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米尔肯垃圾证券股票投资

米尔肯垃圾证券股票投资

发布时间: 2021-04-17 13:06:19

㈠ 垃圾债券是什么

垃圾债券一词译自英文Junkbond。Junk意指旧货、假货、废品、哄骗等,之所以将其作为债券的一项形容词,是因为这种投资利息高(一般较国债高4个百分点)、风险大,对投资人本金保障较弱。

垃圾债券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本世纪20及30年代就已存在。70年代以前,垃圾债券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小,70年代初其流行量还不到20亿美元。70年代末期以后,垃圾债券逐渐成为投资合狂热追求的投资工具,到80年代中期,垃圾债券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在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垃圾债券1700多亿美元,其中被称作“垃圾债券之王”的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1988年垃圾债券总市值高达2000亿美元。1983年德崇证券收益仅10多亿美元,但到了1987年该公司就成为华尔街盈利最高的公司,收益超过40亿美元。有“垃圾债券之神”、“魔术师”之称的该公司负责人米尔根1987年的薪俸高达5.5亿美元,“寻找资金就要找米尔根”成为当时市面的流行语。

垃圾债券80年代在美国能风行一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80年代初正值美国产业大规模调整与重组时期,由此引发的更新、并购所需资金单靠股市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在产业调整时期这些企业风险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这是垃圾债券应时而兴的重要背景。二是美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反映在证券市场上,就是放松对有价证券发行人的审查和管理,造成素质低下的垃圾债券纷纷出笼。三是杠杆收购的广泛运用,即小公司通过高负债方式收购较大的公司。高负债的渠道主要是向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筹到足够资金后,便将不被看好而股价较低的大公司股票大量收购而取得控制权,再进行分割整理,使公司形象改善、财务报告中反映的经营状况好转,待股价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全部抛售大捞一把,还清债务后,拂袖而去。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底,亨利·克莱斯收购雷诺烟草公司,收购价高达250亿美元,但克莱斯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米尔根发行垃圾债券筹得的。四是80年代后美国经济步入复苏,经济景气使证券市场更加繁荣。在经济持续旺盛时期,人们对前景抱有美好憧憬,更多地注意到其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商业银行、证券承销商及众多投机者都趋之若鹜,收购者、被收购者、债券持有者和发行人、包销商都有利可获。

然而,巨额的垃圾债券像被吹胀的大气泡,终有破灭的一天。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以及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逐步走向衰退。

垃圾债券在美国风行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也遗留下了严重后果,包括储蓄信贷业的破产、杠杆收购的恶性发展、债券市场的严重混乱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

㈡ 郎咸平:什么是垃圾债券

垃圾债券(junk bond;junk),也称为高风险债券。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 BBB级或穆迪公司Ba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券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券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资垃圾债券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
垃圾债券又称劣等债券,指信用评级甚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一般而言,BB级或以下的信用评级属于低。信用评级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的投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以较高的息率吸引投资者认购。以标准普尔的信用评级估计,投资于BB级、B级、CCC级、CC级或C级的债项或发行人,具有一定的投机性,而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即使发行人或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保障,有关保障的作用也会被抵消。质素最低的债券,即标准普尔评级BBB及以下,所获评级一般较低及不能履行偿还本金之风险较高。在baA或BBB以下的债券,是属于违约风险较高的投机级债券。

