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股票不适合价值投资
㈠ 辩题是:2018年在当前境内外市场环境下,中国股票市场不适合价值投资,请问大家从什么角度去辩论呢
中国市场按情绪面来讲适合投机而不适合价值投资,美股的形态是上涨形态,而中国的是周期性股市,所以,A股可以在熊市低价低位做价值投资,而不适合一直价值投资
㈡ 中国股市适不适合价值投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买卖自担风险!】
【温馨提示】劝新老股民,量力而行.不透支家庭资产进入股市,更别杠杆借贷,
别奢望进入股市一夜暴富,即使是超级牛市也会有大暴跌的风险.常长亭没有开
通任何的股票群,只对铁杆常粉开通微信,请股民兄弟姐妹们常粉甄别!
【政策导向】2月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就协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定发展等情况举行发布会。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将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概括为三个字:"稳、严、进"。他表示,证监会首要任务是监管,要坚决执行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有信心解决新股发行"堰塞湖"问题,要花大功夫严把上市质量关。他指出,检验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资本市场是否稳定健康发展。
【盘口点评】上周末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十分帘见的!周末对于前海人寿,恒大人寿,以及个人的处罚相当震慑.对于那些个自以手握重金的机构投资者负责人以及手握重金的超级牛散们,以自己的优势在市场呼风唤雨的季节估计难以再现,个人认为,只有监管严重付出真正的行动,中国股市方能从口号上走向实际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效果.当然,这样的行动看起来对中国股市短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我们这些专职股票投资的百姓来说,长远是绝对的大利好,因为只有真正的价值投资,才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们安心入场.特别是关呼我们中国养命钱进入股市的重要保障.
另外,上周末证监会答记者问中,也是相当的力度,对于中国股市的投机转向投资,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比如刘士余的珍珠项链论,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上市公司有何投资的希望,因为数量不够,民间大量的资金只有将垃圾股左右倒腾.又比如对于普通百姓基金投资也采用的短炒行为,自然效果难成.这也于我常长亭自去年二月份开始为大家提出的”寻找潜力股将定投进行到底”的策略也已监管层的内容相得益彰!
更为重要的是,上周末对蚂蚁金服,360.等海外回归优质股正式被绿色通道批复IPO,这对于市场爆炒相关概念股又一次的打击,有了这样的先例,未来优质的公司若要回归一旦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就会通过绿色IPO通道来获得更快上市,这杜绝炒作题材股的又一更加实际的举措.
回到盘口,因为周末上述相关政策,今天沪深两市相关的个股也是纷纷倒踏,但因为此类监管政策早已被市场认可,相关个股也并未出现大的跌幅.这样的行情显示出广大的投资者对于目前的监管越来越认可,当然,要将中国股市惯于投机炒作转向到价值投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转过来,就如一个人的本性一样,这不仅仅管理层的扭转,还需我们广大股民更快地扭转过来.
比如,沪深两市中有很多好股票,每股业绩达0.26元,股价仅10元左右,而创业板每股业绩同样仅0.26元,股价却能在50元上方,虽然每股业绩不代表全面,但对于股票投资,个人依然认为每股业绩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当然,对于每股业绩要多深入分析该业绩经营的原因.所以,在年报陆续公布之际,对于研究年报越来越被投资研究分析.
