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与行为金融学
① 行为金融学的挑战视角
行为金融学对于两大传统假设的挑战为我们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 、风险回避(Risk Aver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
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完美,大量“反常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传统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最优化的道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在大牛市背景下,没有及时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后悔,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也会后悔;在熊市(bear market)背景下,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能兑现,然后又被套牢也会后悔;在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 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入专家推荐的股票, 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Santa Clara大学的Meir 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后悔” 行为的专家。由于人们在投资判断和决策上经常容易出现错误,而当出现这种失误操作时,通常感到非常难过和悲哀。所以,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为了避免后悔心态的出现,经常会表现出一种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卖出一只股票时,往往受到买入时的成本比现价高或是低的情绪影响,由于害怕后悔而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后悔的发生。有研究者认为:投资者不愿卖出已下跌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败投资的痛苦和后悔心情,向其他人报告投资亏损的难堪也使其不愿去卖出已亏损的股票。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和追随常识,是为了避免由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而后悔。许多投资者认为:买一只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较容易,因为大家都看好它并且买了它,即使股价下跌也没什么。大家都错了,所以我错了也没什么!而如果自作主张买了一只市场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买人之后它就下跌, 自己就很难合理地解释当时买它的理由。此外,基金经理人和股评家喜欢名气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如果这些股票下跌,他们因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雇的可能性较小。害怕后悔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自我的一种期望。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在一个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除了避免后悔以外,还有一种追求自豪的动机在起作用。害怕后悔与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资者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太短,而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太长。他们称这种现象为卖出效应。他们发现:当投资者持有两只股票,股票A获利20 ,而股票B亏损20% ,此时又有一个新的投资机会,而投资者由于没有别的钱,必需先卖掉一只股票时,多数投资者往往卖掉股票A 而不是股票B。因为卖出股票B会对从前的买人决策后悔,而卖出股票A会让投资者有一种做出正确投资的自豪感。
② 行为金融学的国内研究
在这个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学者有可能为行为金融学未来的探索作出较大的贡献。
1、利用后发优势,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突破。
由于行为金融学真正快速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至今尚没有建立其新的基本理论框架、统一的独特且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范式、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等。我国金融学者完全可能在这个学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抓住新学科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以上关键问题取得突破。
2、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特点,为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
行为金融学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美国成熟的金融市场,而在转轨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金融市场的建立还远未成熟,金融资产价格的形成是怎样的?投资者的心理是什么?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如何?是否有其特殊性?这些问题都有待我国的学者来解答。金融市场创立之初,投资者的投机情绪较浓,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正是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检验和发展的良好实验室。在中国金融市场对行为金融学的检验和发展,可以在时间跨度上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普适性和在空间和制度跨度上的特殊性进行检验。
3、在我国对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为金融学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就是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传统金融学假设所有的理性人是同质的,那么投资者的行为对金融资产的价格就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没有研究的意义。对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直接检验在经济学中并不很常见,这可能是受弗里德曼著名论断的影响(弗里德曼曾经指出,对理论的评价应该是基于其预测的有效性,而不是假设的有效性),所以长期以来对行为人的行为一直没有有效的研究。在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会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因此对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行为人的行为方式,为建立更贴近现实的行为人公理化假设提供依据。例如Odean(1998)就通过投资者的个人账户数据发现投资者具有处置效应,即相对于亏损的股票,投资者更倾向于卖出赢利的股票。行为金融学发现的各种信念在我国投资者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所以,对我国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为金融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结合非常密切的一门学科,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密切结合和互动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行为金融学是以金融市场中行为人的行为研究为起点的,所以就必须更深入地理解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和规律,这样才可以准确把握行为人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和有效解释金融市场现象。这就要求理论研究者更密切地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加深对市场的理解和培养研究直觉,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同时对金融市场实践的参与可以为行为金融的实证提供大量难得的一手数据,推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发展。行为金融领域的大师们大多和市场有密切的联系,如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Thaler就是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公司管理着最早将行为金融理论应用于基金投资策略的基金;LSV资产管理公司是以三位行为金融专家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的名字命名的,其应用行为金融理论管理着近百亿美元的金融资产;罗伯特·希勒(RobertJ.Shiller)等其他行为金融专家也大多拥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行为金融专家参与金融市场对于理论创新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提高。我国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要取得迅速发展,也应该和金融市场的实践密切结合。
③ 急~请问“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英文翻译。求几篇关于“情绪影响股票投资”的英文文献。。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
Martin Dufwenberg, Marital investments, time consistency and emo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2.
