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可以做投资股票
⑴ 这样的学佛体悟是否正确
阿弥陀佛
你的体悟是错的,你到处乱听人说法,不看祖师大德的讲经说法,你要反思自己三皈依有没有做到。
更何况五戒没有做到,受菩萨戒也是假的。
问:底下一个问题,请问受了菩萨戒有哪些好处与坏处?
净空法师答:现在受菩萨戒,好处没有,坏处也不大。为什么?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根本就没有受到菩萨戒,你只是在这上装个样子,实质上完全没有,所以受戒而不得戒。不要说菩萨戒,连五戒你都得不到。五戒受的时候,你真得到了吗?你真得到了,你就做到;你没有做到,就说明你没有得到。所以那是个样子,形式,没有实质,这要知道。
问:“请问在家居士如何受菩萨戒?受菩萨戒需要什么条件?”
净空法师答:要是照佛经里面讲的,受菩萨戒的条件是“发菩提心”。菩提心不发,怎么能受菩萨戒?什么叫“发菩提心”?佛在经论里面讲得很多,一定要常常读诵大乘。“净业三福”里面最后这一条是菩萨,“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受菩萨戒、学菩萨行的基本条件。可是这个条件是建立在前面两条的基础上,好比盖房子,这是第三层,第三层下面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一层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层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然后再“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就具备了受菩萨戒的条件。如果这些做不到,纵然受菩萨戒,也是假菩萨不是真菩萨。
⑵ 〓〓【佛家弟子】能在【股票市场】中修行吗〓〓
在生活中修行 在修行中生活
证券市场也是国家合法的经营场所。
股票在于投资,不要投机。
在哪里都能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
⑶ 居士可以炒股吗
那要看什么样的居士,菩萨戒弟子不应该,作为三皈五戒,他在社会上,他老想要发财,他老想要赚大钱,但是我们不提倡,但是他控制不了,他非得要做,我们又不好管,但是结果不乐观,很多人炒股票的被套牢了,很多炒股票的人找我,“法师,你给我念念经,我那个股票赢了,我就分给你点。”“对不起,对不起,我宁可受穷也不玩这游戏。”你怎么弄?说方便,对不起,我怕弄来弄去就随便了,所以我们出家人是不可以干的。至于在家人,我们不好去绝对,因为佛陀时代没有股票这一说,但是菩萨戒里边有卜筮、波罗塞戏,有一些个赌博,那是不允许的。你自己看着办,因为那是菩萨戒,所以我只能说到这儿,因为你不是菩萨戒,我们就不好多说了。但是你做好了是应该的,然后你到处说“我做得好”,那就不是菩萨戒了。菩萨戒,先把自己管好,影响别人,不是老去管别人,命令别人,这是错的。我受了菩萨戒,我也没骄傲过。有人说,“我给你顶礼”,我还觉得那是负担哪,为什么是负担呢?如果外人看着了,老顶礼,老顶礼,说:“我受不了,这个佛我不信了”,你不觉得你有责任吗?你有责任的!法师说问讯,你就问讯;“不为礼”,你就不要顶礼,大家都自在。你非得搁那儿顶得没完没了,想学佛的一看,他吓坏了,受不了,“我身体又胖,不能顶礼”,都吓跑了,你没有责任?你有责任的!
⑷ 佛说在家菩萨如何得受优婆塞戒
阿弥陀佛
去寺院找法师给你受戒,或按戒经要求在佛前发愿自受。
问:“请问在家居士如何受菩萨戒?受菩萨戒需要什么条件?”
