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的预期股息代表投资股票唯一的现金流

股票的预期股息代表投资股票唯一的现金流

发布时间: 2021-07-31 00:35:56

A. 为什么股票预期的现金流入包括每期的预期股利和出售时的价格收入,这是站在哪个角度看的现金流入

我是站在股市的动向去看待这个问题,什么流入流出的对我来说是了无赌

B. 多选题. 股票投资能够带来的的现金流入量是()。 A. 资本利得 B. 股利 C. 利息 D. 出售价格 E. 买入价格

大吉经济团为您解答:
这道题目来自一道注会考试题:
股票投资能够带来的现金流入量是( )。
A.资本利得
B.股利
C.利息
D.出售价格
E. 买入价格
【正确答案】 B, D
【知 识 点】股票的有关概念
【答案解析】
股票投资能够带来的现金流入量是股利和出售价格,现金流出是买价;股票没有利息收入;资本利得为不同时点相减的买卖价差收益,不能作为现金流入考虑。

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联系我们。

C. 什么是每股经营现金流代表什么意义

每股经营现金流
净现金流量计算是现值计算的基础,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十分重要。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计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不仅要考虑收入、成本,还要区分付现成本与非付现成本。在考虑所得税因素的情况下,净现金流量计算变得比较复杂:
首先,须根据收入、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计算税前利润;
然后,再按税前利润和所得税率计算所得税,并算出净利润;
最后,还得在利润的基础上加回非付现成本,才能得出净现金流量。
例如:已知某固定资产项目需要一次投入价款100万元,资金来源系银行借款,利息率10%,建设期为1年,发生资本化利息10万元。该固定资产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净残值10万元。投入使用后。可使经营期1-7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80.39万元,第8-10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69.39万元,同时使1-10年每年的经营成本增加37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投产后第7年末归还本金,此前连续7年每年末支付利息11万元。
根据题意,经营期付现成本每年为37万元;非付现成本包括:每年折旧10万元{[(100+10)-10]÷10}、前7年每年利息11万元。
按通常的做法,经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步骤:
(1)每年总成本:
1-7年为,付现成本37万+折旧10万+利息支出11万=58万
8-10年为,付现成本37万+折旧10万=47万
(2)每年营业利润:
1-7年为,收入80.39万-成本58万=22.39万
8-10年为,收入69.39万-成本47万=22.39万
(3)每年应交所得税:
1-7年为,22.39万×33%=7.39万
8-10年为,22.39万×33%=7.39万
(4)每年净利润:
1-7年为,22.39万-7.39万=15万
8-10年为,22.39万-7.39万=15万
(5)每年净现金流量:
1-7年为,净利润15万+折旧10万+利息支出11万=36万
8-10年为,净利润15万+折旧10万=25万
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繁琐,很容易发生差错,也不便记忆。
兹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可一步求出净现金流量。其包括两个部分:(1)将“收入”减“付现成本”,然后乘以(1-所得税率);(2)将“非付现成本”乘以“所得税率”。两者之和即为净流量。
仍以上题为例:
1-7年的净现金流量为:(80.39-37)×0.67+(10+11)×0.33=36(万元)
8-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69.39-37)×0.67+10×0.33=25(万元)
显然,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不但大大缩短运算时间,而且随运算环节的减少,还减少了出现差错的几率。此方法的原理是:
如果没有“非付现成本”存在,净现金流量就会同净利润金额一致——均为收入减付现成本,再扣除所得税后的金额,这就是前半部分。
至于“非付现成本”,本身并不产生现金流量,在直线法下根本毋须考虑,但非付现成本却会影响净利润,且进一步影响所得税,因此,需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净现金流量计算,必须计算非付现成本的影响。该影响是:不但不引起现金流出,反而减少了所得税额,从而减少现金流出。这就是后半部分的理由。
此外,在计算净现金流量时必须注意:确定现金流量有“全投资假设”,借入资金也作为自有资金对待。因此,归还借款本金、利息均不会导致现金流出。借款利息资本化只影响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的金额;归还本金不需作任何处理;归还利息仅看作是预提利息费用。

D. 现金流量表中分配股利和利润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什么类型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中分配股利或利润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由于各种原因,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不会全部分完,剩下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这样,一年年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体现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里的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利润表的净利润-提取的各项盈余公积-发放的股利(这个勾稽关系针对母公司报表)。

(4)股票的预期股息代表投资股票唯一的现金流扩展阅读

1、分配股利是对净利润的分配还是对可分配利润的分配?是对可供分配利润的分配。

2、分配股利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体现为:决定分配股利(现金股利)会造出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的减少、负债(应付股利)的增加。实际支付股利时会造出负债(应付股利)的减少,资产(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的减少。

3、分配股利在现金流量表中的体现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将产生变化,“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增加。

E. 投资股票的现金流量

你要问什么?是投资的资金分配还是标的股票的每股现金流?

