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财富投资股票
⑴ 股票崩盘,为什么说中国的财富缩水
股市崩盘,就说明股票价格全面下跌了,通常就是比你买进价还要低,那你的财富不就缩水了嘛
至于这些财富到哪去了,有一部分被人赚去了,很大一部分是被蒸发掉了。也许有点很难理解,我具体给你举个例子。假如我在30块的时候买了中石油,后来呢涨到了40块,40块呢是成交价,说明有人愿意在这个价位买进,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在这价位成交的,比如我就是在30块的时候买的,为什么会涨呢,因为有些没眼光的看好这股票,后来呢,大家又觉得这股票不值这价,某些人就开始卖了,那有人开始卖,有部分人就跟风了,一下子把股票砸到了20块。我是在30块买的嘛,结果现在变成了20块,我的财富就缩水了。你想想这过程,开始卖的那些人是不是赚到了,而我的财富呢就蒸发掉了10块,因为市值缩水了。
⑵ 中国中产,财富被消灭是大概率事件
过去两年的繁荣,都是靠房子拉起来的。这是一个居民端疯狂加杠杆的过程。这是一个藏债于民的过程。
中国经济要为企业去库存,去产能,去债务,尤其是房地产和基建产业链。因为他们的产能、库存和债务需要消化,2009年四万亿之后积压了太多过剩产能。
只是这个去的方式,
不是说:你们这些企业赶紧关停并转。
而是说:居民你来买单。
中产阶级,在过去几年里,压力和欲望并举,资产和债务齐飞。房子,只是勾引中产欲望、消化中产财富的一个领域。
中产被消灭的两大原因:超出风险承受力的负债,超出认知能力的投资。
1、居民端疯狂加杠杆的典型案例:“两套房贷两个娃,38岁被迫辞职入不敷出”
题目悲壮。实际上是个38岁男,地道青年。因为背负两套放贷两个娃面临失业难以为继的窘境。
虽然比起任正非“44岁被骗200万、被离职被离婚拖家带口”,不能算惨,但当前压力远甚于30年前。
38岁男出身农村,在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工作了十年。老婆没工作。
2010年辛辛苦苦攒钱在坂田买了套二手房,120万、月供6000元;
2015年底深圳房价大涨,手里几十万余款,在关内又买了一套学位房,300多万、月供1.7万。
第二套房因为首付不够,把首套房抵押又贷款70万,每月还款7000多。
两套房贷+抵押贷每月需还款3万多。
收入:两万多的工资+奖金+分红。勉力维持。
公司安排出国不想去,被要求离职。随之而来的是难以承受的压力:
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
目前看只能把学位房卖掉了,但眼下比较麻烦的事情,现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学位房也不好卖,急着卖的话350万可能只能卖300万,还了贷款杂七杂八的刚好没有了。
今天这个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来在公司获得的收益已经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多,企业成本压力同样很大。我们农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儿育女有房有家已经不错,当然还有个标志307。
这么多年来,我时时鞭策自己,从来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领导一点不满,就紧张好多天,生怕丢了工作,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离职,入不敷出。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业给我的待遇不好么,还是房价带来太高生活成本?
这是过去两年居民端疯狂加杠杆的典型案例。
收入不低,支出不夸张,没有乱花钱。还是被裹挟进杠杆濒危的境地。只是因为多买了一套小户型房。
只能说,中国的购买力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强,即使在一线城市。
悦涛曾总结2014年“930”以来的楼市和信贷狂潮。
在楼市放水新政之下,2014年个人购房贷款增加1.72万亿元,略超2013年;2015年房贷增加2.66万亿,同比大增。2016年房贷增量达到逆天的5万亿!
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从1998年到2009年的累计余额也不过是4.76万亿。2016年一年的增量就超过了中国房贷前12年的总额。
到今天,明面上的住房贷款余额已经从2013年底的9.8万亿暴增到2016年底的近20万亿!
