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投资股票的家庭比投资商业和服务业

投资股票的家庭比投资商业和服务业

发布时间: 2021-10-01 15:42:01

Ⅰ 家庭投资理财应该怎么选择怎么理财好

家庭理财总逃不过一个词,那就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就是对资金在各个资产之间进行安排的一个过程,如果做好了合理的资金安排,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时就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家庭财务的稳定,既不对家庭产生影响,又能产生一定收益。本篇我将以此为主题来解答家庭如何理财。
在文章开始前,向大家推荐一门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收入的理财课程,用七天时间感受理财能力的突飞猛进:限时福利!点击加入理财训练营,实现收入三倍增长。
对于家庭理财,每个家庭都有他们不同的看法,比较合理的支出比例如下:
40%的收入可以用来投资保值或增值的资产,例如房子、股票、基金等等
30%用于家庭开支,保障家人基本的生活水平;
20%存银行,以备不时需要,也可以投一些货币基金增加收益。
10%用于购买保险,规避一些可能会出现的人生风险。
一个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投资、消费、储蓄、保险这四个“账户”,来构建一个进攻和防守兼备的家庭财务体系,我们分别来讲讲:
一、投资增值的账户,用来追求收益。
这个账户的关键就是可以赚也可以亏。很多家庭买股票第一年占比30%,结果赚了很多钱,第二年就用90%的钱去买股票了,可如果中间遇到什么需要急用钱的事情,就会导致家庭资产的各种问题了,这样肯定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采用50:50的简单配置法则。
就是把投资的钱对半分,其中一部分用于投资股票市场买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资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债券基金等)。挑选基金是门技术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实力过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训练课程就可以帮到你:今日仅限50个名额,点击报名《基金训练营》,带你轻松稳健掘金!
二、日常开销账户
日常消费可以配置1~2张信用卡,基本上可以覆盖日常消费。这个账户,每一个小伙伴肯定要有的,但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占比过高。很经常发生的是因为这个账户花销过多,因此没有钱准备其他账户。
三、储蓄账户,即保本的钱
这个账户最重要的是专属:不能随意取出使用。很多家庭说是要存养老金和教育金,但是经常被买车或者装修用掉了。
重在积累,需要为长远的财务目标,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钱进入这个账户。
采用基金定投是这个账户最适合的管理方式。
四、保命账户,用来实现风险的管理和转移
简单来说,就是买保险,根据“双十”定律,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个人不是一开始就都有四个账户,要通过我们对理财知识的学习,然后一点一点去完善。理财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财课程能让你少走弯路:点击了解《理财训练营》,7天开启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对《家庭投资理财应该怎么选择?怎么理财好》的回答,望采纳~
点击文中链接了解理财训练营,让你在理财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Ⅱ 消费群体的细分

我国居民消费群体的分析与研究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 方言 2002年8月5日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消费与投资倾向已发生较大变化,了解目前各消费阶层的构成、消费心理和行为以及投资去向,对于把握国内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开拓市场将起到—定的作用。

不同消费群体收入差距日趋扩大

(一)城市与农村两大消费群体的消费差距继续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差距倍数扩大了16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收入和社会福利情况,收入差距更大。从净增额看,2001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2366元,净增113元,城镇居民净增580元。城镇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的净增总额比农村居民高出4.1倍,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生活消费支出比率扩大到3:1。

(二)城镇居民之间特别是高低收入群体消费差距悬殊。住户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至2000年的0.32。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户均年收入13311元,占10%的最低收入户年收入只有2653元,差距已由1992年的3.26倍扩大为2000年的5.02倍。从收入增速看,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速呈阶梯式格局,即收入越高的增长越快,中等偏上收入组以上的收入增长均快于全国平均增速。收入差距相差悬殊,意味着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购买力出现严重的分布不均。

