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酒店股票投资
Ⅰ 香格里拉股价为什么低
在我眼中,长大,就是找到了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合适的相处方式。
Ⅱ 如何评价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模式:
委托管理:
通过酒店业主与管理集团签署管理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确保管理集团能以自己的管理风格,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和运营方式来向被管理的酒店输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管理模式,并向被管理酒店收取一定比例的"基本管理费"(约占营业额的2%至5%)和"奖励管理费"(约占毛利润的3%至6%)的管理方式。
特许经营:
是以特许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一种经营方式,利用管理集团自己的专有技术与品牌与酒店业主的资本相结合的来扩张经营规模的一种商业发展模式。通过认购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将管理集团所拥有的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品牌名称,注册商标,定型技术,经营方式,操作程序,预订系统及采购网络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受许酒店,并一次性收取特许经营权转让费或初始费,以及每月根据营业收入而浮动的特许经营服务费(包括:公关广告费,网络预订费,员工培训费,顾问咨询费等)的管理方式。
带资管理:
通过独资,控股或参股等直接或间接投资方式来获取酒店经营管理权并对其下属系列酒店实行相同品牌标识,相同服务程序,相同预订网络,相同采购系统,相同组织结构,相同财务制度,相同政策标准,相同企业文化及相同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在我国最早采用此方式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2000年以前基本上以合资经营为主,对大多数管理的酒店持有绝对控股权。
联销经营:
伴随着全球分销系统的(GDS)普及和互联网实时预订功能的实现,国外的"联销经营集团"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猛。酒店联销集团是由众多的单体经营管理的酒店自愿付费参加并通过分享联合采购,联合促销,联合预订,联合培训,联合市场开发,联合技术开发等资源共享服务项目而形成的互助联合体。
Ⅲ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简介
总部设在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亚洲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世界最佳酒店管理公司之一。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的品牌,该公司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
起源于马来西亚的郭氏集团是由郭鹤年先生创建的一家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拥有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郭氏集团的经营涉及多个领域并延及亚洲许多国家。除酒店外,集团还经营商贸、地产、饮料、物流、报业及种植业。
酒店管理集团拥有两个品牌:香格里拉和商贸饭店。香格里拉品牌主要为五星级豪华城市酒店和度假酒店。多数城市酒店的客房量都超过500间,而度假酒店的规模则相对略小。1989年设立的商贸饭店为四星级的品牌,价格定位适中。现集团在北京、长春、迪拜、吉隆坡、马尼拉、槟城、新加坡、沈阳和仰光共拥有九家商贸品牌的饭店。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卓越服务的传统始自1971年开业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酒店占地15英亩,优美的花园景致,舒适典雅的客房,加上亚洲人的殷勤好客之道,为酒店业的卓越服务树立了新的标准。 多年以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扩展迅速,在亚洲主要城市及广受欢迎的度假胜地都建有豪华酒店和度假村。今天,集团有54家酒店,其中包括12家管理的酒店,遍布于亚太和中东地区,客房量超过24000间。此外,集团还有超过45个新的酒店项目正在筹措中,主要分布在奥地利、加拿大、中国大陆、法国、印度、日本、澳门、马尔代夫、菲律宾、卡塔尔、塞舌尔、泰国、阿联酋、英国和美国。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一直采用最先进的预订技术,并于2004年3月启用了FidelioOpera中央预订系统。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还设有自己的市场销售办事处,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新加坡、伦敦、洛杉矶、纽约、悉尼、东京、墨尔本和迪拜。集团与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30个常旅客飞行奖励计划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香格里拉的贵宾金环会——GoldenCircle被广泛赞誉为业内最佳的忠实顾客奖励计划之一,其会员数量已达到100万多人。 从1971年新加坡第一间香格里拉酒店开始,便不断向国际迈进;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
无论在任何一个城市或度假胜地,全亚洲33间香格里拉酒店及5间商贸饭店都会为您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商贸饭店成立于1989年,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质素的住宿服务,是我们专为商业行政人员而设的商务酒店。