㈢ 上市与非上市公司如何发行垃圾债券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垃圾债券. 所谓垃圾债券就是小型公司的债券,由于公司偿还能力与大公司相去甚远,所以评级单位通常会把他们评为等外级,俗称垃圾债券。 但事实上,小公司的成长性可能是最高的,象网络这样的公司几年前还是个小不点,现在的市值却超过了新浪。 由于现在风险投资盛行,小公司已经很少通过发行债券来筹资了,决大多数是从风险投资公司(基金)那里获得资本,所以不太可能有第二个迈克尔-米尔肯了,你如果对这个模式感兴趣,应该学习风险投资的相关知识。 垃圾债券,又称高收益债券,是指资信评级低于投资级(BBB级以下)或未被评级的公司债券。 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可分为五类: 第一,新兴公司(risingstar),因其缺乏经营历史与雄厚资本以至于未能达到投资等级的要求。 第二,前蓝筹股公司,或称坠落的天使(fallenangle),因遭遇困难,如市场需求转变、经济衰退或新竞争者的加入,而导致信用等级下降。 第三,因合并而需要大量资金的企业。 第四,希望降低本身的债务负担而发行较为有利的新债券的企业。 第五,新兴国家的企业,其信用等级未达到投资等级的标准 第一,垃圾债券市场将大量中小公司的融资渠道从单一的商业银行扩展到公开债券市场;第二,垃圾债券市场将商业银行的风险转移到普通的投资大众身上;第三,垃圾债券市场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更能迎合变化的市场需求;第四,垃圾债券使融资企业获得了发行长期固定利率债务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债务融资对企业的吸引力。

㈣ 垃圾债券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垃圾债券.
所谓垃圾债券就是小型公司的债券,由于公司偿还能力与大公司相去甚远,所以评级单位通常会把他们评为等外级,俗称垃圾债券。
但事实上,小公司的成长性可能是最高的,象网络这样的公司几年前还是个小不点,现在的市值却超过了新浪。
由于现在风险投资盛行,小公司已经很少通过发行债券来筹资了,决大多数是从风险投资公司(基金)那里获得资本,所以不太可能有第二个迈克尔-米尔肯了,你如果对这个模式感兴趣,应该学习风险投资的相关知识。
你这里说的企业债,其实是大公司的债券,他们的偿债能力强所以利率比较低,而垃圾债券由于没有明确的偿债能力,只能用高利率来吸引投资者.一个是中等风险中等利率,一个是高风险高利率.

㈤ 垃圾债券市场是什么意思

垃圾债最早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20及30年代就已存在。70年代以前,垃圾债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小,70年代初期发行量还不到20亿美元。70年代末期,垃圾债逐渐成为投资者狂热追求的投资工具,到80年代中期,垃圾债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在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垃圾债券1700多亿美元,其中被称作“垃圾债券之王”的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1988年垃圾债总市值高达2000亿美元。
1983年德崇证券收益仅10多亿美元,到了1987年该公司就成为华尔街盈利最高的公司,收益超过40亿美元。有“垃圾债券之神”之称的该公司负责人迈克尔·米尔肯1987年的薪水高达5.5亿美元,“寻找资金就要找米尔根”成为当时市面的流行语。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不断有人状告米尔肯违法经营。法庭于1990年确认迈克尔·米尔肯有6项罪名,迈克尔·米尔肯最终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
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以及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逐步走向衰退。
垃圾债券在美国风行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也造成了严重后果,包括储蓄信贷业的破产、杠杆收购的恶性发展、债券市场的严重混乱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
据估计,2011年全球垃圾债发行规模接近5000亿美元,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㈥ 米尔肯的百科名片

