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者认知偏误
① 假如你是一位股票投资者,你将如何把握时机选择股票呢
亲爱的,我来了~~RT。。。。求答案。哈哈
② 为什么有些有悟性的股票投资者认清指标的本质后会抛弃指标
很多新的股民投资者在进入股市后,分析研究股票最先接触的就是各类指标,例如我们常用的MACD和KDJ等,但是在接触后一段时间后发现各类指标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问题,后期研究的深入后很多专业的投资者逐步放弃指标的研究,更加注重的事股票的最本质的K线的分析和基本面的研究,很多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的操盘手在操盘研究时候也很少使用各类指标,那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存在下面几个理由。
任何指标都存在滞后性,大家研究股票一定要认真研究K线的原理和基本面国家政策的研究而不是一味的迷信指标,老股民会亏损后逐步明白,而新股票来到股市为了走一条捷径往往喜欢研究和迷恋指标。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③ 操作股票时投资者会犯哪些错误
1、不要轻信各种理论
在进行股票配资的时候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要轻信各种言论,像有些人在炒股的时候听信了“止小损、亏大钱”,不及时的止损,股票配资之所以具有止损这个特点,主要就是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性,一般在损失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的时候就应当及时的进行理智止损,但是在止损的时候需要合理的控制止损的频率。
2、不要盲目听从股评家的意见
新手对于股市不是很了解,有时候入股的时候会根据股评家的意见而进行操作,但是股评家并不是对于所有的事物都能够预测的,要知道利率变化的方向并不能死板的依从金融规律来进行判断,金融的规律以及股评家的意见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但是投资者在股票配资操作的时候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合理的进行判断。
3、不要轻信数学的分析
在炒股的时候会运用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很多人就是将数学的知识进行照搬选择的,这种方式是不理智的,在进行炒股操作的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智型,以及对于股市了解的情况再进行操作。
4、不要认为炒股需要很高的投资天赋
学习一个东西是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是决定学的好不好的却是在学习的时候努不努力,有些人认为自己炒股失利是因为天赋的原因,其实要记得,努力比天赋更重要,而且炒股是需要自身对于股市以及股票配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了解的。
④ 某投资者准备投资于A.B.C.D四种股票,其β系数分别为1.8;1.5;0.7;1.2。 该投资者拟定了以下两种投资组合方
甲方案:β=1.8*.4+1.5*.3+0.7*.2+1.2*.1=1.43(β的可加性)
E(r)=.12+1.43*(.15-.12)=.1629(CAPM模型的SML方程)
乙方案:β=1.8*.3+1.5*.3+0.7*.2+1.2*.2=1.37
E(r)=.12+1.37*(.15-.12)=.1611
所以,甲风险大,收益高。
⑤ 与经济学相关的一道统计学问题:一位投资者持有一种股票,2001-2004年的收益率分别为4.5%,2.1%,25.5%
减去1是减去本金,剩下的才是收益。
收益率直接相乘的意义是第一年赚了4.5%,第二年这赚的4.5%又赚了2.1%,但其实还有本金1也赚了2.1%,你没有计算。
⑥ 心理分析:股市投资者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股市投资者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
1、自律
很多人在股市里一再犯错误,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严格的自律控制,很容易被市场假象所迷惑,最终落得一败涂地。所以在入股市前,应当培养自律的性格。
2、愉快
身心不平衡的人从事证券投资十分危险,轻松的投资才能轻松地获利。保持身心在一个愉快的状态上,精、气、神、脑力保持良好的状态,使你的判断更准确。
3、果断
成功在于决断之中,许多投资者心智锻练不够,在刚上升的行情中不愿追价,而眼睁睁地看着股票大涨特涨,到最后才又迷迷糊糊地追涨,结果被”套牢”,叫苦不迭。因此,投资人心中应该有一把”剑”,该买就按照市价买入,该卖就按照市价卖出,免得吃后悔药。
4、谦逊、不自负
在股票市场中,不要过于自负,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了解任何事情,实际上,对于任何股票商品,没有人能够彻底地了解。任何价格的决定,都依赖于百万投资者的实际行动,都将会反映到市场中。如果因一时的小赢而趾高气扬,漠视其他的竞争者存在,则祸害常会在不自觉中来临。
5、有认错的勇气
心中常放一把刀,一旦证明投资方向错误时,应尽快放弃原先的看法,保持实力,握有资本,伺机再入,不要为着面子而苦挣,最终毁掉了自己的资本,到那时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所以失败并不是世界末日的来临,而是经由适当的整理和复原,可以使人振作和获取经验。
