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股票投资者结构
A.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
参与市场的很多,如上市公司,机构,券商和散户。
证券之星问股
B. 如何知道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这个很好查看的呀,行情软件打开你想知道的股票,然后按F10,里面有 :
最新动态 公司概况 股本结构 股改大事 财务分析 等
C. 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的发展趋势
我国正提倡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正是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策略进行探讨,对于我国发展合格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首先,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数量迅速扩大。截至2005年底,我国有契约型封闭式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172只,封闭式基金54支,基金规模达4400多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对市场的影响也日益重要,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机构投资。 其次,基金运作逐步规范。监管机构相继下发了规范基金运作的文件,也采取了若干措施,对基金设立、运作、托管、代销、信息披露等进行了规范。目前,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己经比较规范。 再次,基金品种不断创新。从1998年第一批平衡型为主的基金发展到今天,已出现成长型、价值型、复合型、指数型、货币型等不同风格的基金类型。随着开放式基金的逐步推出,基金风格类型更为鲜明。除股票基金外,债券基金、指数基金、货币基金等新品种不断涌现,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方位的投资选择。 最后,证券投资基金的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服务和交易模式也不断创新。除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获得基金代销资格外,中国光大银行等其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一些证券公司也获得了基金代销资格并开展业务,基金多元化的销售模式己经形成。 二、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缺陷 首先,证券投资基金对投资策略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基金品牌意识差。投资策略贯穿于投资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投资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在投资管理中确定并实施明确的科学的投资策略,才能避免投资管理的盲目性,为基金最终能取得较好的业绩打下基础。目前我国的基金业,投资者知道很多基金,但几乎说不出一个基金经理的名字,基金经理的能力没有被投资者认可。基金的业绩是通过赚钱效应来体现的,用业绩来树立品牌,这个品牌就是基金经理。 其次,各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趋同,投资策略组合单一。几乎大部分开放式基金都选择积极的资产配置策略,积极的股票选择策略,投资风格、投资目标、各基金有一定的区别,但以成长型基金为主。 最后,各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过于集中,非系统性风险未能得到有效化解,在实施具体投资中,以专家理财代替专业理财。专家理财指依靠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依据他们的经验选择投资时机,投资品种,而专业理财指的是利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这个体系应对宏观面,行业基本面,公司基本面直至证券市场交易变化状况进行量化的判断,决策的依据应是这个连续运转的体系,而非几个专家的经验,以专家理财代替专业理财的弊病在于基金风险太大,且易滋生基金黑幕现象的发生。
D. 哪里可以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在股票相关软件或是网站上可以查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具体方法如下:
查询公司的股权结构的方法:
(1)下载股市行情分析软件,在个股资料里可以查到股权结构,要注意经常更新软件;
(2)亲自到工商局查询或打开工商局网站查询,目前有部分工商局网站开通了查询股权结构的入口;
(3)进入新浪网站主页,依次进入:财经频道--股票首页,在股票代码栏输入股票代码,点击查询,其中会显示股本结构,主要股东,十大流通股股东,以及基金持股等信息。
相关延伸: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E. 中国股市的股票股本结构一般是如何构成的
主要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组成。
流通股是可以上市流通的。可以自由买卖的,价格随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决定的。
非流通股是不能流通的。法人股,国有法人股,国家股。
但是现在国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了,要进行全流通了。
那些将要上市流通的非流通股分按流通盘大小分为大非,小非,占总股本百之之五以上的为大非,百分之五以下的为小非。已获得上市流通权但是没有上市流通的的为限售股份。
我国股票还分为B股专门为境外投资者买卖的股票(上海为美元,深圳为港元)但是现在境内也可以买卖了。
H股是我国股分在香港上市流通的。
F. 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图绘制过程中,股民也应算作股东,那么普通股民们有没有什么统称呢
股东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股东是股份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是指通过向公司出资或其他合法途径出资并获得公司股权,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股民通过合法的股票市场出资购买任一公司的股票,确实也可以称为股东,但因为股份少没有相对的话语权,只能说是流通股股东。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关于股东的内容可以参考下:.com//http://www.dongao.com/zjzcgl/jjf/201408/179806.shtml
G. 在什么地方可以查到每支股票有多少机构投资者投资及其比重
对了,很多软件啊,大福星,大智慧什么的 然后按F10
H. 什么样的股份结构对投资者更有利
怎样的股份结构对投资者更有利,就是得有相对控股的大股东,但股份也不能占绝对优势。
很多观察人士认为,当年的国美事件对公众理解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有积极的意义,遗憾的是,这学费不是由学生们来交的,而是由国美股东来交的。国美在经营上的优势,受此事影响很大,反映在股价上,也是远远跑输大盘和竞争对手。
此事的发生,除去黄光裕入狱这个偶然性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美的股份结构,即大股东黄光裕控股地位的得失。
通过资本市场投资公司,本质上是“搭车”,搭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车。投资者当然不想为股东之间的争斗买单。那么,对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情况是可以尽量避免的吗?或者说,什么样的股份结构对投资者是危险的,什么样的股份结构对投资者是比较理想的呢?
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风险主要有两种:
一是大股东或者管理层占的股份太多,比如超过50%。在这种股份结构下,散户的投票对公司治理基本起不了任何制约作用,尤其是大股东是一个自然人,这种情况下,基本就是把自己的投资风险交给了变幻莫测的人性。如果出现大股东、管理层决策失误,或者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小股东完全无能为力。
二是大股东或者管理层占的股份太少,比如少于5%。那么投资者需要担心的是,大股东或者管理层是否会足够努力,甚至要怀疑,他们会不会搞腐败或者关联交易捞个人好处。有好多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就是这样的情况。我有个朋友,以前买了一家西部地区的钢铁公司的股份,买了不少,去参加股东大会。他说,在会上公司一位管理层带着不忿的眼光问他:你哪来这么多钱买这么多股份?为什么不忿?因为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基本是没股份的,而那一年公司的股价又涨了很多。从此我那位朋友再也不敢持有这家钢铁公司的股票了。现在一些新上市的公司也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前期融资过猛,上市后创始人或者创始团队基本上就成了职业经理人了。
说到这里,结论很清楚,怎样的股份结构对投资者更有利?就是得有相对控股的大股东,但股份也不能占绝对优势。
举个例子。1999年,一个年轻人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公司。他拉了几个同学、朋友入伙,在创始股份设置上是这样的,他自己持股47%左右,另几个合伙人持有的股份都比他少,但几个人的股份加起来,正好比他一个人的股份多一点。事后说起为什么股份构成是这样的,他说是为了犯错误的时候有人能制止他。当时,这公司做什么业务,靠什么挣钱还不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