创造性人物--美国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
很多中国同胞对米尔肯并不熟悉,他辉煌的时候,我们还一片懵懂,等咱睡眼惺忪的明白点事儿的时候,人家已经不玩了。因为,1990年4月20日,米尔肯被美国司法部判决终生禁入证券业,那一年,他44岁。
判了八年的唐万新,也没说禁止入市啊!要不要采访,能不能播出,让我们这些好孩子习惯性地犹豫了一下,然而只上网匆匆google一下,我们就认定,值!不能说别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但你能说,创造了金融新天地的“垃圾债券大王”,《华尔街时报》认定的“最伟大的金融思想家”,《生活》杂志评选的“改变了80年代的五位人士之一”,号称自J.P摩根以来美国金融界最有应影响力的风云人物,是没有意义的吗?待到万里迢迢地赶到洛杉矶参加一年一度的米尔肯基金全球论坛,看到与会的三十几位诺贝尔得主,看到时代华纳、迪斯尼的CEO们,我彻底服了。按我的美国朋友的话说,why not?那些大公司的老板们为什么不来,没有米尔肯的昨天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为什么?”“因为他太聪明了!”乍一听似乎是个所答非所问的回答,可却是另一种的一语种的。
不要以为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MCI、美国有线新闻网这些今日须仰视才见的巨无霸多么根红苗正,二十年前也和咱们如今占中国企业数量99。6%的中小企业一样,为没钱而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而大企业则吃香喝辣,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如众星捧月一般。可是,华尔街出现了米尔肯。
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一些大型文化反思作品和潮流的影响下,正值青春期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比着出“思想”,你说“开卷有益”不对,我就说曹操可是大好人,可那种批判与质疑的思维模式还没固化成精神特质就随着青春远去了。说到底,还是对想批判的东西认识不深。不像米尔肯,从小就给当会计师的父亲做义工,然后发现,父亲说的不一定对呀!“永远不要忘记,生意场上信誉第一,而信誉的创建是从财务报表开始的。”这也正是传统的华尔街投资规则——过去比未来更重要。
这一切,被年仅25岁的米尔肯彻底颠覆了,从经营那些从高等级债券滑落为垃圾债券的“坠落的天使”入手,到主动找垃圾——一些低等级甚至无等级的但是有前景的小公司,他们通常意味着投资利息高、风险大、对投资人本金保护较弱的债券,一个为华尔街所抛弃的群体。在米尔肯眼中,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拥有的“所有权债券”,在利率风险很大的时期反倒能保持稳定,因为其回报是与公司的发展前景相连,而不是同利率挂钩的。在市场行情下跌或剧烈动荡时往往意味着较小的风险。
于是,他创建了高回报债券的包销市场,为那些新兴公司甚至高风险公司筹措资金,甚至进行“蛇吞象”的杠杆收购,米尔肯成为小公司的天使,却被那些缺乏活力的大公司恨的咬牙切齿。由于听从米尔肯的意见购买的债券总是能获得高收益,投资公司对他的判断高度信任,如果需要,他甚至可以筹措出购买GE的资金量。“我们真正的业务是给企业找到正确的融资途经”。采访中,米尔肯这样解释自己曾经的工作。“每个人都应该有获取金钱和进入资本市场的权利,是看他的能力。而不是看他的父母是谁或是曾在那所名校就读。”
如果米尔肯同意为某项目出手,你就瞧好吧!标购公司会接到一封发自他供职的德雷克斯公司的信函,声称“有高度信心”为收购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而债权人根本不管收购方如何看上去不过是只小癞哈蟆,借款额与收购方的估值无关,而与标购公司有关,有米尔肯在,成功后还怕你还不起?所以这封信一旦发出,几乎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能够幸免。
“微软和甲骨文都曾经很小,现在已经是世界上两家最大的公司之一”。“从1970年到2000年30年间,美国的小企业创造了6200万个就业机会,但是大企业中有400万人失业。”“就一个国家而言,中国99%的企业都是低投资等级的企业。”米尔肯认为,国家可以不借钱给他们,但个人如果愿意,为什么不呢?个人的投资决定对社会并不构成风险。“如果我们现在不对年轻并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投资,那国家就不会有未来。”事实是,米尔肯在八十年代所做的一切,为美国新兴工业的兴起,尤其是对光纤产业与移动通讯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面对中国的现状,他说:“我再一次重申,我估计中国的第一批企业债券投资者会是想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国外投资者。”在随后的洛杉矶论坛上,我注意到38个主题中,有一个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债券市场的机会”。
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作的一切,使他所在的德雷克斯公司短短4年间,从十亿美金收入的公司成为华尔街最赚钱的公司,他本人在1986年的佣金所得高达5.5亿美元。然而,在改变美国证券发展史的时候,米尔肯的命运也带来几乎毁灭性的转变。
恶意收购带来的压力最终将米尔肯送上法庭,1990年米尔肯承认六项罪名,包括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等,在当时,如同他所创建的金融工具一样,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据说,宣判时,米尔肯的fans们在法庭外悬挂条幅“米尔肯,我们相信你。”
最终,他被判处十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
1993年,米尔肯被提前释放的时候已是被判了死刑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他之前,他的家族已有六人死于癌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12-18个月。我们现在知道,13年了,他依然活得很好。
这就是我要说的,智慧是生产力。聪明人干什么不行?!积极而有节制的生活,丰厚的财力,关键是过人的头脑。他把商业规则引入到了癌症研究中,什么闲散产生创造力,什么从基础研究抓起,什么研究成果有门户之别不能共享,统统靠边站!米尔肯等不起!他自己建立前列腺癌基金会,用超常的效率为能出应用成果的研究提供快钱,确定时间,成果共享,于是缺乏研究资金的科学家们纷纷效力于他的门下。昔日的投资大王重写了医学研究的投资规则。在自己的病逐渐好转的同时,米尔肯的另一个身份:大慈善家,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除此之外,不让进入证券市场有什么关系,他号称发现了一个利人利己的巨大市场,他说,教育产业是比垃圾债券大得多的市场。美国的垃圾债券市场每年约2000亿美元,教育市场则高达8000多亿美元。他要办成世界上第一家进入世界最大企业行列的教育企业,在你从零开始的人生每一步,都能让他赚到钱。在1996年创建的知识寰宇公司的成长历程中,你可以看到昔日“垃圾债券大王”的背影。
不论身处何种环境,对传统地颠覆常常会带来曲径通幽的豁然开朗。望着眼前身材颀长,有些秃顶的米尔肯,我想到的一句最生动的话就是: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㈦ 4既然垃圾债券是"垃圾,"为什么还会有投资者购买它