6、独立
别人的补品,往往是自己的毒药,刚开始投资股票的投资大众往往是盲从者,跟着”瞎眼”的后面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解主力所在,跟随主力有时是上策,有时却是陷阱,试着把自己作为主力去分析行情的走势往往有极大的帮助,真正能成为巨富的人,他的投资计划往往特别独行,做别人不敢做的决定,并默默地贯彻到底。
7、灵感
股票市场中的高手常常能够通过观察、感觉产生预测未来的想象力。人类拥有视、味、触、嗅、听五种感觉,均是可以实体感觉到,唯有灵感来自不断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从而达到领悟到预测股市走势的能力。
8、不怕
股票买卖不外乎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赚,另一种是赔。只要自己的指标出现买点即毫不犹豫地买,出现卖点时,即毫不犹豫地卖。否则一方面怕亏本,另一方面又嫌赚得太少,又怕获利回吐。如果是这样,一定成不了气候。
9、不悔
看破风尘值千金,把输赢看成是兵家常事,下决心设立获利点及停损点,别人怎么说,都应置之不理,这就是不悔的真正意义。要想当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需要学习能够在亏本时,不感到自尊心受到创伤,并且能够保持情绪稳定。这样定能踏上成功之路。在赢利时,不骄傲,才志得意满。
10、不贪
①不贪买卖多种股票。
②量力而为,不超出自己的资金能力。
③行情赚八分饱。
④心中价位到立即到市场中去买卖,不贪一点点差价。
这些在以后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领悟,为了提升自身炒股经验,新手前期可以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学习一下股票知识、操作技巧,对在今后股市中的赢利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⑦ 为什么中国股票投资者的水平那么烂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⑧ 如何判断一个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是否理性
业余投资者往往将自己在市场中的角色混同于职业金融投资者。许多业余证券投资者并未搞清业余投资与职业金融投资之间的本质区别,而在实际中既扮演业余投资者,同时又扮演着职业金融投资者的角色。殊不知,这样做要承担多么大的风险。
业余投资者在投资操作的理念及方法方面混同于职业投资者,但水平却与职业投资者不在同一个等量级上。证券市场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赔钱的投资者为赚钱的投资者提供收益来源。这样,不明白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不明白适合自己采取的投资策略及投资方法,水平又与职业投资者相差悬殊的业余投资者承担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业余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明确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投资策略及投资方法。
二、细心观察生活
作为一名业余投资者,首先要掌握有关投资的基础知识,如: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财务分析及技术分析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等。其次,最好以投资于实业的眼光、心态进行企业式的证券投资,就如同投资入股路边的小杂货店一般。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各种职业,从而对自己正在从事或者从事过的行业就会有一个比其他人更清楚的了解,会比其他人更熟悉这些行业,不管做过什么,售票员也好,工厂的工人也好,都会对人们熟悉社会的某一个方面做出贡献。同时,通过细心的观察等方法也可以了解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情况。
所以,比较稳妥的做法是:一是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中质地优良的股票;二是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判断一个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卖出表现不佳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像美国的巴菲特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成功范例。他在幼年曾经卖过报纸,对报纸及其所属的新闻领域比较熟悉,所以,他就投资于自己熟悉的领域而不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⑨ 简述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股票的投资价值的影响
这要结合心理学和股票的投资学一起来论述这个问题了
金融学里面有一本书是金融心理学 你可以去看看
大致就是将人性的弱点在金融市场上的各种表现来写这篇论文
我是学金融的 可以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