最后,常长亭提醒所有的广大股民朋友们,在监管层拼命监管的保护下,在稳中有进的前提背景下,价值投资行情必将形成.我们普通百姓越早调整投资策略越会获得成功.㈢ A股到底有没有价值投资,适合价值投资吗
A股是融资市场,也是投机市场,不合适价值投资;当然即使是投机市场,也不能完全认定为没有价值投资,真正想要在A股市场能价值投资的股票寥寥无几。
因为A股市场目前已经有4100家上市公司,在这4100家股票当中,真正具备价值投资者的股票不足100家,其余还有4000家股票只能用投机思维操作,不能用价值投资思维来操作。
A股过去30年时间里面,真正具备价值投资的唯独只有一些行业龙头股,比如贵州茅台、万科A、格力电器等等,这种行业中的佼佼者才具备价值投资。
因为A股市场里面,类似贵州茅台的股票寥寥无几,但类似中石油和暴风集团这样的投机股票,圈钱的股票一抓一个准,只是每只个股的投机性质不同而已,但始终离不开投机行为。
总之真正想要在A股市场投资赚钱,想要有价值投资是行不通的,最怕动不动就爆雷了,最终前功尽弃。真正想要长久立足A股市场,最好的方法就是波段操作,以投机思维炒股,这样也许是最好的操作策略。
投机性波动操作,这是在A股市场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操作也是被逼无奈的,因为A股根本不适合价值投资,只适合投机,所以只能顺应市场进行投机波段操作即可。
㈣ 为什么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股市求解答
巴菲特的选股方式主要看会计报表,通过公司的财报,估算出股票的实际价值,如果股票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就买入,等待股票价值回归以赚取差价。这是一个建立在数学知识基础上的很科学的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在中国A股市场上有效吗?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二:第一,在中国A股市场上没有信得过的财报,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普遍弄虚作假,不作假的才是异常。想通过这些虚假的数据算出股票的真实价值,怎么可能?第二,好公司的股票在A股市场上价格并不便宜,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在A股市场上的发行价比在H股市场上的发行价贵10几倍,结果巴菲特在H股中国石油上赚的盆满钵满而内地股民亏得倾家荡产。可见便宜的好股票在A股市场上是很难寻觅到的。
另一个长期投资的代表人物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彼得·林奇,著有《战胜华尔街》和《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看了这些著作,会让人觉得林奇的选股方式很生活化,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产品,发掘出好公司,再进行投资。于是我也试着去选,看有没有这样的公司股票。在大学里我跟风随大流上了“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觉得不错,进而觉得这家公司不错,可它楞没在中国上市,股票漂洋过海挂在纳斯达克,让我怎么去买?我又觉得我家附近菜场的雨润肉不错,想来这公司也不错,可它的股票在H股市场,我又买不着。网络、新浪、搜狐、优酷……这么多熟悉的好公司,赚了中国人多少钱?哪一家在中国A股上市了?在A股上市的只有我从来不用的乐视网,我投资它干吗?能通过生活发现好股票的只有酒鬼和建筑、医药等行业的专业人士了,可我又不喝酒,又不是专业人士。再看A股股指,十年了,居然是负增长!长期持有,再等多少年?听信忽悠在A股市场搞价值投资的股民恐怕都赔钱了。A股市场上能赚钱的人除了有内幕的权贵外只有会投机的精明人了。又有人会大叫A股投机氛围太浓了,但你给我做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试试?这是“逼良为娼”啊!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是不可行的,想赚钱只有短线投机。
㈤ 巴菲特有没有亲口说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股票市场
没有说过。巴菲特也有判断错误时,错误时他也止损的。主要是选择饮料食品类公司,还有银行类公司。他的理念值得学习,不要模仿,最好是有中国特色的投资理念。
㈥ 哪些股票不适合进行股票交易
投资者在进行配资炒股的时候,投资者股票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在炒股的时候是否会盈利,因此投资者选择股票,需要注意的就是响应的技巧,投资者在选择股票的时候,需要选择有潜力的股票,不要选择风险大的股票。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的时候,需要注意退市整理的股票不好选择,这个退市也是意味着这个股票没有了流动性,投资者在选择股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买了这个股票就只能做股东了,对于配资的投资者来说是很不划算的,也没有选择的意义。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的时候,不要选择ST股票,因为ST股票它的业绩比价差,一般上市公司连续2年以上亏损,那么公司就会被ST了,那么这个股票是没有价值的,投资者选择ST股票只会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投资者选择ST股票只会出现风险不会盈利的,所以投资者不要选择,避免给自身带来巨大的亏损,当然正规的配资公司,对于投资者选择ST股票是有限制的。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的时候,需要注意股票的流动性以及股票的成交量,如果股票失去了流动性,那么这个股票是没有选择的意义的,投资者在选择的时候,这种股票是很难盈利的,就是盈利了,凭借着它的低流动性,投资者是很难盈利的。