中国经济从2012年开始降息、渐次放水、定向刺激,一直到2014年针对房产的“930”新政出台之后才逐渐显效。
是因为企业债务太高了,过剩产能和债务必须有一个最后买单人,也就是藏债于民:转移过剩产能和债务,居民端负债飙升。
很多中产在这一波房价暴涨过程中加杠杆进场。
这是一种恐慌性买入。是对“未来买不起房”的恐惧,而不是建立在自己的支付能力和风险承受力之上。
子弹打尽之后,中产抵押的并不是房产,而是自己未来的现金流。个体是没有偿债能力的,实际的偿债能力都命系企业的存续能力。
当华为都开始考虑从人工上节约成本的时候,没有多少企业不去考虑这个问题。
民营企业和民间资金链,是中产和资产泡沫的命门。承担了最大量就业和最高的金融成本。资金链已很脆弱。
中产的恐慌性买房和投资,耗尽了余粮,没有能力提升消费。大多数消费品是民企提供的,缺乏消费需求,民企只能缩减投资,甚至裁员。
紧缩效应一触即发。
2、中产焦虑症和应运而生的骗子经济
中产的焦虑来自于劳动增值的财富太慢,而相比房价物价,财富稀释得太快。
还来自于他们要用劳动换取未来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上一代的老人,下一代的孩子,作为计划生育的一代,“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间的承担了现在和未来的压力。
过去20年,“四二一”中的四,老人是出钱帮忙的角色,以后他们会成为需要钱赡养的人。
因房价和负债带来的生存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会传导到物价上。
通胀,既是消灭中产储蓄的方式,又是中产追逐“高收益投资”的动力。
中产的储蓄最强劲的需求,不是消费,而是增值。当存款利息不足以保值时,只有寻求增值渠道。
然后,坑来了。
实体回报不佳+中产追逐“高收益投资”,导致“骗子经济”大肆蔓延。
悦涛以前的统计是:国人每年被骗逾万亿。
包括传销、网络、金融、电信等各种类型的诈骗。
其中金融投资类骗局占了越来越高的比例。各种无资质、无风控、无监管的金融平台仍在此起彼伏。
比如以“MMM金融”为代表的各类“金融互助平台”,屡次崩盘之后,在线上仍然有大量的变种形式和参与者。
无限复活能力的MMM金融和那些被骗者
如果说房子给了中产超出风险承受力的负债,这些金融骗局则勾引中产进入一个个超出认知能力的投资陷阱。
3、高成本、高杠杆、高欲望的不归路
这些年来的中产阶级,一方面是压力叠加的过程,一方面是欲望释放的过程。
塑造出的中产状态是:高成本、高杠杆、高欲望。
生存成本持续走高之下,想在城市成为有产阶级、获得安全感,必须加以高杠杆。劳动产出跟不上财富稀释的节奏,又催生出不切实际的欲望。
没有资源、没有专业能力、没有内幕消息的他们,在投机食物链里只能成为最底层的动物。
某个金融互助平台,悦涛亲身感受到参与者的焦虑和疯狂。面对月息30%的收益,他们明知是一场赌博游戏,但仍然心存侥幸,愿意相信自己在“大逃杀”里能提前逃离。
股市、楼市、创业大潮里,又有多少人是这种侥幸心理和赌徒心态?
