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元投资的股票怎么办
1. 为什么博元投资不是s t股票
1、博元投资涉嫌重大违法而被加上了ST标志,是ST股票。
2、2015年3月31日起,上交所依法对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元投资”)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这是2014年退市制度修订后,沪深两市首家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行为进入退市程序,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博元投资股票从2015年3月3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进入风险警示板后仍有30个交易日。上交所将在*ST博元交易满30交易日的下一个交易日起,对其实施停牌,并在停牌后的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博元投资股票上市的决定。
2. 博元投资股票要退市,我现在还持有的股票未卖出怎么办怎样追回损失
很难说啦,不好说, 如果退市就要打官司了,我国的投资者是弱势群体,能赔多少,很难说
3. 退市风险警示的股票怎么办
发布退市风险预警公告的公司中大多数被立案调查的原因主要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除了上海家化,还有三木集团、*ST中富、荣丰控股、恒星科技、键桥通讯、科伦药业、勤上光电、风神股份、青鸟华光、*ST国创、*ST成城、五洲交通、大有能源、*ST大荒、上海物贸、博汇纸业、博元投资等均因信息披露涉嫌违法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创业板连续亏损二年 主板带*st的 都可能退市
4. 博元投资现在一直跌停板,怎么来抛绰手中股票
这种负面消息缠身的股票你也买!没有办法!吸取教训!!以后不要乱买了
5. 证监会对600656到底要怎么办,看都看不到呀
600656博元投资,现在这个代码已经不存在了,从行情软件已经查不到了。
相关一些情况如下:
1、博元投资已在2015年5月15日退市。博元投资股票从2015年3月3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进入风险警示板后仍有30个交易日。上交所将在*ST博元交易满30交易日的下一个交易日起,对其实施停牌,并在停牌后的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博元投资股票上市的决定。
2、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前,博元投资刚公布了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不少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若重组成功,公司还会恢复上市。对此,上交所相关人士指出,公司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后,相关退市机制的启动和实施,不受上市公司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进程的影响。公司本次重组成功与否和恢复上市没有必然联系。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应警惕风险,谨慎参与,若公司彻底退市,资金可能血本无归。与此同时,投资者维权即日起就可积极行动起来。根据相关规定,投资者可以自己受到虚假陈述侵害为由,对博元投资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6. 博元投资会退市吗
1、博元投资已经在2015年5月15日退市了。博元投资股票从2015年3月3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进入风险警示板后仍有30个交易日。上交所将在*ST博元交易满30交易日的下一个交易日起,对其实施停牌,并在停牌后的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博元投资股票上市的决定。
2、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前,博元投资刚公布了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不少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若重组成功,公司还会恢复上市。对此,上交所相关人士指出,公司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后,相关退市机制的启动和实施,不受上市公司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进程的影响。公司本次重组成功与否和恢复上市没有必然联系。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应警惕风险,谨慎参与,若公司彻底退市,资金可能血本无归。与此同时,投资者维权即日起就可积极行动起来。根据相关规定,投资者可以自己受到虚假陈述侵害为由,对博元投资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7. 退市风险警示的股票有哪些
退市风险警示是中国A股市场中的一种制度。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降低市场风险,2003年4月2日和4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对存在股票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司加强退市风险警示等问题的通知》,对存在股票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司,对其股票交易实行“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简称“退市风险警示”。具体措施是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标记,以区别于其它公司股票。
温馨提示: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5-3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8. 博元投资“被”退市 股票退市原因有哪些