(三)农村居民之间消费群体的消费差距扩大。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按纯收入进行五等份分组,2000年最低收入组农户和较低收入组农产人均纯收入分别是802元和1442元,比上年下降了6%和0.6%。中等收入组农户、较高收入组农户和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是2005元、2768元和5198元,分别增长了1.6%、3.3%和6%。

不同层次收入群体消费状况

(一)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这一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进城的农民工。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工资水平非常低。低收入消费者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为2500—5000元,其消费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影响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缓慢。由于收入水平越低,消费需求相对就越高,所以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将对促进整体消费带来较大效用。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者家庭年人均收入一般在5000到25000元之间,这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基本稳定,在满足日常消费之外略有结余,但是受近几年体制改革的影响,消费倾向下降很快。而且这一消费群体的家庭占到城镇家庭总数的60.98%,收入占到居民收入总数的58%,是我国消费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消费行为对我国整体消费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对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启动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启动的成败。

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的资料显示,目前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占据较大比重,处于“多收少支”和金融资产积累阶段。这部分居民属温饱型消费群体,其基本的消费需求已经满足,正积聚资金向更高一层的消费提升。但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项改革的集中推进,使这些居民预期支出大增,有钱也不敢花,即期消费变得缩手缩脚,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大量的购买力沉淀下来,以获得“未来安全”需要。目前在城市居民中仍有相当—部分消费者抱有中长期的消费行为。

(三)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生活宽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倾向也出现明显变化,投资意识日益高涨。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费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期盼消费,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成为消费热点,追求时尚化与个性化日趋明显。2002年,25.6%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通讯设备(包括电脑),19.9%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贵重家电,14.4%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住宅(包括装修、家具),12.8%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车。另有16%的高收入家庭准备投资股票,6.1%的高收入家庭准备投资商业和服务业。

农村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除个别的仍十分贫困地区以外,经济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消费层次:

一是温饱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1000-2000元,占调查家庭总数的30%左右(1998年统计)。这部分家庭整体生活已进入温饱阶段,消费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边际消费倾向强烈,对各类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呈数量扩张,但由于购买力有限,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中部小部分地区以及东部少数地区。

二是温饱向小康过渡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2000-3000元,占调查家庭总数的50%左右。整体生活水平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对消费品的需求已由数量扩张过渡到质量提高阶段,具有—定购买实力,消费观念处于由农村向城镇转化阶段,对日常消费品、生产资料以及家电产品的需求已开始对品种、质量、品牌、档次表现出明显的关注,但要实现消费能力的升级还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主要集中在中部大部分地区、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

三是小康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0%左右,多分布在东部大部分地区、中部小部分地区和西部少数地区。这部分家庭整体生活已步入小康,由于其手持现金和存款已具有满足消费意愿的能力,因此传统的生产生活消费品基本饱和,特别是住房消费大多已经完成,消费热点开始向家电产品转移,消费结构的升级愿望强烈,消费观念明显趋向城市化。而占农村家庭总数5%左右、年收入超过30000元的富裕家庭,已开始消费大屏幕彩电、家庭影院、电话、空调、微波炉等高档商品。

分层次促进居民消费

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高收入群体:科学引导促进大额消费。应建立相应的消费环境和投资环境,引导这一群体消费,吸引投资。尽量促进他们在旅游、文化以及大件物品上的消费,关键是丰富其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位,引导其消费方向。如开发适合这—群体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项目,减少对汽车和住房等消费的行政性干预,同时积极改善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最终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二)中收入群体:改善预期,增加即期消费。对于这一层次的消费群体,刺激其消费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其一要给他们以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其二要尽快出台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明确方案,对未来的支出状况更加明朗,从而改善心理预期,增加当期消费。对于中等偏上收入者可以以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一部分人首先购房、买车;对于中等收入者可以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对于中等偏下收入者可以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三)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政府可以考虑以税收和补贴方式调整收入分配,增加低收入水平居民的补贴,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扶持的力度。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对失业(下岗)人员的补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等等。

