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不会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吧
⑴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区别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将发生的相关手续费直接计入投资收益,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再初始计量时将发生的手续费计入其初始计量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成本计量模式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性资产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债权性资产按照成本模式计量,类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交易性金融资产目的是短期获益,随时转手,其中包括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行为。
持有至到期投资目的是长期持有,而且有能力持有,中途不会转手什么的,但只针对债券类投资,不包括股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目的是长期持有,但中途随时也可能卖掉,包括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行为。
⑵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有什么区别_
一、持有期限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期限是长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期限一般大于1年。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期限是短期。
二、目的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目的是长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目的不明确。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是短期差价。
三、股票债券类型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股票债券类型是债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类型是股票或债券。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类型是股票或债券。
四、风险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风险低。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风险不明确。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高。
五、初始计量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是账面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是历史成本(实际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是完全公允价值。
⑶ 请问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时包含的已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为什么不算投资收益
已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在取得投资时已包含在你付出的投资成本中,在实际收到时它本身并不产生实际收益。也就是说你购买时已经付了这部分钱,等发行单位实际发放后你收到的还是那么多,一出一进等于零,没有产生收益。不会因为付了钱而增值,因此不能计入投资收益。楼上说的实际收到计入收益科目根本不对。
⑷ 购入的股票,债券是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不是有企业自己划分的
股票可以算作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者长期股权投资,但是不能列为持有到期投资.
债券可以列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者持有到期投资.
这些划分都是根据企业购买这些证券的目的来划分的,其价格变化产生的收益在利润表里也是不同的.
⑸ 企业购入准备长期持有的股票,可以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吗
当然是企业的债权。
⑹ “持有至到期投资”谁能用通俗的语言解一下!真的非常感谢!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指的就是债券,因为权益性投资,比如股票,很明显是没有到期日的。判断它是不是持有至到期的要点,就想上面说的那几点,通俗的说就是,这个债券,明确标明了到期日,到期你可以拿回多少本金,多少利息,而且,作为你拿债券的人而言,你得明确的告诉大家,你打算拽着它,一直到它到期的时候,最关键的,你得有能力拿着它到到期日,其实,持有至到期投资,说白了,就是向外界标明,你资产状况挺好,能把买的这个债券一直拽着,这笔资金不动。
这是通俗的解释,你大概这么理解就行,当然,书面的说法,你可以去查查书上的解释。
⑺ 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吗,怎么不能是股票
股票是没有固定的到期日的,因此持有至到期只可以是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
⑻ 企业购买的股票可能成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对还是错
错。股票是没有期限的,所以是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其他三种都可以。
⑼ 企业购入的股票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对还是错
股票无到期日,所以不可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