我也只找到这一篇,具体地址在ScienceDirect里面,可以下载PDF的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ArticleURL&_udi=B6V8F-45FYDJS-8&_user=2176452&_coverDate=05/31/2002&_alid=1646302804&_rdoc=1&_fmt=high&_orig=search&_origin=search&_zone=rslt_list_item&_cdi=5869&_sort=r&_st=13&_docanchor=&_ct=8252&_acct=C000056499&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2176452&md5=&searchtype=a
④ 行为金融学 是什么意思啊
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
金融学的一个范畴,主张以心理理论解释股票市场的不正常情况。
行为金融学假设市场参与者的信息结构及特点有系统地影响其投资决策及市场结果
⑤ 行为金融学都有什么定义
简介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对于两大传统假设的挑战为我们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一,传统金融理论关于人的行为假设。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其二,有效的市场竞争。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但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完美,大量“反常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传统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最优化的道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可惜,并非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论中的模型去行动,人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将人的因素仅仅作为假设排斥在外,行为分析应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理论研究应转向“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而指导决策者们进行正确的决策。
编辑本段行为金融学起源
早在半个世纪前,爱德华就将决策的制定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勾画了未来研究的蓝图。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直到卡内曼和屠夫斯基发表他们在判断和决策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才取得巨大的突破。在介绍卡内曼的贡献之前,我们将首先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关于决策制定的理论假设方面的一些本质的区别。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它是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相对应的一种学说,主要内容可分为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和心理学两部分。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and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and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现代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tz)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elect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and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andLint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20世纪70年代罗斯(Ross)基于无套利原理建立了更具一般性的套利定价理论(APT)。20世纪70年代法马(Fama)对有效市场假说(EMH)进行了正式表述,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但是,20世纪80年代对金融市场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了许多现代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异象(anomalies),为了解释这些异象,一些金融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至90年代这个领域涌现了大量高质量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形成最具活力的行为金融学派。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将这些奖项授予这个领域的专家也说明了主流经济学对这个蓬勃发展的领域的肯定,更促进了这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al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编辑本段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决策制定
传统的经济学通常假定市场行为是由物质动机驱动的,并且人们所做出的经济决策是理性的并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结果。这里的理性意味着决策者对所有可得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面对众多选择作出最优的决策。决策同时也是前瞻性的,也就是说,决策是建立在对将来的所有可能的后果进行慎密的权衡的基础上的。换言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是由外在激励决定的。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却认为,决策者个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有意识地,理性地识别并解释一些可得的信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被意识觉察的因素系统地影响人类的行为。总体而言,人类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动机决定的。
