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投资的宏观经济指标

股票投资的宏观经济指标

发布时间: 2021-10-04 23:50:24

❶ 宏观经济指标的主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我们通常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支出法就是通过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国内生产总值。在现实生活中,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包括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我们通常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水平。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一般是用当年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跟过去一年同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比较获得的,该指数用来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通货膨胀不但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还会影响个人的投资。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在现行物价水平下,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货币数量比商品和劳务少,物价水平下降。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收益下降,信贷增长乏力,企业开工不足,消费需求减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缓慢等迹象。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投资指标 投资指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础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计量的是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销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销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用做非生产经营性的消费品的总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和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它是指某一时间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金融指标 金融指标包括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等。 财政指标 财政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是最佳状况,所谓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如果国家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我们称之为财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过发行公债(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❷ 简述股票投资宏观分析的主要内容

1、一般股票投资都讲究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其中我们所讲的基本面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面、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公司业务同行业竞争水平和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包括对管理层的考察这诸多方面的分析。
2、而对于基本面分析中的宏观经济面分析的内容,从长期和根本上看,指股票市场的走势和变化是由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景气状况所决定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从国外证券市场历史走势不难发现,股票市场的变动趋势大体上与经济周期相吻合。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经营状况好,盈利多,其股票价格也在上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收入减少,利润下降,也将导致其股票价格不断下跌。但是股票市场的走势与经济周期限在时间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通常,股票市场的变化要有一定的超前,因此股市价格被称作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❸ 股票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请从1、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2、政策因素对股市的影响来分析.谢谢