93岁的查理·芒格,前些天这样评价中国:
“我喜爱中国的一点,在于有很多公司已非常强大,但仍以低价出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中国劳动者非常优秀,而且能成为出色的雇员。”
芒格同时指出,在这个国度,有太多人相信运气和赌博,“这是缺陷所在。”
正是因为这种缺陷,把欲望勾起来,把杠杆加起来,把资产接起来,中产是心甘情愿的。
他们仍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劳动者,但被加载的高成本、高杠杆、高欲望,一半因为压力,一半因为贪婪。
在这个欲望奔涌的年代,看清自己的能力、不贪婪,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所以,中产的财富被消灭,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
⑶ 中国有多少股票投资机构
这个比较多了
首先是基金,到目前为止,可查的股票型、指数型、债券型、混合型、保本型、LOF、ETF(QDII不投资国内市场,除去不算)等共计950家左右,而且数量一直在上升,每家基金资金规模几个亿到几百亿不等
然后是私募,这个比较难查了,因为只要成立个投资公司就可以了,或大或小均可,估计在上万家左右,但是这些私募均和散户一样以营业部开户的方式投资股票,这样算来,全国近3000家证券营业部,以平均每个营业部10亿的可投资规模(包括散户和私募)累计资金3万亿
还有是QFII,这个数量虽不及私募那样说,但是资金实力也很雄厚
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这个数量不多
⑷ 中国正规理财公司排名
所谓的理财产品排行榜,基本每个月都会出台新的排名,不同的第三方网站评级方式也不同,排名判定标准不一,导致排名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迷信于排行榜。
不管选择哪种理财方式之前,我们首要做的,就是测试,或者说自我分析,了解自己是属于哪种理财偏好,适合什么样的理财方式,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比如我个人在理财平台上的测试,是属于保守型,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更应该选择安全稳健型的理财方式。
根据理财偏好和风险,可以大致分为5种类型:
(1)投机型
典型代表:期货、博彩
特点:超高风险,超高回报(回报率几乎为0)
这种方式其实不能算是理财,赌的性质大一些。
(2)成长型
典型代表:股票、股票类基金、外汇
特点:高风险,高回报
相信很多人都玩过过山车,就是这种跌宕起伏,有不少人因为炒股一夜暴富,但也有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3)收入型
典型代表:保险理财、基金、银行理财产品
特点:耗时长,回报慢
安全性较高,门槛一般。但短期不会有什么收益,须持几年甚至10年以上,要有足够的自信。
(4)稳健型
典型代表:信托、固定收益类理财
特点:收益可观、安全稳健
这类方式比较看好。10%左右的年化收益,安全性高,灵活性强,适合保守理财、偏好稳健的朋友。比如以稳健著称的无界财富平台来说,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安全性高,适合小白理财。而且通过贵宾专属注册投资,还能免费领500元京东购物卡。活动随时结束,大家不妨试试:领100红包+500京东卡
Ps:只有通过此页面,才有这个奖励。
(5)保障型
典型代表:人寿保险、银行存款
特点:安全性高,收益偏低
这种理财方式比较传统,和生活息息相关;但按银行活期收益2%左右算,有跑不赢通胀的风险,“钱越来越不值钱”。
所谓靠谱的理财,其实可以说成“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所以各种宣传的排行榜只能说是一个参考信息,并不能成为我们选择理财方式的绝对信息。
啰嗦了那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另外,这些理财知识可以了解一下:
(1) 理财,不熟悉的领域别碰,轻易别碰,先去了解一番。
(2) 不要复制任何人的理财方式,理财和成功一样复制不来。
(3) 理财不等于赚钱,要有损失预判。
(4) 没有一本书、一个人可以成为理财范本,不要过分依赖。
(5) 初级理财建议进行个人职业投资,你的工作是仅次于房产的不动产投资。
(6) 投资不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任何降低生活质量的投资都是劣质投资。
(7) 记账是理财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你建立科学的消费习惯。
(8) 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永远不要相信低风险带来高收益的宣传。
(9) 理财方式错了,立马止损,犹豫是理财大忌。
(10) 收益稳定且成熟的理财,可适当负债。
(11) 保险是理财的渠道之一,有风险!先做保障后理财。
(12) 你要具备筛选信息的能力,比如朋友围的理财信息,直接忽略99%错不了。
(13) 如果不懂银行大堂经理推荐的储蓄理财,乖乖存钱总是错不了的。
(14) 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方式。