先来看看*ST博元究竟犯了多严重的错。根据监管机构信息,2011年4月29日公告的控股股东华信泰已经履行及代付的股改业绩承诺资金 3.8亿元并未真实履行到位。为掩盖这一事实,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多次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虚构用股改业绩承诺资金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置换、贴现、支付预付款等重大交易,并披露财务信息严重虚假的定期报告,虚增资产、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而且,博元投资财务造假的金额巨大。
3.8亿元的确不是小数目。但是,先看一些数据。
银广夏,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2亿元。
万福生科,2008年至2010年累计虚增销售收入4.6亿元,累计虚增营业利润1.13亿元。
南纺股份,2006年到2010年公司连续5年虚构利润3.44亿元,创下近10年上市国企财务造假纪录。
这几家公司都没有退市。按照此前海通证券分析师表述,中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总共有89家公司退市,其中因为亏损退市的公司为45家,退市率仅3%,年均约0.1%。
而监管层在不断修补制度的漏洞。*ST博元则恰好赶上挑战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退市新规”,成为新规之下首个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也为此采访了桂浩明、叶檀、董登新3位专家,听听他们的如何点评。
申万宏源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认为,*ST博元终止上市之事一出,A股市场的“垃圾股”短期内将受到冲击,但长期来看市场将加快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因此,市场不会“判死刑”。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认为,此事显示了退市制度的坚决落实,有利于“缓冲”未来注册制出台对市场的影响。A股市场类似的信息披露不规范、业绩差的公司还有不少,但严重的典型的不多。*ST博元退市不是被判“死刑”,而是让它从现有的市场里“出去”,未来条件符合后还有满血复活的可能。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ST博元上市25年来至少8年是亏损的,财务造假情节严重。因此,其他某些类似的公司可能“濒死”,会受到此事的严重警告;投资者“不会死”,有关部门将开展损失追偿工作;配合*ST博元造假的财务、审计等机构应该受到问责和承担连带责任;炒作壳资源的皮包公司会受到威慑和警告,日子会不好过。
除此之外,证券时报记者还发现,将那些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的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公司纳入退市情形,是2014年中国证监会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举措。将其清出资本市场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将给其他上市公司带来重大威慑力,是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手段。显示了交易所等各方尊重法规,严格了落实新一轮退市改革的态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刘士余主席此前强调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而对*ST博元依法实施强制退市,可谓是证监系统落实这一要求的“第一炮”。刘士余强调“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措施顺利实施”,那么证券时报记者相信,资本市场缺位多年的退市制度强有力落实,正是为了给包括注册制在内的改革做好准备。
9. 博元投资股票怎么涨到3700的
系统出差了
10. 000594为什么退市摘牌了,还能涨停退市了股票资金怎么办
股票涨停,怎么说也算是好事,尤其是在经过了5月28日大暴跌之后,但是国恒铁路在登陆退市整理板首日的“一”字涨停,虽然令投资者感到惊诧,但却不感意外。本栏以为,投资者豪赌退市公司重返股市的热情愈演愈烈,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恐怕并非好事。 退市股票的估值到底应该多少钱,这是一个谁也说不准的事情。退市股票从人人视之为草菅,到变为被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仿佛就是一夜间的事情。改变退市股票估值的始作俑者正是第一只退市股票长航油运,现在正在新三板交易,名为长油5。截至5月29日收盘,长油5股价报3.43元,处于连续上涨之中,较其退市时的0.83元涨幅已经超过300%,这是退市股票的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是*ST博元的退市整理。股价跌至5元上下便不再下跌,投资者开始豪赌其重新上市的机会,此时退市股票的价值中枢开始提高。 时至5月29日国恒铁路进入图示整理板,由于其股价较低,仅不足长油5一半的股价,于是受到了资金的强烈追捧,股价被牢牢封死在1.68元的涨停板上。如果未来国恒铁路股价向长油5看齐,仍将有若干个“一”字涨停板。 现在的问题是,退市股票受到强烈追捧是不是一件好事?投资者追捧退市公司,是寄希望于退市公司经过资产重组能够重新回到股市,但是真的能够让所有的退市股票都重新恢复上市吗?肯定是不行,最终能够回归A股的毕竟只是少数,而且有大量的*ST股票可以重组,重组方选择已经退市的公司肯定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注册制的推出,好企业直接通过IPO上市的机会大大增加,自然而然借壳上市的公司也会变少,那么投资者花3元乃至5元的价格去买入已经退市的股票是否值得?恐怕理性的投资者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些都是投资者的风险,还有对证券市场不利的一面,假如退市股票股价都涨到5元了,那么ST股和*ST股的股价应该是多少钱?8元还是10元?那么上市一年就亏损的公司应该多少?假如烂苹果的股价都卖到了好苹果的价格,对于股市正常的优胜劣汰将是一种挑战。被投资者厌恶的股票不退市以变种的形式出现,虽然股票退市了,但却能够继续在新三板吸引资金炒作,其效果与没有退市并无二致,这与管理层设计退市整理板的初衷相去甚远。 长此以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申请主动退市,并在新三板获得重生,大量投机资金也会由主板转向新三板。投资者在乎的只是盈利,管他是不是退市后的公司,就好像是,如果说地狱被发现有石油,大亨们也会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