相信通过以上的这个介绍,大家在选择股票的时候,也知道如何去选择了,大家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掌握好相应的技巧。
㈦ 注意,哪些股票不适合做长线投资
答:
(1)主营业务杂乱,不单一的公司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很多优质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抓住了发展机会,突出了自身优势。但是,很多企业的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容易出现飘飘然思想,盲目扩大规模,盲目扩大战线,盲目发展多元化经营,结果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技术管理跟不上,某些产业无法获得技术领先优势,最后自己将自己打垮。
(2)管理者综合素质不佳的企业
对长线价值投资者来讲,投资一家股票,其实就是投资一家企业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特别是核心技术成员,塌实肯干,力求务实,勤俭节约,那么这样的班子是值得信任的,有道是,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实干家,而非口若悬河的批判家!假如这个企业的领导者不具备这些综合素质,那么,他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则非常困难,切忌盲目投资。
(3)产品或技术竞争激烈的企业
这样企业不可随意做为长线投资类型,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企业的销售市场处于严重过剩状态,不断上升的应收帐说明企业赊销比例抬头,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样的公司重则会被淘汰,轻则也会退隐江湖。
(4)毛利率低的公司
衡量一个企业赚不赚钱,第一项必须观察的经济指标就是毛利率,任何从事过企业生产管理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企业的毛利率低于20%,这是不赚什么钱的,顶多就是维持这个摊子不跨,维持企业的职工不下岗。比如酿酒、医药、旅游、科软等不同高毛利率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如果投资者所关注的对象,低于市场同类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那么,它就不是行业龙头,不可以成为投资者放心的长线持股对象,一个企业的毛利率要提高,没有别的办法,基本取决于:
1:获得了比别人更为垄断或突出的技术,大幅提高产品销售价格
2:在不投入更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大幅上升,但是,销售成本继续降低。
(5)不良资产或负债严重的企业不可乐观
有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赚钱,但是,它的下属企业,下属子、孙公司却是块不良资产,时常爆出巨亏,并因此影响到母公司,这样的类型在不良资产没有剥离之前不要积极关注,一个负重太大的企业,无论如何是飞不起来的。
(6)大小股东持续减持的中小板、创业板中的民营企业
中小板、创业板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上市了不少民营企业,其中的大小非其实就是公司的核心力量,有些人将自身公司能够顺利上市当做人生最终奋斗目标,一旦目标实现,他们就有兑现自身利润的需要,特别是近一年来,很多创业板、中小板发行新股的时候,发行价、开盘价特别高,以致不少大小非无端获得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象过的巨额财富。为了绕开抛售限制,这些人就采取离职、辞职等方法,急切想兑现这些帐面盈利。凡是企业核心高官出现此类情况者,都不可盲目去长线投资。当心最后掉进空壳企业,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极其严格,所有的空壳都只会摘牌。
㈧ 深度分析,价值投资为什么不适合合中国股市
弄清中国股市适不适合价值投资的关键
------答记者胡安军、程隽问
李 剑
中国股市适不适合价值投资,历来是各类机构和广大股民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之一。
中国股市从问世之日起就问题多多。股权分置、监管不严;年年有公司造假,时时有庄家操纵;炒风盛行、股价高企;谣言乱飞、政策多变;等等,等等。有人说是赌场,甚至连赌场都不如;有人说是政策市、消息市、投机市,有人说是主力市、庄家市等等,等等。因此,很多人认为中国股市不适合价值投资。
我认为,要把这个问题彻底说清楚,就必须牢牢抓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这个关键之一就是要弄明白:中国股市有没有价值投资者眼中的机会?或者说,中国股市有没有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有没有出现过低廉的价格?
如果价值投资者眼中的机会确实存在,确实有过好企业,确实有过好价格,那就说明中国股市适合价值投资。至少,中国股市有适合价值投资的地方!