首先,你作为一个散户,买点股票无需要宏观经济分析,多下点功夫学习操作策略,看懂技术图形,了解个股的资料,在实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❹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 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 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相应的产量, 然后加总。 2、国内生产总值在计算的过程中,中间产品的价值不 计算在内,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 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价值。 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市场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家庭劳 动和自给自足等非生产活动不包括在内。 我们通常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支出法就 是通过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来计量国内生产总值。在现实生活中,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包 括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1、居民消费支出是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比 如汽车、食物、服装、医疗、旅游等。在宏观经济学中,通 常用 C 表示消费支出。 2、企业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部分。固 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住宅的投资。存货投资 是指企业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 I 表 示企业投资支出。 3、政府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劳务的支出和?府 投资。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我们通常将政府购买 放到消费支出方面来处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是政府投 资,我们通常将政府投资放到企业投资方面来处理。在宏观 经济学中,通常用 G 表示政府支出。 4、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是指 本国的产品和劳务输出到国外,由外国的居民、企业和政府 形成对这些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和 政府对国外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在宏观经济学中,通 常用 X 表示出口,用 M 表示进口,净出口就是 X-M。 按照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C+I+G+(X-M)。 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是一国经济成果的根本反映。国内 生产总值的变动可以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个人的 理财行为。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国内生产总值和股票市场 的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稳定上升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 展,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良好的预期,而伴随着经济 的总体增长,上市公司的利润也会持续上升,这两方面的因 素促使股票价格上升。 2、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 高通货膨胀率下的增长时,这是经济恶化的征兆。如果政府 不采取调控措施,就会导致经济的“滞胀” (通货膨胀和经 济增长停滞) 。这时,经济中的矛盾就会彰显出来:企业经 营面临困境、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未来的预期悲观,这将 导致股价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国内生产总值减速增长。当经济呈现 出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会采用宏观调控措施来保持经济 的稳定增长,这些调控措施会在一段时间内降低经济增长速 度,但又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这时的股价会呈 现出止跌回升的态势。 4、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呈现出负增 长的态势,但负增长率逐步收缩,并呈现出向正增长转变的 趋势时, 表明经济环境正有所改善, 证券市场也会转跌为升。 5、当经济增长速度由低转高时,表明新的一轮高增长 正逐渐来临,股价也将出现快速上涨的态势;反之,如果经 济由高增长转为低增长,股价会出现大幅下跌。 证券市场一般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提前作出反应, 也就是说,证券市场是反映预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因而 在股票投资中进行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分析时必须着眼未来,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物价水平的持续、 普遍、明显地上涨。我们通常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货膨 胀水平。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 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一般是用当年某一时期的价 格水平跟过去一年同一时期的 价格水平相比较获得的,该指数用来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 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通货膨胀不但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还会影响个人的投资,下面,我们就重点了解一下通货膨胀的内容。 1、通货膨胀的分类。按照物价的上涨速度,通货膨胀 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 胀。 (1)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缓慢上涨。每年上 涨的幅度在 3%-4%,货币价值每年持续下降,居民不容易感 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温和的通货膨胀是一种正常的经济 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一般 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利的,还可以增加 就业。 (2)奔腾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加速,政府已经难 以控制,居民对货币丧失信心,认为物价会持续上涨,纷纷 购买商品,结果导致物价更快速上涨。奔腾的通货膨胀一般 指物价的上涨幅度约为 10%。奔腾的通货膨胀对于居民生活 和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政府通常设立通货膨胀预 警线,一般约为 5%。一旦超过通货膨胀预警线,政府会采取 措施进行干预, 因为如果通货膨胀加速, 政府就难以控制了。 (3)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迅速上涨,货币持续贬 值,居民完全丧失对货币的信心,大量抢购物资和外币。恶 性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幅度为每月通货膨胀率为 50%以上。 2、按照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可以分为:需求拉 动型、成本推动型、输入型和结构型四种。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需 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超过了商品和劳务供给量的增加,导致 商品和劳务供不应求,物价上涨。 (2)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原材料、燃料(煤炭、石油、铁矿石)等投入品的价格和工资等成本上升,而 生产效率不变所引起的物价上涨。 (3)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 济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价格 上涨的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就会通过国际贸易等传导途径 从国外传到国内,从而引起国内价格普遍、持续上涨。 (4)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均衡 的情况下,由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治理。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 利的,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5%) ,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 利的影响。一旦发生了超过预警线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加以 治理。这种治理要从多方面入手: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 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对策就是控 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当,从而使物价稳定。 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就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控制社会总需求。各个国家对于总需求的控制, 主要是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 主要是压缩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在货币政策方面,主 要是减少货币投放。一般来说,世界各国都将这两种政策搭 配使用。 (3)增加商品的供给。政府通过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增加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政府通过限价、减税等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治理通货膨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治理方案要配 合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在现行物价水平下,一 般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货币数量比商品和劳务 少,物价水平下降。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 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收益下降,信贷增长乏力,企业开工不 足,消费需求减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缓慢等迹象。 1、通货紧缩的原因。 (1)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减少政府 支出和增加税收会造成国民收入的减少,压缩了社会总需 求。而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 金率、提高贴现率等,同样可以达到紧缩通货的目的。 (2)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扩张 和收缩反复出现的过程。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市场 需求旺盛?企业产品需求饱满,经济繁荣;在经济周期波动 的紧缩阶段,市场需求疲软,商品滞销,企业经营困难。可 见在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会出现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和生 产过剩互为因果,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过慢也制约了有效需 求。 (4)结构失调。结构失调是指一国的部门结构和产业 结构或比例结构之间不协调。比如,拥有 8 亿农村消费者的 巨大农村市场被企业忽视而使农村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许 多企业只有在自己的产品被严重积压时才会想到农村市场 的消费潜力,但是由于产品“不对路” ,无法被农民接受。 这样就使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双重失衡,导致经 济出现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的影响。 (1)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预期价格持续下降会减少 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抑制当前的消费,从而导致经济的恶 性循环,社会总需求会进一步下降。 (2)影响货币的正常运转。通货紧缩导致价格下降, 从而使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更使企业盈利下降,进 而裁员减薪,经济需求进一步减少、进一步紧缩。 (3)社会动荡因素增加。企业利润减少,股票价格下 跌;房价下跌,让贷款买房人资不抵债;失业率上升,家庭 收入减少,这些都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 3、通货紧缩的治理。 与通货膨胀相比,通货紧缩是一个更让各国政府头痛的 问题,因为它更加难以治理。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大范围内 衰退,所以,政府必须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 策,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来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关于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我们在后面会阐述。下面我们看看通货膨 胀和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是有好处的,也会 推动股价的持续上升。 (2)恶性的通货膨胀会引发政府的政策干预,进而影 响证券市场。 (3)在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有些 行业可能受益,比如银行、地产、贵金属(黄金) ,而有些 行业可能遭受损失。 (4)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仅会影响经 济,还会影响投资人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股价。 (5)通货紧缩使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投资人对 股票没有信心;市场流动性紧缩。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证券市 场的低迷,股票价格下跌。 (四)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 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 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 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 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二、投资指标 投资指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建造和 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 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 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础建设投资、更 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 分。 三、消费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计量的是 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销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销售 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用做非生产 经营性的消费品的总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 买力和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它是指某一时间点城乡居民存 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四、金融指标 金融指标包括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贷 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等。 五、财政指标 财政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是最 佳状况,所谓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如果国家财政 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我们称之为财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 过发行公债(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增进社会福 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了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事务所作出的有意识的干预。宏 观经济政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制定出来的,宏观 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充分就业 由于失业会给失业者本人和家庭带来损失,因此,降低 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政 府所考虑的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目标。所谓充分就业是指 除了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以外,所有愿意参加工作的人 都能按照他们意愿接受的工资找到工作岗位的一种状况。要 注意一点:充分就业并不是 100%的就业,我们一般认为 5% 左右的失业率是正常情况。 (二)物 价稳定 由于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 响,所以保持物价的总体稳定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目 标之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物价 总体来说是小幅上涨的,但是物价水平的大幅波动就必须进 行控制,要使之保持相对的稳定。 (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个特定时 期内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缓解失业压力, 但也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并不是经济增长得越快越 好,经济增长的快慢要和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相适应。 (四)国际收支平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如何平衡国际收支就 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 况不仅反映出该国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 的稳定程度。当一个国家国际收支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时,就 必然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的就业水平、物 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一般认为,国家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 各种宏观调控手段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下面,我们就来 看看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工具是一国的财政部门为了实现既定的宏观 经济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变动政府支出、 变动税收和国债发行规模。 1、政府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当总需求 水平过低、 经济衰退时, 政府可以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提高购买水平,刺激经济回升;当总需求水平过高、经济过 热时,政府可以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 抑制通货膨胀。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 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 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时,政府可以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 高转移性支付的水平,从而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刺 激经济回升;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减少转移性支 付水平,而减少居民的消费支出,抑制通货膨胀。 2、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 施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降低 税率、减少税收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 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来减少社会总需 求,抑制通货膨胀。 3、国债也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国债的发行既可以 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影响资金市场上货币的供 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和抑制作 用。 4、在经济衰退时,政府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增 发国债等手段刺激经济,我们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 过热时,政府通过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国债发行等手 段抑制通货膨胀,我们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以下几 点: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可以增加企业收 入,提升上市公司利润,从而提升股票价格。 2、增加财政赤字,扩大财政支出。 (1)增加政府采购,会增加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提 升股票价格。 (2)居民收入增加,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增强,提升股 票价格。 (3)政府直接投资增加,比如投资能源、基础设施、 住宅,可以带动相关行业(水泥、钢材、机械、铁路)的发 展,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股票价格。 3、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 要形式,财政补贴会提高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提升股票的 价格。 紧缩性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上述情况相反。财 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复杂,投资人要结合其他方面 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投资决策。 三、货币政策 一国的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和调节利率、汇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也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缩性货 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带动货 币总需求的增长。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率会降低,获取 信贷更为容易,使得投资增加。与此相反,就是紧缩性货币 政策。因此,在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 经济过热时,多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1、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 的信 贷行为。再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 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来减少货币供给。实际 上,再贴现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比较有限。 2、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 收的公众存款,规定了一个必须备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存 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全部存款的比率就是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减少 货币供给;反之,可以增加货币的供给。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 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政策的 行为。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调控货币供给量的 工具。 4、变动利率。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 率,进而直接影响货币的供求状?,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我国中央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其他调整措施。 5、变动汇率。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汇率政策来促进 国际收支的平衡,保持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的关系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首先,利率是计算股 票价值的重要依据,利率上升时,股票价值下降,股价下跌; 利率下降时,股票价值上升,股价上涨。其次,利率上升会 增加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影响上市公司的利润,进而影响 股价;利率下降则会降低上市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利润, 提升股价。再次,利率下降会促使投资人将储蓄转化为股票 投资,促使股票价格上涨;利率上升则会使投资人将股票投 资转化为储蓄,造成股票价格下跌。利率的变动对股票价格 的影响是非常明显、非常迅速的。但是,利率对股价的负面 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中央银 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就会从市场上大量购进有价证 券,促使市场货币供给量增加,进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 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 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水平。货币供给充足,流动性充裕是股票市场持续上升的重 要力量。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一起配 合使用。经济萧条时,政府会同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 松的货币政策;经济过热时,政府会同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 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❺ 固定投资和股票价格指标对宏观经济行情的反映和影响