(15) 重疾险就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伪中产阶级为了自己有朝一要拖累家人的重要理财。
(16) 你理财,要知道财去哪里,了解财的用法可适当降低理财风险。
(17) 理财不要假借他手,亲自操作探寻理财方法。
(18) 对于理财小白来说,不伤本的穿梭好过过山车的动荡,股票不要轻易碰。
⑸ 请问中国买股票的人的比例是多少
4500万空账户 八成股民亏损
中国股市有多少股民?一般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7000万!”这个答案放在4年前没有一点问题,但现在,错了!随着年底的临近,不少媒体与机构对全年的数据做了统计,而统计出来的数据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国内沪深两市空账户居然高达近4500万!加上业内估计的至少7成休眠账户,7000万股民实际上可能不到千万,仅剩一成!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信息:截至11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7021.787万户,其中持有证券余额为零的账户4471.1866万户,占比高达63.68%。 对于证券余额为零的账户,市场通常称之为空账户。
分析人士认为,长达四年多的持续熊市,股市丧失财富效应是众多股民逐渐退出市场的根本原因。
据有关统计显示,今年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总体收益呈现八亏一平一盈的格局,77%的投资者亏损严重,12%的投资者略有盈利,11%的投资者基本持平。
对于众多股民出现亏损的情况,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孙鹏分析,入市心态、缺乏专业知识和投资理念的错误是造成投资者直接亏损的原因。
首先,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是在一轮牛市的末期进入股市的,由于当时市场流传着各种财富“神话”,因此人们都希望自己也能够在股市中一夜暴富。而正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造成投资者越来越远离自我,渐渐走入投入—亏损—再投入—再亏损的恶性循环中。其次,中小投资者当初是在财富效应的吸引下进入股市的,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市场涨跌的原因搞不清楚。因此在操作方式上不能适应市场节奏,该买的时候不买,该卖的时候不卖,这样一来,基本无法控制市场风险。最后,投资理念的不成熟,是造成中小投资者亏损的另一原因。许多中小投资者买卖股票的投资意识淡薄,投机心态较重,没有一套完整的价值理念,因此在跟风炒作中屡屡亏损。。。
⑹ 中国炒股最牛的人都有哪些
炒股没有最牛的人,只有相对厉害的人,在国内炒股相对厉害的有以下几位:
杨百万:
原名杨怀定,人称“中国第一股民”。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风云人物,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百万一人还活跃于证券市场。
⑺ 中国三大财经网是哪些
和讯网:http://www.hexun.com/
和讯网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同时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及证券投资咨询资质的网站,月均覆盖用户超过六千万,全年覆盖用户过亿。和讯网精准聚焦正在崛起的新兴中产阶层,在不断丰富完善股票、基金、银行、外汇、期货、保险、黄金等财经资讯和理财服务的同时,顺应中高端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层次财富生活的需求,打造出中国第一个兼具财经资讯信息、投资理财工具及金融数据产品的价值互动平台。
东方财富:http://www.512200.cn/onClick_showurl.asp?id=1575
东方财富网是中国访问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财经证券门户网站之一。 东方财富网致力于打造专业、权威、为用户着想的财经媒体。2004年3月上线。多年来,凭借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优势,东方财富网持续位居中国财经类网站第一位,并不断扩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巩固优势地位。
财富在线:http://www.untvceo.com/
财富在线是立足深圳深圳,深耕于南方财经思想,溶智于全球化金融理念的新锐财经网络门户,公司始终以“传承投资智慧”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受信赖的金融理财超市”。
⑻ 手上有点闲钱,是投资生意好还是投资股市呢
一旦有点闲钱,做啥?存银行定期,收益太低,活期才千分之三多一点。
后来余额宝和微信理财,让屌丝也知道了货币基金,这货币基金不错,让活期存款达到了4-6%的年化收益率。不得了,这是银行活期利率的15-20倍!之前无本万利的人,现在恨马云恨得咬牙切齿。这个不管,总之,屌丝的理财终于在互联网大佬的突围中有了出路。
接着,货币基金和央行逆回购,毕竟也就年化5%上下的收益,还有更高的去处不?
