格的收益。投资者购买股票最关心的是能获得多少收益。
3、需要暂存更多的资金以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这种做法常常为投资者所接受。由于股息是股票的名义收益,而股票价格则是经常变化的,因此比较起来,股票持有者对股票价格变动带来的预期收益比对股息更为关心。
H. 短期投资 投资收益
短期投资获得的收益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计投资收益
I. 短期投资收益的理解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短期投资取得时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短期投资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企业取得短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不包括在取得一项短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1)短期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这部分款项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
(2)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这部分款项应作为应收利息处理。
1、企业以现金购买债券,分录如下:
借:短期投资—债券投资(债券成交金额+相关税费—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2、企业以现金购买股票,分录如下:
借:短期投资—股票投资(股票成交金额+相关税费—已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取得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外,在实际收到时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的帐面价值。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企业本年度购入的短期投资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通常是由被投资单位上年度以及前年度实现利润的分配,属于投资前被投资单位所产生利润的分配,不属于本期投资所得,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第二,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较短,只有处置投资时发生的损益,才是该项投资所产生的真正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