(四)农村居民:增收减负。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其消费的主要原因。要增加消费,增加收入是关键。在当前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其他产业吸收第—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副业之外的收入有比较大的增长。同时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从而使居民的各种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消费,以带动经济发展。

Ⅲ 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比多少才合理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理财习惯,都是把所有钱存在余额宝里,资产以万份收益一块多的速度缓慢增长。
其实在两分钟金融看来,这种投资理财观念太保守了!就像已逝的谢百三教授曾经讲过的,炒股可能会亏损,但不炒股可能穷一辈子。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炒股,毕竟两分钟金融自己都被套着!只是想说,在家庭总资产中,适当配置一些股票等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是有必要的。

至于具体配置的合理比例,也是今天要科普的一个实用定律——80定律。它是指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占家庭总资产的合理比重,不高于80减去你的年龄。
比如你今年30岁,股票可占总资产的50%,这个风险也是这个年纪能承受的,而到了50岁,则要降到30%。
当然,在实际运用80定律的时候,要活学活用,避免四个误区。
1、总资产中,如果房产占了比较高的比例,那么80定律就未必适合你;
2、不能把定律当真理,死板按照(80减去年龄)进行投资;
3、不顾家庭实际情况,明明可以多投资一些在股市,却放不开;
4、不要忽视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明明偏好低风险,却硬着投资要投资股市。

而在两分钟金融看来,80定律真正传达的是年龄与风险投资的关系,年轻时比较激进,要能承受较高风险,而随着年龄增大,则转向对本金保值的要求。

Ⅳ 通货膨胀问题

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通过2轮量化宽松政策印钞票后,又同时用这些钞票把次贷危机的资产从金融机构中购买了过来。这些金融机构卖了不良资产后,又有了大量美元,美国政府又增发了美国国债,金融机构就用手头的美元买了国债,这样美国印钞票出来的美元,又重新收回来了,市场上并没有增加多少美元,当然美国国内没有通胀啊(当然,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美元其实70%在国外)。金融机构稳定后,量化宽松政策推出带来了一种心理上增发美元的效果,美元贬值,这样出口增加,就业增加,同时股市也由于美元贬值而大涨。使得美国老百姓(他们都投资股票或者基金)收入增加。
中国印钞票比美国厉害的多,我们的M2是多少,是GDP的多少倍,比美国高多了。我们印出来的钞票都到哪里去了,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国有企业在投资的,民间资本很难介入,关系老百姓收入的制造业没有获得多少这些增发的钞票,这些制造业没钱,就没有法子接单子开工生产,老百姓怎么获得收入的提高。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早已经在中国市场流通了,因为我国是外汇管制的,国家的美元哪里来的,都是我们外贸赚来的,国家用人民币(印出来的)把赚来的美元买过去,然后去买了美国的国债,那些人民币呢,都被外贸企业投入的国内市场,这等于在变相增发货币。这叫我们怎么不通胀呢。
看错了问题,上面回答的是次危机后中美两国都印钞票,为什么中国通胀。
美国是世界货币,国际贸易中大多以美元来结算,所以随着国家贸易的发展,贸易量的增加,美元必定要多发,不然世界国际贸易就玩不转了。各国持有美元,一部分储存,大部分都会投资美国的金融市场(比如美国国债)。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不可避免的,不然怎么输出美元。如果你一直卖东西给别国,美元不是早回流了。国外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多美元来从事国际贸易。各国投资美国,使得美元资产价值不断上升,使得美国老百姓也不断从股市和地产上得益。也使得美国服务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就业问题得到解决。美国的基本生活用品等制造品就靠国外输入了,以前是东南亚韩国和日本,现在是中国,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产品价格低,使得美国人民生活的很舒服啊。