编辑本段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一、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这个理论的表述为:人们对相同情境的反应决取于他是盈利状态还是亏损状态。一般而言,当盈利额与亏损额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在亏损状态时会变得更为沮丧,而当盈利时却没有那么快乐。当个体在看到等量损失时的沮丧程度会比同等获利情况下的高兴程度强烈得多。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在亏损一美元时的痛苦的强烈程度是在获利一美元时高兴程度的两倍。他们也发现个体对相同情境的不同反应取决于他目前是赢利还是亏损状况。具体来说,某只股票现在是20元,一位投资者是22元买入的,而另一位投资者是18元买入的,当股价产生变化时,这两位投资者的反应是极为不同的。当股价上涨时,18元买入的投资者会坚定地持有, 因为对于他来说,只是利润的扩大化;而对于22元的投资者来说,只是意味着亏损的减少,其坚定持有的信心不强。由于厌恶亏损,他极有可能在解套之时卖出股票;而当股价下跌之时,两者的反应恰好相反。18元买入的投资者会急于兑现利润, 因为他害怕利润会化为乌有, 同时,由于厌恶亏损可能发生,会极早获利了结。但对于22元买入的投资者来说,持股不卖或是继续买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割肉出局意味着实现亏损,这是投资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其反而会寻找各种有利的信息,以增强自己持股的信心。Tversky和Kahnemn在1979年的文章中认为:投资者更愿意冒风险去避免亏损, 而不愿冒风险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有亏损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变成了风险的承担者。换句话说:在面临确信有赚钱的机会时,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面临确信要赔钱时,多数投资者成为了风险的承受者。在这里,风险是指股价未来走势的一种不确定性。
二、后悔理论的主要内容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在大牛市背景下,没有及时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后悔,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也会后悔;在熊市(bear market)背景下,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能兑现,然后又被套牢也会后悔;在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 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人专家推荐的股票, 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Santa Clara大学的Meir 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后悔” 行为的专家。由于人们在投资判断和决策上经常容易出现错误,而当出现这种失误操作时,通常感到非常难过和悲哀。所以,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为了避免后悔心态的出现,经常会表现出一种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卖出一只股票时,往往受到买人时的成本比现价高或是低的情绪影响,由于害怕后悔而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后悔的发生。有研究者认为:投资者不愿卖出已下跌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败投资的痛苦和后悔心情,向其他人报告投资亏损的难堪也使其不愿去卖出已亏损的股票。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和追随常识,是为了避免由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而后悔。许多投资者认为:买一只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较容易,因为大家都看好它并且买了它,即使股价下跌也没什么。大家都错了,所以我错了也没什么!而如果自作主张买了一只市场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买人之后它就下跌, 自己就很难合理地解释当时买它的理由。此外,基金经理人和股评家喜欢名气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如果这些股票下跌,他们因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雇的可能性较小。害怕后悔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自我的一种期望。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在一个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除了避免后悔以外,还有一种追求自豪的动机在起作用。害怕后悔与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资者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太短,而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太长。他们称这种现象为卖出效应。他们发现:当投资者持有两只股票,股票A获利20 ,而股票B亏损20% ,此时又有一个新的投资机会,而投资者由于没有别的钱,必需先卖掉一只股票时,多数投资者往往卖掉股票A 而不是股票B。因为卖出股票B会对从前的买人决策后悔,而卖出股票A会让投资者有一种做出正确投资的自豪感。
编辑本段行为金融学的未来发展
⑥ 如何用行为金融学解读股市投资之道
要解读股市,必须要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多关注国家发展的政策,从宏观到微观一步一步细分。还要对每个行业的了解,对公司的了解。胃nightbaby233一起交流吧
⑦ 投资股票的书籍有什么推荐
一、蜡烛图技术
1、《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 (5星)
烛图技术中的投资圣经
2、《股票K线战法》(4.5星)
分析之父经典著作
3、《蜡烛图方法:从入门到精通》(3星)
最受欢迎的蜡烛图解释
4、《蜡烛图精解:股票与期货交易的永恒技术》(2.5星)
“可以认为,本书是有关蜡烛图的最佳著作。” ——约翰·麦克金利
二、道氏理论
1、《股市晴雨表》
技术分析的起点,道氏理论的精髓
三、波浪理论
1、《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二十周年纪念版)》(3.5星)
这是一本关于艾略特理论的杰出的权威著作,对于新手和老手来说这是到目前为止最有用、最全面的著作。
2、《艾略特名著集(权威珍藏版)》(3.5星)
如果想彻底理解艾略特所说的东西,普莱切特精心制作的脚注,清晰的说明以及交叉参考绝对必要
3、《波浪原理》(3星)
本书是整个波浪理论一派的奠基工作,它规定了这一理论以后全部发展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它包含着这一理论今后蓬勃生长的全部基因。
4、《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获利》(2星)
列举了多方面的直白易懂的例子告诉读者怎样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同时指出何时应用艾略特波浪最有可能获利。
四、混沌和分形(学完波浪理论后就可以学这方面的内容了)
1、《证券混沌操作法:低风险获利指南 》(3.5星)
比尔·威廉姆提出的混沌技术使艾略特波浪理论不再神秘——保罗·派克 SKYLANE金融交易集团
2、《证券交易新空间:面向21世纪的混沌获利方法》(1.5星)
比我们的第一本书《证券混沌操作法》在内容上更为深入,含有更多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尔·威廉姆
五、江恩理论
1、《如何从商品交易中获利》(4.5星)
江恩被很多人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期货交易家,而本书则是他关干期货交易最有影响的著作,也是所有关于期货交易著作中的经典之作。.