股票投资的资金分配方案和投资的方法相关。标的股票的每股现金流和股票的质地有关。

这是两个问题

F. 投资股票如何获得现金流

上市公司需要现金流才能持续发展,股票投资同样需要现金流实现增值盈利。这其实是大家没有仔细思考过的问题。
如果一次性投入不再增加自有资金,现金流就是个需要统筹的事情。
如果能不断有浮盈,可以平仓换股,游戏可以不停玩下去。
随时变现,是股票市场的优势,但在浮亏状态下,往往面临不愿平仓,现金流枯竭。
筹资的渠道有券商处融资和社会上配资。这个就有一个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步骤,需要切实执行,难度很大的。
再就是股息分配,部分长线分红股的投资同样能得到一定的现金回报,提供部分现金流。

G. 股息率是股票投资的唯一标准,对吗

频率是呼吸是股票投资的唯一标准,股票投资的过程当中千万要慎重。

H. 股票的价值是由于这些股票能带来现金流,怎样理解这句话,能举例最好.

股票带来的现金流由两部分构成:
1.股利 2.卖出股票时的现金流入

股票现时的价值就是
未来能获得的股利的贴现+卖出股票与当初买入价的价差的贴现

也就是两个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决定股票的内在价值!

以上的我个人的见解,希望能帮上忙

如果有说错还请多多包涵 ^ ^

I. 现金流量表中,分配股利或利润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什么类型的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表中,分配股利或利润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内容包括: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包括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的资金实际收到股款净额(发行收入减去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现金(发行收入减去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等。

以发行股票方式等筹集资金而由企业直接支付的审计、咨询等费用,以及发行债券支付的发行费用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不从本项目内扣除。

2.“借款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如接受现金捐赠等。其他现金流入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包括偿还金融企业的借款本金、偿还债券本金等。企业偿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在“偿债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5.“分配股利、利润和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利润,以及支付给其他投资的利息。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外,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如捐赠现金支出等。其他现金流出如价值较大的,单独列项目反映。

(9)股票的预期股息代表投资股票唯一的现金流扩展阅读

它的编制具有很大的意义:

弥补了资产负债信息量的不足

资产负债表是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的期末余额编制的;损益表是利用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本期累计发生额编制的(收入、费用无期末余金额,利润结转下期)。唯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的发生额原先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填入会计报表。

会计资料一般是发生额与本期净增加额(期末、期初余额之差或期内发生额之差),说明变动的原因,期末余额说明变动的结果。本期的发生额与本期净增加额得不到合理的运用,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可写成: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非现金资产,这个公式表明,现金的增减变动受公式右边因素的影响,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减少)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非现金资产的减少(增加),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

现金流量表中的内容尤其是采用间接法时即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发生额或本期净增加额填报的。这样账簿的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现金变动原因的信息得到充分的揭示。

便于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考核

对一个经营者来说,如果没有现金缺乏购买与支付能力是致命的。企业的经营者由于管理的要求亟需了解现金流量信息。

另外在当前商业信誉存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部门与个人投资者、银行、财税、工商等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情况与经营结果,更需要了解企业的偿还支付能力,了解企业现金流入、流出及净流量信息。

损益表的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出来的,权责发生制贯彻递延、应计、摊销和分配原则,核算的利润与现金流量是不同步的。

损益表上有利润银行户上没有钱的现象经常发生。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现金流量的重视,深深感到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损益表不能反映现金流量是个很大的缺陷。但是企业也不能因此废权责发生制而改为收付实现制。

因为收付实现制也有很多不合理的了方,历史证明企业不能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的同时,编制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表,不失为“熊掌”与“鱼”兼得两全其美的方法。

现金流量表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按类说明企业一个时期流入多少现金,流出多少现金及现金流量净额。从而可以了解现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损益表上的利润为什么没有变动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作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

了解企业筹措现金、生成现金的能力

如果把现金比作企业的血液,企业想取得新鲜血液的办法有二:

1、为企业输血,即通过筹资活动吸收投资者投资或借入现金。吸收投资者投资,企业的受托责任增加;借入现金负债增加,今后要还本付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免费使用”的现金,企业输血后下一步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2、企业自己生成血液,经营过程中取得利润,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获利,利润是企业现金来源的主要渠道。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经营,企业的内外筹措了多少现金,自己生成了多少现金。