高耸入云的山峰反映在澄清的湖泊上,秉承香格里拉(Shangri-La)优美名称的深切含意,配以融合现代化及亚洲建筑特色的「S」标志,象征我们以亲切、和谐及自然美的精神为顾客服务的宗旨。
以中国5000年商业文化的精髓─印章做为标志,象征商贸饭店以商业旅客为尊,提供高级廉宜的商住服务的精神。 郭鹤年,马来西亚声名显赫的华人企业家,祖籍福建省福州市,有亚洲糖王之称,郭氏集团控制着超过100家公司,拥有数十亿美元的资产。业务渗透到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地,他的主要经营范围从甘蔗种植、制糖、面粉、饲料、油脂、矿山,一直到金融、酒店、种植业、商贸和船运等等。1971年,他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并开始在亚太地区扩张,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
作为较早进入内地的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从1984年在杭州开设第一家香格里拉饭店开始,就实行带资管理,也是当时唯一采用此方式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所到之处,都成为当地标志性酒店,在内地成功地打造了香格里拉品牌。自2001年起,香格里拉开始“两条腿走路“,输出管理和带资管理齐头并进。香格里拉加快在内地的扩展速度,宣布有8家酒店正在筹备中,并有15家正在洽谈中,到2005年将达到30家。
香格里拉在内地的大手笔与郭鹤年在内地投资是分不开的。上世纪80年代初,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看中内地市场,开始全面布局。1984年,在风景如画的西湖畔,杭州人耳熟能详的杭州饭店的招牌不见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经过重新装修全新亮相,取而代之的名字是“杭州香格里拉”。杭州饭店是于1956建成的老饭店,曾经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到访杭州下榻的酒店。这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第一次试水内地,他们选择的合作伙伴是浙江省旅游局,即浙江旅游集团公司。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拥有杭州香格里拉45%的股权,也正式开始了在内地带资管理。 在香格里拉的中国布局中,北京是第二站。
1987年北京香格里拉饭店落成,香格里拉集团占有49%股份,是当时京城最高、最豪华的五星级饭店。1985年,郭鹤年在内地进行的首项投资就是与国家经贸委合作,斥资3.8亿美元,兴建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国贸中心是包括酒店、写字楼、商场、高档国际公寓在内的综合建筑群,至今仍是北京CBD的代表性建筑,国贸饭店和中国大饭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国贸饭店开业,1990年中国大饭店开业,香格里拉拥有两家酒店50%的股份。1995年,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团看到CBD地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写字楼稀缺的状况,和北京北奥公司兴建了高级写字楼嘉里中心,其中包括嘉里饭店,香格里拉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至此,香格里拉在北京拥有了四家酒店。
香格里拉拥有“香格里拉”和“商贸饭店”两个品牌。“香格里拉”品牌主要为五星级酒店,多数酒店的客房量都超过500间,1989年设立的“商贸饭店”为四星级品牌,价格定位适中,国贸饭店是第一家。
香格里拉的设计一向以清新的园林美景、富有浓厚亚洲文化气息的大堂特征闻名于世,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就秉承了这种风格。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国区公关总监王宏玲介绍说,中国大饭店、国贸饭店、嘉里饭店三家虽然距离很近,但却是三种不同的风格,针对不同的市场。中国大饭店装修和设计十分豪华,颇具帝王风范,适合许多跨国公司的全球CEO等高级商务人士下榻;国贸饭店则重点满足商务客人的需求,跟香格里拉在管理和服务上并没有区别,但更注重实用,与香格里拉酒店相比房价低、客房面积小,服务次数相对少一些;而嘉里饭店针对的是相对年轻的商务人士。 90年代,香格里拉以迅猛的速度进行了其在中国内地的拓展行动,尤其是从1996年到1999年短短4年内共开设了9家饭店。
2000年后,香格里拉在国内开始了新一轮的酒店拓展计划,实施投资和管理酒店“两条腿走路”的策略。2001年,香格里拉接管了南京丁山饭店,改名为南京丁山香格里拉大酒店,以纯输入管理的方式介入。香格里拉公布了8家正在新建中的酒店,其中有一半是输出管理,另一半仍是自己投资兴建。
近两年来,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从策略性投资转向战略性投资,并加大了资本的投入量。香格里拉认为国际酒店集团在国内的扩张已成定局,在未来3至4年内,世界上所有的著名豪华品牌的酒店会在北京和上海占位,高档品牌以内地省会城市为主要发展目标,而大众品牌则以二类城市为主要发展目标,中国酒店市场会很快趋向成熟。 从2007年11月开始,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就与黄志荣先生共同开发新的食谱,黄先生是香港港安医院膳食及营养部主管,同时也是美国饮食营养协会所认证的美国营养师协会会员。他们的合作希望能更好地满足酒店繁忙的商务客人、注重健康的度假人士和与会者们对营养和生活品质的多种
需求。“个性健康食谱”是香格里拉“个性会议”服务计划的一部分。亚太地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香格里拉,为确保各类会议和活动安排的流畅、圆满成功,推出了名为“个性会议”的全新服务计划——从始至终针对各种需求进行度身订做,为会议组织者提供了完善、新颖而又专业的个性化服务,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该集团在此领域的专业领先地位。与亚太地区的其他豪华酒店集团相比,香格里拉旗下的55间酒店拥有更多的会议场地,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而位于主要城市的一些酒店则拥有超豪华无柱高顶的大宴会厅,其中最大的面积达到2240平方米。
