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买股票却不去投资
A.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选择炒股,也不愿意选择购买基金呢
股票市场与基金市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投资收益,投资风险,投资性质等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的差异,而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炒股不选择炒基金呢?
很多投资者宁愿选择炒股也不愿意买基金的真正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熟悉股市,了解股票,肯定要选择投资自己熟悉的产品;身边很多人讨论股票,而很少讨论基金的,对基金根本不了解,当然要选择炒股。
但基金不同,不同基金都不同的门槛,门槛设置的特别复杂,有些要以万元为单位,才能购买基金。
以上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选择投资股市,而不选择投资基金的五大主要原因。
总之一句话,每个人的投资理念不同,投资风险收益不同,追求的利益不同等,让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所以股市与基金都会有人投资,但由于上面五大原因,让很多人选择炒股不会选择基金。
B. 为什么我不建议个人去炒股,而是基金投资
基金才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而不是股票。
因为股票是一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投资工具,如果没有足够的证券投资知识,是很容易被割韭菜的。
比如最近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向全体股东派发24.6亿元的分红,按照当日的收盘价计算,股息率高达10%以上。
如此大手笔分红,股息率也很高,投资者一看,这肯定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其实大多数投资者不知道是,依据该上市公司的年报,大股东的持股比例81.1%,也就是说,这个分红款基本都进到大股东的腰包里。
从公司过去两年的净利润看,合计也才23.24亿,如果这次分红了40亿,会不会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利润都不够分红,如何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通过大比例分红炒高股价,然后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况。
所以第二天,深交所就这次分红事宜发出了《关注函》。
其实在资本市场里面,套路还有很多,比如回购。
提到回购,可能有很多投资者会说,上市公司回购好啊,A股的上市公司要是都像美股的公司那样,那就好了。因为媒体报道,美股最近10多年的大牛市,与上市公司大量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有很大关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回购在美股市场确实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但这并不代表在A股就可行。
最近A股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打算回购6.5到13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6.35元/股。但是于此同时,又发布了配股的预案,拟10配3的比例募资不超150亿的方案。
什么意思?左手回购,右手融资,融资金额还远超回购金额。同时回购的股票还不注销,玩的套路是不是太深了点。
比如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打算用公司1%的股票去换购投资沪深300的指数基金。
因为直接发布减持公告,大家可能比较敏感,所以采用这种比较隐蔽的手段。但是你发这样的公告,是不是也在告诉大家,我们公司的股票未来涨不过沪深300指数。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不管是回购也好、换购也好,还是慷慨分红也好,如果投资者稍微不注意,是很有可能被套路的。
虽然在行情起来的时候,基金可能由于仓位等问题可能赶不上热门板块的涨幅,但是我们都知道,投资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追求的是一个长期稳健的合理回报,而不是一夜暴富。
同时与去自己去炒股相比,挑选好的基金要比挑选好的股票容易的多,而且一般来说,基金的波动也会比单只股票小。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基金才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的原因。
C. 一个不懂得投资的人适合去购买股票吗
投资市场任何一位成熟的股民都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新人到老人的阶段,前期也是经过各种学习和交易慢慢成长起来的。不懂得投资股票的人,只要通过学习和长期交易,也能在后期成为合格的投资者,当然是适合购买股票的。
一、新人可学习炒股知识。
如果想进入股票市场,新人初期最好先有个学习的过程,增加对股市的专业知识了解,以便能在学习中了解股票市场的基本信息和操作方式。
1、学习基本面知识。
新人可以在炒股前学习基本面知识,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有财务状况、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还有上市公司短中期的公告等相关数据都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不懂得投资股票可以通过学习以便了解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投资价值。
2、投资需要过程。
无论是基金还是股票,投资时最易干扰的就是心态的影响,不懂得投资的人一旦开始投资,初期是最容易因为心态的焦虑或者帐户盈亏出现浮躁的情绪,此时一旦不能坚持投资和学习,就很容易功亏一篑,尤其是投资基金,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短期就想实现收益。
新人投资基金,可以给自身制定投资计划,以定时定金额和定周期来看投资结果,在每月投资时固定资金投入基金后,最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投资周期来等待盈利结果,或者时间会更长,等待股市一轮牛市来临,以便基金实现收益结果。