垃圾债并不是垃圾,它是高收益债券,投资得当的话,是可以刨出金子来的。

垃圾债的另一个名字叫“高收益债”,就是指那些风险和收益率都比较高的债券。

比如说面值100元的一年期零息债券,一般企业卖95元,相当于收益率5%。现在有一家企业风险更大,本金保障比较低,那么它可能就得卖90元甚至更低,因为投资人会要求一个更高一点的回报率,在这个例子里等于10%或更高。

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商业巨头,都是通过发行垃圾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比如时代华纳、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还有好莱坞著名的影业公司米高梅,都曾发行过很多垃圾债,然后为它们赢得了融资和生机。

(7)米尔肯垃圾证券股票投资扩展阅读:

垃圾债券投资发展史

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整个经济增长下滑,所以很多企业就陷入了财务困境,债券的等级下调,然后被市场抛售。

这个时候市场把它们称为“堕落天使”——其实不单单是七十年代,后来像我们刚说的亚马逊,以及一些大家很熟悉的,像诺基亚、戴尔这些企业,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原来的企业业绩很好,债券的等级很高,结果经营业绩下滑以后,就被下调等级,所以被称为堕落天使。70年代的美国市场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堕落天使,投资者就不再愿意持有这样的债券。

这个时候,一个叫米尔肯的投资银行家就发现,这个里面有很大的商机。因为他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这些企业的基本面其实挺好的,主要是宏观环境非常低迷,才导致它们的经营业绩下滑,只要挺过这个难关,可能一切就会雨过天晴。所以米尔肯就开始在市场上大肆地收购这些垃圾债券,然后再拿出去兜售。而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很多听了他的投资建议的基金,业绩都变得特别好。

比如说有一支叫做“第一投资者”的基金,因为听了米尔肯的建议,差不多全部持有的都是垃圾债券。结果在1974年到1976年间,这个基金在美国的基金排行榜上,业绩连续排在第一名。渐渐地,这些高收益的债券开始得到了市场的重视,整个市场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投资者们突然发现,原来垃圾债也是可以买、可以投资的。

