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塞思卡拉曼投资的股票案例

塞思卡拉曼投资的股票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9-02 19:25:45

⑴ 投资与理财 成功或失败案例 最好是股票的 可加分

股票市场的成功案例没有代表性,国内市场本事就不成熟,个人投资者想在上面赚到钱很难。投资理财本身是一门涉及很广泛的学问,个人做到稳健,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就可以了

⑵ 价值投资的代表有哪些

创始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大卫·多德
代表人物:沃伦·巴菲特、菲利普·费雪、彼得·林奇、塞思·卡拉曼、约翰·邓普顿、约翰·涅夫。这种投资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创立,经过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的CEO沃伦·巴菲特的使用和发扬光大,价值投资战略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的美国受到推崇。和价值投资法所对应的是趋势投资法。其重点是透过基本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股价/帐面比率,去寻找并投资于一些股价被低估了的股票。

⑶ 什么是机会成本举个例子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案例:

投资者王某可以选择股票和储蓄存款两种投资方式。他于1999年9月1日用1万元购进某种股票,经过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资股票的净收益为450元。如果当时他将这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年利率为2.25%,扣除利息税,则有180元的实际利息净收益。

从上例可以看出,这180元就是王某投资股票而放弃储蓄存款的机会成本。若考虑机会成本,王某的实际收益应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到2000年9月1日,王某投资股票获得的净收益为150元,若考虑机会成本,他的实际收益则是亏损30元。

拓展资料:

贴现现金流量法已成为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机会成本成为投资决策中现金流出量测算的重要一项。投资中若利用了企业原有的资产,企业虽然不必动用资金购买该资产,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该资产的成本必须以现行市价计入现金流出量。

因为该资产虽然没有引起现金流出,但该资产不用于此投资项目就可在市场上出售或出租获得收入,该资产用于本企业的机会成本是在市场上获得的收入。因此在项目出策中必须引人机会成本,否则会造成项目评估不准确。

投资决策中只将与项目有关的相关成本计算在内,非相关成本不与考虑。在企业的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决策中,现代会计学也引入了机会成本,必删将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成本计人资率成率。制定部门之间的资产转移价格时,也使用了机会成本。

⑷ 价值投资之父是谁

考察任何一名伟大的价值投资者都要从本杰明·格雷厄姆开始,他通常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尽管这个称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实际上,这个绰号低估了格雷厄姆对投资界的贡献。或许,他被称为“职业金融分析的创始人”更为恰当。格雷厄姆把科学方法和定量研究应用到投资分析过程中,这导致了一个新领域,我们现在称之为“金融分析”的产生。在格雷厄姆这一贡献之前,人们认为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是投机者,而不是投资者。持有债券在当时被认为是真正的投资,而股票市场的活动则视为投机。

几十年来,格雷厄姆为格雷厄姆-纽曼合伙企业管理投资基金。他投资的方法就是总去寻找相对于内在价值有较大折扣出售的公司。他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幸存下来,在管理基金的几十年里,他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由于计算的时间周期以及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不同,对格雷厄姆投资报告分析也各不相同。约翰·特雷恩在他的《金钱的主人》这部著作中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每年赚取21%的利润。除了管理基金外,格雷厄姆还在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多年教授投资这门课。

格雷厄姆对于一般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的贡献,怎样评价都不过分。他的思想和著作影响了许多一流的价值投资者,包括比尔·鲁安、约翰·博格尔、约翰·内夫、塞思·卡拉曼、沃利·韦茨,当然,还有最有名的沃伦·巴菲特。事实上,巴菲特、鲁安和沃尔特·施洛斯都曾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为格雷厄姆工作。格雷厄姆在他一直最受欢迎的两本投资书,《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中描述了他的投资哲学。《证券分析》经常被称为“投资者的圣经”。巴菲特称《聪明的投资者》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这两本书以及它们所描述的投资原则,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证券分析》的第一版出版于1934年股市崩盘后不久,已经被多次更新,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增加了包括塞思·卡拉曼在内的一些知名的价值投资者的评论以及沃伦·巴菲特撰写的序言。

格雷厄姆强烈主张投资组合要包括很大仓位的普通股,他这一主张基于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他认为普通股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保护,以防止通货膨胀造成的美元贬值;第二,结合普通股票的股息收益率和市场价值的增加,格雷厄姆认为,从长远来看,普通股提供的收益通常比债券要高。

格雷厄姆提出了“安全边际”概念,并围绕这个简单的概念建立了一个投资理念。事实上,他表示理性投资的秘诀就是大安全边际。简单地说,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概念是指资产的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你因内在价值的大幅折扣购买一个资产,那么你有了一个安全边际,可以用它来消化误判或糟糕的运气所带来的影响。格雷厄姆认为,要使一个投资成为真正的投资,就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把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投资分析,为保守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所包含的普通股的选择列举了七个定性和定量标准(严格来说,它们都是定量的)。格雷厄姆把保守型投资者定义为一个“……把重点放在避免严重错误或损失上”的人。