综上所述:不懂得投资的人在股市就是新手,是可以购买股票的,但是在投资股票时期最好先学习炒股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对股市的机会和风险进行了解,最好构建适合自身的交易系统,有计划的投资。如果担心股票市场风险,也可以考虑投资基金,同样也是参与股票市场,采用定投方式长期投资,也适合股市新人。
D.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讲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称为投资
个人认为楼主想要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分清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市场上通常把买入后持有较长时间的行为,称为投资,而把短线客称为投机者。投资家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
所以一般楼主讲的人们应该是以个人行为为主,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严谨的分析与考量,整个过程一般也比较短所以一般不把这种行为认为为投资,而认为是投机
E. 为什么很多人都去买股票呢
因为邻居、朋友或亲戚……等人因为买股票赚了钱,在人类不自觉的攀比效应下,通过各种途径涉足股票买卖啦。 股市也好,其他市场也好,都是在适当时机进入的人赚那些迟到者的钱! 随着又一批吃螃蟹者赚钱了,赚钱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人涉足股票投资,从而给人一种买股票就能赚钱的“羊群效应”。 随着获利者越来越多,聪明的早期投资者慢慢地将手上的股票卖给那些后来者。 当卖出的人比买入的人多的时候,股市就变成了屠宰场。 很多持有股票的人都想买出手中的股票,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买盘接手。 这个时候,随便一个不利于股市的消息——利空,就让股市从此走向了漫漫熊途。 对于聪明的投资者,它是一种发财的投资工具; 对于那些股盲,它将洗劫他们所有投入的一切。
F. 为什么人们购买的股票和债券从个人来说是投资,而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因为股票是用户用货币买相关企业的股权,也就是一种收益权,可以直接作用于市场,债券是用户向政府购买的一种定期可见固定收益的证明,政府将所得款项用于大型公建和大型跨地区跨行业的项目。
对个人风险而言股票风险大于债券,尤其是经济危机中,因为政府用诚信给债权做担保,一般都比较稳定。股票则不同,一旦行业情况恶化,可能股票价格就会急转直下,甚至企业会破产清算,收益最终为零。
(6)为什么人们买股票却不去投资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投资时光看准概念、板块和市盈率是远远不够的,用户要对选择的股票有足够的了解,只有前景好的企业才能给用户带来稳固、长期的收入。
牛市中基本闭着眼睛买的股票都会涨,但别忘了收益越大风险也越大。物极必反的道理人们都懂,牛市到了顶峰也就是股票大跌即将来临的时候。此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该收手时就收手,切勿让贪念冲昏了头脑。
G. 为什么炒股的人不买基金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因为基金可以一年亏损超过60%而且管理费照收不误。
2008年,9只QDII去年累计亏损达到了惊人的505亿元,平均每只亏损额为56亿元。
基金公司方面,排在亏损额前五位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夏基金、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和南方基金,亏损额分别达1053亿元、967亿元、860亿元、859亿元和816亿元。
管理费进账307亿涨8.28%
根据天相的统计数据,2008年度,基金管理费收入(含QDII)的前三名为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三家公司年度管理费收入分别达到28亿、18.23亿和18.1亿。三家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20%
因此炒股票不一定就买基金买基金一定能赚钱。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H. 为什么现在购买股票的人没有过去多了
因为现在的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基金投资上面,因为基金投资拥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也让一个人不会陷入太大的焦虑状态当中。
我们国家目前的市场已经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而且这个市场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了,拥有着更多人的认可。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会选择这样的市场的,因为很多人对于股票是缺乏了解的,所以只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很多人对于股票是缺乏了解的。很多人对于股票是缺乏了解的,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之下,很多人就不会对股票进行投资的,更何况在10年左右的发展当中,A股市场依然是在3000点左右徘徊的,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信心去进行投资了。
这是因为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所以才会让更多的人选择基金投资的股票的投资是有难度的,而且也是有自己的要求的。现如今很多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了基金投资的主力,年轻人对于市场的判断往往是更加犀利的,而且能够看到市场的本质。
I. 为什么那么多散户自己炒股而不去买股票型基金呢
无数次历史经验表明买基金比买股票亏的更多。明星基金优质基金那都是摆橱窗里可以观看但你不可能买得到,人家自己基金公司用二十只基金给两只明星基金抬得轿子怎么可能让你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