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投资现金流是什么意思
❶ 每股现金流是什么意思呢
现金流实质上是上市公司所拥有的现金总额,每股现金流是现金总额除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数。。。现金流越多说明公司成长性越高,后市越可以被看好,越可以择机介入,中长线持有!
❷ 什么是股票中的现金流,怎么看
每股现金流是指企业在不动用外部筹资的情况下,用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偿还贷款、维持生产、支付股利以及对外投资的能力,它是一个评估每股收益“含金量”的重要指标。每股现金流量是公司营业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减去优先股股利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
每股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现金流量 = (营业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例如:某公司年末营业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为1887.6295万元,优先股股利为零,普通股股数为8600万股,那么:
每股现金流量 = 1887.6295万元/8600万股 = 0.22(元/股)
总的来说:从短期来看,每股现金流量比每股盈余更能显示从事资本性支出及支付股利的能力。每股现金流量一般比每股盈余要高,原因是公司正常营业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还会包括一些从利润中扣除出去,但又不影响现金流出的费用调整项目,比如折旧费等。但每股现金流量也有可能低于每股盈余。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投资者进入股市之前最好对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看看,里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识资料值得学习,也可以通过上面相关知识来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识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❸ 股票中的现金流是指哪个指标
1、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每股现金流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来源的不同,每股现金流量又可分为经营活动中、投资活动中和融资活动中的每股现金流量。考虑到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并非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这里我们选取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作为评价指标。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该指标从现金流量角度反映了每股普通股的产出效率与分配水平的综合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单期财务比率是无法充分反映处于动态之中的企业状况的。因此,一方面,要将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同行业的平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或相似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另一方面,还应当将公司各年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按时间先后进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掌握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应当考虑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充分利用报表以外的各种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才能更恰当地评价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水平。
2、营业收入收现率
营业收入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如果一段时间以来该指标稳定在1左右,说明在这一时间段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的营业收入保持着一个合理的动态关系。如果该指标长期保持在1左右,在销售量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较为成功,不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表明企业能够及时收回现金从而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因而收益质量较高。此外,分析该指标时,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的变化趋势,鉴别该指标大于1时,是否是由于企业近年来销售萎缩、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在该公式总因营业收入不在上市公司披露的报表中公布,故该指标无法直接获得,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关联方交易中关联方利润的确认标准,假定企业在其他业务经营活动中的获利率均为20%,从而以其他业务利润的5倍作为其他业务收入额来计算企业的营业收入。
3、现金流量充足率
现金流量充足率=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当期负债偿还额+当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股利支付额)。现金流量充足率计算公式中的各项目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其数值均取之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项目。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收益质量的高低。及时偿还到期的债务是企业维持良好信誉的基本条件,这同时也是企业保持后续融资能力以及避免被债权人起诉、要求破产清算的必然措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赖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因此企业必须保证有适量的资金注入到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上。此外,股利分配的稳定增长则有利于增强权益资本的稳定性。所有这些都有赖于稳定而持续的现金流入,因此在保证这些支出的基础上,现金流量充足率如果能保持在1左右,则表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较好;反之,如果显著低于1,表明企业缺乏充足的现金维持其必要的日常支出,说明收益质量较差。但是,该指标并非越高越好,当该指标显著大于1时,说明企业有大量的闲置现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
4、自由现金流量指标
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在充分考虑了持续经营和必要的投资增长对现金的要求后,可用于对债权人还本付息和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后的剩余现金流量。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称谓很多,有超额现金流量、多余现金流量、可分配现金流量等。虽然目前理论界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内涵存在多种观点,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产生于正常的经营活动,并考虑了维持持续经营所需现金流量的要求。自由现金流量可以在维持现有增长的前提下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由于对自由现金流量具体内涵有不同的认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形式也各有不同。肯尼斯。汉克尔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概念的不同决定了自由现金流量计算方式的差异,没有一个分析师可以运用现金流量表的数据计算出精确的自由现金流量,只能大致预测自由现金流量”。确实因数据采集的影响,一些看似精确的公式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这里,选取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P.S萨德沙纳姆教授在其所著的(兼并与收购)一书中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是:投资现金流出的税后的运营现金流量净值称之为自由现金流量。根据萨德沙纳姆教授的定义: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额。