2、《江恩华尔街45年》(4星)
江恩一生著述颇丰,这些著作令无数人受益,其中最著名的是《江恩华尔街45年》。
六、技术分析:
1、《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9版)》 (5星)
“除了这本先驱性著作外,我实在找不到第二本作为你进入证券市场的入门书了,它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也适用于未来,因为市场模式的引擎和人类的社会心理永不会改变。”——小罗伯特 R.普莱切特
2、《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5星)
被誉为当代市场技术分析的圣经,同时一身兼有优秀教材、权威工具书、实用操作指南三大特色。
3、《期货交易技术分析》 (5星)
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技术经典。本书作者Jack D.Schwager是美国期货界技术分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推崇。本书中作者对期货交易过程中的技术分析的应用进行了探究、阐述和评估。这是现有的此类书中最为全面、最有深度的一本,书中也蕴含着他是如何成为当今顶尖权威投资专家之一的内在原因。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投资人士仔细品味的名典之作。
4、《金融交易技术分析入门》(4.5星)
Jack D.Schwager写的,版本很早了。
5、《登峰之路》(4.5星)
作者青木,也是很早的书了。
6、《技术分析(第四版) 》(4星)
“《技术分析》被公认为新一代图表分析人士的标准教科书。”——《福布斯》
7、《专业交易人士技术分析》(3.5星)
这是一本推陈出新的经典著作。一本由一位天资聪颖的交易员煞费苦心写就的专著,面向的读者是那些愿意以严肃认真的方法对市场进行艰苦细致分析的交易人士。
8、《股票技术分析新思维:来自大师的交易模式》(3.5星)
本书中,12位顶级专家揭示了他们交易成功的策略与技巧,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系列宝贵的工具来改善他们的投资业绩,并且每一种工具都是久经考验、独一无二的。在这本极为珍贵的技术分析指南里,读者们会发现它对市场动态预测的论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且操作性强。书中170多张图表更是锦上添花,从而使它真正成为每一位交易者取得竞争优势的首选读物。
9、《股市无敌》(3.5星)
该书作者在美国乃至世界的股民中家喻户晓——他就是小理查德·阿姆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姆斯指数已成为华尔街最重要的技术分析指标之一。
10、《技术分析A-Z(第二版) 》(3星)
囊括当今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指标,证券交易者公认的必备参考指南!
11、股市操练大全(第一册)(3星)
中国股市操作强化训练第一书,有助于初学者迅速提高武功。
12、股市操练大全(第二册)(3星)
七、交易策略/系统方法
1、《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原书第2版)》(5星)
证券交易领域三本最佳书之一。初学者入门的绝佳指导。
2、见下图(系统不让贴、说是含有不合适文字)(5星)
3、《海龟交易法则》(5星)
历经24年时间考验,普通人也能轻松赚钱的神奇期货交易系统,四年狂赚3000万美元,1983年原版海龟首次揭密适用于任何市场的交易策略。 你也可以用海龟交易法则收获惊人的财富——无论你是高手还是常人。
4、《趋势跟踪:顺势交易名家策略》(5星)
顺势而为难亦变易,逆势而为易亦变难。值得一读的好书。
5、《精明交易者:系统交易指南》(5星)
美国系统交易权威名著
6、《系统交易方法》(4星)
波涛著,很好的系统交易教材,为国内专业人士认可的极少数国内作者的优秀作品之一
7、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3星)
波涛著
8、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3星)
波涛著
八、投资心理
1、《重塑证券交易心理:把握市场脉搏的方法和技术》(5星)
迄今为止惟一的,也是最好的一本将心理学和投资学融为一体的著作。见解独特,让人耳目一新,从鲜活的实例剖析中掌握交易心理技巧,打破心理自缚,让您驰骋证券市场,赚它个钵满斗溢! 书中亮点多多,让您惊喜于心理和思维的豁然洞开: *重塑交易心理的神奇工具 *独特有效的交易理念 *帮助您认知交易模式,剖析自我情感倾向 *认识自己,把握市场,大大提高投资收益率 *打破自我心理局限,辨明市场走势 作者具备心理治疗专家和成功交易者的双重身份,其实战经验和洞见悉数收罗入书,是投资者、交易者必读常备的好书。
2、《投资心理规则:锤炼赢者心态 》(4星)