Ⅳ 香格里拉酒店是属于哪一个酒店集团的
香港嘉里集团
“香格里拉”是香港上市公司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的品牌,该酒店集团隶属于马来西亚著名华商--“糖王”郭鹤年的郭氏集团旗下。香格里拉一向注重硬件设施的豪华舒适,加上亚洲人的殷勤好客之道,成为适合亚洲人文化的知名酒店品牌。
首开带资管理先河
郭鹤年,马来西亚声名显赫的华人企业家,祖籍福建省福州市,有亚洲糖王之称,郭氏集团控制着超过100家公司,拥有数十亿美元的资产。业务渗透到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地,他的主要经营范围从甘蔗种植、制糖、面粉、饲料、油脂、矿山,一直到金融、酒店、种植业、商贸和船运等等。1971年,他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并开始在亚太地区扩张,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
作为较早进入内地的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从1984年在杭州开设第一家香格里拉饭店开始,就实行带资管理,也是当时唯一采用此方式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所到之处,都成为当地标志性酒店,在内地成功地打造了香格里拉品牌。自2001年起,香格里拉开始“两条腿走路“,输出管理和带资管理齐头并进。今年,香格里拉加快在内地的扩展速度,宣布有8家酒店正在筹备中,并有15家正在洽谈中,到2005年将达到30家。
香格里拉在内地的大手笔与郭鹤年在内地投资是分不开的。上世纪80年代初,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看中内地市场,开始全面布局。1984年,在风景如画的西湖畔,杭州人耳熟能详的杭州饭店的招牌不见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经过重新装修全新亮相,取而代之的名字是“杭州香格里拉”。杭州饭店是于1956建成的老饭店,曾经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到访杭州下榻的酒店。这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第一次试水内地,他们选择的合作伙伴是浙江省旅游局,即现在的浙江旅游集团公司。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拥有杭州香格里拉45%的股权,也正式开始了在内地带资管理。
布局北京
在香格里拉的中国布局中,北京是第二站。
1987年北京香格里拉饭店落成,香格里拉集团占有49%股份,是当时京城最高、最豪华的五星级饭店。1985年,郭鹤年在内地进行的首项投资就是与国家经贸委合作,斥资3.8亿美元,兴建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国贸中心是包括酒店、写字楼、商场、高档国际公寓在内的综合建筑群,至今仍是北京CBD的代表性建筑,国贸饭店和中国大饭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989年国贸饭店开业,1990年中国大饭店开业,香格里拉拥有两家酒店50%的股份。1995年,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团看到CBD地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写字楼稀缺的状况,和北京北奥公司兴建了高级写字楼嘉里中心,其中包括嘉里饭店,香格里拉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至此,香格里拉在北京拥有了四家酒店。
香格里拉拥有“香格里拉”和“商贸饭店”两个品牌。“香格里拉”品牌主要为五星级酒店,多数酒店的客房量都超过500间,1989年设立的“商贸饭店”为四星级品牌,价格定位适中,国贸饭店是第一家。
香格里拉的设计一向以清新的园林美景、富有浓厚亚洲文化气息的大堂特征闻名于世,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就秉承了这种风格。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国区公关总监王宏玲介绍说,中国大饭店、国贸饭店、嘉里饭店三家虽然距离很近,但却是三种不同的风格,针对不同的市场。中国大饭店装修和设计十分豪华,颇具帝王风范,适合许多跨国公司的全球CEO等高级商务人士下榻;国贸饭店则重点满足商务客人的需求,跟香格里拉在管理和服务上并没有区别,但更注重实用,与香格里拉酒店相比房价低、客房面积小,服务次数相对少一些;而嘉里饭店针对的是相对年轻的商务人士。
两条腿走路
90年代,香格里拉以迅猛的速度进行了其在中国内地的拓展行动,尤其是从1996年到1999年短短4年内共开设了9家饭店。
2000年后,香格里拉在国内开始了新一轮的酒店拓展计划,实施投资和管理酒店“两条腿走路”的策略。2001年,香格里拉接管了南京丁山饭店,改名为南京丁山香格里拉大酒店,以纯输入管理的方式介入。香格里拉公布了8家正在新建中的酒店,其中有一半是输出管理,另一半仍是自己投资兴建。
近两年来,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从策略性投资转向战略性投资,并加大了资本的投入量。香格里拉认为国际酒店集团在国内的扩张已成定局,在未来3至4年内,世界上所有的著名豪华品牌的酒店会在北京和上海占位,高档品牌以内地省会城市为主要发展目标,而大众品牌则以二类城市为主要发展目标,中国酒店市场会很快趋向成熟。
Ⅳ 香格里拉酒店的老板是谁
“香格里拉”是香港上市公司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的品牌,该酒店集团隶属于马来西亚著名华商--“糖王”郭鹤年的郭氏集团旗下。香格里拉一向注重硬件设施的豪华舒适,加上亚洲人的殷勤好客之道,成为适合亚洲人文化的知名酒店品牌。
首开带资管理先河
郭鹤年,马来西亚声名显赫的华人企业家,祖籍福建省福州市,有亚洲糖王之称,郭氏集团控制着超过100家公司,拥有数十亿美元的资产。业务渗透到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地,他的主要经营范围从甘蔗种植、制糖、面粉、饲料、油脂、矿山,一直到金融、酒店、种植业、商贸和船运等等。1971年,他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并开始在亚太地区扩张,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
