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现率大幅提高对股票投资者
1. 关于央行调整再贴现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的多少,影响货币的供给;
如果部分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那么央行就可以对银行施以救助,提供短期信贷的方式恢复其流动性。
提高再贴现率,一般会造成股价下降。原因:
首先,通过提高再贴现率,央行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紧,股票需求降低,股价下降;
第二,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其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从而促使股价下降。再贴现率一般还低于贴现率。
(1)再贴现率大幅提高对股票投资者扩展阅读:
再贴现率与准备金率的关系
1.提高再贴现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它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不存在绝对的影响,只是有一点连带的反应。
2.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央行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借以收缩信用及货币量;央行也可以提高再贴现率,引起市场利率的上升,利率上升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投资的边际效益,从而贷款需求降低。在规定再贴现申请方面,当经济过热时收缩票据和申请机构范围。
3.当经济处于膨胀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收缩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稳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
4.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为这笔钱不被挪用,往往由央行来保管。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2. 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因此其流动性也很强,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必须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其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
3. 金融泡沫事件
荷兰“郁金香泡沫”的来龙去脉
虽然荷兰的郁金香闻名于世,但是郁金香的原产地并不是荷兰,而是地中海东岸的土耳其。引入荷兰后,人们很快就被郁金香摄人魂魄的美所折服。
那时候是16世纪,荷兰人有着“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在运输行业诞生了很多土豪,互相炫耀攀比的不良风气颇为盛行。不过那时候物资毕竟匮乏,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东西实在不多,被炫耀最多的是豪宅和五彩缤纷的花园。那年头也不像现在发个朋友圈就能实现远程炫耀,房子主人必须巧立名目把人请到家里来,以聚会的名义实现炫耀的目的。而美丽昂贵的郁金香,就成了土豪们的“炫富神器”。
如此一来,业内人士都知道这种花很受有钱人的追捧,而且总是供不应求,从它出现那天起价格就一直在稳步上涨。几年时间下来,一株普通郁金香的售价竟能抵得上一个普通荷兰人一个月的工资!
倒腾郁金香的球茎逐渐变成了一门火爆的生意,只要想办法买到一些,那它一定能卖出去,而且一定会赚钱。很快那些专门赚差价的中间商们出现了,他们从农民那里购买郁金香的球茎,然后加价卖给虚荣的有钱人。
那时候每个荷兰人都有一个所谓的“同学”或者“同事”,他们的相似之处就是“通过倒腾郁金香发了横财”。在虚虚实实的传闻影响下,荷兰进入了全民炒花的模式,人们纷纷拿出自己和家人的存款,想方设法购买郁金香球茎,然后等待合适的机会卖掉。红火的市场和巨大的利润甚至吸引了欧洲其他国家的生意人,他们提着现金流着汗挤进了荷兰的花卉市场。
庞大的需求刺激着庞大的种植,可是植物终归有生长周期,严重滞后于旺盛的市场需求,结果是买家太多花不够卖。在庞大的需求面前,下一年的郁金香开始被提前预定——只要和花农们签下一纸合同,那么这批郁金香就是自己的了。看着合同的价值每天都在增加,躺着就能赚钱,合同的持有者梦里都能笑醒。
地里种的郁金香就那么多,现货已经卖完,来年的货也以合同的方式被卖光,谁能挽救那些嗷嗷待哺的买家呢?贪婪的目光齐刷刷地盯上了已经签订的合同,原来低价签订的合同现在可以加价出手变现,于是郁金香交易市场变成了合同的交易市场,现货交易市场华丽丽转身变成了期货交易市场。
一份合同从签署的第1天开始,就开启了它被卖来卖去不断转手的命运。没多久花卉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专门买卖合同的人,这些人对郁金香毫无兴趣,甚至连郁金香长什么样都不一定见过,但是这不妨碍他们通过买卖合同来发财,这些人是职业的期货炒家。
市场最疯狂的时候是1636年的后半年,一株普通的郁金香已经可以卖1500块钱,这是一名普通荷兰人10年不吃不喝的总收入;而对于那些名贵稀有的品种,价格高达7000块,那几乎是一名普通荷兰人一辈子的收入。彼时彼刻的郁金香,已经变成了一花难求的奢侈品。
可是郁金香是一种花期只有4个多月的植物,繁殖能力也很强,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它注定会泛滥在荷兰的大街小巷,所以它的昂贵是不合理的,它的价格早就超过了实际价值,郁金香市场的繁荣不过是一个大大的泡沫。
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380年前的荷兰人也懂,而且那些倒腾郁金香合同的人里面,不乏既懂花又懂投资的全才。他们知道现在的价格非常不合理,但他们依然会前仆后继杀进市场大肆收购,因为他们坚信这玩意儿的价格会一直上涨,不管自己以多高的价钱入手,总是有人以更高的价格买走。
到了1637年的春天,那些被转手卖了无数次的球茎们终于熬到了被种到地里的时间,疯狂的投资者们突然意识到了一个现实问题:自己手上这些价值连城的合同里交易的东西可是郁金香的球茎啊,这玩意再过个把月就要被种到地里,到时候这个合同也就失去效力了——换言之,被种到地里就是郁金香球茎的交易终点!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那些把合同压在箱底等着涨价的人开始抛售合同,原来还拿着钱抢合同的人突然停了下来——既然这么多人卖那这东西就不能买了,买了肯定亏呀!卖的人越多价格就掉的越厉害,价格掉的越厉害买的人就越少,于是郁金香迎来了暴跌模式,泡沫终于撑到了破碎的那一刻。
短短的两个月里,郁金香一天一个跳楼价,平均价格跌去了90%。几天前拿1000块钱买的东西现在就值100块,而且过两天还会更便宜,想卖也卖不掉。同时,大家突然发现一些合同被转手的次数多得吓人,很多还是以欠债的方式达成的交易。于是每个交易者都在找上家讨债,这又引发了一连串的债务纠纷。几年前全国各行各业的人都拿着钱去倒腾郁金香,现在郁金香变得一文不值,这些人中大多数直接破产,没有心情和能力继续回到老本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动荡。(嘉嘉理小财)
4. 为什么再贴现率的下降使市场利率跟随着下降,股票价格就提高
用通俗的讲法告诉你就是再贴现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 人行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票据 从某个角度上讲相当于是人行给商业银行现钱用 再贴现利率的下调就是人行放贷的利率下调,也就反应出国家的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于股票来讲可能是个利好消息 可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加快
5. 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可以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相对充裕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财政赤字政策,在财政支出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却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2)税收主通过企业和消费者这两方面影响证券市场。
1、如果一国的税负增加,将会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居民的投资热情,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2、如果一国的税负减少,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又会拉动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增加又反过来刺激投资需求,从而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利润增加,又将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利润总额,从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