固定投资:
1、按对象分类可以分为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从这三方面来谈。如政府投资主导固定投资上升,表明国内需求不足,出口不振,经济增发放缓;企业投资上升,表明出口旺盛,国内需求旺盛,市场总体供不应求,投资收益率持续高涨出口增长;外资流入,表明国内投资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如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汇率低,市场效率提高,国内需求旺盛,相对国内竞争优势明显等。反之亦然。
2、固定投资上升,如果国内需求不足,出口不振,会引成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同时货币升值预值上升,热钱流入,也会加快这一进程。投资上升,也容易导致投资过热,产品供大过求,投资收益率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反之亦然。
股票价格指标对宏观经济行情的反映和影响:
1、价格上涨,表明企业盈利状况良好,行业前景看好,宏观经济向上;第二就是可能宏观经济通胀,资产价格上升,银行利率过低;第三就是汇率上涨预期,大量热钱流入,引起输入性通货膨胀。反之亦然。
2、股票价格的波动,更多的是对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对实体经济并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对经济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警示和指导的作用。某一行业股票上升,表明这行业投资收益率上升,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加入。同时也会吸引外资流入,进一步推高投资和股价。股票过高,表现资产价格过高,流动性过盛,政府会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反之亦然。

❻ 宏观经济指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扩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投资公路,桥梁等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刺激股市的上涨,反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减少政府采购和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股市下跌。

如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比如,提高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银行的存款收益,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银行,减少社会上的流动货币,以及股市的流动资金,这将会导致股市下跌,反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降低利率,这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增加社会上的流动货币,间接的增加股票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促使股市上涨。

同时,经济周期也会对股市产生影响,比如,当经济处于萧条时,股市会下跌,处于低迷状态,而经济处于繁荣时,股市会上涨,进入牛市。

❼ 怎么论述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的影响

巴菲特说你永远也想不到通货膨胀的严重危害; 失业率 过高就会影响社会动荡,经济就会萧条,利率 汇率对国家的整体经济有影响,但对来百姓影响不大

❽ 股票投资收益的宏观经济、行业分析、技术分析以及企业分析

宏观经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一)GDP的影响

理论上说,GDP是反映一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宏观指标。它的下降表明经济不景气,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盈利状况不佳,企业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融资速度减慢,股票市场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上方缓慢移动;同时,股票市场的需求方——股票投资者也由于经济的不景气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降低,从而减少支出和投资资金,使股票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两个曲线的下移将使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当一国经济发展迅速,GDP增长较快时,预示着经济前景看好,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改善,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极想扩大规模,增加投资,对资金的需求膨胀,因而股票市场趋向活跃。在股票市场均衡运行、而且其经济功能不存在严重扭曲的条件下,一般来说,股票价格随GDP同向而动,当GDP增加时,股票价格也随之上升;当GDP减少时,股票价格也随之下跌。因此,GDP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正的。