马克思导师说过:资本有10%的利润就会到处被运用,有20%的利润就会活跃起来,有100%的利润就会杀人越货,有300%的利润就会……可见资本的贪婪。你毕业后有了几万块十几万或者几十万,你必定寻求更高的收益。表面上看,是你去打理自己的财富,叫做投资理财;实际其本质上,是资本控制了你,控制了你的野心、贪婪、欲望……
那么,也会有人问“股市也是一个投资渠道,目前不炒股,那么究竟啥时可以炒股呢?”简单,当“炒股”变成“买股票”的时候,也就是投机变成投资的时候,这就可以再入股市了,类似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那种。现在显然还不成熟,不能入。
当然,有人说:“我有100万,你说拿出来做什么呢?创业行不行?”算了吧,这种情况如果你不愿意稳健理财的话,要么还是炒股。毕竟,100万跌去50%你还有50万;而创业,无论哪个行业,已经不比以往九死一生10%的成功率,现在不到2%,创业损失就是血本无归,还不如炒股。
如果你非要去股市一试身手,我建议你可以改变下思维。中国既然是炒股,也就是买卖股票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低买高卖的操作技巧,这就是说明中国股市是一种投机,你就应该用投机的方式来对应投机的股市,比如长期观察某一只股票的行情,到了你认为的低点,可以少量资金进去,涨一点立即出来,跌一点继续加仓一点,这才能赚钱。此后,一旦有个10-20%的收益,赶紧走人,历时几天几周。也就是,将成年12个月的股市投资,变成短期几周半个月的投机,这才能在中国股市赚钱。
⑼ 国内主流财经网有哪些
1、腾讯网财经频道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腾讯网是中国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是腾讯公司推出的集新闻信息、互动社区、娱乐产品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门户网站。
腾讯网服务于是全球华人用户,致力成为最具传播力和互动性,权威、主流、时尚的互联网媒体平台。通过强大的实时新闻和全面深入的信息资讯服务,为中国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提供富有创意的网上新生活。
2、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创建于1999年8月,经过近10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球华人的首选财经门户。
作为国内大型财经网络媒体,新浪财经打造高端新闻资讯,深度挖掘业内信息,全程报道80%以上的业界重要会议及事件,是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平台。
同时,新浪财经也开发出如金融超市、股市行情、基金筛选器、呼叫中心,金融产品在线查询等一系列实用产品,帮助网民理财,是最为贴心实用的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新浪财经为网友搭建互动、交流、学习的财经大平台。财经博客、财经吧、模拟股市、模拟汇市等均成为业界最早、人气最旺、最知名的财经互动社区。
3、和讯网
和讯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最早的专业财经网站之一,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及移动财经服务提供商。除财经以外,和讯还提供独特的网络社区服务和在线理财、商务、休闲娱乐服务,以求满足中产阶层的全面消费需求。
和讯拥有的众多的财经专家、数据分析系统、专业背景的采编队伍,这让和讯网的资讯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在海量信息的基础上整理分析得出的更具价值的资讯。
和讯目前提供包括互动交流、虚拟投资体验、投资指导、理财咨询等内容的中国第一财经网络社区——“财道俱乐部”,力图将其打造成为集交流、休闲、理财、培训于一体的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娱乐性的大型财经网络互动社区。
4、东方财富网
东方财富网始终坚持网站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打造中国财经航母。网站内容涉及财经、股票、基金、期货、债券、外汇、银行、保险等诸多金融资讯与财经信息,全面覆盖财经领域,每日更新上万条最新数据及资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查询。
5、凤凰财经
凤凰新媒体于2006年在原凤凰网基础上重组上线,首创中国跨平台跨媒体的联动传播模式,秉承中华情怀,全球视野,兼容开放,进步力量的媒体理念,坚持“使全球华人零距离”的服务宗旨,为全球主流华人提供互联网、无线通信、电视网三网融合无缝衔接的新媒体优质体验。
凤凰新媒体专注一亿高端网民,通过旗下综合门户凤凰网和手机凤凰网,网台联动,组合传播,提供含文图音视频的全方位综合新闻资讯、深度访谈、观点评论、财经产品、互动应用、分享社区等服务,满足主流人群浏览、表达、交流、分享、娱乐、理财等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诉求.