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克服了会计利润的不足。首先,针对企业可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会计利润的缺陷,自由现金流量认为,只有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中产生的营业利润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所有因非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不计入自由现金流量的。其次,会计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的,而自由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正因为在会计上不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利润才会有较大的操纵空间,而自由现金流量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为依据,对它来说大部分粉饰利润的手法不起作用。利用该指标较强的盈利识别能力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
❹ 什么是每股经营现金流代表什么意义
每股经营现金流
净现金流量计算是现值计算的基础,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十分重要。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计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不仅要考虑收入、成本,还要区分付现成本与非付现成本。在考虑所得税因素的情况下,净现金流量计算变得比较复杂:
首先,须根据收入、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计算税前利润;
然后,再按税前利润和所得税率计算所得税,并算出净利润;
最后,还得在利润的基础上加回非付现成本,才能得出净现金流量。
例如:已知某固定资产项目需要一次投入价款100万元,资金来源系银行借款,利息率10%,建设期为1年,发生资本化利息10万元。该固定资产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净残值10万元。投入使用后。可使经营期1-7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80.39万元,第8-10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69.39万元,同时使1-10年每年的经营成本增加37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投产后第7年末归还本金,此前连续7年每年末支付利息11万元。
根据题意,经营期付现成本每年为37万元;非付现成本包括:每年折旧10万元{[(100+10)-10]÷10}、前7年每年利息11万元。
按通常的做法,经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步骤:
(1)每年总成本:
1-7年为,付现成本37万+折旧10万+利息支出11万=58万
8-10年为,付现成本37万+折旧10万=47万
(2)每年营业利润:
1-7年为,收入80.39万-成本58万=22.39万
8-10年为,收入69.39万-成本47万=22.39万
(3)每年应交所得税:
1-7年为,22.39万×33%=7.39万
8-10年为,22.39万×33%=7.39万
(4)每年净利润:
1-7年为,22.39万-7.39万=15万
8-10年为,22.39万-7.39万=15万
(5)每年净现金流量:
1-7年为,净利润15万+折旧10万+利息支出11万=36万
8-10年为,净利润15万+折旧10万=25万
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繁琐,很容易发生差错,也不便记忆。
兹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可一步求出净现金流量。其包括两个部分:(1)将“收入”减“付现成本”,然后乘以(1-所得税率);(2)将“非付现成本”乘以“所得税率”。两者之和即为净流量。
仍以上题为例:
1-7年的净现金流量为:(80.39-37)×0.67+(10+11)×0.33=36(万元)
8-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69.39-37)×0.67+10×0.33=25(万元)
显然,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不但大大缩短运算时间,而且随运算环节的减少,还减少了出现差错的几率。此方法的原理是:
如果没有“非付现成本”存在,净现金流量就会同净利润金额一致——均为收入减付现成本,再扣除所得税后的金额,这就是前半部分。
至于“非付现成本”,本身并不产生现金流量,在直线法下根本毋须考虑,但非付现成本却会影响净利润,且进一步影响所得税,因此,需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净现金流量计算,必须计算非付现成本的影响。该影响是:不但不引起现金流出,反而减少了所得税额,从而减少现金流出。这就是后半部分的理由。
此外,在计算净现金流量时必须注意:确定现金流量有“全投资假设”,借入资金也作为自有资金对待。因此,归还借款本金、利息均不会导致现金流出。借款利息资本化只影响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的金额;归还本金不需作任何处理;归还利息仅看作是预提利息费用。
❺ 每股现金流量是什么意思
每股现金流量是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减去优先股股利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
每股现金流量是公司营业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减去优先股股利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每股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现金流量= (营业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例如:某公司年未营业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为1887.6295万元,优先股股利为零,普通股股数为8600万股,那么:
每股现金流量= 1887.6295万元/8600万股 = 0.22(元/股)
总的来说:从短期来看,每股现金流量比每股盈余更能显示从事资本性支出及支付股利的能力。每股现金流量一般比每股盈余要高,原因是公司正常营业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还会包括一些从利润中扣除出去,但又不影响现金流出的费用调整项目,比如折旧费等。但每股现金流量也有可能低于每股盈余。
一家公司的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这家公司的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所赚得的现金流量越多;反之,则表示每股普通股所赚得的现金流量越少。虽然每股现金流量在短期内比每股盈余更能显示公司在资本性支出和支付股利方面的能力,但每股现金流量决不能用来代替每股盈余作为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的作用。
在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十一条指出:“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流量应当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项活动的现金流出类分项列出”。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上市公司从1998年中报开始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
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平均每股所获得的现金流量。该指标隐含了上市公司在维持期初现金流量情况下,有能力发给股东的最高现金股利金额。每股净利润则不能代表公司发放股利的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每股现金流量显得更实际更直接。公司现金流强劲,很大程度上表明主营业务收入回款力度较大,产品竞争性强,公司信用度高,经营发展前景有潜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并不能完全替代净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每股现金流量也不能替代每股净利润的作用。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是由公司未来的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来决定的。盈亏已经不是决定股票价值唯一重要因素。单从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来看,现金流量日益取代净利润,成为评价公司股票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
❻ 投资股票的现金流量
你要问什么?是投资的资金分配还是标的股票的每股现金流?
股票投资的资金分配方案和投资的方法相关。标的股票的每股现金流和股票的质地有关。
这是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