工业增加值同样可以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工业增加值越大,说明实体经济运行的状况越好,产生的社会财富越多。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国内企业现金流同方向变化,进而造成股票价格也发生同方向变化。因此,工业增加值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也是正的。

(二)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可以通过3种效应实现:(1)预期效应。当中央银行准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能够影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货币市场的预期,从而改变股市的资金供给量,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和规模;(2)投资组合效应。当中央银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增加,但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投资收益)却递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会超出日常交易的需要,结果会促使部分货币进入股市寻求收益,导致股市价格的上涨;(3)股票内在价值增长效应。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率将下降,投资将增加,并经过乘数扩张效应,导致股票投资收益提高,从而刺激股市价格的上涨。以上3种效应一般来说都是正向的,即货币供给量增加,则股市价格上涨。因此,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正的。

储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而股票价格指数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又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因此,储蓄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负的。

(三)利率的影响

众所周知,利率是影响股市走势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根据古典经济理论,利率是货币的价格,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它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资金的供给来自储蓄,需求来自投资,而投资和储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下调,可以降低货币的持有成本,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增加流通中的现金流和企业贴现率,导致股价上升。所以利率提高,股市走低;反之,利率下降,股市走高。利率变动与股价变动关系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描述:(1)根据现值理论,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证券预期收益和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两个因素,与证券预期收益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率成反比。理论上说,股票价格等于未来各项每股预期股息和某年出售其价值的现值之和;(2)股票价格除了与预期价值有关以外,还强烈地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市场供不应求时,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市场供过于求时,股票价格下降。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市场资金量。利率上升,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变大,资金从股票市场流出,股票市场供过于求造成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变小,资金流入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供不应求,造成股票价格上涨;(3)利率上升,企业的借贷成本增加,获得资金困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的利润将减少,那么预期股息必然会减少,股票价格因此会下降。反之,利率下降,企业的借贷成本会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的利润会增加,预期股息收入增加,股票价格上涨。因此,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负的。

(四)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不仅直接影响人们当前决策,还会诱发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在通货膨胀时期,由于货币贬值所激发的通货膨胀预期促使居民用货币去交换商品以期保值,这些保值工具中也包括股票,从而扩大了对股票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往往会为抑制其发展而采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利率上升。此时,企业为了筹措资金,发行股票是较好的选择,从而使得股票市场的供给相应增加。此时如果股票市场需求的增长大于供给的增长,则股票市场价格就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正的相关关系,否则如果股票市场需求的增长小于供给的增长,则股票市场价格就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负的相关关系。因此,通货膨胀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能确定。

(五)汇率的影响

汇率又称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汇率变动对一国股票市场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多方面,主要有:进出口、物价和投资。汇率直接影响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一个国家的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会促进出口、平抑进口,从而增加本国的现金流,提高国内公司的预期收益,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股票价格。因此,汇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正的。

热点内容
宏达股份股票历史记录 发布:2025-07-05 08:40:24 浏览:636
515950是一种什么基金 发布:2025-07-05 08:01:31 浏览:576
有趣的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7-05 07:43:12 浏览:695
购买基金需办哪些手续 发布:2025-07-05 07:41:08 浏览:132
期货杠杆如何计算盈利 发布:2025-07-05 07:36:16 浏览:65
生猪期货交割成本多少 发布:2025-07-05 07:25:49 浏览:861
长江通讯股票历史价格 发布:2025-07-05 07:08:11 浏览:841
股票历史成交记录手机 发布:2025-07-05 07:01:06 浏览:649
少儿医学基金收益多少 发布:2025-07-05 06:51:20 浏览:782
中国石化股票价格历史数据 发布:2025-07-05 06:46:11 浏览:547