㈧ 迈克尔米尔肯的人物成就

慧眼淘金“垃圾债券”
197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攀升,信用严重紧缩,刹那间,许多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中的高回报债券都被债券评级机构降低了信用等级,沦为了“垃圾债券”,在投资者眼中,它们成了不能带来任何回报的垃圾。许多基金公司都急于将手中的低等级债券出手,以免影响基金的质量形象。
但米尔肯却敏锐地发现:“由于美国在二战后逐步完善了许多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不会因为企业的破产或拖欠债务而遭到损失,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类大公司是不准许破产的,它的股票并不会停止交易。因而债券的信用等级越低,其违约后投资者得到的回报越高。”他把这些垃圾债券形象地定义成值得拥有的“所有权债券”,并且认为,这些债券在利率风险很大的时期反倒能保持稳定,因为其回报是与公司的发展前景相连,而不是同利率挂钩的。
当时,拥有大量“垃圾债券”的“第一投资者基金”接受了米尔肯的意见,坚定地持有了这些“垃圾债券”,结果1974年至1976年,“第一投资者基金”连续3年成为全美业绩最佳的基金,基金的销售量大增。
米尔肯在德雷克斯投资公司成立了专门经营低等级债券的买卖部,由此开始了他的“垃圾债券”的投资之路。他四处游说,寻找愿意购买“垃圾债券”的人,德雷克斯公司再把这些人变成“垃圾债券”的发行人,很快经他推荐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垃圾债券”的年收益率达到了50%。米尔肯和德雷克斯公司则因此声名鹊起,并成为了“垃圾债券”的垄断者。
成为“垃圾债券”之王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米尔肯的引领,这种高回报的债券已经成为非常抢手的投资产品了。由于“垃圾债券”的数量有限,已经无法满足众多基金公司的购买欲望。
米尔肯灵机一动:与其坐等那些拥有“垃圾债券”的公司信誉滑坡,信用降级,不如自己去找一些正在发展的公司,若放债给他们,他们的信用同那些高回报债券的公司差不多,但正处在发展阶段,债券质量比那种效益下滑、拼命减亏的公司的债券好得多。
于是,米尔肯成了替新兴公司甚至是高风险公司包销高回报债券融资的财神爷,其中与MCI公司的合作堪称经典之笔。MCI公司创立于1963年,仅靠3000美元起家,当MCI向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发出了挑战的时候,米尔肯为MCI筹得了2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使得MCI成功地打破AT&T对长途电话市场的垄断。
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米尔肯筹集到了930亿美元,德雷克斯公司在“垃圾债券”市场上的份额增长到了2000亿美元,让米尔肯成为了全美“垃圾债券大王”。
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
1982年,德雷克斯公司开始通过“垃圾债券”形式发放较大比例的贷款来兼并企业,即杠杆收购。
随着米尔肯成了中小企业和投资公司的财神爷,他个人的收入也随之飚升,如1986年一年的交易佣金收入就曾达到5.5亿美元。
他在金融界的影响也如日中天。1984年12月,米尔肯策划了使他名声大振的皮根斯袭击海湾石油公司的标购事件。标购虽未获成功,却证明了米尔肯有在数天内筹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能力。
由于企业收购需要米尔肯的债券部配合,如果米尔肯同意为收购该项目包销债券的话,德雷克斯公司就为客户发一封信,声明“有高度信心”为收购企业提供必需的资金。这封信的威力无比,一旦发出,没有一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能逃过被收购的命运。因此,不愿被收购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对米尔肯“有高度信心”的信,莫不胆战心惊。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不断有人状告米尔肯违法经营。法庭于1990年确认米尔肯有6项罪名,这些罪名都是没有先例的: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但均与内部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受贿无关。
米尔肯最终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从而结束了米尔肯作为“‘垃圾债券’大王”的传奇经历。
身为一名交易商,米尔肯开创并占领了整个“垃圾债券”业。米尔肯虽被关入监狱,但他的理论未被金融界抛弃。“垃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已被广泛接受,成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收购企业的重要手段。
“变身”教育产业巨头
1993年,米尔肯被提前释放。1996年,他与家人和朋友一起,投资5亿美元,以教育服务为目标,创建了知识寰宇(Knowledge Universe)公司,然后开始收购和联合相关企业。他收购了制造智能玩具的跳蛙公司,第二年就将其年产值从1700万美元增至8000万美元;他又收购了有良好声誉的学前教育连锁机构——儿童发现中心,作为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基地。现在,知识寰宇公司已有下属企业13家,年产值15亿多美元。