6、网易财经
网易和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并成为“中国四大门户”。网易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始终保持中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目前提供网络游戏、电子邮件、新闻、博客、搜索引擎、论坛、虚拟社区等服务。
7、搜狐财经
搜狐财经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它率先启用专业财经记者跟踪业界动态,向读者倾力报道各行各业的最新资讯;它重点打造“星空财经评论”,以专业的视角、敏锐的触觉、人文的关怀,为读者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声音;
它的“记者俱乐部”不但提供知名记者的优秀作品,同时讲述记者采访背后的故事。它的“中国经济思想库”强调分析性和逻辑性,以公众的利益为立场,为公众提供可信可靠的经济问题解决方法。
搜狐财经最与众不同的是,专设“在线315”栏目,把消费者和厂家这两个消费主体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并为他们提供在线的信息沟通、和解服务。在“在线315”里,网友可以提交消费意见,并与他人分享维权经验。企业则可以通过在线注册,查看、回复、处理网友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意见。
8、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以经济报道和经济信息传播为主,致力于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经济类综合门户网站和中国最权威的经济数据中心。
中国经济网最令人称道的是它的特色栏目。CE指数:协同权威调查机构全面统计国内100多家平面媒体和40家电视台数据信息,推出汽车、电脑、手机、饮料、化妆品、影音设备六大热点消费品市场活跃度指数。
CE图表:从宏观经济、财经证券、产业市场到新闻图表,用最为直观的方式向您传达、帮您解读统计数据,权威披露各项经济数据。中国经济网的产业市场栏目涵盖医药、房产、汽车、家电、服装、旅游、通讯、IT八大行业,并拥有权威行业数据库。
9、金融界
金融界创建于1999年,由美国IDG、新加坡VERTEX、CAST集团等共同投资兴建,是中国权威的、为普通股民提供在线证券软件和证券投资综合服务的专业财经网站。金融界网站将Internet的先进技术和金融产品相融合,为投资者提供实时财经资讯,以及系列智能投资工具。
金融界网站为用户提供下载版和WEB版两种证券分析工具。其中下载版软件包括:大参考证券分析系统、大风暴证券分析系统、大浪淘沙证券分析系统、股市X档案;WEB版分析软件包括:自选股雷达、股市快枪手、短线之王。
2004年11月,金融界入选德勤2004年度亚太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企业,成为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地区备受瞩目的企业之一。
10、华讯财经
华讯财经为大连华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原大连恒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咨询证号ZX-0153)旗下财经网站,是以提供股票投资咨询服务的大型财经类门户网站。
华讯财经网创建于2007年3月,是目前中国最权威最专业的财经即时分析门户网站,也是中国最知名的财经网站之一。创建以来,华讯一直秉承一切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依托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
华讯财经是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财经即时分析门户网站。拥有兼具专业性和实战性的独立证券投研中心及研究团队,更有国内权威分析师和财经评论人士坐镇实时点评。
帮助用户轻松分析各项股市重要数据,及时、精准把握大盘走势,抓住市场脉搏,明确投资方向,是为个人投资者定制的一站式服务终端。
公司成立以来,以“国内最优秀的财经信息服务商”为企业愿景,构建了“研究、咨询、网站、产品”四大模块。获得了众多奖项,被誉为“炒股必上的十大财经网站”之一。
⑽ 富人买债券,中产买股票,这么说有什么道理吗
其实这句话完整是这样子的,‘富人买债券、中产买股票、穷人买期货’,这句话原本是用来调侃穷人的,因为穷人没有资产去进行投资和理财,通过购买期货这一万丈深渊的捷径去获取财富,面临的风险还有收益其实是不可预测的。
“富人买债券、中产买股票、穷人买期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原本是一句调侃的话,主要是用来调侃穷人的,穷人没有那么多资产,满足基本生活需要都成问题,更别说有闲钱可以用来投资理财了,所以说穷人想要投资理财那就只有步入万丈深渊,选择炒期货的方式和捷径去获取财富,面临的风险还有收益被比喻成万丈深渊,那就是一种不可预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