本书描述了人类群体行为、群体心理和群体思维模式在证券市场中特有的程序化表现。一本挺薄的书,但内容却很厚。
3、《直觉交易商:开发你内在的交易智慧》(4星)
《直觉交易商》一书为交易商提供了一幅重要的蓝图,使他们识别和学会如何培养产生直觉所需的技巧,还提供了一个了解著名市场奇才们如何在他们自己的经营中运用直觉的机会。本书所提供的信息无论是基础的还是技巧的,无论是长期的或短期的,无论是关于证券的还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都是有备种需求的交易商急于获得的。
4、《投资中的心理学(原书第3版)》(3星)
第一部深入研究投资决策心理的著作。
5、《股市心理学:向恐惧、贪婪和市场的非理性宣战》(2星)
本书运用最前沿的心理经济学知识分析风波诡谲的股市,并首次诠释了一种全新而富有成效的PROFITS 投资法则,以帮助投资者顺利找出绩优公司,在狂热或低迷的市场中都能做到处变不惊。
九、期货期权
1、《克罗谈投资策略:神奇的墨菲法则 》(5星)
此书经典,看完后你会清楚的明白,在谈论利润前,首先应该想到风险。
2、《华尔街幽灵:20世纪最伟大的交易智慧》(5星)
神秘操盘手驰金融市场的交易规则。如果能够做到书上写的每一条,能够避免很多失误,特别是做期货的人更要买这本书。
3、《成功交易:与金融大师谈投资》(5星)
专业投资人撰写,专业人士翻译,内容晓畅实用,专业用语准确。
4、《热门商品投资:量子基金创始人的投资真经 》(5星)
罗杰斯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出发,深入分析了石油、黄金、铅、糖、咖啡等商品的历史及未来走势。
十、股票
1、《股史风云话投资:散户投资正典(第3版) 》(4.5星)
华尔街推荐十大投资者必读名著之一,这应该是任何投资者或专业人士的案头精品投资指南。该书自1994年第1版以来就成为美国股票投资方面的权威参考书。本书对股市200年来的历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股市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作了精辟论断,并介绍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工具和技术。
2、《股票成交量操作策略》(4星)
“成交量才是原因,价格只是结果……”。绝大部分技术分析人士和交易员,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价格方面;基本面分析人士把研究重点放在公司价值方面。其实,股价的表现由成交量决定,对于公司价值的认可也通过成交量反映,这一切都是投资者心理作用的外在表现。与其他分析方法肤浅的立论基础相比,成交量分析有着更为可靠、现实的理论基础一行为金融学。因此,蕴含了丰富市场信息的成交量,才是值得我们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
3、《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4星)
"本书通过272多个巴菲特最具典型意义的真实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独特性格、超乎寻常的禀赋、高尚的品格、赖以成功的投资理念和他一生的投资经历,使读者如同亲身经历般于无形中学到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如果你要了解巴菲特的故事,这会是一本经典之作,值得你收藏!
十一、短线交易
1、《短线交易秘诀》(5星)
本书作者拉里·威廉斯是过去30年最受欢迎,最被认可的技术分析师。借助作者的专业指导,你可以了解诸如:市场是如何动作的,三个最重要的周期是什么,何时退出一笔交易,以及如何才能把握紧获利头寸,直到达到你选择的时间周期目标为止。
2、《盘口解读技术》(5星)
盘口解读技术是处理混沌市况的最有效利器,这个结论可以由本书获得证明。作者的盘口解读技术,可以协助你显著改善交易绩效。
3、《短线狙击手》(4.5星)
本书是专业交易员以多年实战经验写就的短线交易著作,从技术、心理、交易系统等角度进行层层指导,是了解近年国外职业交易者短线操作思维的代表作品之一,适合股票、期货、期权交易者参阅学习,迅速提高短线实战水平。
4、《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3星)
这本书首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在你的头脑中进行一次革命,它将改变你看待和考虑市场的方式。被实战检验的完美的短线交易技术工具。
5、《弹无虚发交易方法》 (2星)
《弹无虚发交易方法》告诉你如何利用技术分析的规则,在上涨的市场中低点购买,在下跌的市场中高点卖出,并且在预定的价格目标上获取利润。本书包含了从筛选建仓点、选择软件到成功地实时交易的详细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