㈨ 迈克尔·米尔肯是靠“垃圾”起家的男人,凭什么华尔街视他为“神”

迈克尔米尔肯的一生主要有起步的启蒙发现了垃圾的价值和成为垃圾证券的垄断人,并且,建立了庞大的客户网络,并收购公司所称为杠杆收购,后结束了他垃圾证券大王的传奇经历,但东山再起,进军教育,办成第一家进入世界最大企业行列的教育企业。

迈克尔米尔肯,被誉为毁誉参半的天才金融家,使许多公司明白,只赢不输是可能的,拥有这些金融产品,就能赚大钱,成为了上千万种小企业的一个重要资金未来,搜狗金融工程技术,缺一不可啊!

㈩ 垃圾债券的相关人物

巴菲特所有的投资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发布了第四季度年报,显示利润增长到11.8亿,主要是由于其在垃圾债券中获得高盈利。这是其公司从1998年以来第二季度以来最高的利润收益。巴菲特说:“购买垃圾债券证明是利润很高的一项业务。虽然普通股在跌了3年以后价格已经很吸引人,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很少有股票能够吸引我们。”巴菲特在给投资者的信中写到他将关闭其公司的衍生品业务,因为他觉得金融衍生品是“定时炸弹”,很难评估价值。
2009年在垃圾债券上狠捞一笔的巴菲特发出警告,至今的美股形式不适宜买垃圾债券,想要投资回报率上两位数的人纯属做梦。详情参见《巴菲特警告:别碰垃圾债券》。 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驰骋华尔街的“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是自J.P.摩根以来美国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曾经影响并轻轻改写了美国的证券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找到了一个无人竞争的资本市场,先入为主并成为垄断者。
米尔肯生于1946年,父亲是一位会计兼律师,从小他就帮助父亲进行支票的分类、编制银行的报表和会计账目。
1970年,米尔肯在美国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随后加入费城的德雷克斯投资公司当分析师。他研究发现传统的华尔街投资者在选择贷款或投资对象的时候只看重那些过去业绩优良的企业,往往忽视了它们未来的发展势头,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垃圾债券”的投资之路。
197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攀升,信用严重紧缩,刹那间,许多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中的高回报债券都被债券评级机构降低了信用等级,沦为了“垃圾债券”,在投资者眼中,它们成了不能带来任何回报的垃圾。许多基金公司都急于将手中的低等级债券出手,以免影响基金的质量形象。
但米尔肯却敏锐地发现:“由于美国在二战后逐步完善了许多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不会因为企业的破产或拖欠债务而遭到损失,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类大公司是不准许破产的,它的股票并不会停止交易。因而债券的信用等级越低,其违约后投资者得到的回报越高。”他把这些垃圾债券形象地定义成值得拥有的“所有权债券”,并且认为,这些债券在利率风险很大的时期反倒能保持稳定,因为其回报是与公司的发展前景相连,而不是同利率挂钩的。
当时,拥有大量“垃圾债券”的“第一投资者基金”接受了米尔肯的意见,坚定地持有了这些“垃圾债券”,结果1974年至1976年,“第一投资者基金”连续3年成为全美业绩最佳的基金,基金的销售量大增。
米尔肯在德雷克斯投资公司成立了专门经营低等级债券的买卖部,由此开始了他的“垃圾债券”的投资之路。他四处游说,寻找愿意购买“垃圾债券”的人,德雷克斯公司再把这些人变成“垃圾债券”的发行人,很快经他推荐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垃圾债券”的年收益率达到了50%。米尔肯和德雷克斯公司则因此声名鹊起,并成为了“垃圾债券”的垄断者。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米尔肯的引领,这种高回报的债券已经成为非常抢手的投资产品了。由于“垃圾债券”的数量有限,已经无法满足众多基金公司的购买欲望。
