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能放进持有至到期投资吗
⑴ “持有至到期投资”谁能用通俗的语言解一下!真的非常感谢!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指的就是债券,因为权益性投资,比如股票,很明显是没有到期日的。判断它是不是持有至到期的要点,就想上面说的那几点,通俗的说就是,这个债券,明确标明了到期日,到期你可以拿回多少本金,多少利息,而且,作为你拿债券的人而言,你得明确的告诉大家,你打算拽着它,一直到它到期的时候,最关键的,你得有能力拿着它到到期日,其实,持有至到期投资,说白了,就是向外界标明,你资产状况挺好,能把买的这个债券一直拽着,这笔资金不动。
这是通俗的解释,你大概这么理解就行,当然,书面的说法,你可以去查查书上的解释。
⑵ 企业购入的股票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对还是错
股票无到期日,所以不可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⑶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有什么区别_
一、持有期限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期限是长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期限一般大于1年。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期限是短期。
二、目的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目的是长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目的不明确。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是短期差价。
三、股票债券类型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股票债券类型是债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类型是股票或债券。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类型是股票或债券。
四、风险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风险低。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风险不明确。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高。
五、初始计量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是账面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是历史成本(实际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是完全公允价值。
⑷ 企业购入准备长期持有的股票,可以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吗
当然是企业的债权。
⑸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升值吗
首先,按照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如果资产减值了就要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但是如果升值了,在没有实际实现利得的情况下不能确认利得。
其次,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按照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资产负债表日不会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但是有减值迹象的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价值准备。
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可能存在未来现金流现值升高的情况,但是不会确认这部分利得,但是未来现金流现值低于摊余成本时则要计提减值。这就是遵循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⑹ 购入的股票,债券是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不是有企业自己划分的
要看投资当局的购买意向了,一般作为普通投资是放在交易性金融资产
⑺ 企业购买的股票可能成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对还是错
错。股票是没有期限的,所以是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其他三种都可以。
⑻ 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运用
(一)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取得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购入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已到付息期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等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内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额,借记本科目( 应计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收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合同支付的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或本科目(应计利息)。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折价摊销额,借记本科目(利息调整),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溢价摊销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在新准则下,因为都要持有至到期了,中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跟你没关系,你要关注的只是到期时你能收回的固定收益及本金而已 .所以不做会计处理。 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二)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在重分类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等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编辑本段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通俗解释) 持有至到期投资,顾名思义就是你打算把这个东西在手里放到它“死”,痴情的守它一辈子,在这之前不会放弃它,抛弃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资产的核算很有特点,关于他的一切花销你都想着他能给你带来回报,就像在追求女孩子,首先你一定要体现出你想跟她过一辈子,你的付出才有可能被资本化,如果你一开始就抱着对待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态度,那对方肯定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你的付出就费用化吧,还想资本化?还想以后有什么回报?痴心妄想。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开始的交易费用资本化了,后面的摊销什么的也就是实际利率摊销法,因为这个前期付出的费用影响了整个期间的感受,也就是你关心的是不是得到了女孩子的芳心,这个收益核算需要长期来考虑,也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以及你初始交易费用如何影响了持有期间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因为这个债券一般都有期限,你能熬得过他;如果是股票,你还指不定能不能熬得过他,一般都要长寿的多,更重要的是这个股票没有到期日,到期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公司破产的时候,你还持有到期干什么呢?看自己究竟能赔进去多少吗?所以股票一般就是做个短线炒炒玩玩,实在有钱的或者是被股市套住的就无奈做个长线好了,所谓长线一般也就是最多几年而已。所以股票在这里更适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炒炒就卖了)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介于短线和长线之间,既不想炒炒就卖,还不想踏踏实实做长线)。由于是比较长期持有这个债券,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影响的是未来整个期间的收益率,因此任何一项付出和收入都要看整体影响,那么出现一种核算方法:实际利率摊销法。 借:应收利息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编辑本段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 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后利息的处理,比照“贷款”科目相关规定。 (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⑼ 基金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吗
个人认为基金是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更为合适。
原因是:1、基金属于权益性工具。2、所有开放式基金到期日不固定。即使是过去的封闭式基金,存在到期日,但其回收金额即收益率亦是不固定的。目前没有收益完全固定的基金。
⑽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
水平有限,仅供参考,错误莫怪:
1.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00
应收利息 8000
贷:银行存款 1973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700
2.2012年实际利息收入=189300*6%=11358
实收利息=200000*4%=8000
摊销折价=11358-8000=3358
摊余成本=189300+3358=192658
2013年实际利息收入=192658*6%=11559.48
实收利息=200000*4%=8000
摊销折价=11559.48-8000=3559.48
摊余成本=192658+3559.48=196217.48
2014年实际利息收入=8000+3782.52=11782.52
(直接使用3782.52是因为经过前两年的摊销后,溢价结余=10700-3358-3559.48=3782.52,全部在第三年摊销)
期末摊余成本=196217.48+3782.52-200000=0
3.分录:
(1)借:应收利息 8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358
贷:投资收益 11358
(2)借:应收利息 8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559.48
贷:投资收益 11559.48
(3)借:应收利息 8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782.52
贷:投资收益 11782.52
4.借:银行存款 208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00
应收利息 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