净空法师答:
要是照佛经里面讲的,受菩萨戒的条件是“发菩提心”。菩提心不发,怎么能受菩萨戒?什么叫“发菩提心”?佛在经论里面讲得很多,一定要常常读诵大乘。“净业三福”里面最后这一条是菩萨,“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受菩萨戒、学菩萨行的基本条件。可是这个条件是建立在前面两条的基础上,好比盖房子,这是第三层,第三层下面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一层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层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然后再“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就具备了受菩萨戒的条件。如果这些做不到,纵然受菩萨戒,也是假菩萨不是真菩萨。
净空法师---三皈依、五戒、菩萨戒、八关斋戒,都可以自己在佛菩萨面前用真诚心求受,有效
我们不必做皈依的仪式,你只要懂得皈依真正的意义,任何法师都可以为你做皈依仪式。你不找法师,在佛菩萨面前自己受皈依也可以。跟诸位说,这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三皈、五戒、菩萨戒、八关斋戒,都可以自己在佛菩萨面前用真诚心求受,有效。只有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一定要有大僧传授,否则不能得戒,这是佛在经上说的。除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我们自己受三皈五戒,都可以在佛菩萨面前受。当然,你在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像前受三皈五戒,它不会发皈依证给你,可是有效。
如果你在法师面前求受三皈五戒,皈依证印得再漂亮,黄金做的皈依证,诸佛菩萨不承认,鬼神也不护持你,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你是皈依某个法师,皈依某个道场,你搞错了。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实质上往生,形式上不能往生,形式都要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要舍弃,真实的要提起。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实的。我们要真干,不是真实的统统放下,这就正确。
皈依誓词:“阿阇梨存念,我弟子”,我们现在的法名都用“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两足”,“足”是圆满、满足,“两”是智慧、福德。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智慧、福德当中最尊贵的,这是佛。学佛就学福慧双修,希望也能达到像佛一样福慧圆满。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这一条非常重要。“达摩”是“法”,“欲”是七情五欲。凡夫种种欲望,只要有欲望就出不了三界。不但三界出不了,三界里面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欲望出不了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没有分,你说多可怜!所以佛教导我们的一切教诲,都是教我们“离欲”,永远脱离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一定为社会、为人民、为众生,决定不可以有一念为自己,这是“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僧伽”是学佛人的团体。佛家讲的“众”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团。所有一切社团中,佛教社团最值得尊敬。为什么?它是智慧的社团,和合的社团,这个社团可以做世间所有一切社团的模范。
真正皈依的人,样样都能做社会大众的好榜样,你就真正皈依三宝。如果不是好样子,你没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说得不好听,你冒充佛弟子,不是真正佛弟子。
⑸ 一名从事股票经纪人或者是帮人交易股票(含自己炒股)的人,以此为生,能否皈依佛教,成为三皈五戒的居士
佛是慈悲的,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只要愿意学佛,佛都欢喜接受的。
我们都是在家修行,炒股应该可以吧!自己控制好心态就行了,毕竟那是你的工作啊。
而且现在皈依和五戒可以分开来授,如果一时做不到,可以分开来授,去年我就先皈依,等条件成熟再授五戒。
我也做股票,不过是一名散户,没啥技术可言,套了我就趴着,呵呵。
⑹ 寺庙里面做佛事,在家居士需要穿戒衣吗
阿弥陀佛
参加法事,法会,居士应该穿海青,海青是古代的礼服,没受戒都可以穿。受了菩萨戒可以搭缦衣。
问:在家居士早晚课是否要穿海青?
净空法师答:海青是中国古代的礼服,穿海青礼佛很好。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譬如法会,为了整齐,也要穿海青;不是大的典礼,可以不穿海青。
净空法师---白衣是没有受过戒的。受菩萨戒他就可以搭缦衣,那就不是白衣;没有受菩萨戒不可以搭缦衣。现在有很多地方,说受五戒就搭缦衣,这是错误的,不可以,决定不可以。受菩萨戒才搭衣,才是僧团、才算是僧众。
⑺ 净空法师:如何在投资股票中修清净心