回顾历史,不管中国股市有多少阴暗面,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股市还是拥有不少象万科、张裕、云南白药、茅台、东阿阿胶、招商银行等这样的好企业,这些好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也频频出现过非常低廉的价格。不要说股市初期,深发展等股票卖的比白菜还便宜,就是在股市已经大发展的后来,也有很多价值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机会。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在2001年前后,某些机构疯狂操纵股市,市场变得极度紊乱之时,有些不适合庄家收集的业绩优秀而股本较大的企业,股价却变得极为便宜。还有,在2003年夏天,贵州茅台在股价21元的时候,当年的市盈率只有11倍不到,这对于一个有强大护城河并且年均利润增长超过百分之三十五的优秀企业来说,是个令人无比心动的好价格。
回顾历史,不管中国股市有多少诱惑和陷阱,它还是让一些理念优秀、是非分明、眼光独特、意志坚忍的价值投资者如赵丹阳、但斌、刘益谦、段永平、刘元生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惜,除了经济学家和管理层有可以理解的原因外,大多数股民喜欢一味争论中国股市“是什么”,而不愿用实践去验证它有可能还是“别的什么”;大多数股民喜欢从自己的失败经历中攻其一点,而不愿冷静思考全面审视股市的方方面面。
其实,你只要认真思考并稍作实践,就知道中国股市什么都是,但又什么都不全是。它既是赌场,又不全是赌场;它既是政策影响极大的地方,又有自身的规律也就是不被政策影响的地方;它既有投机的理由,也有适合价值投资的机会;它既有恶,又有善;既是地狱,又是天堂。总之,股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里面充满着多种矛盾、多种力量、多种博弈,是一个用简单思维说不明、道不清的综合体,造成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奇特现象。
这种复杂的现象并非仅仅属于不成熟的股市。其实,任何股市都有适合与不适合价值投资的地方。就算是孕育了价值投资伟大理论和诞生了投资大师的美国,也有很多时候不适合价值投资。比如在1968年前后,巴菲特因为市场上再也找不到又好又便宜的股票,解散了自己的合伙人基金。这件事实你也可以解读为,当时的美国股市不适合价值投资。这样的例子还包括1986到1989年的日本市场,2000年的纳斯达克市场,2007年的中国市场,以及前些年的越南市场:一共只有两只股票,每只都炒到了市盈率200倍以上。
其实,说价值投资理论和它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因为它的理念和策略本身科学而有效,历史证明它在各种投资流派中是最好的投资方法,但这并不等于,它在任何时间段上都有用武之地。任何一个国度和地区,只要股市处在泡沫阶段,都不适合价值投资。因为没有安全空间可以寻觅。反之,只要任何一个市场在犯下错误,低估了优秀企业的价值,就都有适合价值投资的余地。
正确的解释是:风险与机会并存,这才是股市永恒不变的真实面貌。而只抓机会,少冒风险,这才是投资者在研究和操作中应该始终围绕的核心问题。股市何时能治理有方、监管到位、健康发展,这些更多地属于管理层的事情,一般股民只能发出微弱的祈求之声。但无论市场有多么地丑恶和残酷,多么地复杂和善变,毕竟总没有人象李逵一样高举两把板斧,强迫你必须买进这个或者卖出那个。投资者的命运归根到底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弄清中国股市究竟适不适合价值投资的另一个关键,是投资者的自身把握:你究竟以什么样的投资方法去参与这个市场。如果你以赌徒的立场和心态去参与,股市就真的变成了零和游戏,变成了彻底的赌场;你天天打听各种内幕消息,靠流言蜚语来指导操作,股市就变成了诡秘的政策市、消息市;你以投机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去介入市场,股市的短期起伏就会遮蔽你的双眼,你就会为了一碗红豆汤失去了长子权。具体说,比如你在德隆系股票和中科创业股票,或者戴上ST的某些股票,创业板的某些股票疯狂拉高时,也去搭车捞一把,你就会让命运变得扑朔迷离。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立场、眼光和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股市。
就算你面对一个规范、健康、成熟的市场,整天在里面追涨杀跌,天天分析资金流进流出,日日闭门不出画线构图,对公司的基本面不闻不问,对股票价格的高低无法判断,那你还是会认为这个市场不适合价值投资。
同样是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有些人船只倾覆、落水求生,有些人却云帆高挂,鱼虾满仓。
道理很简单:不但要问股市究竟“是什么”,还要问股市究竟“有什么”,更要问我们应该“干什么”!
作为理性的投资者,牢牢地抓住好公司和好价格两大要害,在喧嚣杂乱的股市中真正理解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精深哲理,这才是事关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一个特别不规范的市场,我们恐怕要更多地想着美国前总统里根遇刺后对夫人南希所说的话:"亲爱的,我忘了躲了!"
