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股票适合长期投资吗
⑴ 哪些股票适合长期投资
601398工商银行一类的,只要你确定中国经济未来还会向前走,那么哪个行业不用钱呢,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银行贷款的支持,所以银行股在任何国家的股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601006大秦铁路一类的,铁路运输类上市公司目前中国只有两家纯正的一个是大秦一个中广深,巴菲特前期也大量持有铁路股,600018上海港一类的。如果铁路和公路不段提速,港口公司的作业能力会大大提升,港口公司长期利好。
⑵ 中国股市适合长期投资吗
难说,虽然中国经济会持续发展,股市整体也会越变越大
。
但是,中国股市和国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受政策影响太大,并不完全按照市场自身规律发展。
目前,管理层把股市变成了一个圈钱的机器,少数人和上市企业得利,管理层得政绩。这和眼下的社会现实很一致。
具体到某只股票,就更不好说了。
⑶ 中国的股票市场值不值得长期投资
值不值得看你有没有选股技巧
有没有用正确技术分析筹码分析针对不同主力计算合理买卖点的水平
有没有科学的止盈止损策略
能不能严格按照纪律操作
如果没有以上条件,只是听消息凭感觉以赌博心态买入,那么十赌九输
⑷ 中国股市适合中长期投资吗
只要不做科技类型的股票就可以,科技股更新太快容易创新,淘汰太快。只能做短期投资,个人觉得京东和淘宝的电商业股适合长期投资,京东已经在美国上市,期待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
⑸ 中国电影股票能长线投资吗我17.498买入,网上的行家说会曝跌到10元以下,如果成真的话,我这个
600977跌破前低16.39元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估计继续低位震荡整理行情,会很磨人,需要十足的耐心
目前行业在国内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中长线看多
⑹ 中国股市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一,股票本身是由公司发行,确定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哪要看这个公司的成长性如何。第二,公司的成长性和这个公司所处的行业有根本性关系,所以分析行业很大程度上就能确定公司的成长性。比如现在的七大新兴产业。第三,公司的成长性与公司的内部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公司的老总是谁,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何等等。第四,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你都确定之后,还要对公司目前股票的价格作出判断,比如市盈率等。第五,要确定所持有的股票的股性,就是它是否活跃,是否有庄家愿意关顾它,等等。
⑺ 中国电影产业上市股票有哪些前景如何
股票比较有名的包括华谊兄弟、中视传媒、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等。前景嘛,看看近几年国内的票房就晓得了。可以说是前景一片光明啊,不过现在这些股票的价格都不菲,投资价值从目前来看一般。个人看法,还是要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入手较好。
⑻ 我为什么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值得长期投资
我为什么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值得长期投资?在A股,好的投资标的会“说话”
第三,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证监会通过对内幕、坐庄、爆炒等非法行为加重处罚,完善监管制度,重塑机构投资者理念和行为,即重视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平衡风险与收益,与企业共同成长;而个人投资者很少具备全面的企业价值分析能力,由专业机构统一分析并配置将成为趋势,个股分化也许不会结束,而可能成为常态。
2
转型与去杠杆下的宏观环境
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以后开始放缓,并在
结构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有二:
1、总量增速放缓
,2010前十年,GDP平均增速达到10%,供应不足、资本开放及劳动力红利,成为经济腾飞的推动力,2011年开始,实业结构型过剩,总量增速放缓,存量竞争成为很多行业的共同点,但于全球角度,依然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增长结构转变
2010前十年,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力,物质基础薄弱刺激实业投资,但2011年开始,出口优势缩小,投资费效比下降,消费及内生增长成为经济最重要拉动力,行业分化成为趋势。
对于经济总量,我们认同L型企稳的增长路径,高层重视经济质量而非数量,消费增长会提供主要拉动;对于经济结构,过剩产能在供给侧改革下企稳,新增长点更多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及消费升级展开。
同时,在2010年之前,企业间规模差异不大,各企业均能从经济腾飞中获得超额收益,但在经济降速期,市场竞争加剧,大中型企业凭借资本、管理、人才、渠道、品牌等优势,能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并实现并购整合,实现行业内的强者越强,由3-5家核心企业瓜分行业多数利润,是大部分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行业核心企业的研究尤为重要。
价格现象从来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2010年之前,央行的外汇资产是货币创造的发动机,银行依靠存贷差即可获取暴利,自身加杠杆动力不强,商业银行总负债/央行总负债一直保持在3-4倍以内;但2010年开始,外汇资产下降缩减了商业银行存贷差收益,商业银行转为发展主动负债,大幅放大经营杠杆,来维持高额收益,商业银行总负债/央行总负债在今年达到7倍,随后遭到监管层强力的降杠杆措施。
在2011-2012年的第一轮金融创新中,非标资产成为商业银行加杠杆对象,并蔓延至其他资产,但很快被监管严控并纳入表内,造成股债双灾,“钱荒”效应即是在此阶段产生;在2014年开始的第二轮金融创新中,加杠杆对象直接作用于股债,并蔓延至房地产,形成股债房三牛,随后迎来了监管层暴力去杠杆,股票及债券分别在2015、2016年被刺破泡沫。
本轮商业银行的去杠杆仍在深入,唯一高高在上的资产只有房价,股市杠杆已基本清理完毕,在流动性层面上,
目前更多是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状态,对企业本身价值更为关注。
3
好行业、好企业、好生意
在投资中,股票价格围绕价值会有较大波动,但对于企业经营本身,应是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因此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我们通常围绕好行业、好企业、好生意的三个标准进行抉择。
1、好行业。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特点,大多数行业从诞生开始,都会陆续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经历大量竞争和并购后,最终形成行业内的寡头垄断,由3-5家主导企业分享多数收益,如果丧失创新机遇或被替代,甚至可能遭遇衰退期,如柯达、诺基亚等。
对成长期行业的投资,更关注行业规模增长的持续性,以及企业本身能从行业增长中获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对成熟期行业的投资,更关注企业在竞争中构建的独特优势,并依靠优势获取盈利和成长的能力。
2、好企业。
在行业高速成长期,单独企业的优劣并不明显,但随着行业发展成熟,竞争压力增加,好企业的价值将放大。在我们评判企业本身优劣的过程中,着重分析其管理团队、竞争优势、财务状况三个方面。
优秀的管理团队,具备对企业战略战术的坚决执行和反馈能力,能灵敏地捕捉市场趋势的变化并作出针对性决策。
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帮助企业树立竞争壁垒,维护自身收益水平,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
清晰的财务状况,既有利于评估管理团队措施执行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在行业间进行比较分析,明晰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对企业进行定量化的价值评估。
3、好生意。
商业模式对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其表现为盈利与增长模式、核心竞争力、市场壁垒等,同时商业模式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如2010年之前,批量化、低成本、分销式带来的规模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满足市场需求,获取高额收益,但随着竞争加剧和消费升级,个性化、高品质、直销式可能成为企业突破竞争的重要方向。
例如,在2011年时,宜华生活与索菲亚均为家居行业重点品牌,且宜华生活市值与市场规模均高于索菲亚,但随着消费者对家居品质及定制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对直销门店渠道的把控,索菲亚从竞争中突破,其市值从36亿增长至360亿,而宜华生活市值从94亿增长至146亿,两者增速差距巨大。
作者 王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