净空法师答:这个问题,你自己已经解答了。以投资的心态,这是世间事;而非投机心态,这不是世间意,这就可以了。投资的心态决定没有得失心,你就可以做。如果股票涨了,你就欢喜,股票跌了,你就愁眉苦脸,你就不可以做。涨!没有欢喜心,跌!也不生烦恼,这样做股票行,这就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的“可得为世间事”。 世间事,佛举例很多,我们世间生活习惯、工作交际应酬、婚丧嫁娶都是世间事。世间事可以做,为什么?《华严经》讲“事事无碍”。障碍发生在哪里?障碍发生在“世间意”。“世间意”是什么?自私自利是世间意,是非人我、贪嗔痴慢是世间意。说得清楚简单一点,你对于世间事还很在意,这就叫世间意;如果对于世间事都不在意、不放在心上,这就是没有世间意。没有世间意而为世间事,那是佛菩萨,这是佛菩萨示现。我们跟佛菩萨不一样,就是世间事虽然相同,佛菩萨没有世间意,我们有世间意,无论在生活、工作、交际应酬,我们都很在意。在意就是凡夫,六道轮回中的凡夫,如果不在意就超凡入圣,我们学佛就要在这个地方学。 经商、赚钱是世间事,如果念念求发财,自己怎么样享受,怎样让儿孙享受,这都是世间意。我在新加坡听李木源讲,有一位叫陈嘉庚的成功商人,他是白手起家发了大财,但是他所发的财完全用在社会,帮助社会苦难的人。他很有智慧,都是帮助一般人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办了很多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培养人才。自己的生活非常简单、刻苦,晚年检查身体,营养不良。你想想看,在南洋是第一大财主,营养不良!有一次,他的儿子被人绑架,写信要他拿钱来赎,他回信给绑架的人:“你把我儿子杀掉好了,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我的钱都用在社会慈善事业,决定不给儿女。”土匪接到这封信之后把他儿子放了,为什么?他真的是这么作法。这个人就是菩萨示现,你们看他是凡夫,我看他是菩萨,绝对不是凡夫,这就是“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他没有世间意。商人像他这样赚钱就对了,他赚钱不是为自己,为世间许许多多苦难人。 所以只要没有世间意,清净心就现前,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统统现前,然而就坏在被世间意障碍住了。我们起心动念都有得失心,这个念头是世间意,所以学佛,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哪一个行业,你只要认清楚,我做的这个工作是为社会大众服务,是为一切众生造福,这就没有世间意了。大小事情都为自己,为自己名闻利养,为自己的得失,这世间意就在其中。譬如出家,出家有世间意的人很多,念念要顾自己的道场,念念要把信徒抓住,这都是属于世间意。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这个念头,到处只是教化众生,劝导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世尊示现四十九年所做的是这个事情。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自己的道场、没有建道场,彻底放下了。世尊早年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中年以后法缘殊胜,有十六大国王护法,提供了修学讲经的场所。这是我常讲的,佛跟这些弟子们有使用权,所有权不是他的,是地主的、是国王大臣的。 佛教到中国来,早期出家人虽然接受朝廷皇帝、大臣、长者、居士的供养,道场都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所以在中国叫十方道场。这个都是世间事,决定没有世间意,所以他们修行有成就。现代出家人为什么没有成就,比不上在家人?世间意太浓了,超过在家人不晓得多少倍,得失看得太重了,所以修行不能成就。我最近深深感觉到,出家人建道场,最好道场房子是租的,这个好!死了之后,什么牵挂都没有,也不会有人争。道场是自己的,有很多徒弟来出家,为什么?看中这个道场,将来要争、要霸占,出家的心就不善了,就不是真心。所以没有道场最好,什么事都没有,这就不造罪业。 我们在海外建立道场,都交给居士去建,这个道场会长、副会长全都是在家人。出家人不管事,在这里只是讲经、教学、领导大众念佛,这是出家人的事情;除此之外,出家人没事情,这样心才会清净,如果一管事情,麻烦就来了。想想世尊当年的示现很有道理,如果我们违背了,我们就做错了,他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懂得这个原理原则,无论哪一个行业都能修清净心。 --------------------------------------------------------------------------------附录净空法师谈股票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里面谈到股票: 以下摘自《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 “下面是讲“四如意足”,如意是称心自在的意思,归纳为四大类。它真正的意思,我们浅显跟大家说明,就是“放下”,放下就如意,就自在了。所以中国从前,有福的人、做大官的人,手上都拿个如意。如意多半是玉做的,玉如意,这是很贵重的。如意的头是弯回来的,意思表什么?回头,回头就如意。所以手上拿这东西是表法的,譬如说做官,官做得很大了,不必要再往上爬了,回头!发财财发得也够了,不要再发了,够了,回头。最近玩股票赚了一点钱,不要再赚了,够了回头,回头就如意;不回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劝你回头。所以,如意头是回过来的,“回首如意”,就是佛家常讲的“回头是岸”,你才得真正如意。这是“定”、是“福”,所以它是属于戒行、定行,也是福行。前面“四正勤”是慧行,那是智慧,一个人真正认真去断恶修善,断迷邪染,修觉正净,这是上上智慧。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修四如意足。” 以下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人最可贵的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命运,他就老实了,就安分守己,换句话说,他心就定了,不会去胡思乱想。不知道命运要去跟命争,那是很冤枉的事情,人没有办法跟命争!“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人要是和命争,他的灾难就来了。诸位如果冷静的观察一下,在现前的世间就能看到。许多人想尽方法去赚钱,台湾现在赚钱容易,听说六合彩、股票这个东西很赚钱。你仔细去观察一下,不错,有些人钱赚到了,命也没有了;有些人钱赚到了,命还在,但是现在身体已经毁掉,一身的毛病。这个说明不能跟命争!你玩这些东西所赚来的,说老实话还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要是没有,你也赚不来!你命里有六十年的财富,我今天一下把它赚来了。好比你们上班拿薪水,你把六十年的薪水统统拿来,这发了一笔大财,可是到下个月就没收入,用光了,用光就完了,还不如月月去拿好。古语有句话说“禄尽人亡”,你六十年的禄,一天用完了,后头没有了,那只有饿死,死路一条。这种状况,古今中外都有,大家细心去观察一下,你就了解。人一定要安分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