因此,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在这些影响之间寻求平衡。政府应该充分衡量财政收入与企业消费者积极性之间的关系。
(3)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用于农业、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的薄弱部门和瓶颈产业的发展,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
另外,国债的发行对证券市场资金的流向格局也有较大的影响。国债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券种,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4)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要创新企业筹资方式,重视吸收知识资本,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分配过程中充分考虑知识资本所占的份额,对收益进行合理分配,设置有关知识资本的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与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对财务管理的知识资本绩效进行准确评价。
加大对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支持投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快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转变。
在分析政策措施将会产生的影响时,不能一味的按照理论阐述,而是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性,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特征。
(5)再贴现率大幅提高对股票投资者扩展阅读
(1)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可以对社会供求的总量平衡产生影响,财政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直接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其种类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这将会直接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推动股价的上涨。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这将会直接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提高产出水平,改善经营业绩;同时还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资和消费能力增强,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此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趋于上涨。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国债发行规模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将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
4,增加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供给增加,从而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推动股价上扬。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的总需求,将刺激经济发展,而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则在于调控经济过热,对上市公司及其股价的影响与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相反。
(3)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证券市场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或抑制经济过热,或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国有成分比重较大、行政干预相对较多、阶段性波动较大、投机性偏高、机构投资者力量不够强大等,由此导致证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6.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如何对股价产生影响的的简答题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价。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利率高,公司筹资成本也高,利息负担重,造成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宁可选择股票投资方式而减少对固定利息收益金融品种的投资,同时,证券投资者能够以低利率拆借到资金,会增大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除这两方面原因之外,利率还是人们藉以折现股票未来收益、评判股票价值的依据。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则股价上升。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因此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首先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有必要指出的是,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行市的波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证券行情上扬。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行情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降低贷款限额、压缩信贷规模时,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证券市场行情呈下跌走势;但如果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紧中有松,那么一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及优先重点发展的地区的证券价格则可能不受影响,甚至逆势而上。总的来说,此时贷款流向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并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比价关系作出结构性的调整。
二、财政政策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
1)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股市的影响。总的来说,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股市也将走弱,而松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股市走强。
2)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为了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发挥"相机抉择"作用,即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3)实现中长期财政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为了达到中长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改革、调整税制。
7. 贴现率与股票市场行情有什么关系啊
贴现率与股票市场行情关系如下:
贴现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
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
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
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
8. 股票投资对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作用
股市对经济的作用,常言会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我觉得股市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
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兄弟,相辅相成,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