七个标准是:

适当的企业规模:格雷厄姆表示,以1973年的美元计,一个工业企业年销售额不低于1亿美元,一个公用事业企业总资产不低于5000万美元是必要的。

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应该至少为2,同时,长期债务不应超过当前的净资产(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对于公共事业而言,负债不应该超过股东权益的两倍。

利润的稳定性:过去10年中,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

股利纪录:至少有20年连续支付股利的纪录。

利润增长:过去10年内,每股利润的增长至少要达到1/3,在开始和结束时使用三年平均数。

适度的市盈率:目前的股价不应该在过去3年平均利润的15倍以上。

适度的股价资产比:目前的股价不应该超过最后一次报告账面价值的1.5倍。格雷厄姆通过声明“市盈率低于15时,资产倍数更高一些也是合理的”对此进行了修正。他提出了一个经验法则:市盈率与市账率的乘积不应该超过22.5。

⑸ 什么是应用价值投资

[内容简介]★价值投资必读,“华尔街圣经”《证券分析》实践版,格雷厄姆与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全新应用。★第一本可以为投资者及决策者们提供较为高级的指导方法,帮助他们在股票及债券投资之外熟练地运用价值投资方法的著作。小约瑟夫•卡兰德罗将现代格雷厄姆—多德投资法应用于大量的实际案例中,详细地阐述了估值的步骤,为价值投资研究者指明了实践的方向。★本书对格雷厄姆与戴维•多德的经典著作《证券分析》中介绍的经实践检验过的方法加以拓展,使其能够应用于收购与兼并、非传统投资等方面,更具专业和实践意义。★《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首席编辑、投资经典《安全边际》作者、有“年轻巴菲特”之称的投资大师塞思•卡拉曼评价道:“这本发人深思的著作将价值投资提升到了新的层面。”[编辑推荐]★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关于价值投资的著作。作者以“华尔街圣经”《证券分析》中的价值投资方法为基础,结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结合大量的实际投资案例,详细地阐述了估值的步骤,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价值投资理念并利用格雷厄姆—多德投资法实现成功投资。★《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首席编辑、投资经典《安全边际》作者塞思•卡拉曼、GAMCO投资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里奥•加贝利、著名投资者、投资经典《价值投资》作者布鲁斯•格林沃尔德、创始人资金管理公司主席帕特里克•特伦联袂权威推荐。★湛庐文化出品。

股票投资方案的模型或案例

只有券商自营盘或基金等超大资金才用模型并据此建立自动交易系统,他们的自动交易系统也是建立在股指期货的基础之上,和股票进行对冲,以免股票因为突发事件大起大落出现大的亏损。最说明问题的案例就是光大证券的乌龙手,据说是一个打扫卫生的"临时工"擦了一下操盘手的键盘,一下子把农行拉到涨停。触发其他超级机构的自动交易系统一起动作,大量买入银行股,让大盘一度接近涨停。

⑺ 有没有人知道巴菲特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

======================
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详见《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可到下面网址查看:
http://finance.sina.com.cn/nz/bftstory/index.shtml

美国资深金融记者安迪用一个证券投资者的目光,将巴菲特66年的传奇投资生涯,用200多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朴素的语言,寓理于事地娓娓道来,在阅读时令你爱不释手的同时,使你倍感此书投资哲理的可读、可懂、可信、可学。该书深受广大读者的推崇,被美国广大投资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股票投资圣经”。巴菲特本人也非常喜爱此书,他读完全书后,曾让助手主动与安迪联系,亲自参加了该书的签名售书活动。