Ⅳ 群体消费的有那些

我国居民消费群体的分析与研究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消费与投资倾向已发生较大变化,了解目前各消费阶层的构成、消费心理和行为以及投资去向,对于把握国内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开拓市场将起到—定的作用。 不同消费群体收入差距日趋扩大 (一)城市与农村两大消费群体的消费差距继续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差距倍数扩大了16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收入和社会福利情况,收入差距更大。从净增额看,2001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2366元,净增113元,城镇居民净增580元。城镇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的净增总额比农村居民高出4.1倍,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生活消费支出比率扩大到3:1。 (二)城镇居民之间特别是高低收入群体消费差距悬殊。住户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至2000年的0.32。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户均年收入13311元,占10%的最低收入户年收入只有2653元,差距已由1992年的3.26倍扩大为2000年的5.02倍。从收入增速看,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速呈阶梯式格局,即收入越高的增长越快,中等偏上收入组以上的收入增长均快于全国平均增速。收入差距相差悬殊,意味着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购买力出现严重的分布不均。 (三)农村居民之间消费群体的消费差距扩大。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按纯收入进行五等份分组,2000年最低收入组农户和较低收入组农产人均纯收入分别是802元和1442元,比上年下降了6%和0.6%。中等收入组农户、较高收入组农户和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是2005元、2768元和5198元,分别增长了1.6%、3.3%和6%。 不同层次收入群体消费状况 (一)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这一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进城的农民工。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工资水平非常低。低收入消费者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为2500—5000元,其消费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影响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缓慢。由于收入水平越低,消费需求相对就越高,所以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将对促进整体消费带来较大效用。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者家庭年人均收入一般在5000到25000元之间,这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基本稳定,在满足日常消费之外略有结余,但是受近几年体制改革的影响,消费倾向下降很快。而且这一消费群体的家庭占到城镇家庭总数的60.98%,收入占到居民收入总数的58%,是我国消费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消费行为对我国整体消费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对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启动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启动的成败。 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的资料显示,目前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占据较大比重,处于“多收少支”和金融资产积累阶段。这部分居民属温饱型消费群体,其基本的消费需求已经满足,正积聚资金向更高一层的消费提升。但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项改革的集中推进,使这些居民预期支出大增,有钱也不敢花,即期消费变得缩手缩脚,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大量的购买力沉淀下来,以获得“未来安全”需要。目前在城市居民中仍有相当—部分消费者抱有中长期的消费行为。 (三)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生活宽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倾向也出现明显变化,投资意识日益高涨。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费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期盼消费,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成为消费热点,追求时尚化与个性化日趋明显。2002年,25.6%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通讯设备(包括电脑),19.9%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贵重家电,14.4%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住宅(包括装修、家具),12.8%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车。另有16%的高收入家庭准备投资股票,6.1%的高收入家庭准备投资商业和服务业。 农村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除个别的仍十分贫困地区以外,经济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消费层次: 一是温饱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1000-2000元,占调查家庭总数的30%左右(1998年统计)。这部分家庭整体生活已进入温饱阶段,消费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边际消费倾向强烈,对各类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呈数量扩张,但由于购买力有限,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中部小部分地区以及东部少数地区。 二是温饱向小康过渡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2000-3000元,占调查家庭总数的50%左右。整体生活水平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对消费品的需求已由数量扩张过渡到质量提高阶段,具有—定购买实力,消费观念处于由农村向城镇转化阶段,对日常消费品、生产资料以及家电产品的需求已开始对品种、质量、品牌、档次表现出明显的关注,但要实现消费能力的升级还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主要集中在中部大部分地区、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 三是小康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0%左右,多分布在东部大部分地区、中部小部分地区和西部少数地区。这部分家庭整体生活已步入小康,由于其手持现金和存款已具有满足消费意愿的能力,因此传统的生产生活消费品基本饱和,特别是住房消费大多已经完成,消费热点开始向家电产品转移,消费结构的升级愿望强烈,消费观念明显趋向城市化。而占农村家庭总数5%左右、年收入超过30000元的富裕家庭,已开始消费大屏幕彩电、家庭影院、电话、空调、微波炉等高档商品。 分层次促进居民消费 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高收入群体:科学引导促进大额消费。应建立相应的消费环境和投资环境,引导这一群体消费,吸引投资。尽量促进他们在旅游、文化以及大件物品上的消费,关键是丰富其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位,引导其消费方向。如开发适合这—群体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项目,减少对汽车和住房等消费的行政性干预,同时积极改善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最终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二)中收入群体:改善预期,增加即期消费。对于这一层次的消费群体,刺激其消费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其一要给他们以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其二要尽快出台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明确方案,对未来的支出状况更加明朗,从而改善心理预期,增加当期消费。对于中等偏上收入者可以以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一部分人首先购房、买车;对于中等收入者可以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对于中等偏下收入者可以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三)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政府可以考虑以税收和补贴方式调整收入分配,增加低收入水平居民的补贴,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扶持的力度。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对失业(下岗)人员的补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等等。 (四)农村居民:增收减负。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其消费的主要原因。要增加消费,增加收入是关键。在当前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其他产业吸收第—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副业之外的收入有比较大的增长。同时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从而使居民的各种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消费,以带动经济发展。