筹措的现金是否按计划用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固定资产、补充流动资金上,还是被经营方侵蚀掉了。企业筹措现金,生产现金的能力,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合理使用调度资金的重要信息,是其他两张报表所不能提供的。

局限性及原因

现实局限性

很多书刊认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评价企业偿还能力的重要标,如公式: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总额

认为比率较大,偿还能力越强,但是这个公式是看条件的,不具有普遍意义。采用这个公式首先是资金市场比较成熟,有随时可以抛售或转换的有价证券,短期有价证券是现金的等价物,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换形式,有一定的收益性,企业现金比较充裕时,可作为储藏手段。这一条是应具备的,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基层,资金市场非常单一,主要依赖银行。

把钱存在银行里收益率很低,持有量过多是一种浪费,现金不能变成有一定收益的等价物,存量就不能增加。另外企业应有一定的瞬息万变有资金、负债率不应太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现金多了,可按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资性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

如果企业自有资产较少,负债率高,往往依赖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经营,这种情况下,现金到手使穷于应付偿还多种欠款购买生产必须的原材料,经营好现金多时因偿还欠款负债率降一下,达不到需要储存现金的水平。

现金流量净额是个差量指标(流入减流出或期末减期初)期末比期初多一些或少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当前用现金流量净额评价企业应视条件而定。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在于提供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赚取和支出信息,以反映企业现金周转的时间、金额及原因等情况,其公式可表述为:“当期现金净增加额=经营现金净流量+投资现金净流量+筹资现金净流量”。

局限原因

直观地看,现金流量表就是对比较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变动成因的详细解释。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较为复杂,这使大部分投资者很难充分理解利用其信息,而且对其作用和不足也缺乏一种较为全面的认识。

许多投资者对现金流量表抱有很大期望,认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可以提供比“净利润”更加真实的经营成果信息,或者它不太容易受到上市公司的操纵,等等。

事实上,这些观点是比较片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现金制,即只记录当期现金收支情况,而不理会这些现金流动是否归属于当期损益。因此,企业的当期业绩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没有必然联系,更不论投资、筹资活动所引起的突发性现金变动了。

另外,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的利润表可以正常反映当期赊销、赊购事项的影响,而现金流量表则是排斥商业信用交易的。

不稳定的商业回款及偿债事项使得“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比“净利润”数据可能出现更大的波动性。(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2、现金流量表只是一种“时点”报表, 一种“货币资金”项目的分析性报表。因此,其缺陷与资产负债表很相似。显而易见,特定时点的“货币资金”余额是可以操纵的。例如,不少上市公司已经采用临时协议还款方式,在年末收取现金,年初又将现金拨还债务人。

这样,企业年末现金余额剧增,而应收款项又大幅冲减,从而使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都非常好看,但现金持有的真实水平却没有变化。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利润表受到的影响不大(除了当期坏帐费用减少以外),仍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当期经营成果。

3、编制方法存在问题。尽管在中国要求上市公司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但在无力进行大规模会计电算化改造和帐务重整的现实条件下,这一目标是很难实现的。绝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间接法,通过对“净利润”数据的调整来计算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但这一方法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

在现行会计实务中,“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最终取决于“货币资金”的当期变动额,而不是每项业务的真实现金影响。例如,在其计算过程中,收回或核销前期应收款项的效果相同,都会增加“销售商品、劳务收到的现金”,这就很容易对投资者形成误导。

在2001年年报中,大规模准备计提导致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显著下滑,但现金流量情况却普遍好转。这一奇怪现象正是其编制方法缺陷的典型体现。甚至可以有把握地预测:完全相反的情况可能将在2002年年报中出现。

热点内容
基金管理费如何收增值税 发布:2025-08-18 00:23:08 浏览:704
什么是金融服 发布:2025-08-18 00:13:07 浏览:492
碳交易是哪个基金 发布:2025-08-17 23:52:59 浏览:220
炒股借网贷我该怎么办 发布:2025-08-17 23:47:44 浏览:237
为什么要轻仓长线做期货 发布:2025-08-17 23:47:06 浏览:868
汽车金融如何协商还款 发布:2025-08-17 23:22:55 浏览:150
基金如何看大盘呀 发布:2025-08-17 23:21:15 浏览:561
柯米克金融多少钱 发布:2025-08-17 23:20:49 浏览:133
龙光集团市值最高多少 发布:2025-08-17 23:01:05 浏览:65
乐视网影响什么股票 发布:2025-08-17 22:14:35 浏览: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