㈨ 请问周期性行业是否不适合价值投资
周期性行业 Cyclical Instry
周期性股票是数量最多的股票类型,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当然股价也相对高),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而涨落的股票。这类股票多为投机性的股票。该类股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或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当整体经济上升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迅速上升;当整体经济走下坡路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下跌。与之对应的是非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是那些生产必需品的公司,不论经济走势如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都不会有太大变动,例如食品和药物。
绝大多数行业和公司都难以摆脱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虽然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经济预计还要经历20年的工业化进程,在此期间经济高速增长是主要特征,出现严重经济衰退或萧条的可能性很低,但周期性特征还是存在。中国的经济周期更多表现为GDP增速的加快和放缓,如GDP增速达到12%以上可以视为景气高涨期,GDP增速跌落到8%以下则为景气低迷期。不同的景气阶段,行业和企业的感受当然会很不一样,在景气低迷期间,经营的压力自然会很大,一些公司甚至会发生亏损。
周期性股票的投资策略
我们国家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大宗原材料行业、水泥等建筑材料行业、工程机械、机床、重型卡车、装备制造等资本集约性领域。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市场对这些行业的产品需求也高涨,这些行业所在公司的业绩改善就会非常明显,其股票就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当景气低迷时,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其产品的需求减弱,业绩和股价就会迅速回落。
此外,还有一些非必需的消费品行业也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特征,如轿车、高档白酒、高档服装、奢侈品、航空、酒店等,因为一旦人们收入增长放缓及对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都会直接减少对这类非必需商品的消费需求。金融服务业(保险除外)由于与工商业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也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简单来说,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就是非周期性行业,提供生活非必需品的行业就是周期性行业。
上述这些周期性行业企业构成股票市场的主体,其业绩和股价因经济周期的变化而起落,因此就不难理解经济周期成为主导牛市和熊市的根本原因的道理了。鉴此,投资周期性行业股票的关键就是对于时机的准确把握,如果你能在周期触底反转前介入,就会获得最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但如果在错误的时点和位置,如周期到达顶端时再买入,则会遭遇严重的损失,可能需要忍受5年,甚至10年的漫长等待,才能迎来下一轮周期的复苏和高涨。虽然预测经济周期什么时候达到顶峰和谷底,如同预测博彩的输赢一样困难,但在投资实践中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让投资者有所借鉴。其中利率是把握周期性股票入市时机最核心的因素。当利率水平低位运行或持续下降时,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好,因为低利率和低资金成本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鼓励各行各业扩大生产和需求。
相反,当利率水平逐渐抬高时,周期性行业因为资金成本上升就失去了扩张的意愿和能力,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差。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当央行刚刚开始减息的时候,通常还不是介入周期性股票的最佳时机,此时是经济景气最低迷之际,有些积重难返之势。开始的几次减息还见不到效果,周期性股票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跌势,只有在连续多次减息刺激后,周期性行业和股票才会重新焕发活力。同理,当央行刚刚开始加息的时候,投资者也不必急于离场,周期性行业和股票还会继续风光一时,只有在利率水平不断上升接近前期高点时,周期性行业才会明显感到压力,这是投资者开始考虑转向的时候。
对于市盈率,投资者也不能太迷信了,因为它对于投资周期性股票往往会有误导作用,低市盈率的周期性股票并不代表其具有投资价值,相反,高市盈率也不一定是估值过高。以钢铁股为例,在景气低迷阶段,其市盈率只能保持在个位数上,最低可以达到 5倍以下,如果投资者将其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对比,认为“便宜”后买入,则可能要面对的是漫长的等待,会错过其他投资机会甚至还将遭遇进一步亏损。而在景气高涨期,如2004年上半年,钢铁股市盈率可以达到20倍以上,那个时候如果看到市盈率不断走高而不敢买入钢铁股就会错过一轮上升行情。相对于市盈率,市净率由于对利润波动不敏感,倒可以更好地反映业绩波动明显的周期性股票的投资价值,尤其对于那些资本密集型的重工行业更是如此。当股价低于净资产,即市净率低于1时,通常可以放心买入,不论是行业还是股价都有随时复苏的极大可能。
在整个经济周期里,不同行业的周期表现还是有所差异的。当经济在低谷出现拐点,刚刚开始复苏时,石化、建筑施工、水泥、造纸等基础行业会最先受益,股价上涨也会提前启动。在随后的复苏增长阶段,机械设备、周期性电子产品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相关的零部件行业会表现优异,投资者可以调仓买入相关股票。在经济景气的最高峰,商业一片繁荣,这时的上场主角就是非必需的消费品,如轿车、高档服装、奢侈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旅游等行业,换入这类股票可以享受到最后的经济周期盛宴。
所以,在一轮经济周期里,配置不同阶段受益最多的行业股票,可以让投资回报最大化。最后,在挑选那些即将迎来行业复苏的股票时,对比一下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你找到表现最好的股票。那些资产负债表健康、相对现金宽裕的公司,在行业复苏初期会有更强的扩张能力,股价表现通常也会更为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