======================

摘录其中一节: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情况

就在巴菲特准备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从而创下股票市场又一历史记录的前夕,他接到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基奥(Don Keough)的一个电话。
圣母玛利亚(橄榄球队)理事会主席唐.基奥回忆说:“我问他一切可好,我说‘沃伦,你有没有买可口可乐股票?’”
“他满怀激情地做了肯定回答。”基奥是一位备受欢迎的业余演讲者,并因此而名声在外。
唐.基奥接着说:“我们通话后不久,就有报道宣称说沃伦购买了股票。通过推理,我们也断定有人在买我们的股票。”话语之间暗示出,可口可乐公司的人们按照股票交易的模式可以推测出这个结论。
“(自从1987年股灾之后)当股票市场从低谷开始回升时,一位来自中西部的不知姓名的证券经纪商开始了时不时地购买行动。1988年秋某一天,前任可口可乐公司主席罗伯托.高泽塔(Robert Goizueta)和基奥正在研究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走势,突然间,基奥恍然大悟。他告诉高泽塔说:‘你知道吗,很可能就是沃伦.巴菲特。’”
“我们知道他对可口可乐公司一向都很感兴趣,”基奥一边说一边又提及到,“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樱桃可乐时,巴菲特成为美国樱桃可乐头号爱好者。”
“他确实清楚的了解我们。而且是一个极棒的董事会成员。他了解这个公司,了解公司的财务数据。他是一位既了解情况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董事。他对全球注册商标的内在价值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在巴菲特先生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之后,基奥先生又有何举动呢?这位原本在30年前就有机会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而却拒绝巴菲特邀请的基奥说:“在他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以后,我终于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名小股东了。”
基奥感慨道:“真希望那个时候我投资入股了。”如果当时他这样做了,巴菲特会把他当初让基奥投入的5000美元升值为6000万美元。你别不信,真是这样!
基奥,1958年出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父亲是一名牧牛人,母亲是爱尔兰籍美国人。他毕业于克莱顿大学,在校时曾是一位出色的辩论手。后全家迁居奥马哈的法纳姆大街,与巴菲特家正对门。
巴菲特说,基奥出色的个性魅力是吸引他巨额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原因。
基奥曾在奥马哈刚创办的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解说WOWT-TV的足球比赛节目,并在此期间结识了约翰尼.卡森,后来结识了投资经纪人沃伦.巴菲特。此后,基奥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转而来到黄油-坚果咖啡制造商帕克斯顿-加拉弗公司从事广告工作。
斯旺森家族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其重新命名的“斯旺森食品”卖给后来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邓肯咖啡公司。
这个把可乐作为自己饮食结构一部分的可口可乐先生,也成为了巴菲特诚邀许多人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一个人。尽管基奥较晚时才与巴菲特共同投资,但他早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了。基奥解释说:“我和妻子米凯当初在奥马哈结婚时,曾购买过由布鲁姆金夫人经营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公司的家具,它是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而我们结婚到现在都40多年了。”
基奥说:“我已记不清当初我们彼此介绍时的情景了……那时巴菲特大约25岁,我大约30岁。”基奥已无法准确地回忆起他是如何认识巴菲特的,只记得他们曾做过邻居。
“他还是原来的他……就是你所看到的。他的价值没有变,他的故事并非是金钱,而是价值,人们应该了解他的价值所在……正如巴菲特在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上,当他被问及有关选择终生事业的问题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你要热爱你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
销售碳酸饮料的基奥以及后来的化学工程师罗伯托.高泽塔,他俩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事的,并在管理层上迅速发展。高泽塔是在1954年看完一则招聘双语化学工程师的广告后加盟可口可乐公司的。
1980年2月14日的晚上,在曼哈顿的“四季饭店”,为可口可乐公司主席保罗.奥斯丁举办的生日晚会上,他们俩人作为竞争对手来给奥斯丁祝寿。
基奥对高泽塔说:“你我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没有人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晚上好好地休息,无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要鼓励对方迎头赶上。”
高泽塔后被提升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和基奥共同负责管理的团队现在成为美国商业界高级管理团队的楷模。1993年退休后,基奥担任了艾伦投资银行总裁。长期嗜烟如命的高泽塔于1997年10月18日死于肺癌并发症。高泽塔去世时,《亚特兰大宪章》(1997年10月19日)整版报道了他一生的经历。其中引用了巴菲特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他为公司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精心挑选和培育的公司未来的领导班子。”
高泽塔去世后不久,道格拉斯.伊威斯特接替了他的职务,领导公司度过了重重危机。两年后,由道格拉斯.戴福特接任。
可口可乐公司在2000年10月23日发布一个公告,基奥准备以高级管理部门顾问的身份重新加入公司。
戴福特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基奥于1993年退休了,但是,在许多重大决策上,我依然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如同公司董事会成员一样。”

(摘自《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 中国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筹委会供稿)
==================

⑻ 很多人抱怨A股,是因为A股不值得投资吗

格雷厄姆、巴菲特之后公认的第三代价投大神塞斯卡拉曼说:价值投资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非同一般的严格纪律和长期的投资视角。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时间与精力,而价值投资者中又只有一小部分拥有较强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成功。这句话就是投资者发出此疑问的最好的解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所以:A股市场中大部分人都说“价值投资无效”也就没啥奇观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小部分人才愿意干的事!而且是一件不容易干的事,价值投资很辛苦,也很孤独,很少有人愿意坚持下去。投资者多数缺少耐心。换个角度而言,正是因为很多人认为A股不适合价值投资,那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反而会获得更大的投资机会与利润。

热点内容
基金最低涨多少合适 发布:2025-08-05 08:56:25 浏览:91
超越市场表现的基金是什么 发布:2025-08-05 08:31:49 浏览:623
汽车金融元年如何翻盘 发布:2025-08-05 08:28:37 浏览:538
国金证券股票交易手续费是多少 发布:2025-08-05 08:25:44 浏览:800
股票交易02万b 发布:2025-08-05 08:25:41 浏览:747
腾讯理财终止计划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05 08:16:13 浏览:864
金融贷款什么意思啊 发布:2025-08-05 07:55:28 浏览:339
期货如何判断主力资金撤离 发布:2025-08-05 07:54:42 浏览:910
期货如何加入杠杆 发布:2025-08-05 07:45:38 浏览:645
亚洲市值为什么这么大 发布:2025-08-05 07:45:31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