Ⅵ 未来五年,个人最好的投资不是房产、股票、基金、实业,你知道是什么吗

导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房产、股票、基金、实业很显然已经不是个人最好的投资了。那么当下比较热门的投资有哪些?5G、养老以及人工智能,自然是当仁不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完成量产,减少对人力的使用。不过,人工智能的缺陷就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耗费精力多且短时间难见成效。

结语

生活中,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有时候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胜过于努力。只有选对了方向,并且为之不断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Ⅶ 有人炒股每月赚十万,家庭收入的多少比例投资股市合理

有人炒股可以一个月赚10万块,甚至是更多,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去投资,股市是一种非常有风险性的投资活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应该站在一个恰当的比例,根据每个家庭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划分的比例也不同。

在美股熔断三次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大集团的投资者利益都受到了影响,股神巴菲特在这场熔断之中蒸发了将近100亿美元,其他的一些投资者比如说世界首富贝佐斯,亚马逊的创始人增发的更多,我们国家的很多投资者也是这样,虽然说只要不市场交易就不算是真正的损失,但是他风险性太高了,没有专业知识玩不明白的。

Ⅷ 商业和股票选哪个发展下去

钱只是单单的放入银行 肯定是一种浪费 活期利率太低 再加上通货膨胀 物价飞涨 可能过个几年 你的钱反而贬值了。所以做些商业 投资 金融投资 肯定是没错的。。然后你就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选择不同的金融产品 风险大到小(股票 基金 债券 ) 通常分散投资 比较好一点 至于商业投资 那要看你做什么了。。风险肯定挺大的 不过如果你有 好多投资项目 也是不错的 你可以 一半钱投资 一些金融产品(股票 基金之类的 ) 一些钱 做点小生意

Ⅸ 某家庭进行理财投资,根据长期收益率市场预测,投资债券等稳健型产品的收益与投资额成正比,投资股票等风

解:(1)设 万元。

Ⅹ 为什么消费越来越高 控制不住自己

还是有

热点内容
怎么学理财靠谱App 发布:2025-07-10 07:37:17 浏览:814
股市上的举牌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0 07:25:34 浏览:989
期货隔夜亏钱怎么回事 发布:2025-07-10 07:21:25 浏览:184
基金定投选择哪个板块 发布:2025-07-10 07:21:17 浏览:12
陆家嘴金融公司上班最高年薪多少 发布:2025-07-10 07:21:15 浏览:311
长电科技股票历史行情搜狐网 发布:2025-07-10 07:19:50 浏览:397
香港股票交易所知识产权 发布:2025-07-10 07:14:57 浏览:204
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2025-07-10 07:11:56 浏览:866
石油期货上涨说明了什么 发布:2025-07-10 07:10:36 浏览:672
齐鲁通达信股票交易 发布:2025-07-10 07:04:52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