作为较早进入内地的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从1984年在杭州开设第一家香格里拉饭店开始,就实行带资管理,也是当时唯一采用此方式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所到之处,都成为当地标志性酒店,在内地成功地打造了香格里拉品牌。自2001年起,香格里拉开始“两条腿走路“,输出管理和带资管理齐头并进。今年,香格里拉加快在内地的扩展速度,宣布有8家酒店正在筹备中,并有15家正在洽谈中,到2005年将达到30家。
香格里拉在内地的大手笔与郭鹤年在内地投资是分不开的。上世纪80年代初,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看中内地市场,开始全面布局。1984年,在风景如画的西湖畔,杭州人耳熟能详的杭州饭店的招牌不见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经过重新装修全新亮相,取而代之的名字是“杭州香格里拉”。杭州饭店是于1956建成的老饭店,曾经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到访杭州下榻的酒店。这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第一次试水内地,他们选择的合作伙伴是浙江省旅游局,即现在的浙江旅游集团公司。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拥有杭州香格里拉45%的股权,也正式开始了在内地带资管理。
布局北京
在香格里拉的中国布局中,北京是第二站。
1987年北京香格里拉饭店落成,香格里拉集团占有49%股份,是当时京城最高、最豪华的五星级饭店。1985年,郭鹤年在内地进行的首项投资就是与国家经贸委合作,斥资3.8亿美元,兴建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国贸中心是包括酒店、写字楼、商场、高档国际公寓在内的综合建筑群,至今仍是北京CBD的代表性建筑,国贸饭店和中国大饭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989年国贸饭店开业,1990年中国大饭店开业,香格里拉拥有两家酒店50%的股份。1995年,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团看到CBD地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写字楼稀缺的状况,和北京北奥公司兴建了高级写字楼嘉里中心,其中包括嘉里饭店,香格里拉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至此,香格里拉在北京拥有了四家酒店。
香格里拉拥有“香格里拉”和“商贸饭店”两个品牌。“香格里拉”品牌主要为五星级酒店,多数酒店的客房量都超过500间,1989年设立的“商贸饭店”为四星级品牌,价格定位适中,国贸饭店是第一家。
香格里拉的设计一向以清新的园林美景、富有浓厚亚洲文化气息的大堂特征闻名于世,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就秉承了这种风格。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国区公关总监王宏玲介绍说,中国大饭店、国贸饭店、嘉里饭店三家虽然距离很近,但却是三种不同的风格,针对不同的市场。中国大饭店装修和设计十分豪华,颇具帝王风范,适合许多跨国公司的全球CEO等高级商务人士下榻;国贸饭店则重点满足商务客人的需求,跟香格里拉在管理和服务上并没有区别,但更注重实用,与香格里拉酒店相比房价低、客房面积小,服务次数相对少一些;而嘉里饭店针对的是相对年轻的商务人士。
两条腿走路
90年代,香格里拉以迅猛的速度进行了其在中国内地的拓展行动,尤其是从1996年到1999年短短4年内共开设了9家饭店。
2000年后,香格里拉在国内开始了新一轮的酒店拓展计划,实施投资和管理酒店“两条腿走路”的策略。2001年,香格里拉接管了南京丁山饭店,改名为南京丁山香格里拉大酒店,以纯输入管理的方式介入。香格里拉公布了8家正在新建中的酒店,其中有一半是输出管理,另一半仍是自己投资兴建。
近两年来,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从策略性投资转向战略性投资,并加大了资本的投入量。香格里拉认为国际酒店集团在国内的扩张已成定局,在未来3至4年内,世界上所有的著名豪华品牌的酒店会在北京和上海占位,高档品牌以内地省会城市为主要发展目标,而大众品牌则以二类城市为主要发展目标,中国酒店市场会很快趋向成熟。
Ⅵ 迪庆香格里拉建塘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迪庆香格里拉建塘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3月0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酒店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李刚
成立时间:2011-03-09
注册资本:9795.918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33400000002578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仓房街勒多波廊12号
Ⅶ 香格里拉酒店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SWOT分析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分析环境因素
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公司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们是公司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未来发展问题。
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SWOT方法的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而且可以把对问是的“诊断”和“开处方”紧密结合在一起,条理清楚,便于检验。
二、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三、制定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