米尔肯灵机一动:与其坐等那些拥有“垃圾债券”的公司信誉滑坡,信用降级,不如自己去找一些正在发展的公司,若放债给他们,他们的信用同那些高回报债券的公司差不多,但正处在发展阶段,债券质量比那种效益下滑、拼命减亏的公司的债券好得多。
于是,米尔肯成了替新兴公司甚至是高风险公司包销高回报债券融资的财神爷,其中与MCI公司的合作堪称经典之笔。MCI公司创立于1963年,仅靠3000美元起家,当MCI向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发出了挑战的时候,米尔肯为MCI筹得了2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使得MCI成功地打破AT&T对长途电话市场的垄断。
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米尔肯筹集到了930亿美元,德雷克斯公司在“垃圾债券”市场上的份额增长到了2000亿美元,让米尔肯成为了全美“垃圾债券大王”。
1982年,德雷克斯公司开始通过“垃圾债券”形式发放较大比例的贷款来兼并企业,即杠杆收购。
随着米尔肯成了中小企业和投资公司的财神爷,他个人的收入也随之飚升,如1986年一年的交易佣金收入就曾达到5.5亿美元。
他在金融界的影响也如日中天。1984年12月,米尔肯策划了使他名声大振的皮根斯袭击海湾石油公司的标购事件。标购虽未获成功,却证明了米尔肯有在数天内筹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能力。
由于企业收购需要米尔肯的债券部配合,如果米尔肯同意为收购该项目包销债券的话,德雷克斯公司就为客户发一封信,声明“有高度信心”为收购企业提供必需的资金。这封信的威力无比,一旦发出,没有一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能逃过被收购的命运。因此,不愿被收购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对米尔肯“有高度信心”的信,莫不胆战心惊。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不断有人状告米尔肯违法经营。法庭于1990年确认米尔肯有6项罪名,这些罪名都是没有先例的: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但均与内部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受贿无关。
米尔肯最终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从而结束了米尔肯作为“‘垃圾债券’大王”的传奇经历。
身为一名交易商,米尔肯开创并占领了整个“垃圾债券”业。米尔肯虽被关入监狱,但他的理论未被金融界抛弃。“垃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已被广泛接受,成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收购企业的重要手段。
1993年,米尔肯被提前释放。1996年,他与家人和朋友一起,投资5亿美元,以教育服务为目标,创建了知识寰宇(Knowledge Universe)公司,然后开始收购和联合相关企业。他收购了制造智能玩具的跳蛙公司,第二年就将其年产值从1700万美元增至8000万美元;他又收购了有良好声誉的学前教育连锁机构——儿童发现中心,作为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基地。知识寰宇公司已有下属企业13家,年产值15亿多美元。

热点内容
期货下滑多少 发布:2025-07-27 14:17:26 浏览:99
影响股票涨跌的是庄家吗 发布:2025-07-27 14:16:31 浏览:224
金徽酒哪些基金持有 发布:2025-07-27 13:55:46 浏览:563
河山理财怎么样 发布:2025-07-27 13:54:58 浏览:71
链金融是什么 发布:2025-07-27 13:54:07 浏览:930
振华科技000733股票 发布:2025-07-27 13:54:06 浏览:40
理财最低多少合适 发布:2025-07-27 13:52:54 浏览:833
支付宝基金大v排名哪里看 发布:2025-07-27 13:19:00 浏览:912
成立个基金要多少万 发布:2025-07-27 13:17:40 浏览:359
珠海横琴金融岛有哪些大公司 发布:2025-07-27 13:17:25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